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父母不認錯,影響的是孩子的三觀

前幾天閨蜜向小邦吐槽自己老公,說娃爸為了在孩子面前維護自己的權威,做錯了事居然不承認,她怕這會影響孩子對爸爸的看法...

小邦卻認為這樣的行為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更為深遠,因為這會讓娃知道原來犯了錯誤可以選擇不承認,同時還能把責任推卸給別人↓↓↓

1

小男孩峰峰正上三年級,對學習的興趣很足,放學之後也會主動逮住父母問這問那。

這天峰峰學了新的數學知識,但做題的時候還是有不會做的,於是他就向爸爸請教。

峰峰爸爸一看是數學題,就拿出草稿紙,給孩子一邊列公式一邊講解,既展示了自己寶刀未老,又滿足了做父親的榮譽感。

正講得渾身起勁的時候,峰峰突然跟爸爸說:「爸爸,你這個等式列錯了。」

爸爸聽著突然的打斷,臉上掛不住,半是批評半是反駁地說:「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不是你問我的嗎?居然還給我挑起錯來,你弄清楚你的問題了嗎?」

峰峰也不高興了:「明明是你的錯,錯了還不認。」

結果爸爸終於爆發:「你總盯著我的錯誤有用嗎?盯著你不懂的地方啊!看你總是注意這些小細節,難怪上課聽不懂。繼續聽講!」

結果峰峰再也不聽了,甩開手沖回了房間。

媽媽這時從廚房出來,叫住了峰峰,問他:「峰峰,廚房的蜂蜜是不是你吃掉了?那是媽媽用來做蛋糕的。」

峰峰雖然真的吃了蜂蜜,但氣到頭上,脫口而出:「我為什麼要承認,爸爸明明錯了都不認,我幹嘛要認!」

父母不認錯,一般是面子問題,家長的尊嚴不得不放在首位。而對孩子來說,父母則做了完美的「示範」:原來在其他人面前,對錯不重要,面子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多半也會因為面子問題死不認錯,而在人生路上,總會害得自己磕磕碰碰。

2

父母在孩子面前認錯,面子就真的丟掉了嗎?

楊瀾提到一件事:有一次自己和先生吵得不可開交。本來夫妻吵架,應該在房間里解決。但他們當時氣上頭了,忽略了在場的孩子。孩子躲在一個角落裡,看著父母狂風豪雨式的罵戰,心跳得要快要衝出身體,眼神里充滿恐懼。

吵完以後,楊瀾知道孩子傷害極深,於是夫妻兩人來到孩子的房間,幾乎是半跪著對孩子說:爸爸媽媽剛才做了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我們在你面前爭吵,而且還用了許多不雅的話,真對不起,請你原諒我們。我們想跟你說,大人有的時候會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

第一,爸爸媽媽彼此之間還是相愛的,只是剛才意見分歧發生了非常激烈的爭執。

第二,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不希望你受到任何的驚嚇和傷害。

而過後,孩子也平靜了下來,接受了父母的道歉,心裡的疙瘩得到了即時的平復。

父母做錯,向孩子道歉,這不僅不是在戕害父母的威嚴,相反,這是把父母的威嚴轉化為真正的溫情

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起了如朋友一樣的紐帶,孩子從內心覺得父母尊重自己,將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而不僅僅是父母的附屬。

3

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說過:「一個勇於承認錯誤、探索新的談話起點的父母,遠比固執、專橫的父母要可愛得多。」

聞一多有五個孩子,但由於自己平常忙於工作,心力交瘁之餘對孩子的管教多用打罵的方式進行。

他的次子聞立雕小時候十分調皮,在學校無心學習,回到家裡也不喜歡做作業,經常要被父親拿鞋底子抽。因此,父親的追趕、孩子的嚷叫、母親的勸說,成了這一家人生活的「家常便飯」。

有一次聞一多要起草一個聲明,幾個孩子還是自顧自地玩耍打鬧,讓父親根本沒能靜下心來。聞一多一急,打了小女兒兩下。聞立雕二話不說,衝進父親的房間吼道:「爸,你是講民主的,怎麼在家不講民主呢?你怎麼動手打人呢?」

聞一多一愣,沉思良久以後,對兒子說:「我錯了,不該打小妹。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這樣的辦法來對待你們。希望你們記住,將來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你們自己的孩子。」

從此聞一多也沒打孩子了,幾個孩子知道了父親的苦處,也更理解了父親的追求。聞立雕後來回憶自己的父親:

「他服從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於承認錯誤,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認錯了就會矮人一等,相反,這樣的父母才更能敞開心胸,與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了解自己,讓孩子發自內心真誠地尊重。

4

孫雲曉在《培養負責好習慣》里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七歲的埃迪坐在家裡做作業,那一天正好刮大風,吹得家裡的門砰砰作響,他的作業本也吹得紙張亂飛。埃迪不得不去關門,但過了沒多久門又被吹開。

恰好鄰居叔叔來找他爸爸聊天,兩個人站在門外聊得正嗨。

這時門又被吹開了,埃迪又去關門。他「啪」的一下把門拉上,結果同時聽到爸爸在門外痛苦地大叫:原來爸爸在和鄰居聊天的時候,把手搭在門框上,埃迪沒看見,還是大力地關門,結果把爸爸的手差點夾扁了。

十指痛歸心,爸爸暴怒地舉起掌來,埃迪以為要挨揍,誰知道爸爸的手掌始終沒落下。

過了一會,爸爸說:「我痛得很厲害,原想狠狠地給你一耳光。但轉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夾縫上的,錯誤在我,憑什麼打你。」

這一次父親的認錯,卻給埃迪很深的啟示:犯了錯誤得自己承擔,不可推卸責任,遷怒於他人。

5

父母認錯,給自己給孩子都是一種思維訓練。

因為要認錯,首先就是「認賬」,而認賬,是弄清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這叫「真偽判斷」,是對事實最基本的分析。

就像埃迪的父親,在發怒的時候,他先判斷出事實:是他自己先把手放在門邊,阻止了門被關上,在大風紛亂的時候,這不是一個正確的行為。

在弄清楚了真偽之後,孩子心裡有數,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做出比較穩當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判斷」:犯這個錯誤的人,他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為之;需不需要受到懲罰;該怎樣彌補這個錯誤……

父母認錯及時、引導得當,孩子學會分清事實的能力,從而分清對錯。以後孩子做事,就不會拖泥帶水。像埃迪,就會長成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

如果父母拒不認錯,直接跳過事實,叫孩子不要挑戰他的權威,甚至直接就來「道德判斷」:

「我是來幫你的,你還挑我錯!」

孩子也只能學會凡事先做「道德判斷」:父母是對的,我是錯的;我是對的,別人是錯的;領導是對的,平民是錯的…

一旦這樣的價值觀建立起來了,孩子就容易變成對人不對事的「糊塗蟲」,甚至心理扭曲,固執己見,做什麼事都大概不會成功。

6

董卿曾經也因為自己爸爸的嚴厲教育,倍感身心壓抑。她的爸爸甚至不准她照鏡子,理由就是:馬鈴薯再打扮還是個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她大一的時候,父親破天荒邀請一家三口下館子,席間,父親突然舉起酒杯說,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個歉。我想了想,這麼多年,我對你有很多方式不對,你別往心裡去。

每次談起這件往事,董卿都要淚奔。

其實多少父母和董卿的父親一樣,對孩子管教容易、打罵容易、疼愛容易,哪怕說句「我愛你」也容易,但卻難以說出那句「我錯了」。像董卿的父親,這一句道歉就來得很晚。

承認「我錯了」,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認識到自己的靈魂不過也是一個卑微的存在,不會因為父母身份的加持就自動變得優越。

但其實,在錯誤面前低頭、顯得卑微的父母,在孩子眼中就是最高大偉岸的存在。同時,由於父母的良好榜樣,孩子也自然會長成明辨是非、三觀溫良的善人。

作者:

國館:最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鍊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2017重磅新書——《快樂的人,都有溫潤的趣味》正火熱銷售中。

陪伴30萬寶寶共同成長的我們,每天分享多元的育兒思路與先進的教育理念,在實時解答疑問的同時,期待與你在育兒的路上攜行共進!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