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們是如何變成現在這樣的?

或許每個男生的童年都有一個科學家的夢想,但現實的教育卻讓我們一步步遠離兒時的夢想,漸漸的,科學這個詞早已被我們扔棄到內心的角落,似乎成為了與現實毫不相關的東西。可是要知道,目前我們身邊的一切,可以提高我們生活效率的一切工具都是以科學的發展為根基的,我們可以不細剖各中原理機制,可若對科學這2500年的發展軌跡有一個輪廓般的了解,《極簡科學史》這本書最適合不過。它將帶你穿越時空,以不同的視角去看待科學如何一步步發展而創造了今天的世界。
本書的敘述路線大概可以歸納為:①科學的起源,帶有神學、哲學唯心的色彩;②培根主義方法論的誕生以發展;③科學的方法論應用於地球研究;④科學的方法論應用於生命研究,研究所物及人類自己;⑤對傳統培根方法論的顛覆,所見並不一定真實。

1

科學的起源

科學的祖師爺是誰,或許我們都完全沒有概念,本書告訴 我們有記錄的最早的科學文獻是希波克拉底寫的《格言集》,這個名字也許對於醫生來講並不陌生,「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從醫人員第一節課要學的內容,可他們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希波克拉底也是第一部科學文獻的作者!

不過那個時代的科學,大多數都冠以神靈、上帝的名義,認為物質之中包含神靈,或者超自然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以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阿基米德為代表的古希臘哲人們,都在以哲學角度解釋世界,雖然此時也有數學、物理等相關的學者,但是科學界仍然以上帝為核心,將各種原理規律都歸結於上帝的旨意。

不過那個時代也有敢於突破傳統的智者,盧克來修通過《論宇宙的本質》提出了世界皆物質,除了物質就是真空,並不存在什麼非物質的神靈,由此唯物主義誕生了。科學界之後的爭論核心慢慢聚焦於托勒密的「地心說」以及哥白尼的「日心說」,兩學說都盛行了數世紀,不過在科學的道路桑,這都不是終點,只是人類試錯的幾個插曲而已。

2

方法的誕生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也許是培根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印象,可殊不知他的光輝遠不止這句話,歸納推理方法的提出,讓科學上了快車道,「假說、試驗、總結」三部曲讓現代科學有了基礎的方法論,從此科學飛速發展且有了系統的方法。

之後威廉-哈維對解剖學的發展,伽利略通過實驗推翻亞里士多德的輕重物質論,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等工具通過扭曲自然延伸了人類的感官,提高了人類研究的效率。即使中世紀的歐洲的科學界仍然是傳統權威者掌握話語權,但這隻不過是螳臂當車,科學歷史的車輪從不會被任何階層所阻擋。這個年代的末尾,牛頓的三大定律不僅總結了適用於萬物的基礎定律,其研究方法《微積分》也成為了如今萬千大學生的夢魘,數學與物理從此緊密結合。

3

閱讀地球

當科學走上了正軌,它的基本方法就會延伸到各個領域。首先,人們青睞於研究自己生存的星球,想知道地球的起源於發展,並且想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大年齡了。此時兩種聲音幾乎同時出現,他們都遵循了培根的研究方法,但得到的結果卻截然相反。以赫頓為代表的的認為地球歷史是個緩慢、長久、穩定、毫無波瀾的單向進程。以居維葉為代表的的「災難論」則認為地球的歷史充斥著大量的災難。先是「均變論」得到了大多數科學界人士的支持,但之後布雷茨通過觀察華盛頓東部衝擊平原的地貌發現,這些地貌的形成並不像是長期緩慢的結果,而是一次次災難所造成的。阿爾瓦雷茨通過檢測到的銥元素證明了「災難論」,因為這些元素並不來自於地球,而是來源於小行星,這就說明曾經小行星撞擊過地球,並造成了恐龍等物種的滅絕。

地球的年齡同樣是個值得爭議的問題,最初某些神學家將《聖經》中創世紀的年份當做地球的起源年,但這樣的理論被後來的科學研究者輕易推倒。最終盧瑟福通過測量放射性物質估算出了地球的年齡——大概40億年。此間,地球的最初形態也引起了人們的思考,我們都知道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後來被證明是正確的,不過他卻不是一名地質學家,細緻的觀察和聯想讓其大膽的提出了這一假說,跨界去提出假說,這一點不得不佩服。

4

法國人拉馬克定義了生物學,即研究所命的科學。這一學科一直獨立於數學、物理和化學而獨自發展,直到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這一轟動全球的理論讓科學界全都聚焦在了生物學上。從此,數學、物理、化學與生物逐漸相融,達爾文的堅定捍衛者赫胥黎將這一融合體稱為現代綜合論,只有綜合各個領域才能更好的研究自然史。

雖然自然選擇逐漸被大眾所認同,但是那些通過自然選擇留下來的特徵到底是怎樣從親代傳向子代,一直是未解之謎。孟德爾的豌豆實驗相比大家在高中的生物課上都學過,不過這只是解釋遺傳這一複雜過程的一小塊碎片,果蠅的遺傳試驗同樣是其中一塊碎片,通過慢慢的拼湊,終於發現了細胞、細胞核、染色體,然後一步步發現了DNA,並且最終由沃森和克拉克提出的雙螺旋模型,將遺傳的完整拼圖湊齊。從此,基因工程將會改造人類,但新達爾文主義卻極其反對並質疑這種研究目的, 人類是否可以被完全研究透徹?還是如《人的不可測量》的書名一般,人類過於複雜,難以用基因這一簡單的概念來概括所有特徵。

5

讀懂宇宙,認清現實

或許牛頓的宇宙觀太過於真實,或許我們幾千年生活在地球,習慣於三維的世界,從未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到一切定律,到了近代,愛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諤等學者讓我們明白,一切都有適用範圍,極端的宏觀或微觀都是我們不熟悉的世界,就連牛頓的三大定律都有不適用的時候,就連三維的世界都可以被摺疊出四維空間,就連光線都可以扭曲。接下來的科學世界,必將有更多讓如今的我們瞠目結舌的顛覆。

不斷顛覆著昨日的理論,不斷靠近極限的真理,這大概就是科學的軌跡,但這個過程似乎是永無止境,探索是無限的,抑或說人類的認知永遠有局限,但我們都清楚,探索也是永遠不缺乏動力的,今日一切的科學基礎,在不久的未來必將成為課本上遙遠的過去。

關於書入法

有許多小夥伴,讀紙質書的時候,想把精彩的段落分享給朋友,卻苦於打字麻煩。書入法,就是一款手機拍照生成書摘的工具,同時有精美的書摘模板,供大家選擇。書入法App,就是幫大家養成讀書做書摘,做筆記的習慣,進而建立個人閱讀的知識庫。

如何下載書入法APP?

1.去各大手機應用商店,搜索書入法,找到即可下載。

2.關注書入法微信公眾號,去主頁面,找到「聯繫我們」欄目,裡面有下載鏈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