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日本竟然病入膏肓,到底因為啥?!

此前,根據每日新聞公布的7月22日至23日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相較於6月份,安倍的支持率下滑10個百分點至26%。調查還顯示,56%的受訪者表示不支持安倍政府,這一比例上升了12個百分點。

對於這一結果,網友中拍手稱快,覺得安倍即將下台的人有之;覺得安培不會受影響,依舊會繼續執政的人亦有之。

其實,這種爭論真的沒什麼必要。

因為當下的日本,早已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癌症晚期患者,不論誰執政,都已很難改變這個結果。

至於我為何會如此說日本,這還得從當年的「廣場協議」講起。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因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

而「廣場協議」的簽訂,亦為日本當下的「病入膏肓」埋下了重要伏筆。

有些網友想必要問了:「如果廣場協議對日本的負面影響真這麼大,為何當年的日本政府會極力支持這個計劃,難道日本是傻子不成?」

日本當然不傻,只不過,當巨大利益擺在眼前時,日本的貪念最終戰勝了理智,這就好比當年的「侵華戰爭」,別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日本就敢去「賭」。

而這種以國運為籌碼的賭博,一旦輸掉,那就是萬劫不復。

很顯然,在「廣場協議」一事上,日本再次賭輸了。

事實上,在「廣場協議」簽訂之前,日本經濟發展已然過熱,在這種大背景下,日元的升值,不但會緩解這種過熱情形,還會給日本帶來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擴大日元的國際影響力,進而讓日元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

日元成為「國際貨幣」對日本的好處不言而喻。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所以每當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價格開始飛漲后,日本的財富立刻就會急劇縮水。而如果日元已然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日本則可以通過支付日元,來購買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而不用再辛辛苦苦賺美元外匯。

以「311大地震」后的日本為例,因為國際能源價格的暴漲和本國核電站的停用,短短數年,日本就成了「世界第一負債大國」。

換言之,只要能把「國際貨幣」這事辦成,哪怕日本的對外貿易會受到一定影響也沒關係,畢竟日本拚命賺外匯,最終依舊要用來對外購買資源,只要日本還是個資源貧乏的島國,那麼外匯就算賺的再多,也遲早會被消耗一空。

而「廣場協議」簽訂后,隨著日元急劇升值,日元的國際影響力隨之大幅攀升,很多國家和個人,都開始積極購入日元,並做多日元。

這時的日元,無疑風光無限,毫不誇張的說,此時的日元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國際貨幣」。

只不過,日元那時的「國際貨幣」地位很不牢靠。

之所以會如此,原因亦不複雜。

以美元為例,美元會被稱為「國際貨幣」,最為關鍵的原因,就在於美元是跟石油貿易掛鉤的,因為美元可以滿世界購買石油這種人類工業活動中的大宗必需品,所以美元才會成為「國際硬通貨」。

而當時的日元,顯然做不到這點。

不過,因為當時的日本乃是製造業大國,號稱世界工廠,所以日元雖然沒跟石油掛鉤,但卻可以用來從日本購買各種工業產品。

也就是說,只要日本還是製造業大國,那麼日元的「國際貨幣」身份就會一直存在。

但是,日元急劇升值所帶來的惡果,顯然超出了日本的預估。

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日本經濟直接陷入沉睡的二十年,隨著世界工廠身份被咱們中華家取代,日元的國際化美夢亦就此破碎。

而經濟泡沫的破裂,給日本帶來了兩個堪稱「噩夢」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機過程中,日本企業遭受了重大的資產損失,大量企業陷入財務困境,企業設備投資大幅下降。

而企業資產價值的大幅縮水,又導致企業的抵押品價值和銀行的貸款意願產生負面影響,進而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了企業的融資能力。再加上日本企業在泡沫經濟期間的盲目投資,形成了大量過剩生產能力,企業普遍存在設備過剩、債務過剩和人員過剩等問題,這直接導致日本企業對未來經濟產生悲觀預期,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意願開始持續走低。

另一方面,日本居民在泡沫破裂的過程中,財產遭受重創,在財富效應的作用下,居民消費需求開始下降。

而這兩個負面影響的持續發酵,最終催生了一個足以毀滅日本的「惡魔」,那就是……通貨緊縮。

之後,通貨緊縮將日本經濟帶入了惡性循環:物價下降,企業的利潤下降甚至虧損,大量企業降低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企業投資下降則導致居民就業機會減少和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加劇了國內總需求的不足。需求不足,又進一步導致企業利潤下降……

大家現在明白了吧?

沒錯,當通貨緊縮局面出現后,日本經濟便已得了「癌症」,如果不進行果斷處置,那麼日本必死無疑!

事實上,當時的日本,是有機會治癒「癌症」的。但因為點錯「科技樹」和做出了錯誤的戰略選擇,卻是讓日本直接陷入萬劫不復。

通貨緊縮說穿了,就是消費需求的不足,進而導致了種種問題。

而想要擴大消費需求,可以從生產方和購買方兩頭下手。

說得再直白點,那就是需要製造業企業通過創新,產業升級等方式,生產出擁有足夠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產品;或者讓消費者擁有充足的購買力,並具有極其旺盛的消費慾望。

只要能做到這些,那麼通貨緊縮這個「癌症」被治好,並非沒有可能。

但日本企業的發展,顯然點錯了「科技樹」。

眾所周知,日本人在之前的汽車,家電和電子消費品市場,所向披靡。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日本人直接消失了。而到了後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當中美等國皆大力發展智能手機時,日本製造商,卻依舊對「翻蓋手機」情有獨鍾,而這種情形所導致的最直接後果,就是日本一連錯過兩次經濟發展大浪潮。

當這兩次大浪潮的出現,讓的眾多企業一日千里,引領世界潮流時,日本卻還沉湎於他們過去在工業和半導體技術領域裡的輝煌美夢。

可惜,對日本來說,現實非常殘酷。

日本經濟當年天下無敵的三大產業,家電已經淪陷,市場份額被所取代。半導體,被台灣和韓國所取代,富士通14年便宣布退出晶元製造領域。現在日本排名前15名的科技公司市值總和,都沒有韓國的一個三星市值高。三大支柱產業,此時只剩下汽車這一個僅存的碩果。

但汽車產業的科技樹,日本人可能又要點錯。

縱觀當下的汽車工業,下一代汽車技術革命,必然是電動汽車全面取代燃油汽車。

而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中美德同時選擇了充電電池技術方向,可日本人呢?卻是再次獨樹一幟,選擇了燃料電池方向。

表面上看,如果日本的選擇成功了,那麼日本企業必然賺得「盆滿缽滿」。

但問題在於,日本怎麼可能成功?

要知道,在日本做出這種選擇后,就等於將自己推到了中美德三國的對立面,傻子都知道,中美德是不可能將各自的市場白白讓給日本的,到時,中美德不用日本技術,日本人又能奈何?到頭來,日本人還不是只能被迫接受充電電池技術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新標準。更何況,燃料電池技術,和充電電池技術相比,實際上並不優越。

所以,無論是從市場話語權角度看,還是從技術升級的角度看,日本的這一次選擇,必然會因「科技樹點歪」而落敗。

而如果日本經濟再失去汽車產業這個唯一的支柱產業,那麼對日本來說,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此一來,在企業創新不給力的情況下,日本想要解決通貨緊縮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只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擴大「購買方」的消費力。

而想要擴大購買方的消費力,辦法有兩個,分別是「擴大購買方的數量」和「擴大購買方的消費能力」。

當然,如果兩者能齊頭並進更好。

不過,對經濟泡沫破裂后的日本來說,其實只剩下一個辦法,那就是「擴大購買方的數量」。

至於「擴大購買方的消費能力」這個辦法,則根本不可能成功。

歸根結底,在通貨緊縮的影響下,因為日本企業不願加大投入,日本老百姓的工資自然不見上漲,而工資不漲,老百姓的消費意願自然不高,再加上日本的少子高齡化社會結構,卻是進一步抑制了日本人的消費熱情。

所以對當時的日本來說,重新選擇「脫歐入亞」,緩和跟中韓的關係,像德國促成歐盟那樣,建設一個巨大的新經濟圈,就成了日本擺脫「癌症」的唯一自救辦法。

站在日本國運的角度來看,鳩山由紀夫,就是他們這個民族的先知和大救星。他上任伊始,先向道歉,以圖先把歷史問題和解,然後再謀求地緣上的一體化,以及經濟上的一體化。當時的中日韓自貿區構想會出現,並被積極推動,就是證明這一點的最有力證據。

但是,中日韓的和解,顯然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畢竟在美國的眼裡,韓日就是他放在亞洲,用來遏制發展的兩條看門惡犬,如今看門狗開始轉向沖搖尾巴了,這不是開玩笑嗎?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

鳩山由紀夫黯然下台,具有日本右翼色彩的安倍晉三再次執政日本。

之後,「購島鬧劇」爆發,中日關係直接降至冰點,而隨著日本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開始走上軍備競賽之路,中日關係想要恢復到鳩山時代,無疑變得遙遙無期。

而這種情形,也意味著日本想要通過「擴大購買方數量」來擺脫通貨緊縮「癌症」的路被徹底堵死。

日本的經濟癌症,隨之進入了終末期。

當然,安倍顯然不這麼看,所以他搞出了所謂的「安倍經濟學」。

至於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沒用,一點用都沒有,正像我前面分析的那樣,當下的日本,已經無法通過「單純擴大購買方消費能力」的辦法來擺脫通貨緊縮困境

所以,任憑安倍政府使盡手段,日本老百姓就是不願消費,與此同時,因為美元的升值過程不盡如人意,進而導致日元不斷升值,這無疑又加大了日本的輸入性通貨緊縮。

而在沒能解決通貨緊縮問題的情況下,之前數次量化寬鬆所產生的海量資金,已然再次加大了日本經濟的泡沫化程度。

如此一來一往,日本經濟的現狀可想而知,說是「病入膏肓」,一點都不誇張!

事實上,在鳩山由紀夫下台的那一刻,日本的歷史機遇窗口便已就此關閉,日本人失去了一個能夠領著他們走出絕境的先知,更失去了治癒自身「癌症」的最後一個機會,未來等待日本人的,只會是無盡寒冬!

那麼,日本是如何淪落到今天這種境地的呢?

在我個人看來,原因有兩個。

第一;性格決定命運,日本民族自相矛盾的多重性格,決定了日本走向沒落的必然。

日本人生性極其好鬥,但又非常溫順;他們黷武卻又酷愛美麗;自負桀驁卻又文雅守禮;頑固不化卻又狡黠善變;性情溫順卻又不甘受人擺布;忠貞不貳卻又容易叛變;勇敢卻又怯懦;保守卻又渴望新潮。他們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是,如果別人不曉得他們有什麼劣跡,或者干過什麼壞事,他們很容易被罪惡征服,不斷地犯罪。

很顯然,日本人的骨子裡,有著極深的自相矛盾性格。

而這種自相矛盾的性格,直接導致了日本人在行事過程中,很容易走極端,說得再通俗點,就是會「全力去賭」,賭贏了,大富大貴;賭輸了,則傾家蕩產。

比如二戰對和美國開戰,再比如「廣場協議」的簽訂,都是如此。

按理來說,日本作為華夏文明圈中的優秀學生,本不該如此才對,畢竟與外國相比,古代對賭博的控制和約束,道德的約束更為強烈。在的傳統觀念中,除了認為賭博是不勞而獲、以欺詐和不公正的手段獲得他人財物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認為賭博擾亂了上下、貴賤、尊卑的界限,即違反了儒家所規定的「禮」。而「禮」這種思想,恰恰是統治者必須遵守的核心道德行為準則。

所以在古代,一直將賭博認定為是「掩取他人財物」的行為,自唐代起,法律就將其與「盜竊罪」等同。

而這種疑惑,直到隨著科技的進步,並弄清了日本人起源,這才真相大白。

原來,日本人根本不是他們自稱的「通古斯種」,也不是部分人認為的「華夏種」,而是「矮黑種人」

根據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顯示,最開始抵達日本的居民是阿爾泰通古斯系的棕色人種,棕色人種的男性Y染色體為C系,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毛利人,日本人,朝鮮韓國人,東北亞漁獵民族,通古斯高原的游牧民族,他們同屬棕色人種的C系,也就是說,在血統上講,這些民族是親戚。

後來從東南亞遷徙到日本的D系矮黑種人,打敗並驅逐了C系的棕色通古斯人,並把他們驅逐到了更北方的北海道。矮黑種人在日本,建立了彌生文明,取代了棕種人的繩文文明。自從矮黑種人統治日本后,人便開始稱呼日本人為倭人,稱日本諸島為倭。因為矮黑種人,和被他們趕跑的通古斯人相比,身高的確很矮。從血緣上看,作為矮黑種人的日本人,和菲律賓人,馬來人,印尼人,新幾內亞人是親戚。

後來,隨著不斷混血,這才形成了現在的日本人,在日本人的基因圖譜中,日本人的基因中,矮黑種人的基因佔34%,棕種人佔8%,其餘則是O系的黃種人基因。日本人是世界上現存的民族中,矮黑種人基因比例最高的民族,比馬來人和新幾內亞人都要高。

不得不說,這個結果對一直自詡為華夏文明正統繼承者的日本人來說,真的很尷尬。從明治天皇時期開始搞出來的一系列自我美化工程,大和族,天照大神的子孫,這些被包裝出來的政治神話,更是一夜破產。

其實,日本人的「矮黑種人」身份,早有端倪可尋。

比如,日本人對生殖的狂熱衝動和崇拜,以及骨子中的野蠻殘忍,都能在其他矮黑種人身上看到相同的現象。

事實上,美國人很早以前,就已隱隱發現這一點。

在那本由美國人撰寫,非常著名的《菊與刀》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已經知道了許多亞洲和大洋洲的文化。日本的許多風俗習慣和太平洋島嶼上的某些原始部落非常相似。這些部落或在馬來諸島,或在新幾內亞,或在波利尼西亞。當然,根據這些相似性來推測古代民族的遷移與交流將是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但我的興趣不在於此。」

很顯然,如果不是當時的相應科技還不成熟,那麼美國人恐怕早已揭開了日本人性格迥異於東亞其他民族的真相。

第二,東西方文明,力量對比的深刻變化,註定了日本將被邊緣化的命運。

日本一戰之前,之所以能夠崛起,固然有自身努力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卻是東西方文明兩大板塊碰撞的外力使然。

對近代歷史有所了解的網友想必都清楚,雖然同為西方文明國家,但在英美看來,沙俄這種韃靼化的西方文明圈國家,是個異端分子。而英美則以西方文明圈的正統自居。

所以當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戰敗后,為了在瓜分的這場殖民盛宴中,極力遏制住俄國,進而阻止俄國在得到的巨量人口、資源和領土后,一躍成為世界霸主,英美十分迫切地需要扶植一支力量來制衡沙俄。

毫無疑問,日本就是被英美選中的那個「看門犬」。

最終,在英美的縱容下,日本打贏了兩場賭國運的戰爭,並一躍成為世界列強。第一場是甲午中日戰爭,第二場是日俄戰爭。

雖然日本用賭博的方式,成為了新的列強,但英美對此並不擔心。

歸根結底,對於英美而言,只要有日本這個「看門犬」存在,那麼俄國就不可能吞併。並且,也因為受到日本的壓制,而無法再成為一個可以重新主導亞洲的強大國家。尤其是後者,意義極為重大。

畢竟放眼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唯一能夠壓制西方文明的,只有華夏文明,換言之,一旦讓華夏重新站起來,那麼大家不但吃不到肉了,反而還將面對一頭覺醒過來的東方神龍。這是西方文明最害怕,也最擔心的事情。

至於日本,因為國土面積狹小,人口有限,註定了它就算髮展起來,潛力也會十分有限,只要英美能夠牢牢地佔據海軍優勢,那麼日本必定永遠都是當「狗」的命!

而英美等國的算計,很快便得到了印證。

隨著列強們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日本資源匱乏的劣勢開始顯現。如果日本解決不了資源匱乏這個問題,那麼在接下來的全球列強大賽中,它必然會淪為「旁觀者」。到了這一步,日本人又開始賭國運。

全面侵華,偷襲珍珠港,日本的賭局越來越大,越來越瘋狂!

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日本人不但賭輸了,而且因此成為了地球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被「種蘑菇」的國家。

二戰結束后,為了遏制社會主義和蘇聯的發展,美國再次扶植起日本,一百多年前的那一幕隨之重演。

直到今時今日,日本依然充當著美國在亞洲的「看門犬」。

但日本的好運,顯然已經到頭。

對美國來說,當的國力和軍事力量越來越強大后,美國為了遏制並延緩的發展,必然選擇犧牲掉日本的利益。

大家不要覺得這不可能。

要知道,歷史上的美國人可不是什麼良善之輩,如若不然,印第安人也不會被搞的幾近滅族。

換言之,只要利益夠大,美國犧牲日本將是必然,哪怕日本會因此亡國亡種。

所以我們可以預見,隨著咱們中華家越來越強大,日本的結局只有兩種,要麼淪為對抗的炮灰,要麼失去利用價值,被美國宰掉吃肉。

而這兩個結局不論哪一個,都會讓日本被徹底邊緣化。

說實話,日本的「病入膏肓」,我是樂見其成的,因為日本這個國家,對咱們中華家的心思太過惡毒,它早早死掉,而且徹底死透才好。

歷史上,日本曾是咱們的「腦殘粉」、「好學生」,但後來,隨著宋明兩朝的滅亡,日本野心開始滋生。在他們看來,蒙古人和滿人都能入主華夏,那麼日本人為何不行?

而為了使自己未來入主華夏時,擁有理論支持,一方面,日本開始大肆宣揚自己是「小中華」,是中華文明的正統傳承者,另一方面,又炮製了所謂的《華夷變態》一書,大肆鼓吹「中華文明」傳承已經在明末之後斷絕。「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這些口號會出現,其根源出處,就是這部所謂的《華夷變態》。

《華夷變態》一書的危害不言而喻。

現在咱們中華家身邊為何有那麼多養不熟的「白眼狼」?

歸根結底就在這本《華夷變態》上。在日本人,朝鮮人,越南人眼裡,不僅滿人是夷狄,滿清之後的人,也已不是正統的華夏文明傳承者,而他們作為正統的華夏文明傳承者,自然有理由拿回老祖宗留給他們的遺產。

而證明這一點的證據,那就太多了。

比如中越自衛反擊戰期間,越南人就說了,長沙,南寧那些地方,祖上就是他們的;再比如,韓國的某些歷史學家所繪製的韓國古代版圖,已然囊括了整個。

如此種種,當真是既可笑又可氣。

什麼叫「老師被打死,學生爭著當校長」?

毫無疑問,這種文明亂局就是!

而這種亂局會出現,日本可謂「功不可沒」!

二戰結束后,日本雖然戰敗了,但是它留給人的創傷,不僅是肉體上的毀滅,更是文化和精神上的重創。宋亡之後,人丟了氣節。明亡之後,人丟了魂。而日本人,則讓人險些斷了脊樑,徹底淪為廢柴民族。雖然我們贏了,但是我們某些同胞的心裡,一直存在著深深的自卑,這個自卑來自文化和精神的深處,以至於出現了友邦驚詫論和各種友邦優越論。

如果不是毛主席和共產黨的橫空出世,就真的被日本毀了。

現如今,我們是崛起了,但我們絕對不能忘記當初那刻骨銘心的教訓,日本,是時候被掃進歷史的垃圾桶了!

作者:蒼生證道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