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的孩子入園焦慮嗎? 教你一招克敵

人物介紹

「你怎麼還會哭啊,寶貝,都開學一個月了?!」言語中,有對孩子的無奈,也有一種沒說出來的含義:「哭一個星期我能理解,你怎麼能哭一個月呢?」

是不是覺得這場景有點熟悉?很多家長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這個階段。

大概很多人都會把原因歸到「孩子不適應幼稚園」上,甚至把這當作依據來給孩子「貼標籤」:如果早上入園一聲不哭,孩子肯定就是喜歡幼稚園,適應生活的;如果早上哭哭啼啼拽住家長不放手,十有八九孩子是沒安全感的,不喜歡幼稚園的。

真的是這樣嗎?難道孩子的入園焦慮就無法解決了?

本期大觀家庭成長學院我們邀請到了第十五位導師——王琦,她是簡耕教育項目合伙人、、遊戲育兒講師、《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認證講師、《遊戲力》創始人科恩首席翻譯,也是兩位可愛小男孩的母親。

從外企經理蛻變為家庭教育講師的她,願意為追求成長的父母分享養育方面的培訓及諮詢。今天她將為大家講解如何藉助遊戲來幫孩子度過入園焦慮期? 一起來看看你對孩子的誤解到底有多深!

認識入園分離焦慮

心理學界有個很有名的實驗:陌生情境實驗(Strange situation),通過觀察孩子的反應來判斷孩子與母親的依戀關係是:安全、焦慮還是迴避。具體區分如下:

1.安全型的孩子

在母親離開他,把他和陌生人留在一起時,也會產生分離焦慮,探索活動明顯減少。當媽媽回來時,會積極表達情感,尋求安慰。

2.迴避型的孩子

在母親離開時,不會有明顯的分離焦慮,回來時,也不主動尋求接觸,總之,母親在不在,對他的行為影響不大。

3.焦慮型的孩子

在陌生情境里,很難主動探究環境,同時,母親離開時很憂傷,重逢時又很難被安慰。

是的,你會發現,安全型的孩子,同樣會對分離感到焦慮,比如黏住媽媽不讓走,或者哭泣,從分離的單獨場景來說,安全型和焦慮型都會有類似的行為表現,只是可能程度有所不同。

所以,與其隨隨便便給孩子「貼標籤」,不如學學怎麼做更好?

遊戲助你輕鬆育兒

新一代的父母我們或多或少都已經接觸過一些育兒理念,比如正面管教、華德福、蒙特梭瑞等等。這些先進的育兒方式如果認真去實踐應該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其中美國遊戲力治療大師勞倫斯·科恩博士(Lawrence J.Cohen,Ph.D.)提倡的遊戲力育兒用孩子最能明白的遊戲方式和他們溝通,把育兒變成了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遊戲力,顧名思義,當然是要會玩兒遊戲,運用遊戲與孩子相處。它是一種輕鬆的態度,對孩子和父母都懷有最大的善意。

比如說我們常見的幼兒的分離焦慮,可以對用「我就要黏著你」的遊戲應對,爸爸媽媽化身為哭哭啼啼離不開人的角色,緊緊抓住小朋友不放。

當小朋友掙脫跑開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假裝哭喊著,「不要離開我,哪怕上廁所去廚房我都要和你緊緊地在一起。」

就在這樣嘻嘻哈哈的鬧劇當中,孩子對分離的緊張感也會得到釋放。如果我們經常和孩子做這樣的遊戲,他對與父母分離的焦慮感也會慢慢被化解掉。

當我們用這些有趣的遊戲育兒內容來指導孩子時,我們會發現養育孩子其實並不需要對抗或者訓導。有遊戲陪伴孩子,孩子們會更願意合作,也會與你更親密!

本期大觀家庭成長學院的課程中,遊戲教育專家王琦將會與大家一起聊聊如何巧用遊戲力來幫孩子度過入園焦慮期?

下周四,8月17日20:00開課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內容合作請微信聯繫出品方:大觀家庭 (ID:thedaguan)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