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果真有一個演員能改變一個國家,那一定是阿米爾·汗

一個演員能否改變一個國家?

不管答案如何,能讓人提出這個問題的演員,也已經非常了不起。更何況提出這個問題的,是美國《時代》雜誌。

這個演員,就是印度演員阿米爾·汗。

2013年,《時代》雜誌將阿米爾·汗評選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專題報道的題目則叫《印度的良心:一個演員能否改變一個國家》。

印度的良心,既講他的電影、他的角色,也講他這個人。

最近他正好有新電影上映,雖然因為萬達和華誼鬥氣被低排片,但隨著口碑發酵,票房一片大好,今天已經可以跟《銀河護衛隊2》抗衡了。

(今年第一部過9的電影▲)

這部《摔跤吧!爸爸》,講的是非常渴望冠軍的摔跤手爸爸,如何訓練自己的女兒去奪得摔跤比賽冠軍的故事。

很明顯,除了體育、勵志之外,這部電影的核心是「男女平等」——正如阿米爾·汗廣為人知的其它電影一樣,它直接抨擊或間接影射著印度社會的某種社會現實。

意外的是,電影上映之後爭議很大。

也許因為「女權」和「直男癌」都是非常敏感的詞語,容易引起爭論。於是電影的好壞之外,多出了許多關於電影三觀究竟正不正的討論,理性、不理性的都有。

(爸爸認為女兒的冠軍,關乎著印度的很多小女孩▲)

有人認為,父親用自己的強權,要求女兒去實現自己年輕時候的夢想,是另一種「直男癌」。

有人反對,女兒們雖然之前並不熱愛摔跤,但是後來的確想贏。在子女尚且不成熟的時候,父親引導子女的喜好,無可厚非。

其實不管對錯,討論就是好的。在我們國家,真正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往往都是不能討論的。

這部電影里,阿米爾·汗為了演出年齡跨度,增重56斤,然後在拍攝的5個月里瘋狂減肥、鍛煉。

對於一個出生於1965年,現在已經52歲的知名演員而言,他實在很敬業。

(54歲的爸爸VS19歲的摔跤手▲)

增脂在兩年前夏天就開始了,那時候阿米爾·汗來宣傳上一部電影《PK》,就已經蓄起了絡腮鬍,留著啤酒肚。

有不少媒體問起,怎麼跟海報胖若兩人,他只笑著說是在為了下一部電影做準備。

(上圖宣傳期,下圖《PK》電影中▲)

他可以如此投入,如此敬業的去貼近角色,源於一個非常苛刻的條件:阿米爾·汗每次只接一部電影。

這個習慣,來源於年輕時候的迷茫和失敗。

阿米爾·汗少年成名,小時候就做了童星,後來因為不愛化妝,拒絕演戲,跑去做了網球運動員,還拿了省冠軍。

上大學之後,他友情出演了一位朋友拍攝的無聲小短片,從此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希望成為一個演員,然而家裡並不同意。

阿米爾·汗的家庭,跟普通人還有點不同。他出生於演藝世家,爸爸是個製片人,家裡來來往往的都是編劇、導演。家裡不同意,不僅是來自父母的否定,還是來自資深製片人的否定。

然而,阿米爾·汗非常堅定,他立刻從大學輟學,進入叔叔的製片公司擔任助理導演。

(阿米爾·汗、叔叔、弟弟▲)

1988年,電影《冷暖人間》找不到合適的主演,阿米爾·汗在叔叔的推薦下,獲得這次機會,影片大賣,他就此走紅。

爆紅後幾年,他片約不斷,最多的時候一次簽下了9部電影,但每一部都撲街。這大概就是他的小鮮肉時期了,當時業內很多人預測他會一蹶不振,稱他為「只有一部電影的奇迹」。

(反響不好的電影們▲)

幾年迷茫之後,他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一次只接一部戲,而且要為一部戲傾盡所有。

於是他有了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印度往事》(2001年)。

那些年過去,阿米爾·汗也成熟了不少。他越來越傾向於選擇那些能夠引起社會討論的電影。

比如講述印度學生運動,試圖用一己之力改變政府的《巴薩提的顏色》(2006)。

比如他唯一一部導演作品,討論教育是否應該人人平等,如何面對「與眾不同」的小朋友的《地球上的星星》(2007)。

比如在非常知名,討論應試教育的《三傻大鬧好萊塢》(2009)。

比如他最近的一部電影,直接探討印度宗教問題的《PK》(2014)。

每個國家都有些碰不得的問題,你碰不得政治,印度你碰不得宗教——當時不少極端的印度教教徒帶頭抵抗這部電影,聚眾焚燒海報。

除此之外,他還和當時的妻子一起辦了一個名為《真相訪談》的節目,到目前為止,這個節目總共播出三季,評分高過他的所有電影。

這個節目開始於2012年,討論的都是印度非常殘忍的現實:性侵、墮胎、包辦婚姻、家庭暴力、種姓制度;或者是國家制度中的種種不公:婚姻買賣、農藥濫用、醫療失德、醫療高額回扣等等。

橘子君還記得性侵那一期,節目組經過大量的走訪、探究、資訊只有,得出一個非常可安排的數據:在印度,53%的受訪者童年曾經遭受過性侵。

(也許這也是印度強姦之國的來歷▲)

在關於殘殺女嬰的節目里,他請了一位因為連續生下女孩而遭到丈夫虐待的女人。一個普通沒受過教育的印度女人,說出這麼哲思的話,就算再怎麼想象,你也很難去感受她所經受的痛苦。

有人把這檔節目叫做「印度的眼淚」,因為主持人阿米爾·汗與當事人對談的時候,常落淚。

這大概是阿米爾·汗最好的地方,他試圖去指出印度社會中的問題,而不是去指責。這種溫柔的抗議,也許只會存在於當下的印度,雖然溫柔,但有力量。

節目開頭,總會有一段阿米爾·汗的旁邊,講述做這個節目的初衷。

「我想討論一些關係印度民生的話題,不責難任何人,不中傷任何人,也不制約任何人。人人都說,傷害我們的人近在咫尺,或許我們都有責任。我無心激化矛盾,只為能改變這個時代。無論是誰的心中,只要有星星之火,必將成燎原之勢。」

(印度前總理也上過這個訪談)

越看越覺得,阿米爾·汗這個人,真是一座寶藏。

有時候你看著他做的這些事情,拍的這些電影,都在想,一個演員是不是真能改變一個國家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