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書駕到《心理韌性的力量》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得意後生道格·亨施教你在逼仄的人生中做一個善於「回彈」的人,重拾*狀態,在人生可能跌倒的一切地方,成就你的不可能。

★歐巴馬總統前顧問讚賞《心理韌性的力量》非常實用,改變了她對現代生活的看法,使她更有效地走好每一步。

★積極心理學核心人物、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獎獲得者托德·卡什丹激賞推薦:很難有比心理韌性更值得培養的重要特質!

★德爾泰克總裁、國際健康公司CEO等高管鼎力推薦。

★擁有心理韌性的人不是因為逆境本身,而是處理逆境的方式而變得更加強大。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痛哭流涕的黑夜。面對挫折,越挫越勇而非心灰意冷的關鍵不是行動力,不是意志力,而是心理韌性的力量!

內容簡介

心理韌性是什麼?是一種積極樂觀、永不言棄的假想方式嗎?在本書中,作者希望換一個角度,用一種更豐富而深刻的概念來詮釋心理韌性,其中的學問遠不止從逆境中站起來。

擁有心理韌性的人不僅能從失業、健康問題、股市失利、恐怖主義威脅、自然災害等挫折中恢復原狀,他們還能快速自我調整,重構生活所拋給的一切,進而經歷一番刻骨銘心的成長。他們不是因為逆境本身,而是因為處理逆境的方式而變得更加強大。作者基於40多年的專業研究和20年的專業實踐,闡述了一些提升心理韌性的技巧。

作者簡介

道格•亨施(Doug Hensch)是專業的高管教練、顧問和企業培訓師。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又在天普大學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讚譽道格•亨施為「最有天賦的後生」。他們二人合作開發一個網站,致力於幫助成千上萬的人增強心理韌性和幸福感。

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心理韌性是什麼

期待逆境的到來……更期待征服逆境。

——水牛城比爾隊前心理總教練 馬爾夫·列維(Marv Levy)

我這本書已經寫了46年了,當然並不是說我真的花了46年寫成本書,而是說我小時候就著迷於觀察人們在困境中的行為和反應。我清晰地記得14歲時對著姐姐大吼大叫並讓她滾出洗手間的情形;也記得大四那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參加橄欖球賽前,我沉浸於自己的負面情緒導致比賽扔掉兩個搶截球,抱球時間過長使對方拿到10個擒殺;比賽后我被換下場,第二周就被放在了替補席的位置,我的賽季就這麼結束了。帶著悲觀情緒的我沒能發揮正常的水平,整個賽季因此被失敗籠罩。

我那時竟不知一位研究樂觀和悲觀的心理學教授就住在離我們體育場幾個街區的地方。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博士被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他在我大四那年出版了《活出最樂觀的自己》(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一書。塞利格曼教授的理論主要有兩層含義:第一,樂觀情緒可以給運動競技、政治活動和學習工作帶來更好的結果;第二,我們完全可以學習如何變得更加樂觀。不幸的是,我那時沒有機會讀到此書,而是繼續在球場上丟掉搶截球,任由悲觀情緒跟隨我整個賽季。

故事到這兒還沒有結束。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提供工資清算服務的公司上班。每天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我要給客戶打電話做陌生電訪。每周二上午都是「電話大轟炸」時段,經理會給我們一長串公司的列表,讓我們拚命打3個小時無停歇的陌生電訪。這種工作模式對人的衝擊很大,被電訪的客戶通常很無禮,有的甚至會朝我大吼大叫,威脅說我要是再打回去,就……你們懂的。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要休息一會兒。但是如果我休息得過於頻繁,經理就會過來說:「這就是個數字遊戲,道格。你電話打得越多,銷售額就越高,被客戶拒絕千萬別往心裡去。」每當聽到這種話,我總是備受鼓舞,但一會兒就把經理的鼓勵忘個精光。在這家公司工作了6個月後,我開始尋找另一份工作。因為我對自己銷售工資清算服務的能力完全沒有信心,我想放棄。實際上,這種狀況已經開始影響我的價值感和自信心了。

所以,現在你知道了,當我遇到難解決的問題時,默認的態度就是以悲觀情緒應對。我還是個內向的人,你們猜一下當我遇到難題時首先會找誰傾訴?沒錯,就是我自己,情緒的旋轉直下總是轉瞬間發生的。我告訴你這些是因為,對我來說,保持心理韌性並不容易。我已經花了很多年時間研究這個主題,並且想把我學到的東西與儘可能多的人分享。實際上

,在過去的11年裡,我的狀態有了顯著的改善,通過採用新工具、接受專家指導和試驗新方法等途徑,我戰勝了不少難關,並在挑戰中獲得了成長。儘管我不太情願把自己稱為一名專家,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每天都在練習保持心理韌性。今天我可能要增強靈活應變能力,明天可能要學習養成樂觀情緒,或者花上好一段時間回憶我是如何重建一段良性關係的。

這種學習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直到11年前,我才知道有這麼一群心理學家使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幸福、投入、意義、目的和心理韌性。2005年,《時代周刊》(Time)刊登了馬丁·塞利格曼、艾德·迪納(Ed Diener)、理查德·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和羅伯特·埃蒙斯(Robert Emmons)一篇關於「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文章中,他們探討了幸福感的鍛煉以及數十年來是如何進行研究的。他們的研究指出幸福安寧的性格特徵可以帶來工作上的升職、人際關係中滿意度的提升、抑鬱概率的減少以及學習和運動水平的提高。

我把那期的《時代周刊》從頭到尾讀了一遍,跟每一個認識的人討論這個主題,並且買了好幾本相關主題的書籍。我為之著迷甚至著魔。我開始練習向家人表達謝意,這能幫助我從職業經理的角色轉變成丈夫和父親的角色。但我很快認識到,保持快樂和表達感恩能到達的境界不過爾爾,這些還不足以讓我應對跌宕起伏的人生。我開始努力尋找是什麼元素讓有些人能夠保持心理韌性,而另一些人表現得沒那麼頑強並且在逆境面前崩潰。

然而在探索心理韌性的概念之前,讓我們確定一個普適的定義。聽到「心理韌性」后,人們的大腦里浮現的第一個詞是什麼?我們通過調查得到:

強大

靈活

活力

易彎不易折

通常這種討論在持續數分鐘后,人們就會提到一個永遠也避不開的詞:受挫后恢復原狀。實際上,《韋氏詞典》中有一個詞條是這麼定義的:「在經過拉、伸、壓、折等動作后能恢復原本形狀的能力。」我在一個雜誌網站上讀到的一篇文章是這麼定義的:「經歷困難后迅速恢復的能力及韌性。」如果將這個定義應用到一種心理狀態上,我們會說「一個具有心理韌性的人能夠在離婚、遭到辭退甚至失去親人時恢復到原有的生活狀態」。

我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我認為相較於受挫后恢復原狀的能力,心理韌性的意義要豐富得多。

受挫后恢復原狀固然重要,但這卻未道出全部的事實。受挫后恢復原狀意味著我們回到了最初的狀態,這就是說我們應該與遭受逆境之前的狀態是相同的。但是我的經驗表明,具有心理韌性的人在脫離困境之後從來都不會與之前一樣。在某些案例中,這些具有心理韌性的人經歷了一番刻骨銘心的成長之後,會更加具有同理心。如此一來,逆境就可以與靈活性、愛心和關懷連接起來,最終帶來樂觀的思維方式。

當我把我的學術研究、自身體驗以及與客戶、朋友、家人交流得來的大量經驗結合起來時,就不難看出:具有心理韌性的人不僅在遭遇逆境后能恢復原狀,他們還能在脫離逆境的過程中變得強大。

新澤西州的格溫·法利(Gwen Farley)是名環保律師,她同時還是兩名孩子的母親。當我問她是否具有心理韌性時,她很快回答道:「現在是的!我之前可不這樣。」格溫曾經與丈夫馬克(Mark)一起抵抗一種罕見的惡性癌症,癌症最終奪走了馬克的生命。面對這一切,格溫表現得十分頑強,她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保持堅強。當然,對馬克的愛給予了她力量,照顧兩個孩子的意義和目的也給了她動力。我漸漸明白心理韌性比僅僅恢復原狀具有更深刻、更豐富、更複雜的含義。儘管格溫願意付出任何代價讓馬克回到身邊,但是毫無疑問,她如今堅強多了。

成長是心理韌性的關鍵因素。具有心理韌性的人能從自己面臨的境遇和犯過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時刻學習新東西,隨時調整方法,最終打破我們常說的「好吧,我已經儘力了」或者「這是沒辦法避免的」之類的困境。他們能夠聽取周圍的人給予的反饋並及時地往有利於自己成長的方面去處理信息。

具有心理韌性的人能夠從經驗中進行學習,在困難面前從不躲閃,也不會在挑戰前退縮。當挑戰來臨時,具有強大心理韌性的人可以愈戰愈勇。與其抱怨時局之艱難、恐慌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帶來的可怕後果,他們會選擇將情景進行重構,使之變成對自己能力的考驗或者遊戲。

詹妮弗(Jennifer)是《財富》100強企業的一名經理,同時也是兩名殘障兒童的單身母親。當事情變得棘手時,她總會回憶起《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里的場景:多莉(Dory)告訴馬林(Marlin)「一直向前游……」詹妮弗第一次婚姻嫁給一個酒鬼,之後又交了幾任喜歡惡語相向的男朋友,她獨自養大了兩個漂亮的孩子。詹妮弗知道自己需要這部兒童電影傳達的精神,不要懼怕困難,就算恐懼,也要一直往前走,越往前走就會發現困難會自動為你讓路。

我們從絕大多數具有心理韌性的人身上看到的特質是:他們擁有應對任何狀況的信心和希望。他們並不是盲目樂觀,而是知道自己擁有能夠化險為夷的資源。

吉姆(Jim)是一名國小作文教師,他從不畏懼挑戰,也不輕言放棄。他在一個富人區執教,這個學區的家長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富人,吉姆經常受到這些家長的質詢。他的教學方法受到質疑,他的評分總是引起家長不滿,對學生課業提出補救的建議也會受到懷疑。他常常需要展示自己的資質來證明他的方法是有效的。吉姆沒有把這種爭論加劇演變成一場戰爭,而是向家長強調他自己也是一名家長,他具有教導孩子並且給他們提出建議的資質。因此,吉姆一邊聽取家長的建議,一邊依靠自己在教師崗位上多年的經驗而勇敢地站了起來。

劉暢(Chang Liu)是弗吉尼亞州勞登縣圖書館的館長。她小時候生活的環境異常艱難,但卻從沒有因為自己的過去而感到疲憊,也沒有將此作為遇事不順的借口。當聊到家人時,她整個人都神采奕奕起來;當她說到一位英語老師早上5點鐘起床來免費給她輔導時,她的故事變得更加讓人饒有興味。這段趣事告訴了我們,構成心理韌性定義的最後一個因素和他人的支持與連接相關。

我和劉暢在討論心理韌性時聊及了它的來源,與所有參與過心理韌性討論的人一樣,她也指向了外力的作用。對劉暢來說,心理韌性來源於家人和老師;格溫的心理韌性來源於孩子和朋友。相反,在過去50年裡,心理韌性研究最大的局限是:篤信心理韌性僅僅是個體特徵。這可能歸結於一個標誌性人物形象——萬寶路男人(The Marlboro Man,創造於20世紀50年代的香煙廣告形象),一個在無盡荒原中艱難隱忍的孤獨牛仔。但是,研究清楚顯示,我們確實需要與其他人相互支持,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以保持活力與心理韌性(稍後,我們會討論心理韌性是如何與人分享或是被人偷走的)。

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因在技術與商業領域的超凡成就而廣受讚譽。他在計算機變革的眾多領域貢獻卓著,僅舉幾例來說,蘋果電腦、蘋果手機、蘋果多媒體播放器(iPod)、平板電腦、蘋果音樂播放器(iTunes)等。他與他的蘋果公司真正改變了世界,當然他帶來的改變並不都是好的(稍後,我們會談到技術與心理韌性的關係)。他無數次克服種種困難才能達成今日的成就:蘋果公司曾面臨破產、無法在期限前實現新產品構思或是技術故障。

很多人會說喬布斯因為這些事情而保持心理韌性,我不同意這個看法。喬布斯是個傑出的人物,他的確在受挫后表現出強大的心理韌性,但他在復原的過程中表現得極其刻薄。一部分僱員可以在他的領導之下事業蒸蒸日上,但另一部分人在被他辱罵、拒絕或是羞辱后就萎靡了。與他親近的人說他有一些自戀主義的傾向,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同理心水平較低。是的,喬布斯幫助很多人收穫了無法言喻的財富與成功,但是他也讓很多人停滯在低谷中,無法自拔。

喬布斯堅信自己始終是正確的。比如說在20世紀80年代,他聘請約翰·斯卡利(JohnScully)來管理蘋果公司,斯卡利卻在之後開除了喬布斯並且把公司搞垮了。喬布斯最初說只有蘋果公司才能為蘋果手機開發應用,但幾個月後他便改變了主意,卻從不承認自己錯了。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在他第一次被診斷出患有癌症時,他拒絕採納醫生的建議,只是調整了飲食,採取了順勢療法。醫生團隊建議喬布斯立即進行手術,而他花了近6個月的時間進行試驗,任由癌細胞擴散。有人說如果喬布斯能夠承認自己可能錯了,並相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他可能今天還活在世上。

這並不是對喬布斯(或者任何人)的道德評判。我們所有人都有過心理韌性的表現,都犯過為數不少的錯誤。卡倫·萊維奇(Karen Reivich)和安德魯·夏特(Andrew Shatte)在《心理韌性因素》(The Resilience Factor)一書中寫到:「心理韌性指的是能夠從挫折中恢復原狀,從失敗中學習經驗,從挑戰中獲得動力以及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生活中任何壓力和困難的能力。」我對於這條定義的補充是:有心理韌性的人還能夠與周圍人建立和維持善意真摯且平等互惠的關係。(喬布斯經常從他人那裡有所得,卻忽略他人有所需。)

所以,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有關心理韌性的書呢?為什麼心理韌性在當今如此重要?首先,心理韌性是追尋人生價值的必備技能。無論想做好一個家長、商人或是體育運動員,你都得常常面臨逆境的挑戰。家長需要面對的是青春期的子女;管理者經常收到一些無法在規定期限完成的任務;運動員一方面得忍受傷痛進行訓練,另一方面還要面臨更激烈的競爭。所有值得追求的事情都不是輕而易舉可以達成的,努力的過程與目標達成的喜悅一樣,需要得到珍視。

心理韌性不僅僅應該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得到重視,這是我著此書的第二個目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大量的壓力、焦慮、悲傷和憤怒的情緒淹沒了我們,而且大部分的糟糕情緒都是自尋煩惱,高速的生活節奏更是雪上加霜。

在過去的50年中,馬里蘭大學的社會學家約翰·羅賓遜(John Robinson)一直在研究人們是如何利用時間的。儘管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比以往更加忙碌,但是當真正開始跟蹤每天1440分鐘的行程時,我們發現實際上人們的工作量比以往更少。因為人們總是對自己的工作量誇大其詞,就像在炫耀自己擁有榮譽勳章一樣。6所以,我們的工作量可能減少了,但是與人的交際量卻增多了。這就是大腦一直在工作狀態中的原因。

一些研究表明,我們在工作中平均每3分鐘就會換一個任務。7這個現象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我們總是感覺到有事情沒做完,又總是因為各種原因中斷手頭上的事情;即使我們在深思熟慮后,對某個問題有了深刻理解,或是在某個項目上取得了一些進展,這時候手機振動響起,來了一條新郵件的通知——又被打斷了!我們停下來閱讀郵件內容,並隨手解決郵件里提到的問題,接著手機又響了或者有人敲響了辦公室的門。這種循環每天都在發生。研究表明,頻繁的多任務狀態降低了人們解決問題和靈活思考的能力。

除了多任務轉換外,還有經濟災難的威脅。幾年前的經濟衰退給西方世界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近100萬人失去家園,這個數字到2009年漲到300萬。8媒體每天都在報道各種不幸的消息,家道沒落、下崗或薪資下調的人們經受著沉重的打擊。我一個朋友在新澤西州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了6年,公司至少進行過兩輪裁員了。妻子在家操持家務和帶孩子,他的薪水是全家的經濟支柱。他因為懼怕失業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並由此導致了胸痛、失眠和頻繁生病等各種問題;與家人相處時,他也開始變得煩躁不安。

人類已經演化出一種新的情緒:不堪重負(Overwhelmed)。人類歷史上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每天收到如此多的信息。曾經需要花上數日、數周或者數月進行傳遞的信息可以在毫秒之間被傳送到我們的手機上。美國成年人平均每65分鐘查看一下手機,青少年平均每天發送100條簡訊且絕大多數(幾乎80%)是伴著手機入睡的。事實證明,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沒什麼好處。儘管我們認為時刻關注郵件、與朋友保持連接有助於掌控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但研究顯示頻繁地使用社交媒體進行多任務轉換與嚴重的抑鬱和社會焦慮症密切相關。

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 )在《當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中寫道:「心理韌性即心靈。」如果我們沒有讓心靈休息,持續的心理韌性也就岌岌可危,而手機會阻礙心靈的休養。哈佛大學的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和馬修·基林斯沃斯(MatthewKillingsworth)的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在近47%的時間都處於走神狀態,而走神會導致幸福感的降低。這些驚人的數據說明人們的注意力在幾乎一半時間內是不集中的。走神會讓我們的幸福感降低,有時候還會錯過重要的內容。

2002年3月,我去迪士尼世界度假區,這個魔幻王國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我決定全身心地投入遊玩中。爆米花的香味、太陽照射在臉上的溫度以及迪士尼的建築風格讓我彷彿置身於電影中,我十分享受這種時光。我看到灰姑娘的城堡前,一個漂亮的小姑娘隻身坐在長凳上,而她的媽媽在一部黑莓手機鍵盤上敲擊個不停。在如此美好的地方,她們倆沒有討論這裡的美食、燦爛的陽光或是高聳入雲的城堡,親子之間本該溫馨幸福的時刻就這麼錯過了。

雪莉·特克爾(SherryTurkle)是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與自我創新中心(MIT Initiative on Technologyand Self)的主管,近30年她都在研究科技對人的影響。她在最新著作《糾正對話》(Reclaiming Conversation)中寫道:「近年來大學生的同理心降低了40%,這是過多的虛擬交流和缺乏面對面對話的結果。」特克爾還探索了電子設備對人的影響,如智能手機。她發現電子設備對人的戀愛、家庭關係以及工作學習都有不利影響。通過長時間的訪談,她舉出無數父母在晚餐桌上盯著手機或是拍張家人照片曬在臉書上的例子。手機或電腦這類電子產品阻礙了我們的學習與交流,你是不是在和朋友聚餐時玩過手機?

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份研究有以下幾個有趣的發現:

31%的手機用戶從不關機。

45%的手機用戶很少關機。

89%的手機用戶在最近參加的社交場合中使用過手機。

76%的手機用戶(年齡在18~29歲間)在公共場合無目的地使用手機。13

我們會在星巴克排隊的時候掏出手機,因為與其虛度5分鐘時光,還不如查看郵件、天氣、新聞或者臉書上朋友的動態。正如特克爾寫的那樣,我們已經喪失了無聊的能力了。

我們害怕感到無聊,時刻都想找點新鮮事。還有研究發現參與者寧願被輕度電擊也不願意獨處思考。現在,我在星巴克排隊時會選擇跟周圍的人交流。當我的孩子們說無聊時,我會說:「這是好消息呀!」但他們往往會對我翻個白眼,然後走開去找新鮮刺激。

簡而言之,我們每天都要面對海量的信息,並渴求這些信息能帶來「一擊」,就像成癮者渴求毒品帶來的「一擊」。無論在工作還是在家裡,我們都不斷地被提醒未完成的事宜。除此之外,我們在電子設備上花費了大量時間,我們以為與家人朋友的連接更加緊密,而數據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因此,我認為這會蠶食我們的心理韌性並且讓我們更難去應對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最糟的是,信息過載讓所有事情變得像是緊急事件。你的注意力被轉移到屏幕上,關注有多少人給一隻滑冰的貓「點贊」,而忽略了渴望你關注的10歲的兒子。

當前趨勢

在20世紀70年代,父母給我訂閱了《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一年中畫報上有幾期會附上徵集購買海報的志願。志願頁上印著羅傑·斯托巴赫(Roger Staubach)、特里·布萊德肖(Terry Bradshaw)和其他體育明星的照片。在頁面中間的位置劃了一道虛線(你需要在那兒裁開),虛線下需要填上你想要的海報、數量以及郵寄地址。表格下面還附上一行字:「請允許8~12周的寄送時間。」你能想象當今的人對這種信息作何反應么?我自己可不想成為這種產品的市場營銷管理者。現在,如果我們想找歌曲或手機應用,用30秒的時間就可以找到阿黛爾(Adele)的最新單曲或是「憤怒的小鳥」的最新版本。

40年前,幾乎2/3的孩子都是走路去上學,而現在這個數字降到不足10%。為什麼呢,這是缺乏心理韌性的一種表現么?並非如此。家長因為懼怕孩子在上學的路上被車撞倒或被綁架而不願讓孩子自己走著去上學。還有就是,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富裕,我們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擁有更多的物質資源。

所以呢?這是個進步,對不對?托德·卡什丹和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在《黑暗中的曙光》指出我們有一種「舒適病」(Epidemic of Comfort)。我非常贊成。生活在便捷之中,人們會因為一個極小的問題而感到沮喪。事事都順遂我們的意願,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新科技聲稱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但這對我們真的好么?一群朋友聚到一起,當我們聊到電影中一條小細節時,我們是打開手機搜索還是進行討論好?48小時內送達的快遞服務讓我們無法再體驗到那種等待了幾個星期,終於收到包裹的激動心情。當今的工程師們高度關注如何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但是,他們是否考慮過這種改變對社會的影響?

我們為這份便利付出的另外一份代價就是更快的生活節奏。儘管我們一貫使用國民生產總值(GDP)作為衡量一個經濟體和社會整體健康程度的標杆,但它卻不能顯示人民是否安康。實際上,你可以想象,GDP越高,生活節奏越快;更快的生活節奏反過來會消耗更多的精力。當你擁有了更多可支配的收入,你就會購入更大的冰箱、更大的房子、更多的電子產品和更大的車。所有的這些,當然會消耗更多的精力。除此之外,更高的GDP會降低我們的自控能力。擁有更快生活節奏的國家會有更高的冠心病死亡率、吸煙率以及更低的成功率和存款額。

這項心理韌性的研究提出了兩個觀點:第一,我們發現,更多的財富的確能夠幫助我們實現更舒適的生活,但這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最終我們會失去自控力,在攀爬財富階梯的道路上損耗自己的身體。第二,我們的期望越來越高,開始超出現實。生活節奏變得更快,而我們卻希望事情變得更加容易。因為我們擁有了更多的財富、需要參加更多的活動,因此不可避免就有更多的錯誤發生。而我們卻不去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因此失望就在所難免。

就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弗吉尼亞北部遭遇了20年一遇的降雪,短短24小時,積雪達到3英寸。學校停課一周,人們無法上班。是的,天氣十分惡劣但是電力卻持續供應,沒有人會餓死或者凍死。但是,我的鄰居們卻因為街道積雪沒能被及時鏟盡而暴跳如雷。雪鏟盡后,他們又抱怨時間太長、鏟雪工人工作不到位。沒有人意識到我們的國家曾經一度沒有應對特大暴雪的資源,每個人(包括鏟雪工人)的生活都曾不便過。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的情緒也是隨著時間推移不斷進化,以適應環境並更好地繁衍後代。比如說,羞愧是我們在族群中可能會失去立足之地的信號,這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是極其危險的。被族群疏遠幾乎可以與死亡劃上等號:族群可以提供食物和庇護,使人遠離危險動物和其他敵對族群的傷害。另一方面,快樂是安全的信號,安全感讓我們放鬆警惕,但是這也可能會讓我們付出代價。

此書採訪過的每一個具有心理韌性的人,不是一開始生活條件不佳就是在人生中的某個節點經歷過逆境,正是這些困難激勵他們努力改善生活狀態。吉姆年幼經歷過父母離異,除了情感上的傷害,這也是一個沉重的經濟打擊,他得為想要的一切東西埋單,比如車、汽油、衣服等。劉暢的家庭每年勉強可以負擔一條裙子的開銷,但是她媽媽為了節省,總是儘可能地去買最好的布給她縫製衣物而不會直接購買成衣。劉暢告訴我,穿上媽媽縫製的裙子,她覺得自己是「小區里穿得最漂亮的小姑娘」。夏天時,媽媽會帶她去吃冰激凌,每周一次,但是媽媽從來不吃,只是坐在旁邊和她聊天。很久之後,劉暢才意識到媽媽沒有買兩份冰激凌的錢。

詹妮弗本來擁有特別幸福的童年,她常回憶爸爸那時是如何滔滔不絕誇讚自己的。不幸的是,詹妮弗的媽媽在她年幼時去世了,但是爸爸一直陪在她身邊。大學畢業之後,詹妮弗遇到一個不錯的人便結了婚。到此為止都是一個不錯的故事,對嗎?事實證明,詹妮弗第一任丈夫是個酒鬼,她的孩子患有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叫佩梅病(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PMD)。她孩子的身體不能分泌一種叫作髓磷脂的東西,這是覆蓋和保護神經並輔助神經衝動傳遞的物質。患有佩梅病的人行動有障礙或是不能行走,他們可能也沒有說話能力。大多數患者都是小男孩,但是詹妮弗的兒女都遺傳了佩梅病。詹妮弗離開了第一任丈夫,自己將兒女撫養長大,直到幾年前才再婚。

還有來自俄亥俄州馬西隆市的瑪莉蓮·弗雷澤(Marilyn Frazier),她也是一個單身母親,在離婚後撫養著三個孩子。在離婚手續敲定之後,她在馬西隆市政廳從事秘書工作。瑪莉蓮要求她的孩子們考取高分,並告訴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獲得經濟上的獨立和安全感。最終,她三個孩子都進入了一流大學,其中兩個還繼續獲得了研究所學位。在孩子讀大學期間,瑪莉蓮負擔輕了一些,她便重回大學讀書並獲得了社會學學士學位。最近,她以馬西隆市房管局主管的身份退休。

當然,我並不是建議你創造出逆境來提高心理韌性。我希望你重構生活拋給你的一切,在重構中尋找成長和獲得成就的機會。詹妮弗、吉姆、劉暢、瑪莉蓮和格溫並不是因為逆境本身,而是因為處理逆境的方式而變得更加強大。

《你的生命之旅》(The Ride of Your Life)的作者冉·吉爾卡(Ran Zilca)決定買輛機車,並駕車穿越美國。沿途他採訪了一群自我修行的大師和心理學家,問及他們關於幸福感和人生意義的觀點。冉做好了抵禦惡劣的天氣、忍受與家人的分離以及迷路的準備。儘管如此,旅途還是十分艱難。下雨會讓騎行變得特別危險,想念家人是旅行中最糟糕的部分。他錯過了兒子的生日,在妻子遇到商業困境時也不能施以援手。但是最終,他懂得騎行是特別重要的旅程,他(和他的家人)受益於他在騎行途中學到的東西。實際上,正是由於困難,這個旅途才能比他預計的更加有意義。

我問詹妮弗是什麼真正考驗著她的心理韌性。她停頓了一會兒說,自己在處理「大問題」時可以得心應手,卻在處理「棘手的簡單問題」時精神崩潰、大發脾氣或生悶氣。她無數次將兒子扶回輪椅上,但是每一次對她來說都異常艱難。正是在這種時候,她會停下來問自己:「你在開玩笑么?繼續向前游啊……繼續向前游……」

另外一個耗盡我們心理韌性的想法是保持平衡。企業已經開始實行一些措施來幫助僱員保持「工作—生活的平衡」,比如在家辦公、靈活安排辦公時間以及發放健身房會員卡。問題是現在的僱員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害怕丟掉工作,他們在不斷裁員的企業里做著兩到三個人工作量的時候,是擠不出時間去健身房的;在家辦公僅僅省去了每天通勤的時間,工作時間反而延長了。

一個知名組織避免使用「工作—生活的平衡」概念,員工們談論的是工作—生活的靈活度。該組織鼓勵員工通過合理安排,在完成工作的同時也能完成家庭的責任,騰出時間從事自己的興趣愛好,在工作之餘也能營造有意義的生活狀態。這項舉措實行起來並不容易,而且常常遇到質疑,但是該組織中身居高位的管理人員可以使其正常運行。我認識的一位高層說,他從來沒有錯過任何一個滑雪的周末,因為他差不多是在滑雪纜車上接聽會議電話的。另外一位高層在管理百萬生意的同時訓練著三個棒球協會的隊伍,這要求他與員工及家人進行大量的計劃和合作,但是他覺得這都是值得的。

去問瑪莉蓮·弗雷澤吧。在瑪莉蓮教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時,她意識到為了給自己未來的經濟提供保障,她也應該取得一個學士學位。一整年的時間裡,她一邊做著全職工作,一邊在當地的大學上課,同時還要獨自一人料理家務。她說做出這樣的決定並非難事,因為她知道什麼對自己是最重要的。她深刻懂得並且會優先考慮實現自己最夢寐以求的價值,對她來說,幫助孩子們獲得成功是她的頭等大事。

安-瑪麗·斯勞特(Ann-Marie Slaughter)是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與國際事務教授,在2009年到2011年間,她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她是第一個任此職位的女性,在做了兩年「理想的工作」之後,她卻辭職了。因為她沒法兒找到工作和私人生活的平衡,普林斯頓大學的工作更加靈活,她能有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斯勞特最近著有一本書叫《未盡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她嘗試著呼籲社會投入更多資金來完善日托服務,這樣更多的女性可以進入職場,同時她們的孩子也可以得到應有的照顧。但是當聊到斯勞特時,我們總是忘記提及她的勇氣,她竟可以做出如此艱難之抉擇,離開自己「理想的工作」。總而言之,她明白什麼是對自己(家庭)最重要的,並且從不後悔。

除了「舒適病」,科技還讓我們保持「總是在線」的狀態,並推送給我們根本處理不完的信息。而另一個讓我們忙碌的因素是選擇。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空前的機會,機會太多,讓人不知如何選擇。據《選擇的悖論》(The Paradox of Choice)一書作者巴里·施瓦茲(BarrySchwartz)說,選擇本身讓我們難以做出選擇,這事實上蠶食了我們的心理韌性。

施瓦茲認為絕大多數人甚至是所有人在做出重要的選擇時不免落入以下兩類:第一類是利益最大化者,這類人會不遺餘力地做出客觀上最好的選擇。舉例來說,用最低的價格購買自己想要的產品。第二類是滿足主義者,這類人可以快速做出決定,因為他們會為決定設置參數,這讓選擇變得容易多了。請記住,我們是同時具備利益最大化者和滿足主義者的雙重特徵的,但是一旦碰到關鍵性的選擇時,我們會倒向一方。

有一個例子可以輕鬆解釋如何區分這兩類人:我們假設兩個人一起買車。利益最大化者可能會在幾個購車網站創建賬號並且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它的打折方案,他還會到車行試駕兩小時。滿足主義者可能僅僅會向最近的三個車行諮詢優惠信息,最終選擇在出價最低的車行購車。根據平均數據,施瓦茲發現利益最大化者通常能獲得客觀上更優惠的價格和更低的滿意度。事實證明,利益最大化者在買好車后還會繼續琢磨:自己如果能再聯繫一家車行是不是能再省下100塊呢。他還可能懷疑售後服務、寄送選擇和其他一切可以獲得甜頭的項目。滿足主義者取車後會評價車的手感和新車的味道,並且對這場交易十分滿意。他不會人云亦云,他會設定自己的標準,當產品達到他的標準時,他就會立即決定購入,不再踟躇。

我們的滿足主義者不僅僅為買了新車而開心,他們的整個生活狀態都更加幸福。為什麼選擇傾向會對一個人的幸福感有如此大的影響?我的理論是,這種選擇傾向會滲透到忙碌紛擾的生活中去。我們的生活被待辦事項和日程計劃擠滿。將利益最大化會佔用本該屬於家庭、運動、朋友甚至事業的時間,這些東西往往能帶給我們更多價值。反覆思考如何做出「完美的」選擇也會給我們帶來精神的負擔,給生活帶來消極影響。布麗吉德·舒爾特(Brigid Schulte)研究了為什麼職業女性就算在丈夫主動做晚飯的情況下還是覺得身心俱疲,原因在於他們好心的丈夫們的一個問題:「我們該吃些什麼呢?」18原來做飯本身並不困難,但是當你需要想出每個人都喜愛的菜單、思考是否買對配料、計算烹調時間和評估健康標準時,這就加重了她們的負擔和焦慮。這種做決定前的遲疑不決讓人覺得壓力倍增。

利益最大化帶來的另一個壓力是社會比較。理論表明,不斷將自己與周圍人進行對比的人永遠不會感到滿足。當我們通過比較來衡量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時,我們就把自己放在了失敗的位置。在一個承載了70多億人口的星球上,總會有人在運動、智商和外貌上勝過你。對於那些總是進行社會比較的人,他們會因為買不起鄰居剛剛買的新車而自怨自艾;會躺在朋友的沙灘別墅中卻不能享受,因為他們想要買一棟同樣的房子。

巴里·施瓦茲在2006年寫就《選擇的悖論》,在那之後,我們見證了智能手機的問世和大量推廣,這給我們的指尖帶來了幾乎無限的選擇。花一秒的時間想象你許下一個新年願望:希望可以變得更加有條理性,擺脫忘事的習慣,想要在來年和以後的時間裡做事更富有成效。所以,你打開了手機應用商店,搜索了一個「待辦事項」應用,可屏幕上出現上百個選擇,但是只有寥寥幾種方法可以區別這些應用的好壞。或者說,你可能想要鍛煉自己的管理能力,所以你點開亞馬遜網站輸入「管理」,然後得到50多萬條結果。祝你好運……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會談到5條技能,你可以在這個不斷被信息轟炸的世界中使用這些技能來應對壓力和焦慮並獲得成長。這並不是保持心理韌性的5個秘訣,而僅僅是我覺得可以給你帶來大量積極影響的5個領域。這個理論是從過去40年的研究和我個人的專業經驗中得來的。下一章會教你如何對變化有所準備,以及如何穩健地走好人生道路。

僅供參考的建議

接受一個內向且悲觀的作家的建議:如果我可以保持心理韌性,你也可以。對自己以誠相待,追求反饋,並且傾注努力。

有這樣一群科學家,他們已經研究幸福、心理韌性以及積極心理學的其他課題40多年。不要全信我的理論。你也可以重新做回學生,開始自己的研究。

請記住:我們討論的心理韌性意義豐富深刻,可以讓你茁壯成長,而受挫后恢復原狀僅僅是定義的核心,具有心理韌性的人十分擅長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並且在大大小小的挫折中尋找動力。他們懂得如何與其他人建立深層親密的關係。

有些人天生具有心理韌性,而有些人需要學習如何相信自己,接受挑戰,然後隨著時間逐漸養成心理韌性。本書中採訪過這些具有心理韌性的人,他們全部都有遭遇過重大挫折的經歷。孩子取得好成績、組建巡迴比賽運動隊和覓得升職的機會固然都很重要,但請坐下來劃出5~10條需要優先考慮的事,其中只有一條是最重要的。

想一想你曾經做過的重大決定,想一想巴里·施瓦茲的研究。你總體上是個利益最大化者還是滿足主義者?記住總想找到「完美」決定的後果:過程總是令人焦慮的,最終會造成幸福感的缺失甚至影響對所做決定的滿意度(儘管利益最大化者總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