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誰在製造謠言?我們揪出了一條黑色產業鏈,真相令人憤怒... |瞭望

◆ 食品安全謠言形成黑色產業鏈:上游「推手」製作出一條條謠言,下游大批微信營銷公司開始接單,利用微信營銷號大肆傳播

◆ 生活提示:如果遇到相關食品安全問題,可上「食品闢謠網」查閱相關信息

一個月前,王某製作了一段視頻,稱福建晉江一企業紫菜為「塑料紫菜」,並上傳至網路進行傳播。在企業與其聯繫后,王某索要十萬元,並表示不給錢解決,就將繼續大量傳播視頻。企業報案后,福建公安機關迅速行動,將涉嫌敲詐勒索的王某抓獲。

今年以來,類似「塑料紫菜」、「棉花肉鬆」、「假雞蛋」等食品安全謠言層出不窮,對行業造成巨大損失。5月24日,在北京召開的食品闢謠聯盟「亮劍網路食品謠言」新聞發布會上,多家食品企業宣布,將懸賞1000萬元人民幣,追查食品安全謠言的幕後黑手。

業內人士表示,食品安全謠言不斷升級,目前以短視頻形式迅速傳播,有的食品安全謠言已團隊化運作,成為不正當的商業手段,辨別難度日益加大。專家建議加大打擊食品安全謠言的同時,還需要推動建立社會多元主體共治謠言的長效機制,形成全鏈條立體式的治理模式。

食品安全謠言屢禁不止

無獨有偶,近日,網上瘋傳一段「棉花肉鬆」的視頻。視頻上說,一種肉鬆漢堡上面的肉鬆是棉花,發布人是浙江永康人林某。經過永康市場監管部門與警方的聯合調查,證實肉鬆漢堡上面的肉鬆不是棉花,目前造謠的林某已經被警方拘留。

此前的2月中旬,網上也曾廣泛傳播一段聲稱「紫菜是黑塑料做的」短視頻,視頻中有人將干紫菜泡在水裡,而後拉扯紫菜,因其不易扯斷且有腥味判斷其為黑色塑料袋做成。事件爆出后,福建省相關部門對視頻涉及企業產品進行抽檢發現全部合格。儘管專家和政府及時出面闢謠,但仍對福建、浙江、廣州等地的紫菜產業造成嚴重影響,有媒體報道稱僅福建一地就損失上億元。

國家食葯監總局官方援引有關機構監測數據顯示,僅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5日一年多時間裡,就出現了33則傳播廣泛的食品安全謠言。國家食葯監總局新聞宣傳司有關負責人在「亮劍網路食品謠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塑料紫菜」、「燃燒的冬粉」、「牛奶出大事」等新老食品安全謠言又開始新一輪的傳播,顯示了治理謠言形勢的嚴峻性。

事實上,食品安全領域已經成為謠傳的「重災區」。國家食葯監總局新聞宣傳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有數據顯示,網路謠言中食品安全信息佔45%。

食品安全謠言不僅擾亂了百姓的消費判斷,而且損害了行業發展。不僅如此,有的甚至已經影響了的國際聲譽,如英國媒體曾炒作的「塑料大米」事件。在2016年底,奈及利亞官方公布的事件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大米並非塑料所制,因為生產塑料顆粒的成本反而比大米高,商家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儘管進行了澄清,但這則謠言對的國際形象還是產生了負面影響。

食品安全謠言也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害,影響了公眾對國內食品安全的信任度,社交媒體上部分網民表現出「食品安全焦慮症」。網民「一隻貓」說,「順口編」和「隨手轉」的食品安全謠言在網路傳播下不斷發酵,一些不明就裡的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大量轉發。比如2016年食品安全十大謠言,包括「維生素A傷害寶寶大腦」、「小龍蝦成了小『蟲』蝦」等等,涉及到日常生活,引髮網民恐慌。

綜合食品安全謠言頻發態勢,國家食葯監總局有關負責人梳理了食品安全謠言四大特徵:

一是有意編造,別有用心。造謠者罔顧事實,憑空捏造所謂真相,甚至自導自演,炮製圖片視頻等「證據」,以謀取不正當利益。如今年2月,幾段展現「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引發一輪「塑料紫菜」風波。

二是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造謠者利用誇張、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實本原和全貌,頻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語言,愚弄公眾認知。此類食品安全謠言因為與事實真相「魚龍混雜」,較難甄別,也不易取證,闢謠難度較大。

北京市民岑先生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微信朋友圈經常流傳一些諸如「××有害,千萬別吃」等所謂科普文章,聲稱各種食物不是「有毒」就是「致癌」,不明真相的受眾往往會作為善意提醒大量轉發。「有些謠言甚至一天內有三五個好友先後轉發,給生活帶來一定困擾。」

三是舊聞翻炒,刻意抹黑。造謠者以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為背景,將過去發生的事情掐頭去尾改頭換面,改變日期或將日期模糊或者刪除,以此達到相互轉發、誤導百姓消費的目的。

例如,前不久一段聲稱地溝油被某食用油企業回收的視頻在社交平台、視頻網站和新聞客戶端持續發酵。經證實,該視頻來源於3年前的一則不實報道,純屬子虛烏有。經過惡意加工,又在視頻網站、社交媒體大肆傳播、轉發、擴散,極具煽動性。截至2016年底,在網路中以各種名義惡意攻擊該品牌的信息達到四萬多條。每到食用油的銷售旺季,類似的攻擊謠言就沉渣泛起。

四是戲謔嘲諷,負面傳播。造謠者對影視片段進行配音配文,製成戲謔嘲諷的圖片視頻,利用互聯網以年輕群體為主、低齡受眾獵奇心理重的特點,形成裂變式傳播,後續效應在很長時間內都難以消除。

幕後已形成黑色產業鏈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梳理多起食品安全謠言發現,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台已成為食品安全謠言傳播的主陣地。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社科文獻出版社2016年發布的《新媒體藍皮書:新媒體發展報告》顯示,60.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微信上遇到的疑似謠言最多;在謠言主體方面,其中最為常見的分別是健康養生類、食品安全類和人身安全類。

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蘇婧說,微信小視頻、自媒體公眾號文章、微信短消息等是食品安全謠言傳播的主要形式。有的食品安全謠言常藉助視頻為載體進行傳播,缺乏時間、地點、人物等基本要素。有的食品安全謠言利用民眾恐懼訴求和道德綁架,強調後果嚴重,在傳播時多利用煽動色彩濃的辭彙,如「緊急」、「震驚」等,衝擊力較強。

國內某知名論壇負責人表示,網路食品安全謠言年年有。以往的食品安全謠言多以「有圖有真相」的形式體現,今年多以視頻形式傳播,普通網民識別更加困難。這些視頻傳播者通常不露臉拍攝,不排除存在幕後黑操縱,或涉及黑色經濟利益。

某食品企業公共事務部負責人透露,由於低成本製作食品安全謠言能抓住消費者心理、打擊競爭對手商譽,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一條謠言黑色產業鏈:上游「推手」製作出一條條謠言,下游大批微信營銷公司開始接單,利用微信營銷號大肆傳播。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謠言的發布者已經是團隊化運作,通過發布謠言賺取流量費和廣告費。擁有一萬冬粉量的微信號轉發一條食品安全謠言的價格為150~300元,個人轉發一次可以獲得5毛錢的收入。

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表示,有人僱用黑公關和「水軍」惡意編造、散布食品安全謠言;一些公眾號將食品安全謠言進行本地化加工,從而賺取市民關注度,提升廣告收益;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競爭對手通過「抹黑」方式故意散布謠言,意圖牟取不當市場利益。

受訪專家認為,要真正阻擊和管控食品安全謠言,還需進一步加強政府、相關部門、媒體和公眾等不同主體的作用,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完善闢謠應對機制,全面治理,從整個社會層面消除食品安全謠言生存空間。

一是在食品安全謠言發生的第一時間,現有的闢謠平台可主動發聲並加強與媒體的信息交流。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彪指出,闢謠平台的建立,說明主動闢謠已經逐步成為一定共識。可進一步健全政府主導、媒體支持、全民參與的統一闢謠系統,擴大信息收集範圍和覆蓋面,加強發聲頻次和強度,提高闢謠時效性、權威性和影響力。

二是媒體在食品安全謠言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消除與澄清作用。李彪認為,各類媒體,特別是官方媒體,必須意識到其在食品安全謠言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重點扮演三方面角色:凈化輿論的「降噪器」,終止食品安全謠言規模化傳播;快速更新的「公告欄」,及時發布闢謠內容和權威消息;普及知識的「大講堂」,持續向公眾介紹食品安全信息和自行辨別謠言的方法。

三是打擊處理造謠傳謠者是有效治理食品安全謠言的決定性因素。政法大學衛生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解志勇教授認為,食品安全謠言按動機及目的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某種具體食品的競爭性謠言;另一類是針對社會穩定和公共秩序的擾亂性謠言。競爭性謠言可在日常檢查及網路管理中注意主動收集相關線索,接受利害相關人舉報,發現后及時調查,並按照相關程序處理。擾亂性謠言一般來講都會觸犯刑法或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一旦有線索,應立即移交公安機關偵辦,或由公安機關會同食品安全機關聯合查辦。

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目前在食品、養生、健康類謠言方面,幾乎沒有有效的懲罰措施,相關法律條文的可操作性也不強,缺乏判例。因此亟須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比如設立「食品誹謗罪」等罪名,對受損企業、單位或個人建立賠償機制,對食品安全謠言傳播源頭和路徑建立追責機制。

四是公眾的自我防範是阻斷食品安全謠言傳播的核心機制。范志紅認為,要加強公眾對食品安全謠言的辨別能力,最重要的是從基礎教育改革開始。「造謠很輕鬆,傳謠很歡樂,闢謠很疲勞。理解闢謠內容是一個學習思考的過程,只有從國小開始改變我們的教育,真正提高應用知識、邏輯思維、質疑分析、研究探索的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消滅食品安全謠言流行的土壤。」范志紅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