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四萬多部藏文古籍集於一堂,他們準備下一盤什麼大棋?

西藏網訊 如果你對藏學界有一定的了解和關注,那麼一定會注意到,8月份有件大事發生。8月21日,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在藏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據了解,該數據中心是經中央統戰部批准、由藏學研究中心成立的藏文文獻資源信息收集和存儲中心,旨在在文化強國戰略指引下,為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服務,更好地保護和發展藏族文化,為科學研究提供信息資源,逐步發展成為最大、最權威的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

△圖為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斯塔、藏學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安七一共同為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揭牌,攝影:姚浩然。

那麼,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的成立有何深意?聽小編為你一一解讀。

首先,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的成立,體現了對藏語言文字的充分重視。

新成立以來,藏語文作為西藏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效保護下,被廣泛學習、普遍使用,並得到了巨大發展。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均明確規定,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

本次成立的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依託藏研中心圖書資料館圖書資料存儲和查詢系統,建立模擬資料庫,存儲和保護藏文文獻資源數據,逐步建立健全現代化的、高水平的藏文文獻資源數據的存儲、保護、查詢和使用系統,這與黨和國家長期以來對藏語言文字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是一脈相承的。

△圖為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成立儀式上展出的藏文古籍,攝影:姚浩然。

其次,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的成立,體現了對於弘揚藏族傳統文化的重視。

藏文文獻浩如煙海,內容豐富,具有極高的學術文化價值,是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藏學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安七一在數據中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所說,藏文文獻是藏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對於深層次的挖掘、整理、解讀、傳承藏文化有著重要意義。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藏文文獻資源的收集整理與開發利用工作,不斷加大藏文文獻資源的保護力度。

據了解,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的成立是繼《中華大藏經》(對勘本)、《中華大典——藏文卷》等重大文化工程后的又一重大項目,標誌著藏文文獻搜集、整理、應用和研究工作進入全新的階段,將為保護和發展藏族文化、開展科學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快速、便捷、高質量的服務。

△圖為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成立儀式上展出的藏文古籍,攝影:姚浩然。

最後,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的成立,體現了對於搶救珍貴藏文文獻的重視。

據了解,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首階段任務主要是收集藏文古籍文獻資源。目前,數據中心已經收集到北京地區的藏研中心、國家圖書館、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故宮博物院、民族文化宮等單位所藏藏文古籍文獻和西藏自治區的布達拉宮、羅布林卡收藏的部分古籍,以及來自青海、甘肅、四川藏區的藏文古籍文獻資料,共計40000餘函(部)。

據介紹,此次西藏收集到第一批藏文古籍文獻資料近十萬種,其中對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的部分古籍目錄整理工作在歷史上尚屬首次。目錄中涵蓋的內容涉及宗教歷史、傳記、文法、文學、醫藥、天文歷算等諸多領域,均為《大藏經》類文獻內容里所沒有著錄的資料,其中還有些是被認為是早已失傳的噶當派、噶舉派、希解派等早期孤本文獻資料。

此外,本次在四川搜集到的德格印經院藏文古籍資料也十分重要,收錄了該印經院全套文獻共計800多函、26萬餘頁,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版本價值和學術價值,其中大部分文獻尚未正式出版。這充分證明了發掘、搶救珍貴文獻的刻不容緩。

與會的藏學專家們表示,保護古籍文獻不僅是保護其物質形態,也是為了其內容得到最大利用,直接查閱的使用方法既妨礙了原件的廣泛利用,也影響其保存壽命。而藏文文獻數據中心的成立將有助於正確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既解決了古籍文獻重藏輕用的矛盾,也使古籍文獻能夠世代延續。數字化已經成為藏文文獻整理研究的必然趨勢。

△圖為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成立儀式上展出的藏文古籍,攝影:姚浩然。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說,「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同年7月,西藏大學藏文古籍研究所成立,這是第一個公立藏文古籍研究所,專門從事藏文古籍的搶救整理、保護利用和研究開發等工作。此次數據中心的成立也正是響應這一號召的重要舉措。

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的成立只是藏文文獻保護利用的第一步。據安七一介紹,在傳世文獻中,藏文文獻資源門類眾多、數量巨大。據不完全統計,全藏文古籍文獻的藏量約在兩百萬函左右,這不僅是藏學研究的戰略資源和寶貴財富,更是國家的戰略資源,事關藏文化的研究與發展,事關民族團結和文化傳承,事關國家的核心利益。

安七一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學術優勢,組織專業隊伍,凝聚各方力量,積極開展藏文文獻的收集、整理、編纂、研究開發利用工作;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做好錄入、採集、歸檔等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存儲、保護、查詢和使用系統。在收集整理藏文古籍文獻資源的基礎上,還將繼續收集整理近現代藏文文獻資源,不斷充實和豐富藏文文獻資源,努力成為最大、世界一流的權威的藏文文獻資源數據中心。

想想還真是很期待呢。

小科普:什麼是「函」?

簡單來說,「函」和「冊」「部」等量詞類似,都是計算書籍文獻的量詞。由於藏文古籍版本受古印度貝葉經裝幀形式的影響,多為木刻板印刷、不加裝訂的長條散頁,一張稱為一「葉」,梵夾裝是古藏文書籍的主要裝幀形式。

據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和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共同主辦的《文津流觴》第三期刊載的《國家圖書館藏藏文古籍》一文介紹,藏文古籍傳統的保存方法一般採用方布包包裹,稱為帙,藏語叫「波笛」(Po-ti),有的在其外面再用兩塊木版上下相夾,稱為莢,藏語叫「雷帕姆」(glegs-bam)。

為了方便使用,國家圖書館對絕大部分古籍分別做了硬紙殼藍布面的書套裝入,原則上是每帙一個書套,若一帙多至500葉以上的,則分裝兩個書套,以便保管和取閱。將書放入書套內,統稱其為一「函」,藏語稱「突布笛」(thum-ti)。(西藏網 文/蘇文彥)

圖為2013年6月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中)、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右二)等在西藏薩迦寺流失海外經書移交儀式上翻閱一函明朝珍貴古籍——《大藏經·甘珠爾》泥金寫本。(圖片來源:中新社)

轉載該作品,須註明來源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