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注意和觀察能力解析

注意和觀察能力解析

樂學小熊是北京大學國家軟實力研究院教育研究中心重點科研課題《幼兒入學成熟水平系統提升方案》落地課程。《邏輯和數學》、《語言和閱讀》、《想象和創造》、《注意和觀察》組成一套課程體系。現就樂學小熊注意觀察能力予以解析。

注意力

注意力的形成原因

從心理學上講,平時常被我們說到的「注意力」,很多情況下不能叫做「注意力」,只能算做是「注意」。注意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指人的心理活動能夠選擇性地對特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這種活動可能是主動的,也可能是被動的;而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具備了能夠隨意實現注意的能力,注意力能夠讓人把焦點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不被外界刺激所干擾。先弄明白注意產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如何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問題。

事先無特定的對象和目標不需要做意志努力,靠外界刺激、情緒等產生的注意,心理上稱作不隨意注意。比如街頭有一個賣彩色氣球的人,會吸引很多孩子的注意;又比如,如果一個人肚子很餓,就會對身邊的食物產生特別的注意。

有一定任務和自覺的目標靠意志力來產生的注意,心理學上稱作隨意注意。這種具有隨意注意的能力既是注意力,它是可以培養出來的。比如,有的人養成了有規律的習慣,在規定的工作或學習時間,就能全神貫注;或者,如果具有頑強堅韌的性格,認識到任務的重要性后,就能夠抑制其他誘惑,專註於要完成的事情。

出於興趣既可以服從於任務的要求,又可以節省意志努力的注意,心理學上稱作隨意后注意。這是出於對任務的理解以及對任務本身的直接興趣產生的注意力。研究表明,人們在這種注意狀態下,最能取得成效。這樣的注意力對完成長期、持續的任務是非常有幫助的。

培養幼兒注意力的核心原則

前面分析的三種注意,是針對人類普遍的心理活動進行分類的,不是專門針對幼兒的。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受到非常大的啟發。因為意志力和理解力都與年齡有關,我們不可能要求很小的孩子就能夠具備「頭懸樑、錐刺股」的強大意志,而且即使具有了頑強的意志力,如果沒有興趣做支撐,也難以長期持續。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能夠具備長時間保持注意的能力,從小培養和保護孩子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首先需要家長做到的。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出於自身需要而產生的興趣,是最具有驅動力的。我們會發現,即使很小的孩子,如果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會非常專註、不折不撓地持續去做。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發現,無論哪一個孩子,只要到達某一個階段,就會對某些事物特別有興趣,而且非常想做。這個階段被稱作「幼兒的敏感期」。在不同的敏感期里,幼兒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感興趣的事情執著而專註。

比如處在符號敏感期的幼兒,對於身邊的數字和文字會發生極大的興趣,主動研究學習和提問。而如果幼兒還沒有經過對真實世界的充分接觸,自然而然地進入這一抽象學習階段,此時家長提前教孩子,孩子就可能表現出不感興趣、心不在焉,從而讓人感覺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發展的規律,剝奪孩子做本願去做的事情的權利,或者經常打擾孩子,那麼,不僅孩子沒能得到相應的發展,他的注意行為也收到干擾和破壞。所以,決定注意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具備不受外界干擾的專註能力,其實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應該加以保護。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孩子的注意力首先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被保護出來的。

佳佳從小在做她喜歡的事情時,很少被打擾。她在還不到4歲時,就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能夠全神貫注地做很長時間,在旁邊叫她都聽不見。有一次在幼稚園做手工,佳佳特別喜歡,從活動準備、製作到最後的整理歸位,自始至終一直堅持下來,前後長達90分鐘。當然,對於不感興趣的事情,佳佳也會表現出「不集中注意力」,比如一本不喜歡的書,翻上不到半分鐘就扔一邊去了;不是特別感興趣的玩具,玩的時候也會心不在焉。

觀察能力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過程,是知覺的高級形式。人們的大部分認知活動往往是基於觀察,也依賴於觀察活動。觀察是獲取周圍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兒童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開端。因此,俄國生理學家巴普洛夫曾經提出:「觀察、觀察、再觀察。」

幼兒的觀察力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和幼稚園的遊戲、學習活動過程中,經過家長、教師的精心培養和訓練,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幼兒有較強的觀察能力是出色學習各類學科知識的前提,也是未來從事學科研究和個體發展的基礎,更是智力結構的組成與完善的關鍵。因此從小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對今後一生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兒從其一出生起,就積極地向周圍世界進行探索。《綱要》中就指出3歲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強烈好奇心,有的孩子對什麼都感興趣,總是向成人提出「這是什麼」「為什麼」等各種問題;通過獲得解答好奇心得到滿足,知識增加的同時保持了心智正常發展。但是也有少數孩子會對眼前的變化「視而不見」,只是具備持續的觀察能力,才能保持孩子對世界的高度敏感性,獲取豐富的感知材料,並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認知,由此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培養觀察能力,鍛煉孩子敏銳的雙眼成為每一位家長高度關注的問題。因為觀察能力不僅是認識事物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本領,也是幼兒學習能力培養中的重要一環,是未來成長過程中做好文化課學習的保證。

通常提到觀察,大家想到的就是眼睛,這固然無錯,但是要達到最終的目的,光靠眼睛顯然不夠。要學會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用手去觸摸,用心去感受。因此,對於生活當中的各種事物,都要教育孩子學會運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觀察,發動眼、耳、口、鼻、手,最大限度地找出感覺事物,找到事物的各種特性。

幼兒的觀察缺乏目的性、計劃性、系統性、持久性,故家長在培養孩子觀察力時,要根據觀察的任務,向孩子提出有目的的系統的觀察要求,是使孩子認真、細緻、全面、系統地去觀察,並逐步養成一種自覺的、獨立的、有計劃的、持久的觀察習慣。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觀察條件,多帶孩子去認識和觀察大自然,去動物園觀察各種動物的外形及特徵,觀察社會上的各式人物等;讓幼兒的多種感覺器官參加觀察活動,使其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在孩子觀察之前應為他們提出觀察任務,使其帶著任務去觀察,這樣才會獲得比較完整清晰的觀察材料。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還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要確立觀察目的、制訂觀察計劃,培養孩子濃厚的觀察興趣,在教育孩子注意觀察事物現象的同時,去探尋事物的本質。這才是觀察的最終目的。

您所關心的,正是我們最為關注的;您所要了解的,也就是我們想要告訴您的。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幼小銜接,並把文章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和Samuel一起傳播有價值的教育理念;如果您有好的建議與觀點,也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幼小銜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