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江曉原:一本「無人讀過的書」

說起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幾乎無人不知。不過要說真正看過這本書的人,哪怕只是不求甚解地瀏覽一下,或只是隨便翻一翻,恐怕確實是非常之少。所以此書贏得了「無人讀過的書」的稱號——哥白尼若泉下有知,對這個稱號一定非常不高興。

誰會讀這本「無人讀過的書」?

——關於《哥白尼〈天體運行論〉追尋記》

文 | 江曉原

*文章原載《中華讀書報》2008年7月16日

我1988年去美國參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的第20屆大會,在會上初識歐文·金格里奇(Owen Gingerich)教授。他是一個個子不高但應該算相當英俊的人,古道熱腸,當他聽說我正在研究16、17世紀西方天文學在的傳播時,告訴我他對歐洲這一時期的天文學史發表過不少文章,可惜那些文章的抽印本不在身邊。他說他過幾天會將那些抽印本拿來送給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大會4年召開一次,因為是全球天文學家的盛會,所以會期很長,往往持續一周到十天左右。過了幾天金格里奇請我到他的賓館房間去,送給我一厚疊他的論文抽印本——其中不少雜誌是我那時在國內看不到的。它們對我那一階段的研究工作相當有幫助。

金格里奇出生於1930年,是哈佛大學的天文學教授和科學史教授,曾擔任該校科學史系的主任,還擔任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美國委員會的主席。他是研究歐洲16世紀天文學史的大權威,在這方面發表了大量論著。我們相識幾年後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哥白尼大追尋與其他天文學史探索》(The Great Copernicus Chaseand Other Adventures in Astronomical History)出版,他特意給我寄贈了一冊,扉頁上有親筆題贈云:「致江曉原,歐文·金格里奇致意,1994」。此外他的著作還有《天眼:托勒密、哥白尼和開普勒》(The Eye of Heaven: Ptolemy,Copernicus, Kepler)、《上帝的宇宙》(God』s Universe)等等。

上面說的都是金格里奇作為天文學史教授的「正業」。但他還有一個相當與眾不同的個人癖好——追尋哥白尼《天體運行論》的版本。他三十多年間滿世界跑,自稱行程數十萬英里,在世界各地查閱了近600冊第一、第二版的《天體運行論》,成為世界上關於《天體運行論》版本之學的頭號權威。

金格里奇在耶魯大學圖書館檢查保存於那裡的西半球最重要的第一版《天體運行論》拷貝,前方放著的是他自己的第一版第二本拷貝。

然而且慢,金格里奇為何要查閱那麼多冊的《天體運行論》?同一版印出的書,每一冊難道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情形還真是這樣。我們現在印刷的書,比如說某書第一版印了3000冊,通常這3000冊由印刷廠統一裝訂,每一冊當然都是完全一樣的。但是,這種傳統是在17世紀才開始形成的,而從1453年古登堡發明使用合金活字的印刷術之後約200年間,流行的是另一種更接近古代手抄本風格的傳統——印刷廠只提供作為書籍內芯的書頁,每一個購買了此書的人,都要另外找人去做書籍裝幀(最簡單的就是裝訂),而且這種裝幀可以完全根據買主的個人好惡來進行。所以,那時同一版印刷的書,每一冊都可以各具特色,每一冊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還喜歡將不止一種的書裝訂在同一冊中,比如那冊藏在北京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的1617年的阿姆斯特丹版《天體運行論》中,就合訂了另一冊1611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弗里希星表》。

金格里奇看過的近600冊的《天體運行論》第一版(1543年)和第二版(1566年),正是上述傳統很強的時期的版本,所以每一冊都不一樣,這才值得金格里奇發瘋似地滿世界搜尋和查閱。這三十多年來對《天體運行論》的追逐,使金格里奇夫婦在業餘成了古籍鑒賞家和收藏家,也成了旅行愛好者。

追尋《天體運行論》版本雖然帶有強烈的個人癖好色彩,但是即使在這種個人癖好中,學者也能做出與眾不同的學問來。這將近600冊《天體運行論》,金格里奇畢竟也不是僅僅看著玩的,他在此基礎上彙編了一本《哥白尼〈天體運行論〉第一第二版評註普查》(An Annotated Census ofCopernicus』 De Revolutionibus: Nurumberg, 1543 and Basel,1566)。

對經典著作的評註在西方源遠流長,自然是相當有價值的歷史資料,金格里奇彙編這些評註仍屬為「正業」做貢獻之舉,但出版商卻從中嗅出了某種商業娛樂氣息——他們立刻攛掇金格里奇教授將他三十多年追尋《天體運行論》的故事寫成另一本更加好玩的書,於是就有了這本2004年的新著《無人讀過的書——哥白尼〈天體運行論〉追尋記》(The Book Nobody Read:Chasing the Revolutions of Nicolaus Copernicus)。

這種追尋顯然讓金格里奇本人樂此不疲,而且得到許多新奇的歷經,例如,由於他在這方面的權威,他甚至被邀出席古籍盜竊案的法庭作證——他將這一天的經歷作為《無人讀過的書——哥白尼〈天體運行論〉追尋記》的第一章。

說起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幾乎無人不知,受過基本教育的人都會知道有這樣一本偉大著作。不過要說真正看過這本書的人,哪怕只是不求甚解地瀏覽一下,或只是隨便翻一翻,恐怕確實是非常之少。所以此書贏得了「無人讀過的書」的稱號——哥白尼若泉下有知,對這個稱號一定非常不高興。

不止一個我的文科朋友曾向我表達過相似的意思:那些科學史上的大師經典,自己是看不懂的,也不指望能看懂了,不過還是很想拿在手裡翻一翻,看看這些經典究竟是什麼光景,也算是親近大師,親近經典吧。既然連的文科學者也有此心,那些在國內外各天文台、天文系工作的天文學家,想必閱讀此書更該「當仁不讓」了吧?《天體運行論》怎麼竟會榮膺「無人讀過的書」的稱號呢?

烏普薩拉大學保存的哥白尼的藏書

不過,在,如果你要想親近一下中文的《天體運行論》,那在1992年之前是不可能的——直到這一年《天體運行論》中譯本才出版(葉式輝譯,武漢出版社;2006年有北大出版社的新版)。那麼親近一下外文的《天體運行論》呢?也不是容易的事,拉丁文的原版沒幾個人看得懂,英文譯本倒是出版了好多年了,但在國內圖書館也很少有藏本。

拉丁文版的《天體運行論》初版於1543年,其實它很早就來到了。1619年,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第二次來到,此行他攜帶了從歐洲搜集的七千部西文圖書,其中有五百餘部系羅馬教皇贈送。這些書中就包括了拉丁文的《天體運行論》第二版(巴塞爾,1566)和第三版(阿姆斯特丹,1617)。這兩部《天體運行論》如今仍在,它們被作為「北堂藏書」收藏在北京的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只是幾乎不可能被允許借閱。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做題為《明清之際西方天文學在的傳播及其影響》的博士論文,想盡辦法也未能接觸到這兩部近在咫尺的拉丁文版《天體運行論》,最後只能靠讀英文譯本了解其內容,靠查《北堂書目》聊睹其拉丁文版的扉頁書影。

將《天體運行論》稱為「無人讀過的書」,當然是文學性的誇張,無疑還是有很多人讀過這部書的。比如哥白尼唯一的門徒雷蒂庫斯(G. J. Rheticus)一定讀過,比如1629至1634年間在徐光啟領導下修撰《崇禎曆書》的四位耶穌會士湯若望、鄧玉涵、龍華民、羅雅谷一定讀過——上面提到的那冊1566年的巴塞爾版就是羅雅谷的私人藏書。這四位耶穌會士在《崇禎曆書》中大量引用《天體運行論》中的材料,基本上譯用了原書的11章,引用了哥白尼所作27項觀測記錄中的17項,不讀行嗎?至於我本人,總算也可忝列「讀過」《天體運行論》者之列,與有榮焉。

《無人讀過的書:哥白尼

—END—

「近期專題」

三聯書訊 | 2017年6月

點擊圖片閱讀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即可訂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