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三大運營商公有雲突圍之路:擺脫華為,擁抱BAT

2017年註定將是國內公有雲市場風生水起的一年。

在由《互聯網周刊》和eNET研究院推出的《2016年度公有雲提供商TOP50》排行榜中,排名前十位的玩家基本上涵蓋了國內公有雲市場的四大陣營:

以阿里、騰訊和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陣營,以華為為代表的IT基礎設施廠商陣營,與微軟結盟在華運營Windows Azure的世紀互聯所代表的國際巨頭陣營,和包括電信、聯通和移動在內的運營商陣營。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DC公布的「2016年度公有雲市場統計數據」,阿里雲的市場份額是40.67%,幾乎佔據公有雲市場的半壁江山,緊隨其後的電信「天翼雲」、騰訊雲、金山雲均只有個位數的市場份額。阿里雲暫時的一家獨大帶給市場一個強烈信號,「勝者全贏」的互聯網經濟規律同樣適用於雲計算市場,在先發企業形成規模優勢之後,留給後來者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窄。

因此,國內公有雲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各路勢力膠著的玩家不可避免地要展開混戰,以求在阿里之外的第二陣營中站穩腳跟,而這其中三大運營商的表現格外引人關注,特別是在美國通信運營商巨頭AT&T和Verizon相繼退出雲業務領域的背景之下。

繼去年4月關停其公有雲服務之後,美國第一大無線運營商Verizon在5月2日宣布將其企業雲和託管服務的業務出售給IBM公司,業界認為這標誌著Verizon徹底退出了公有雲和私有雲市場。

短短兩天之後,美國第二大無線運營商AT&T宣布將其內部資料庫遷移到Oracle的IaaS和PaaS雲平台上,這也是繼2015年底將其應用程序(Managed Applications)和託管服務(Managed Hosting Service)轉移至IBM雲端伺服器之後,AT&T所作出的向外採購雲服務而非自建雲平台的又一舉措。

Verizon和AT&T在雲業務市場上採取收縮戰略,對外宣稱是為了更專註於核心優勢業務,其實還是為美國雲計算市場的競爭形勢所迫。

經過近10年時間的擴張,美國的公有雲和私有雲市場已經形成了亞馬遜、微軟、IBM和 谷歌這四大互聯網及IT巨頭相互爭霸的局面,當年通過在IDC數據中心上投入重金而殺入戰團的Verizon和AT&T最終因為IT技術實力落後於對手而敗走麥城,從某種程度上已經宣告傳統通信運營商並不能適應雲計算技術和雲業務市場的競爭,體面退出貌似已成大勢所趨。

Verizon和AT&T的痼疾,同樣出現在國內三大運營商身上。

通信行業是全球標準化體系最為完善的行業,通信運營商已經習慣了與通信設備廠商在各種標準化組織框架下先制定技術標準再採購合格產品、先按標準測試再入網建設乃至運營維護的傳統運營模式,進入雲計算這一新領域后對於IT和互聯網的技術創新和演進迭代從使用習慣到管理流程上均不適應,並且其人才積累多集中於通信領域而造成的IT人才斷檔也嚴重製約著其雲計算技術的開發實力和應用能力。

此外,與通信行業運營商之間的同質化競爭不同,雲計算融合了IT、通信、互聯網市場后形成了規模更大、範圍更廣的新競爭市場,產業鏈各個環節都向下游集中,原本在各自領域領先的公司直接展開競爭,對於包括通信運營商在內的所有參與者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

三大運營商在雲計算領域的競爭對手既有以創新為引導的互聯網企業,也有技術實力雄厚的IT廠家,還有在金融、電力等垂直行業形成壟斷規模的大型國企,甚至連其網路設備和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華為也搖身一變成了需要廝殺的對手,用陷入重圍來形容三大運營商在雲業務市場上的處境並不為過。

因此,筆者認為三大運營商對於其在雲計算領域的戰略定位要有清醒的認知,才能幫助其依靠競合策略從公有雲市場的混戰中突圍。

(一)運營商雲計算的戰略定位

雖然業界對於雲計算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就是亞馬遜等互聯網企業不想在IT建設上多花錢,於是自己動手另起爐灶搞出雲計算技術來擺脫傳統IT廠商的控制,以達到降低IT成本投入的目的,通信運營商也由此搭上便車成為雲計算技術的最大 受益者之一。

IT支撐系統是三大運營商的中樞,僅以移動為例(見下圖)其每年投資在IT資源、數據平台等IT支撐系統上的錢就將近百億,可見三大運營商是不折不扣的IT消費大戶,同時其也深受傳統IT廠商硬體綁定、軟體定製等銷售模式之苦。因此利用雲計算技術,進行IT資源整合和虛擬化,建立統一的業務系統IT支撐平台,逐步構建運營商企業內部私有雲應當是三大運營商在雲計算領域最為主要的戰略方向。

但是,由於三大運營商負責IT支撐能力建設的信息化部或業務支撐部,在公司內部屬於花錢的部門,其受關注的程度要低於向外開展業務能直接為公司帶來收入的政企客戶部門,因此政企客戶部門推動公司參與公有雲服務市場競爭的聲音蓋過了內部IT私有雲建設的需求。

然而,與運營商在IT私有雲建設上所能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省的效果相比,目前國內公有雲全年150億的市場規模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以率先對外公布雲服務收入的電信為例,其在2016年的雲服務收入只有區區15億,可以參照的是其同期以基礎設施IDC託管和帶寬銷售為主的收入已接近160億元人民幣。

所以,三大運營商不能本末倒置,過度抬高公有雲的戰略地位而輕視內部IT基礎設施的私有雲建設。筆者建議在戰略定位上,三大運營商更需要明確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IT業務,要以優化內部的IT支撐資源為主,首先著力利用雲計算技術提高業務支撐的靈活性和低成本,以適應公司網路業務發展和數字化運營的轉型需求,其次才考慮如何對外提供公有雲服務。

(二)運營商公有雲的競合策略

國內三大運營商的公有雲業務主要針對TO B開展,屬於集團客戶市場,這一市場在運營商業務收入版圖中佔比很小,而公有雲業務也僅僅是集團客戶部門面向TO B客戶所提供的眾多服務中的一個單項,在現階段屬於「邊緣業務」。因此,與將公有雲作為重要業務方向並傾全公司之力進行戰略投入的互聯網企業和IT廠商相比,三大運營商參與公有雲市場競爭更帶有玩票性質和試探意味,並且其競爭的重點也更集中於三大運營商彼此之間「你做我也做」式的內鬥,是TO C市場上的競爭在TO B市場上延伸。

所以,筆者認為在傳統的纏鬥模式之下,能否依靠合縱連橫的競合策略,與其他陣營的玩家結成同盟,通過強強聯合的跨界合作來尋求利益最大化並壓制同業對手,將成為三大運營商突圍公有雲的最佳選擇。

在市場實踐中,三大運營商為了提升競爭實力也對陣營之外的力量秉持開放態度,希望把平台級、應用級和服務級的合作夥伴聚集一起,形成較為緊密的生態聯盟,這其中最引入矚目的就是電信與華為的合作和聯通與阿里巴巴的合作

1.不可靠的方案供應商

電信和華為的合作原本是運營商與方案供應商共同打造公有雲服務的合作典範,雙方在2015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在2016年聯合推出了天翼雲3.0產品及服務。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DC公布的「2016年度公有雲市場統計數據」,電信以8.5%的市場份額搶到了國內公有雲排名第二的位置,領先了聯通和移動一大步。

但是,隨著華為在2017年3月高調宣布要進入公有雲市場,雙方的合作前景頓時被蒙上陰影。

自華為以雲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身份進入雲計算領域以來,一直以使能運營商數字化轉型為口號,推廣其一體化的雲解決方案,並陸續為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和電信等主流運營商所接受,按照華為負責技術方案,運營商負責運營的模式在公有雲領域進行戰略合作,這在當時一度被稱為「公有雲的第三條路線」。華為的領導層也在多個場合表示華為在公用雲市場採取優先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的模式,以公有雲服務使能者的角色協助電信運營商實現業務轉型。

但短短數月風向突變,華為輪值CEO在其生態夥伴大會上,高調宣布「從2017年開始,華為將以公有雲服務為基礎,強力投資打造開放的公有雲平台」。

隨之,其新近設立的Cloud BU總裁鄭葉來進一步對此做出闡釋:「華為過去30年的商業模式是P&S,提供Product和Solution,未來我們要成為Service Provider(服務提供商)」,這說明華為已經下定決心並採取行動,從運營商雲服務使能者的角色徹底轉化為公有雲市場上的直接競爭對手。

由於政策原因,華為的公有雲服務還只能在國內市場開展,因此電信首當其衝受到衝擊:

在短兵相接的公有雲競爭中,依靠華為技術、採購華為產品搭建而成的天翼雲在技術和成本上能PK過華為雲嗎?

而且如果不及時與華為鬆綁,電信今後還將被迫依靠競爭對手對其雲平台進行業務開發和技術升級,因此天翼雲3.0的後續發展實在令人擔憂。

正如網上所流傳的,華為進入哪個市場,哪個市場就將很快變成焦土,在雲服務領域,首先要燒起來的就是政務雲市場。隨著《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政務雲建設成為近期市場競爭的焦點,三大運營商憑藉市場影響力和網路優勢將政務雲視為其勢在必得的市場,並不惜在某些招標項目中以激進的價格強行切入市場,以圖站穩腳跟之後謀求長期回報。

但華為的角色轉變卻使得這一市場陡然生變。進入2017年以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密集拜訪各地政府,先後見了貴州、江蘇、四川、陝西、山西、廣東、浙江和湖北等多位省委書記和省長,且每到一處均與當地政府達成關於雲計算、大數據和智慧城市的相關戰略合作,風頭之盛已遠超通信運營商陣營。

最近,在部分省份的政務雲招標中,華為與運營商同台競標的場景已經出現,某運營商的內部人士對此的形象評價是:養了多年的狼終於向金主露出了牙齒。

2.優勢互補的互聯網企業

通信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之間以往過於強調競爭關係,OTT和管道化等話題營造出兩個陣營之間的緊張氣氛;但隨著通信運營商進入4G時代,數據業務成為收入主流之後,運營商逐漸認識到,行業的變革源自於技術進步和業務創新,與其在封閉中掙扎不如通過跨界合作實現共贏。

移動CEO李躍就在近期舉行的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明確表示互聯網企業發展可帶動流量增長,相信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能夠改善客戶體驗及保持流量穩定增長。

因此三大運營商紛紛與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開展各種業務合作的同時,也希望能夠跳出通信圈來以ICT的視野推動組織轉型,並且通過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通信運營商也能夠藉助外力的推動來對其組織架構和運營理念實現倒逼式的更新,以更好地適應行業變革和業務轉型。

處在混改停牌期的聯通就在5.17電信日宣布,和阿里巴巴聯盟推出混合雲解決方案。根據聯通官網披露,目前雙方工作將分階段展開,首先雙方資源池通過專線互聯,將聯通沃雲與阿里雲組成混合雲,實現彼此用戶均可達,以此發揮出雙方最大空間的優勢互補,真正地幫助企業實現1+1>2業務能力提升。

此前,聯通沃雲和阿里雲的市場定位相對清晰,阿里雲主要面對的是互聯網電商客戶以及一些行業企業,聯通的主要大客戶則是政府和國企,此番聯手,雙方將在混合雲市場形成合力,按照聯通官網的說法,「一個由聯通沃雲和阿里雲共贏的雲生態已經形成,各行各業將會享受這次合作的成果」。

所以,相對於華為和電信一方採購對方的技術和設備,而另一方卻用同樣的技術和設備在市場上與買方展開競爭不同,阿里巴巴和聯通是以雲空間互通、雲能力互補、雲市場共贏為目的結成的聯盟,雙方也有意願將此打造成業界成功合作的範例。

公有雲市場上這一反一正的兩個合作先例,相信也會影響到移動的競合選擇:前有電信聯通先行起飛,後有華為咄咄逼人,移動實力雖強但在公有雲市場上單打獨鬥恐怕還是難免恓惶,尤其在市場上不斷爆出騰訊與甲骨文合作、萬達與IBM結盟等消息的競合氛圍之下。

結語:

所以,三大運營商的公有雲混戰給2017年留下兩個懸念,其一,移動在公有雲市場上將向誰伸出結盟合作的橄欖枝:是急於搶奪公有雲市場領先位置的互聯網企業?還是迄需擴大國內落地規模的海外巨頭?其二,電信與華為的合作,在彼此已成競爭對手的背景之下將如何繼續:是雙方劃定各自勢力範圍明確互不侵犯?還是電信脫離華為投向互聯網企業的懷抱?

相信市場將會很快給出最終的答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