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靠工黨不如靠自己:阿根廷勞工運動的困境與機遇

阿根廷全國勞工總工會,圖片來源:http://www.entornointeligente.com/

阿根廷曾有強大的工會組織,但是當面對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時,工會組織卻反應遲緩,最終導致工人深受其害。為什麼看似強大的阿根廷工會組織無力抵抗新自由主義改革?在《When Solidarity Works》一書中,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副教授Lee Cheol-Sung分析了阿根廷勞工運動的變遷,他提出勞工運動的關鍵是紮根公民社會,強化工會與基層社會團體的聯結;如果工會過於依賴執政黨,忽視基層草根聯盟,最終可能自毀長城。

本文在介紹該書的部分內容之外,還將結合筆者2012年在一家阿根廷合作社工廠的觀察,以討論阿根廷勞工運動帶給我們的經驗與啟示。

圖為《When Solidarity Works》一書封面,圖片來源:Amazon

貝隆主義影響下的工會

阿根廷的勞工運動和工會組織深受貝隆主義的影響。貝隆在1945年成立了工黨(正義黨的前身),並成功上台成為阿根廷的執政黨。在上台後,工黨大力推動有利於工人階級利益的政策,包括工業的大規模國有化,大幅提高最低工資,為工人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此外,由於工會和左翼政黨相緊密結合,工會特權得到強化。在這段工黨執政的時間裡,阿根廷成為拉丁美洲中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大量工人步入中產階級的行列。因此,阿根廷20世紀40-50年代被稱為貝隆的黃金時代。

在二十世紀的下半葉,受到貝隆主義的影響,阿根廷的勞工運動與工人政黨高度結合,變得過度依賴左翼政府的支持,逐步變成脫離基層工人的官僚機構,並忽略了與公民社會的有機聯繫。一些工會領導者盲目樂觀地認為,有了左翼政黨當權,工人的權益就有了保障。

但事實並非如此。

圖為貝隆與夫人,愛娃•貝隆,畫家:Numa Ayrinhac,圖片來源:Mountains Of Travel Photos

左翼政府的新自由主義改革

1989年,代表正義黨的梅內姆出任阿根廷總統。雖然正義黨為勞工政黨,但是在新自由主義的浪潮影響下,正義黨上台後推行了一系列激進的私有化改革。改革導致阿根廷大量的國有企業被變賣為私人資產,甚至國有銀行、國有石油公司、飛機場和火車站都被私營企業壟斷。為了吸引外商投資,左翼政黨開始推動損害工人群體利益的政策,逐步削減曾經豐厚的社會福利,例如養老金、失業保障金和教育支出。

雖然經濟改革損害了工人階級的利益,但是阿根廷的勞工組織對於勞工政黨過於依賴和盲從。在左翼政府右轉時,工會竟然反應遲緩,毫無作為。在《When Solidarity Works》一書中,作者提到阿根廷的全國勞工總工會(CGT)在梅內姆上台三年後,才組織了影響力有限的罷工。此外,工會內部產生分裂,部分工會領導者仍然習慣性地支持政府,從而削弱了工會反抗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力量。

阿根廷改革後過度自由的金融體系和經濟制度最終釀成了苦果。從2001年7月開始,阿根廷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跨國銀行一夜之前撤走400億美元的現金。危機從金融領域開始,很快席捲到社會各行各業。阿根廷金融體系崩潰,股市暴跌,銀行癱瘓,私營企業紛紛倒閉。甚至國家也宣布破產,淪為世界上負債最多的國家。

到2002年,阿根廷GDP下滑,首都失業率超過30%,比索貶值75%。政府恐慌,下令凍結全國所有的銀行儲蓄,普通民眾只能眼睜睜看著富人捲款而逃,而他們的畢生積蓄被鎖著不許動。中產階級所持的大量的股票和證券產品急劇貶值,導致昔日的中產階級也淪為貧困大軍中的一員。據統計,大約3000萬人從原來所謂中產階級的隊伍中跌落下來。國家一半的人口生活水平滑落到貧窮線以下。一直到今天,阿根廷的經濟也沒有完全從經濟危機中恢復過來,仍然是拉丁美洲經濟發展最慢的國家之一。

工人合作社運動:重建草根聯盟組織

嚴重的金融海嘯導致大量的工廠倒閉、機器停產、工人失業。憤怒的民眾除了走上街頭抗議外,開始重新興建社區聯盟組織,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佔領工廠運動」。截止2012年,阿根廷已經有230多家工廠被工人佔領,包括鋼鐵廠、朱古力廠、紡織廠、拖拉機廠。除了工廠,一些銀行、醫院、酒店、超市也被工人佔領。這些企業被工人改造為合作社,並養活了超過2萬名工人。同時,佔領運動中的工人組成了「合作社聯盟」,以方便合作社間相互幫助。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筆者參觀了一家被工人佔領的工廠Chilavert。這家印刷廠創辦於1932年,到今年已經有85年的歷史。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2002年4月工廠關閉,工廠主攜款而逃。工人失業后,一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巨大的困境。Chilavert廠的工人告訴我們,經濟危機發生了,工廠主可以帶著錢離開工廠,但是他們不能,因為工廠是他們賴以謀生的唯一去處。所以,工人決定接管工廠,維持生產。

Chilavert印刷廠外觀,圖片來源:網路

社區組織和公民社會的支持是工人合作社運動能夠持續的關鍵。在Chilavert印刷廠,工廠主曾經企圖奪回工廠。2002年5月24日,8輛警察巡邏車、8輛衝鋒車、數十名的警員、2輛救護車、以及1輛救火車出現在Chilavert,準備將工人驅逐出他們佔領的工廠。警察還封鎖了工廠大門,阻止工人進廠生產。為了進入工廠,工人在高牆上鑿了一個洞,並從隔壁工廠偷偷爬過去。當時只有8名工人佔據工廠,但是卻有將近300人陪伴著他們,包括鄰居、學生、左翼人士及其他廠的工人。大家喊出「工廠屬於人民」的口號,強調工廠不應只是老闆謀利的工具,工人有權接管工廠,讓工廠造福工人和社區。在社區居民的幫助下,工人在工廠被警察封鎖的困境下,仍然佔領工廠達6個月之久 。Chilavert的工人談起當年抗爭的情形,仍然神采奕奕、手舞足蹈,對爭取到的勝利充滿了驕傲和自豪。當年工人為進工廠而鑿的洞,如今已經被補上,但是工人們在補好的磚石上放上了一個框架,以紀念佔領工廠時的鬥爭。

在佔領工廠后,工人們把這裡改造為一個合作社。之前他們為一個老闆工作,現在他們則是為自己的生活而奮鬥。在合作社中,「人人是老闆,人人也都是工人」。在Chilavert, 薪水水平都是通過大家集體討論制定的,除了根據技術程度等因素決定工資,如果哪名工人的孩子多,家庭負擔重,大家也會適當地提高他的工資水平。在工人和公民社會團體的集體努力下,工廠不僅沒有虧損,反而保持了平穩的發展。到2012年,工廠的僱員已經增長了一倍。在合作社運作過程中,公民社會團體繼續為合作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一些左翼的友好團體為工廠提供了寶貴的訂單。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師生甚至直接把研究室設在了工廠裡面,他們記錄合作社的運行,並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建議,實現了研究與運動相結合。

合作社還與社區建立了緊密的有機聯繫。為了回饋社區居民,工人們將工廠改成了所在街道的名字,以銘記社區居民對工人的支持。同時,工人把工廠建築的第二層樓改造成一個文化中心,為社區的舞蹈班、電影放映會、討論會、詩歌朗誦會、歡樂派對及美術展免費提供場地。工人們還會去社區中的職業技術學校上課,免費教年輕的學生們實用的技術。 在這裡,工廠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生產空間,也變成了社區的文化中心,成為了基層民眾的團結空間。

Chilavert印刷廠的工人們,圖片來源:印刷廠宣傳視頻Cooperativa Imprenta Chilavert 2011

阿根廷的經驗表明,左翼政黨和執政黨不是工人的救世主。如果工會和工人放棄自己的組織,不加反思地跟隨左翼政黨,最終可能會遭到拋棄和背叛。只有強化工人的基層組織和草根團結,保留向左翼政黨說「不」的能力,工人和工會才能真正捍衛自身的利益。

參考文獻:

Lee, C. S. (2016). When solidarity works: Labor-civic networks and welfare states in the market reform er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青草

編輯:Catherine

美編:黃山

土逗原創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