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滴滴打車貴,打車難,不只是司機回家過年這麼簡單...

2012年,因為幫大家解決了「打車難」問題,滴滴在一線城市火了起來,估值也一路上漲到達了現在的近 2000 億!

但2000億的估值下,滴滴出行卻從「滴滴一下,馬上出發」發展到了現在的「無人應答」。在例如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一、二線城市,打車難、打車更貴」的用戶吐槽,再次刷屏了我們的朋友圈:

1、打車變得更難。現在用滴滴打車時間變得很長,不用滴滴后,在馬路上也很難招到計程車。

2、打車變得更貴。在動態調價后,專車、快車的價格上漲嚴重,且打正規計程車也要加價,不加價就基本打不到。

滴滴回應:打不到車是因為車少、訂單多

但事實不僅是這樣....

對於網友們的吐槽,滴滴的高級產品總監羅文昨晚8點左右回應:打不到車是因為車少、訂單多....

羅文在知乎上曬出有關「滴滴在線司機數據」和「北京訂單需求」的兩張手繪圖表。可以明顯看出,今年司機回家早,運力下降超過25%,但出行訂單數量卻同期上漲了3成。

新政影響司機數量、司機春節早回家等理由看起來合理,但事實可能不並不是這麼簡單...

滴滴的產品設計與派單邏輯有問題

曾經的Uber第八位員工談婧認為,之所以現在造成現在這種「打不到轉車也打不到計程車」的根本原因是:滴滴的派單邏輯存在問題,導致其引導了司機的故意加價和接單速度慢。

談婧解釋:目前,在打計程車的時候,滴滴經常是會默認加價15元。用戶也可能選擇不加價或者加不同的價格,平台會告訴你加不同價格的接單可能性。打不到車,用戶還可以調整加價價格。

而這一派單邏輯存在的問題就是:司機知道用戶可以多次選擇加價,於是司機選擇第一次不接不加價的擔子,他知道你叫不到車就會提高小費,就故意等著。

所以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乘客要反覆加價才能打到車,花更多的時間以及更多的錢!

為了讓用戶打專車,滴滴可能就不推送訂單給計程車司機

一位知乎用戶 Sean Ye 用親身經歷推測:

由於計程車那邊,滴滴完全拿不到分成。所以,早打計程車的時候,滴滴有可能並沒有給計程車司機推送。

通過計程車叫車的糟糕體驗,把消費者往「滴滴快車&專車」去導流...

Sean Ye 表示,曾遇到過許多次加價都搶不到計程車,專車一喊就來的情況,但是有時候就在路邊,反而能攔到計程車。

有一次,滴滴明明顯示,已經優先打車,卻怎麼打出租都打不到。結果沒想到,迎面開來了一輛空計程車!計程車司機表示:自己確實掛著滴滴,但也確實沒有接到滴滴對於Sean Ye訂單的推送...

Sean Ye 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

隨後,不少網友表示自己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乘客多付的加價費用被滴滴平台扣走,導致司機越來越少

計程車用滴滴可能接不到訂單,專車、快車用滴滴也不好過。

在高峰期打專車、快車,經常會遇到動態調價1.5倍、2倍、2.3倍的情況。但據筆者詢問的5個快車司機表示:動態調價的那些加價費,司機基本拿不到!

知乎上梓泉的回答也是這種情況。

本來,乘客們以為多加了這麼多錢,應該會有司機大哥前來接單,但萬萬沒想到,原來司機大哥他也拿不到錢,錢都被平台賺了!

所以你知道為現在打車越來越貴了吧,滴滴也是要盈利的啊!

壓榨司機、逼乘客加價

沒了競爭的滴滴怎麼了?

上面的那些問題,大部分網友都把他歸結於滴滴在網約車市場的「壟斷」,在眾多的網友吐槽中,許多人都表示:

沒有了Uber后,滴滴變得越發「肆無忌憚」,用戶體驗也變得越來越差!

在吐槽中我們感受到了人們的擔憂:沒有了強勁對手制約的滴滴,最後會變成什麼樣!?未來,打車是否將會變得更貴更難?

曾經,有人說滴滴只是一個打著共享經濟旗號的計程車公司!

作為o2o時代的典型模式,滴滴最初就是想通過建立一個規模龐大的網路信息服務和交易平台,找到一個比現有的計程車行業更低的價格區間,吸引眾多DS用戶,從而吃掉計程車市場的巨大利潤。

這個邏輯被滴滴自己放棄,如今開看起來也極為可笑!叫車難和打車貴兩個痛點,滴滴曾經解決了第一個。而打車貴的問題,滴滴初期通過燒錢補貼的方式階段性的解決了。

現在呢?兩個痛點都沒有解決!打車依舊艱難,錢還花的更多了!

2015年,程維說自己不會開車,但要解決三億人出行難題!前幾天,滴滴的年會上,程維又表示滴滴未來要成為世界級科技公司。

但筆者想說的是,請在展望美好未來的同時,也別忘了最初創辦滴滴時的初心,仔細對待自己的用戶。

否則,毀掉滴滴的可能就是他自己。

以下內容來自:蟲二《致滴滴:理想的光環有多大,現實的負累就有多重!》

滴滴沒有為服務升級做好準備

實際上,大多數人對於滴滴兼并優步之後的漲價行為有足夠心理預期,之所以形成今天的情緒化表達是因為滴滴沒有提供符合這種預期的服務。滴滴在世人面前總是擺出五張面孔。

第一張面孔針對投資人。

在各種場合強調國際化和海外戰略,潛台詞是國內戰爭已經結束,給人造成即將收割紅利,躺著賺錢的印象。

第二張面孔是給同行看的。

總是不斷告訴別人,自己的每條產品線如何成功,如何碾壓對手,總是曬各種數據,外加技術有多牛,系統多厲害,演算法如何先進,諸如此類。

第三張面孔是對消費者的。

一會是五大安全措施get到了G點,一會是霧霾專車上線,層出不窮。

第四張面孔有點悲天憫人。

如何幫助大量隱性失業者完成就業,如何創造並支持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五張面孔是對媒體和冬粉的。

在數不清輪次的融資之外,特有逼格的傳授著怎麼在半年之內燒掉15億之類的技巧。這五張面孔其實都恰到好處,但有個關鍵的斷點,即在收購優步,用戶的漲價預期有所增強,負面情緒開始露頭時,滴滴在服務體驗的承接上,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滴滴的整個運營流程最應該注入的是軟服務的標準化和增值化,可惜這兩件事著手的都太晚,太慢,以致於在最需要的時候沒有形成對口碑的承托和拉升。快車業務對滴滴今天的市場地位居功至偉,但新政之下,網約車價格回歸高端已是不可逆的大趨勢,本有機會變被動為主動的滴滴一邊死抱著快車的市場份額不願撒手,一邊試探性的不斷調價,必然要在戰略上付出高昂代價。幾年來,滴滴如同一個園丁,喜歡營造那種「滿園春色關不住」的產品盛景,但有些花朵開到荼蘼,註定凋零。在這場漲價風波中,滴滴應該加強的不是「人言不足恤」的決心,而是「跟理想說再見」的勇氣,越早想明白越好。

本文綜合自:創業邦(ichuangyebang)虎嗅網(huxiu_com),轉載請保留此信息。

首席品牌官已同步入駐:百度百家、今日頭條、、網易號、搜狐自媒體、新浪財經頭條、UC頭條、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界面等自媒體平台。

首席品牌官

互聯網+品牌營銷互動交流平台。

提供最新營銷方法論、品牌案例、專業課程和服務。

投稿、尋求報道、內容合作,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