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代「叛逆少年」如何跨越狀元父親這座高山?

古代「叛逆少年」如何跨越狀元父親這座高山?

作者:酈波

文匯報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王陽明是在傳統文化史留下了重要記錄的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王陽明的少年時代卻並沒有讓他的狀元父親省心。如果生活在今天,王陽明很可能是很多人心中的「問題少年」「熊孩子」,即便在成年後,他的學術思想也與其父有著天壤之別。但是,這位曾經的「叛逆少年」終成傑出父親的驕傲。少年王陽明的故事,在家庭教育方面能夠帶給今天的父母很多啟示。

「虎爸」與「熊孩子」之間的較量,絕非今天才有。但家庭教育的原則是: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從古至今莫不如是,父母親的優秀品質、良好習慣,孩子耳濡目染,潤物無聲,這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狀元,是學問、人品都十分傑出的人物。他不僅聰明,而且品質在當時堪稱是一代人的楷模。據說王華小時候曾經在河邊看到一個醉漢把裝滿金子的錢袋子落下了,於是他悄悄地把錢袋子沉進水裡,然後悄悄地站在旁邊等候失主。結果,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把人等回來了,經過仔細辨認,確認是真正的失主后,王華從水裡拎出錢袋子交還給了他。失主喜出望外,當即提出要給小王華一錠黃金以示酬謝。王華回答說:一袋金子我都沒有要,怎麼會收您的一錠金子呢?

王華可貴的不僅在於他品性高潔,更在於他的機智;他懂得「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就是通過將錢袋沉入水底的動作,將可能發生的見財起意的隱患給徹底杜絕了。

王陽明七八歲的時候,瘋狂迷上下象棋,每天不是在下象棋,就是在去下象棋的路上。但是在王華這個當時的儒家正統知識分子看來,下象棋之類的娛樂都是旁門左道。王華沒有辦法戒掉他的棋癮,於是趁王陽明熟睡之際,將棋子棋盤都扔到了河裡。方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是表現了父親望子成龍的心情。王陽明當然不服,還為此事專門寫了一首詩,表達了對象棋的思念,也間接表達了對父親的不滿: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車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卧龍愁。後來好不容易從浙江老家隨進京做官的父親搬到北京城,可是他卻不好好讀書,而是整天舞槍弄棍,要為實現自己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參軍打仗。因此每天就知道排兵布陣,甚至經常逃課,帶著一幫小朋友,去玩各種打仗的遊戲。可想而知,這樣的行為自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嚴父的斥責。還好有爺爺護著,不然不知道小王陽明的下場會有多慘。

所以,父親與兒子之間的衝突,在家庭教育里是個永恆的主題。衝突是必然的。越優秀,就越會發生碰撞。怎樣化解父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做父親的和做兒子的應該怎麼做?這是每個父母和孩子需要去正視、去努力解決的。

有一天,王華剛要出門去上朝,王陽明突然攔住他爹,從袖子里掏出一篇奏疏。王陽明把奏疏呈上說,這是他為皇帝寫的《帝國平安策》,請父親大人代轉呈皇帝。

王華心想,你不過是個小孩,國家大事和你有什麼關係,竟然還寫了一篇《帝國平安策》?但是他沒有直接打擊兒子,而是拿過來認真看了,然後說,全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如果擱在以前,王陽明要跟王華辯論一番,哪想到王陽明一聽,立刻躬身施禮說,父親大人,兒子知道錯了,然後立刻把這篇文章拿了回去。王華一看,不錯啊,知道自行改過了。又過了兩天,王陽明在王華出門前又拿出一篇奏疏,解釋說,父親大人,你上次不說這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嗎?我回去又修改了,這是升級版,請替我轉呈皇帝陛下。

王華耐著性子跟他說,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你想建功立業,首先要什麼?第一,要有政治智慧;第二,要有政治平台。你連平台都沒有,連皇帝都見不著。你不參加科舉考試,怎麼施展你的政治抱負呢?王陽明聽后,漸漸開悟了。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大多來自於青春期特有的逆反與父母希望孩子少走彎路的關心。但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堅強的山,永遠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

其實,彎路是每個人成長之路的財富。對於孩子的逆反,父母親要拿出耐心,尋求溝通的最佳方式。而父親是孩子成長道路上遇到的第一個權威。等孩子們跨越了父親那座高山,看到山那邊壯美的風景之後,一回頭就會發現,那座曾經被他踩在腳下的高山也是那麼壯美、那麼親切,甚至是那麼溫暖。越過父親這座山,是孩子自我人格獨立的第一步。

在文化環境里,我們一般都稱父親為家長,具有一種權威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告訴我們,一個男孩只有在精神層面戰勝父親這個權威,他的自我人格才能完全獨立。一個男孩要想成為一個男人,就註定要翻越父親這座高山。王陽明在成人之後,也就是終於翻越了那座叫王華的高山之後,終身都非常敬佩、熱愛,甚至崇拜他的這個老爹。

王陽明和宦官作鬥爭,九死一生,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秘密潛回南京。王華此時在南京做吏部尚書,作為一個有大智慧的父親,他並沒有隻讓兒子逃得性命就算了,而是勸他要去龍場赴任。正是在父親這種大智慧的指導之下,王陽明才毅然決然奔赴當時看來絕無生還可能的一條路,去龍場驛赴任了。也就是在那裡,王陽明龍場悟道,開闢了哲學史上的一座高峰,開啟了他作為五百年來一大完人的人生價值之路。

到後來,王陽明一生最大的功業就是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陸深在《海日先生行狀》中記載說,寧王朱宸濠密謀十年叛亂,王陽明手上沒有兵,力量對比懸殊。聽到這種危機之狀,鄉人都紛紛來勸說已經在家隱居的王華,讓他趕快離城避難。但這個時候,王華怎麼說?「吾兒能棄家殺賊,吾乃獨先去以為民望乎?祖宗德澤在天下,必不使殘賊覆亂宗國,行見其敗也。」意思就是說,我雖然不能上陣殺敵,但至少我的精神要一直和他站在一起。這位偉大的父親誓死和兒子同生死、共進退的決心,無疑成為王陽明戰勝對手的強大精神動力。

王陽明平亂成功后,被朝廷賜封新建伯,族中鄉里,人人慶賀。唯獨這個時候,父親又對兒子說:「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雖以為榮,復以為懼也。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吾老矣,得父子相保於牗下,孰與犯盈滿之戒,覆成功而毀令名者邪?」就是勸兒子,這個時候人人都來恭賀你,你卻不能沾沾自喜。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你要知道盈守之道。王陽明聽完之後,感動得眼淚都掉了下來。

到了王華臨終的時候,最能看出父子之間的這種感情。告別的那天,王陽明和他的弟弟們一起圍繞在父親的榻前,王華交代過家事,已經奄奄一息,即將撒手人寰。這個時候剛好朝廷因為王陽明的功績,又封王華以及他的列祖列宗。「是日,部咨適至,翁聞使者已在門,促先生及諸弟出迎,曰:雖倉遽,烏可以廢禮?問已成禮,然後瞑目而逝。」就是說,王華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本來已經不行了,突然間迴光返照,交代王陽明說其他都是小事,不可失了朝廷禮儀,不可失了知識分子的氣節。王華教導王陽明,我生死事小,你趕快設禮迎接使臣。於是,王陽明把這個禮儀都進行完,王華也硬撐到禮儀結束才溘然長逝。

王陽明這時候悲痛不已,但是雖心中萬分悲痛,卻「戒家人勿哭,加新冕服拖,紳飭內外,含襚諸具,始舉哀,一哭頓絕,病不能勝」。父親已經逝去,王陽明這時候有巨大的悲痛,但是還要約束家人,為父親換上朝廷新賜的禮服后,才放聲大哭。王陽明只哭了一聲就昏了過去,可見父子情深到了什麼地步。

王陽明最終送別父親的表現就證明了他在翻越了父親這座高山之後,終於成為了他父親一樣的一座高山。這既是超越,也是傳承。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