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圍觀】「三月三」春風上巳天:談情說愛?賽詩大會?曲水流觴?曲江盛宴!

導語

上巳,是一個古老的節日,它最初由周朝的祓禊祭日,逐步轉變,並經歷代文人詩詞歌賦的熏染,成為一個在文化史上有特殊地位、有著濃郁人文氣息的游宴節日。

文史e家(ID:wenshiyijia2016)原創,轉載務必獲取授權。

今年的3月30日,是農曆三月三。在大家的印象中,三月三是少數民族的一個重要節日,如壯族稱為「歌仙會」,畲族稱為「烏飯節」,瑤族稱為「乾巴節」,侗族稱為「花炮節」等等。

其實,三月三卻是我們漢族在古代的一個重要節日,那時被稱為上巳節上巳,在干支紀日曆法中是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別稱。最初上巳節這天人們到水邊洗澡、冠沐,希望洗掉往年不好的晦氣,祈求在新的一年裡有個好的兆頭,稱為「修禊」。早在《論語》中就有上巳節的記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到了漢代和三國時期,上巳節被定為節日,魏晉后將上巳節定在了三月初三日。

由於三月初三正是一年之始,人們又賦予了它很多新的內涵,進一步把節日搞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尤其是被年輕的男女演繹成了最早的情人節。傳說三月三那天,眾人手持蘭草在水邊舉行祭禮活動,參加和觀看祓禊,於是成為古代未婚男女約會的好機會。《周禮.媒氏》記載:「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也就是說,這一天,父母和官府都不會阻攔未婚男女相會,互結情好。因此,青年男女都喜歡在這天春遊踏青,談情說愛。

《詩經·鄭風·溱洧》一詩中,就明確在記載了那時上巳節青年男女約會定情的情景,甚至衍生出了定情之物---芍藥

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蕑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

士與女,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溱洧》這首詩就是一幅幅淳美的古代風俗畫,帶我們回到了彼時那個已經消失於時間叢林中的情人節——上巳節,聽到了芍藥花瓣中間傳出來的愛的聲音: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資料圖

這是農曆的三月三,溱河和洧河迎來了桃花汛,春水渙渙。人們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和憧憬,奔向河邊,愛情和喜悅之情一起迸發。《溱洧》就記錄了這良辰美景中的一次艷遇。在如織的遊人里,她看到了他,心為之一動。也不做任何遮飾,這個日子,誰都可以恣情任性。她徑直地上前問:「哎,去那邊看看好么?」他有點驚喜,慌亂間竟傻傻地回:「已經去過了。」她一下就喜歡上了他那傻樣子,仰著一張無邪的臉,調皮地說:「那就再去看看唄!」言外之意是:這次你會有收穫哦。他們一路笑鬧,回到水邊。這首詩,寫的真切、生動、活潑、可愛。一起筆,先寫三月上巳之辰,男男女女,人人手執幽香的蘭草,來到那流淌著的春水邊,相互嬉戲,祓除不祥;接著寫出年青的姑娘們,非常熱情主動地,邀約她心中愛慕的青年男子,再去觀賞洧水;到那裡盡情歡愉,相互贈送那寓意調和、結緣的芍藥花。

顯然,上巳節是個盡情綻放美麗的節日,在神話傳說中,女媧分陰陽,定姻緣,制定了自由戀愛的上巳節。「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遊,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多麼賞心悅目呀。這一天,除了已婚和家有喪事的,未婚男女都要參加這約定俗成的「鵲橋會」,不知有多少有情人終成眷屬。魏晉以後,人們感到三月上旬巳日日期每年都會不同,就將上巳節固定在三月三日。到了唐代,在杜甫《麗人行》詩中依然是風情搖曳:「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可見唐代未婚女子春遊覓偶的情況仍然很盛行。

漢代以後,上巳節習俗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在水邊不再僅僅舉行沐浴祓除的修禊儀式,還把它當成宴飲遊玩的好機會,於是,出現了曲水流觴項目。據《荊楚歲時記》載:「三月三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魏晉后,曲水流觴成為上巳日的主要活動。

當時達官貴人或文人騷客到水濱結伴宴飲,並引水環曲成渠,曰「曲水」,然後將盛酒的「觴」漂浮於水面,從上游放出,使之藉助水流之力傳杯送盞,當杯子緩緩經過賓客面前時,即可取過一飲而盡,然後吟詩作賦,以為娛樂,此即曲水流觴。觴,是古代酒杯,通常為木製,小而體輕,底部有托,可浮於水中。另外也有陶制的杯,兩邊有耳,又稱「羽觴」,因體積比木杯重,玩時則放在荷葉之上,使其沿流而下。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觴活動,是晉代王羲之在蘭亭舉行的修禊活動。這次活動王羲之揮毫寫下《蘭亭集序》,記述了事情的緣起、時間、地點、事項、參加的人物等,並接著寫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作者把周圍環境、活動項目、天氣狀況、個人心情活托托呈現在讀者面前。序文體現了陽春三月三上巳節,給作者帶來的和暢心境和愉悅的心情。祓禊儀式后,王羲之等人傳承古俗,流觴賦詩。這次蘭亭之會,在文化史上有重要影響,不僅是宴會中產生的《蘭亭集序》的美文和「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而且這次宴會改變了上巳節的形式,突出了詠詩賦文、飲酒賞景的內容。

流觴曲水 修禊事也

這種「曲水流觴」的遊戲因此廣泛流傳,此後產生了一大批宴會詩和詩序駢文。南北朝時梁簡文帝、顏延年、王元長等人均有鋪陳華麗、開闔動宕、情文相生的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使曲水流觴的內涵進一步豐富。據《嘉泰會稽志》載:「六朝宋時,謝康樂與從弟謝惠連人稱大小謝,曾泛舟耶溪,對詩於王子敬山亭。」謝靈運與謝惠連在上巳節聯句,並刻於樹側。

唐永淳二年(683年)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率一群詩人曾在雲門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蘭亭雅集的修禊活動,並仿《蘭亭集序》寫了一篇《修鍥雲門獻之山亭序》。也許意猶未盡,王勃於同年秋再次修鍥於此,作有《越州秋日宴山亭序》。此後又有大曆浙東五十七詩人三月三浙東唱和。顯然唐代的詩人們又把三月三曲水流觴更加發揚光大。

三月三,文人們的賽詩大會

唐代作為盛世時代,文化政策和社會環境開明,文人更是社會活動的風向標,他們以自由豪放的姿態,參與各類節慶活動,展現了文人的自由率性和橫溢才華,尤其是在三月三上巳節,他們飲酒賞景,唱和賦詩,留下不少這方面的佳作。

唐高宗調露二年的三月三上巳節,在王明府山亭舉辦了一場有記載的上巳節詩會,著名詩人陳子昂等出席。詩會上陳子昂和席元明、韓仲宣、高球、高瑾和崔知賢分別賦詩一首,而且皆是四言古體詩,題目均為《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收入《全唐詩》。

詩人崔知賢率先賦詩,題註:得魚字。同賦六人,孫慎行為之序。序文點明了詩會舉辦的時間、地點、參加的人物,尤其是詳細介紹了曲水流觴的過程,及每人選取一字作為韻腳賦詩的情況。崔詩如下:

京洛皇居,芳禊春餘。

影媚元巳,和風上除。

雲開翠帟,水鶩鮮居。

林渚縈映,煙霞卷舒。

花飄粉蝶,藻躍文魚。

沿波式宴,其樂只且。

其餘五首依次如下為:

日惟上巳,時享有巢。

中尊引桂,芳筵籍茅。

書僮橐筆,膳夫行庖。

煙霏萬雉,花明四郊。

沼萍白帶,山花紫苞。

同人聚飲,千載神交。

河濱上巳,洛納春華。

碧池涵日,翠斝澄霞。

溝垂細柳,岸擁平沙。

歌鶯響樹,舞蝶驚花。

雲浮寶馬,水韻香車。

熟記行樂,淹留景斜。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群公禊飲,於洛之濱。

奕奕車騎,粲粲都人。

連帷竟野,袨服縟津。

春郊樹密,翠諸萍新。

今我不樂,含意維申。

洛城春禊,元巳芳年。

季倫園裡,逸少亭前。

曲中舉白,談際生玄。

陸離軒蓋,凄清管弦。

萍疏波盪,柳弱風牽。

未淹歡趣,林溪夕煙。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

童冠八九,於洛之隈。

河堤草變,鞏樹花開。

逸人談發,仙御舟來。

間關黃鳥,瀺灂丹腮。

樂飲命席,優哉優哉。

這六首上巳節詩會的和詩,是到場詩人對參加此次三月三上巳節的感悟,雖為應和之作,但也充分展示了詩人的藝術才華,把當時上巳節的情形展示的淋漓盡致,以及詩人對生活、對現實的表白,讀來很受啟發,是難得的三月三上巳節詩歌史料。

另外,在唐代詩人孟浩然也曾組織過一次上巳詩會。可是由於大部分詩友因種種原因沒有到場,活動雖不成功,但他仍然興緻勃勃,題寫了一首上巳節活動的詩歌:

搖艇侯明發,花源弄晚春。

在山懷綺季,臨漢憶荀陳。

上巳期三月,浮杯與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樂恨無鄰。

日晚蘭亭北,煙開曲水濱。

浴蠶逢奼女,采艾值幽人。

古壁堪題序,沙場好解神。

群公望不至,虛擲此芳晨。

孟浩然在詩中表示遺憾的同時,也寫出了上巳詩會文人活動的內容,包括「浮杯」、「坐歌」、「行樂」、「題序」、「解神」等環節,可見上巳節詩會在唐代已經很普及,這種形式即可讓詩人們可以盡情享樂,而又不失高雅,深受文人雅士的歡迎。所以,上巳節已經成為唐代文人融古雅與歡愉於一體的重要節日活動。

唐代新科進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節之前,上巳節時長安皇親貴族的主要活動區域在曲江,因此上巳日舉辦的新科進士慶祝宴會——就叫曲江大會,這更給上三月三巳節增加了熱鬧的氣氛。《唐摭言》記載了曲江宴的程序:

△曲江江頭

「先箋教坊請奏,皇帝御紫雲樓垂簾觀之;

時或擬作樂,則為之終日……

敕下后,人置被袋,

倒以圖章(原作障)酒器……

其被袋,狀元錄事同檢點,缺一則罰金。」

在唐代,能參加曲江宴會是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盛事,曲江宴上新科進士們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宣宗時,詩人劉滄中進士赴宴后,寫了七律《及第后宴曲江》記敘了當時的盛況:

「及第新春選勝游,杏園初宴曲江頭。

紫毫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御樓。

霽景露光明遠岸,晚空山翠墜芳洲。

歸時不省花間醉,綺陌香車似水流。」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開,青雲在平地。

枕上數聲鼓,衡門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驪龍睡。

怱怱出九衢,童僕顏色異。

故衣未及換,尚有去年淚。

晴照陽花影,落絮浮野翠。

對酒時忽驚,猶疑夢中事。

自憐孤飛鳥,得接鸞鳳翅。

永懷共濟心,莫起胡越意。」

在舉行宴會時,還要從新科進士中挑選兩名最年輕者充當探花使(郎),走遍長安城,把城中最美的鮮花採集帶到宴會上,以示重視。詩人孟郊考中進士后,曾跟隨探花使跑了一圈,寫下《登科后》詩:

「昔日齷齪不堪嗟,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曲江宴活動豐富多彩,還設有題名席,宴會後,一齊前往慈恩寺題名於塔壁,在同年中選出善書法者書寫,後世稱之為「雁塔題名」。題名畢,大家即乘畫舫遊玩。有時,皇帝高興起來,還會優詔新進士進入芙蓉園游賞,詩人李紳就有親身體會:

「春風上苑開桃李,詔許看花入御園。

香徑草中回玉勒,鳳凰池畔泛金樽。

綠絲垂柳遮風暗,紅葯地叢拂砌繁。

歸繞曲江煙景晚,未央明月鎖千門。」

這對於新進士李紳他們來說,無疑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

在通常的情況下,進士及第即意味著進入官僚階層。正因為如此,曲江宴之日,京城公卿之家傾城出動,「鈿車珠幕,櫛比而至」,爭相到進士中為自家挑選「乘龍快婿」。而百姓也想一睹進士們的風采,於是曲江風景區內「車馬填塞,莫可殫述」,曲江大會使本來就很熱鬧的三月三上巳節更加繁華了。

然而,宋代以後,漢族的三月三節逐漸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請給我一個大大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