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讀張鳴《重說中國近代史》以及對一些問題的思考

文/漫漫長路

從我們開始接觸「歷史」這門學科以來,教科書上關於近代史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侵略與反抗的交替,帝國主義列強是如何欺負我們的,我們又是如何進行抗擊的,這些內容經過中學幾年的歷史學習,我們可以背得滾瓜爛熟,但是我們是否對近代史上這一段屈辱的歷史有過真正的認知呢?我想,這是值得懷疑的。而張鳴教授的這本《重說近代史》或許可以幫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和解讀近代所發生的一些事情。讀了這本書之後,或許我們會重新思考這些問題:近代史上,僅僅是因為落後才挨打的嗎?戊戌變法真的是因為慈禧阻撓才失敗的嗎?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西方的觀念是如何一步步深入到社會的?落後於西方國家是因為清政府的無能嗎?我們又該如何來界定這種落後呢……

張鳴教授現任職於人民大學,這本《重說近代史》正是根據他的政治史公開課的內容整理而成。他主要學術著作有《辛亥:搖晃的》、《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武夫治國夢:軍閥勢力的形成及其社會作用》、《鄉土心路八十年:近代化過程中農民意識的變遷》、《鄉村社會權利和文化結構的變遷》等;歷史文化隨筆有《心絞痛》、《直截了當的獨白》、《歷史的壞脾氣:晚近的另類觀察》、《歷史的底稿》、《歷史的空白處》等。

對於當下國民關於近代史的認知,張鳴教授在書中把它總結為「三婦」心態——怨婦、潑婦、情婦。所謂怨婦,就是凡事以哭鬧為主,總覺得自己委屈,在哭鬧的同時還要時不時給別人看看自己的傷疤;第二種潑婦心態就是什麼都講打,把整個近代史當成一部反抗史,即使打不過人家,也要展現自己的無所畏懼;最後一種情婦心態就是認為因為殖民,所以我們才得以進步,不殖民我們就無法向近代文明轉型。對於這三種心態,也不能說全無道理,但是別人打了你,你把傷疤給打你的人看,他會在乎嗎?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近代史上的戰爭基本上都是以的失敗而告終,在戰爭的過程中確實有人在奮力反抗,但當我們現在再反觀歷史的時候,把這些反抗描寫得過分精彩又有多少意義呢?最可笑的就是那種情婦心態,別人侵略你,掠奪你,當然是想你越落後越好了,他們會希望你進步嗎?你比他們強了他們拿什麼來掠奪你呢?

學習近代史,除了屈辱與仇恨,我們更應銘記什麼,思索什麼?虛榮的自尊與盲目的自卑都不是對那一段歷史的正確回應。我們可以懷著強烈的愛國之情,花巨資來購買一個晚清的天價水龍頭,但是別人把你打了一頓又搶了你的很多財寶,不是買一個天價水龍頭就可以改變的,哪怕買十個也改變不了,更何況,在當時一個水龍頭又能貴到哪裡去呢?再花巨資買回來,說好聽點是愛國,說難聽點無非就是愚昧的重演罷了,歷史帶給我們的不該只是這些東西。

在作者看來,晚清歷史的本質就是西方把拖入他們世界體系的過程,而近代史的過程就是西方世界迎合了人類創造和追求財富的需求,一旦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普及起來,會產生一種內在的驅動力驅使人們去進入它們的世界。我們的天下體系無法與西方的世界體系吻合,因為西方的世界體系是向外的、擴張的,而我們的天下體系則是內斂的,這種建立在朝貢基礎上的體系講究的不是武力上的強大和威懾,而是其他國家對物質和文化上的仰慕,這種體系同樣也構成了一個世界,而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在朝貢體系中,確實不存在西方國家所謂的平等原則,因為你文化和物質繁榮,所以我臣服於你。但是這一體系也不是依靠暴力構建的,朝貢體系的維持需要被朝貢的國家有雄厚的物質基礎,統治者是以一種「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義態度對待外國的。然而這種體系在西方國家世界體系的衝擊下迅速崩塌,在漫長朝貢歷史中建立的民族驕傲也瞬間消失了,此後,我們所能記住的就是西方國家的火炮多麼猛烈,而我們自己又多麼地軟弱。

在教科書中,太平天國被當成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洋務運動是失敗的;戊戌變法在頑固的慈禧鎮壓下被扼殺了;五四運動被當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這些說法在作者的書中都受到了質疑。而我在讀了之後並不覺得作者是為了反傳統而有意為之。

關於太平天國起義的原因,作者並未像傳統觀點那樣將其歸結為是由於人口增加土地減少而導致的社會起義,而是認為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開發的土地和糧食肯定會有所增加,人口必定也會有所增長。在漫長的封建歷史上,農民起義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難以逃脫一個框架,更有些像朝代更迭的工具,社會的性質並不會因為起義的成功而有所改變,太平天國也是如此。拋開作者在書中所提及的問題,單憑我自己對太平天國這一段歷史僅有的了解,就文明程度來看,太平天國遠遠不及清政府。宗教在晚清社會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了,本土的與西方的,本原的與變異的,各種雜糅,數不勝數。對西方宗教進行有目的的改造,對傳統的肆意毀壞,使得太平天國確實顯得有些不倫不類。相比之下,清朝統治者作為一個外來者,對漢族傳統的維護與傳承做得要好很多。

對於慈禧通常我們都會認為她是一個頑固不化的愚昧的婦人,似乎就是因為她,我們的近代歷史才變得如此屈辱不堪,好像沒有她,在晚清時期就可以步入世界強國一樣。更有甚者,出於報復亦或變態的心理,把她的私生活描繪得十分不堪。一般人可以如此,但是作為一名學習歷史的人,我知道,歷史不該如此。慈禧在歷史中確實犯過一些錯,但她所犯的錯還不至於讓她為整個民族的衰亡擔責。我們會因為她修建圓明園而譴責她,因光緒的遭遇而痛恨她,但是作者在書中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修建圓明園並非慈禧的主意,而是光緒希望藉以圓明園對慈禧實施一種「囚禁」,在二者的權力爭奪中,最後光緒輸了。我們記得更多的可能是在慈禧的鎮壓下,戊戌變法失敗了,還引發了幾起血案,但是話說回來,慈禧雖有些頑固,但她也並非十足的愚昧,她也曾支持過洋務運動的開展。說這些,並非是要為慈禧洗白。歷史可以有千千萬萬種假設,但是事實卻永遠只有那一種。如果我們執迷於對慈禧的譴責,把責任都往她身上推,認為近代之所以會被西方國家所欺凌僅僅只是因為清政府的統治者愚昧腐敗,那麼我們永遠也不會走出對歷史認知的困境。

在我看來從晚清開始上層階級對待「夷人」的態度大體經歷了這四個階段——蔑夷、懼夷、憤夷、抗夷。一開始覺得我是「天朝上國」,地大物博,待見你是給你面子。到後來挨打了就開始怕了,導致太后和皇帝一起逃跑。挨打的次數多了,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兒,所以開始憤恨起來,情緒積壓太久總會爆發,最後終於憋不住了,你敢欺負我那我就反抗你,看最後到底誰厲害。在這四個階段中,除了「蔑夷」是主動的,後面三個階段或多或少都顯得有些被動。

近代人對西方國家的態度一直都是比較極端的,最初出於高度的優越感,把西方國家的人稱為夷人,無比蔑視,後來被打怕了,在向西方學習的路上越陷越深,越來越多的人反對的傳統文化,主張全盤西化,西方的就是進步的,學西醫,廢中醫等等,又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說到底,還是由於無知,因為無知,所以認為自己是最好的,看不到別人的東西;因為無知,所以對自己的東西沒有足夠的自信,認為別人的總比自己的要好。當然,現在作過多的批判已無多少意義,但是反觀現實,在經歷一百年後,這種情緒並沒有因為曾經的歷史遭遇而改變,這才是值得我們痛惜的。

是一個人多的國家,民族主義從來都不缺乏市場,尤其是在曾被欺凌的近代史上。因為受過屈辱,所以就會激發愛國情緒,一旦這種情緒到達一個點,就會爆發群眾性的運動,比如五四運動。通常我們認為五四運動的性質是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它也確實如此。五四運動是在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但是在民族主義情緒的推動下,它顯然有些背離新文化運動的精神內涵了。在作者看來,新文化運動提倡的是個人自由與個性解放,而五四運動卻有些道德綁架的味道了,如果不跟著走就成了賣國賊,只要是愛國的,什麼都可以做,而這在當時幾乎成了一種共識,只有少數人進行反對,比如梁漱溟在學生火燒趙家樓后說「雖然你是愛國的,但你必須承認你的行為是違法的。」

我們可以把歷史描寫得很光彩,但是歷史事件中的當事人未必記得他們做過什麼。再回到現實中來,前幾年的釣魚島事件讓我們的國民反日情緒高漲,大肆抵制日貨,砸日系車。最近的薩德事件又興起了一股反韓風潮,抵制韓企樂天。在一百年前,抵制的日貨是真正日本企業生產的,而在一百年後的今天,砸的日系車卻是別人花錢買了的,砸了燒了對汽車的生產商又有什麼影響呢?如果有的話也是在刺激市場需求而已。很多人在發表一通反薩德反樂天的言論之後又繼續去追韓劇,這是很可笑的,愛國情感激起的不該是愚昧的行動。在全球化越來越深入的今天,要想讓國家真正強大起來,絕不是抵制日貨反對韓企那麼簡單。

歷史在遠去,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銘記這麼簡單,更應該學會反思,就像作者說的那樣,冷靜地審視過去,然後去看待我們的未來,不要總在一個坑裡反覆折騰、反覆跌倒。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看待這段歷史,就很難吸取教訓,很難避免過去的悲劇發生。

點擊閱讀原文,一起玩耍

公眾號:mdyjdyjs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