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看看你是哪種依戀類型?

是不是一直以為談戀愛就是件感性的事?瘋狂浪漫,哭哭鬧鬧,擁有失去,都有美感。而跟著感覺走,枝枝蔓蔓,所謂「愛情」二字竟在心裡徹底打成了死結。已被感情蒙蔽時,戀人成了世上最難懂的人。

然而其實愛情還是有規可循的。神經學家扎克·潘克塞普發現,當你愛上一個人時,神經系統的狀態和吸毒相似,確實會上癮,也會像戒不了毒一樣高估那個人的重要性。

愛在我們的大腦中,決定於三個相互關聯的神經系統:依戀、照料、性。他愛你會捨不得離開你,會想照顧你,會欣賞你的美。其中哪一個不協調都會讓我們的戀愛關係出現問題。

想要改善和伴侶的關係嗎?讓我們了解一下依戀模式,方便對症下藥。

1969年,著名心理學家鮑爾比(John Bowlby)做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讓我們看到了嬰兒對父母的依戀有怎樣的不同。他讓父母帶著孩子進入實驗室,孩子在地板上和實驗者玩耍,這個時候父母走出實驗室,過一會兒父母再回來。所有的受試嬰兒表現出3種不同的反應模式。

安全型:

父母的離開,嬰兒會感覺到焦慮,對父母有不舍,但是依然能夠很好地和實驗者繼續玩耍,待父母回來之後,會特彆強烈地要和父母擁抱和接近。

迴避型:

父母的離開,嬰兒似乎都沒有察覺到,對父母缺少依戀的感覺,父母回來之後,嬰兒依然沒有很強烈地要靠近父母。

焦慮/矛盾型:

父母的離開,嬰兒表現出極度的不舍,感覺十分焦慮和痛苦,而待父母回來之後,一方面嬰兒非常想要和父母靠近,另一方面似乎對父母有些「生氣」而不願意靠近。

這些不同的依戀模式反映著嬰兒與父母的情感聯結模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今後整個人生。所以鮑爾比說:「人類的依戀行為伴隨著人的一生,從搖籃到墳墓。」

研究人員一直對了解人們相對持久地保持愛的關係的能力上的個體差異感興趣,並不斷發展鮑爾比的理論。近年來,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成人依戀風格上:

第一種是安全型(secure)。

這種類型和兒童的安全型依戀基本相同。這種類型的人認為自己是值得愛的,他人也是值得愛和信任的。

對你來說,溫暖和愛是能自然獲得的,你能夠做到和人親密的同時,不會經常擔憂你們的關係或一些小誤解。你不會把戀愛當成一場有輸贏的遊戲,不會使心眼試圖操控對方。你會直接地,坦誠地,堅定地表達你的需要和感受,當你覺得你從他身上獲得了什麼,或者因為他付出了什麼,你都能夠直接說出來。而且你能夠回應你的伴侶,並努力想滿足他的需要。因為你有很好的自尊,你不會輕易把一些事當做對你的私人冒犯,對批評也不會很敏感,所以當你和愛人有衝突的時候,你不會防禦性很強,對一點點不合就大發雷霆。相反,你能夠好好解決問題,能夠通過道歉和原諒使矛盾降級。

第二種痴迷型(preoccupied)。

這是給予焦慮—矛盾型的新名稱,因為這種類型的人若要感覺心安,就得過分地依賴於他人的讚許,所以他們過度地尋求認同,沉溺於人際關係。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愛的和沒有價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總是努力贏得他人的接納,並以此支持消極的自我形象。

你渴望親密,也有能力親密。為了維持一個好的關係,你會放棄自己的需要,去討好和適應你的伴侶。但因為你自己的需要沒有被滿足,你會變得不快樂。你的世界被你的愛情完全佔據,你高度地配合你的伴侶,很容易把一些小事私人化,認為對方一些很小的舉動是對你的負面信號。為了緩解你的焦慮,你會和你的伴侶「玩遊戲」,有很多「小心機」,或者希望能夠操控你的伴侶來獲得注意力。你可能會假裝冷淡、發脾氣、不回電話、嫉妒、或者威脅對方自己可能會離開,以此來獲得對方的回應,來重新堅定「對方愛我」的信心。當對方的注意力在別的地方時,你會很容易嫉妒,而且會奪命連環call。

第三種和第四種依戀類型反映了兩種不同的「迴避型」。

迴避型依戀常常表現出懼怕親密關係和拒絕信賴別人的傾向。迴避型依戀的人往往在關係未能向好的方向轉變之前就開始退縮,他們對愛情多疑且冷淡,認為別人不可靠或過分急於對愛情做出承諾。結果是他們覺得難以完全相信和依賴別人,只要有人試圖在感情上親近他們,他們就開始緊張。從根本上講,他們在迴避親密的關係。

第三種疏離型(dismissing)。

這種類型的人對個人的看法相對積極(自己是有價值的),但是認為他人會拒絕自己,和他人發生親密關係得不償失。這種類型的成人會以避免與他人發生聯繫來作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手段。

你迴避和人親近,你的獨立和「自給自足」比親密關係要更重要。你在戀愛關係中,還是自我依賴,自我滿足,會覺得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對方有些不舒服。你保護你的自由,拖延給出承諾。一旦你做出了承諾,你還是會在頭腦中和這段關係保持一定距離,你會觀察和審視這段關係,經常注意到對方的小缺點,追憶單身的樂趣,或者幻想另外一種更理想的關係。你在有戀愛關係的時候,還會和其他人曖昧調情,單方面去做關於兩個人的決定,有時候無視你的伴侶,無視對方的感受和需要。你的伴侶有時候會抱怨你根本不需要Ta,或者你對他們不真實,因為你保留你的秘密,也不跟他們分享你的情緒感受。事實上,你的伴侶常常會表現出對你非常渴望,甚至過分依賴,因為這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力量且安全。對於你自己,你則認為沒有必要依賴他人,甚至認為和他人有親密關係是沒有必要並且得不償失的。

第四種恐懼型(fearful)。

這種類型的人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都是消極的,這種類型的成人可能出於害怕被拒絕而極力避免和他人發生親密關係。雖然他們希望有人喜歡自己,但更擔心自己因此離不開別人,而一旦建立了親密關係,又往往會過度擔心伴侶會離開自己。

你和疏離型依戀的人不同,你知道你也需要親密關係,你知道你也需要依賴他人。但一方面你又害怕和人過分親近,你擔心這會把你置於某種危險中。一方面你擔心依賴別人會損害到你的自由,一方面你也擔心依賴別人會被拒絕,被傷害,會因此變脆弱。你對自由和自主的態度是不那麼堅決的,你既需要自主自由,也渴望放棄自主自由。

你不是不害怕分手,但一旦關係受到威脅,你就假裝你從來沒有依戀的需求,而且把你自己的感受埋藏起來。你會壓抑它們,有時候甚至自己都感受不到它們。但這些需要和感受是存在的,你很可能會感受到另外一種焦慮,即你可能沒有愛的能力或者你再也得不到真正親密的關係了——你通過另外一種方式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研究表明,在一段戀愛關係中,只要有一方是安全感型的,他的健康心態、他的愛可以緩衝掉大部分的不穩定情緒,關係就會穩定很多。如果你是充滿愛的安全型,放心吧,你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救星,找個你喜歡的怎樣都會幸福。

如果你是缺乏安全感的焦慮型,學會轉移自己的情緒,找點事做,給自己製造安全感,那世界上大多數人都能是合適的。

而對迴避型的人,由於不能滿足大部分人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基本和誰在一起都是災難。除非慢慢改變心態,不然就沒什麼理由相信愛情了,真的沒有人天生就適合你,別出來傷人就已經不錯了,珍惜那個願意無條件愛你、理解你、給你空間、花時間適應你的人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