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創辦了世界上最頂尖的書評雜誌,半個多世紀仍無人超越

做書按:

昨天,2017年3月20日,《紐約書評》主編羅伯特·西爾維斯(Robert Silvers)去世,享年八十七歲。

《紐約書評》1963年創刊,是西方知識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刊物,力爭讓「這個時代最有趣和最優秀的心靈在這裡深度討論書籍和議題」。被湯姆·沃爾夫稱為「激進風尚的主要理論機構」。2006年,西爾維斯和另一位聯合創辦人芭芭拉·愛潑斯坦被美國國家圖書獎授予「終身成就獎」,以表彰「《紐約書評》把書籍評論變成了一種藝術,使關於書籍的討論成為了一項鮮活的、令人亢奮的、智力迸發的活動。」

今天做書將介紹一部由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紀錄片《紐約書評:爭鳴50年(The 50 Year Argument),以此紀念這位深刻影響英語世界半個多世紀的出版人。

這是1992年波黑戰爭中的薩拉熱窩,二戰之後最慘烈的圍城正在進行,而國家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員正用小推車的方式轉移圖書和文獻。

河邊那棟新摩爾式建築就是1896年建成的國家圖書館,早年它曾被用作市政廳,是薩拉熱窩的地標建築之一。在另一張照片里,人們在枯水的河灘上撿拾著散落的書頁。我發現自己被這兩張黑白照片強烈地吸引住了,我想那不僅僅是因為文明的光亮,也因為它的脆弱。

國家圖書館最終被塞族的炮火摧毀,90%的圖書文獻都化為灰燼。一位32歲、剛結婚不久的女圖書管理員Aida Buturovic被流彈擊中身亡。

我是在紀錄片《紐約書評:爭鳴50年(The 50 Year Argument)》接近結尾的部分看到這兩張照片的,紀錄片的導演是馬丁·斯科塞斯,《計程車司機》《禁閉島》《華爾街之狼》的導演,點擊原文可以在B站看到這部紀錄片,導演的名氣並沒有怎麼幫助到影片,我發現它時,點擊數剛過500,一兩個月前我在微博推薦過一次,現在它的點擊數大概是1100多。

我願意再一次推薦這部記錄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報章之一《紐約書評》50年歷史的影片,雖然它有一點枯燥,對於一些批評(比如某個時期因為過於小圈子化,被調侃為「紐約互評」)也沒怎麼呈現,但你至少會在裡面看到以下幾樣東西:

比如,哈維爾的《知識分子與權力》。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戈爾·維達爾( Gore Vidal)和……呃……所有人關於所有問題的爭論。

一個對諾曼·梅勒表示不滿的桑塔格。

一個對國內政治絲毫不感興趣,卻被派去報道派去報道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管他呢)全國大會的瓊·迪迪恩(Joan Didion)。

順便說一句,公號地平線NONFICTION最近剛剛推送了她的一篇經典隨筆《再見了一切(Goodbye to all that)》,寫一個女文青對紐約的告別,值得一讀。

說的當然是永遠怒氣沖沖的諾曼·梅勒,《夜幕下的大軍》和《劊子手之歌》的作者。

話說有一回梅勒和維達爾在一個脫口秀節目里相遇……維達爾談起自己的一篇文章,梅勒認為他在暗諷自己捅傷妻子的不光彩歷史,他是這麼做的:

再打斷對方,揭露對方的暗諷書(中間省去1000字)「你準備好道歉了嗎?」

「不,你沒有傷害我的感情,你傷害的是我對知識障的感覺。」(intelletual pollution有更好的翻譯嗎……)

然後起身從對手手裡把登有那篇文章的報紙拿過來……

擺出嫌棄的樣子,「如果我們要像無賴一樣講話,我也可以的。」

「現在,你還會說(那篇文章)是知識分子該寫的嗎?」

「讀這本書就像和一位300磅重的女人做愛,一旦她到了你上面,一切就都結束了。愛上她吧,要麼就等死吧。」

這時候你是不是已經非常理解了,這部紀錄片名字的由來?

4、最後,最重要的,當然是一個無畏的牛逼的編輯部。

主編Robert B. Silvers(同時也是創刊編輯之一)是《紐約書評》的靈魂。他說,《紐約書評》之所以把報頭books印得很小,是希望強調Review,它的職責就是不斷地檢視建制(establishment),不論是政治建制還是文化建制。好玩的是,在他和金融時報記者共進午餐時,他聊起了twitter這樣的新媒體,在他看來,tweets這種文體也缺乏檢視,「這麼巨量的文字……沒有經過任何系統性的有深度的批評就這樣未經察覺地流逝了。」

是時候辦一本The New York Review of Tweets了……

Silvers是工作狂,會在平安夜裡給作者回復編輯意見,他對編輯工作的理解是,我們總是在不斷地向作者索要、提出希望,而非操控他們。他是一個興趣極其廣泛的人,據他自己解釋,那是一種你無法控制的「自然衝動」,無論想要了解的是中世紀同性戀人群的生存狀況,還是資本主義如何控制互聯網的「陰謀」。

《紐約書評》的撰稿人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說,其他報章都有編輯委員會,經常會告訴你,嗯,我們感覺這一段應該刪掉。「這種事情發生多了,作者在寫的時候就會忍不住要揣測編輯趣味。但Bob不會,他信任作者。」

這種信任的前提是《紐約書評》會想盡辦法去找到最適合寫那篇文章的人。Silvers提起他和以賽亞·伯林的交往,柏林其實不太寫書評,但會經常告訴Silvers他的看法:哪些書值得關注,哪個人最適合寫這本書的書評。

這是這部紀錄片的開頭。緩慢的對曼哈頓的航拍,配以這樣的字幕,「我們的世界如何被記錄,其實是非常主觀的。但如果每個人的記憶都只藏於內心的話,世界是無法被記錄下來的。」

就像紀錄片里說的,雜誌改變不了世界,但它們可以shape a certain kind of climate of ideas.

做書授權轉載

上周好文回顧,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點擊觀看紀錄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