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的朋友圈為什麼總有謠言? | 謠言的回聲室效應

本文轉載自「 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微信公眾號

在網路上,嘗試消除錯誤的觀點,似乎只會強化這種觀點。要想阻止錯誤信息的病毒式傳播,並沒有明確而簡單的辦法。

撰文 沃爾特 · 夸特洛西奧奇(Walter Quattrociocchi)

翻譯 戚譯引

陰謀論不是什麼新事物,但在民粹主義猖獗、鍵盤俠盛行的年代,陰謀論獲得了新的力量,足以影響真實事件的進程,而且會將它推向最壞的方向。2013年,一項全球風險報告中,世界經濟論壇將無根據或錯誤信息的病毒式傳播列為當今最危險的社會趨勢之一,與恐怖主義並列。隨著整個西方世界中反民主政客的崛起,我們正在目睹錯誤信息病毒式傳播成為現實。然而,人們分辨可靠信息和謊言的能力卻低得令人驚訝。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估計,在義大利,15到65歲的公民中超過一半人讀寫能力低下。社交媒體讓信息能在幾乎一瞬間傳遍世界,不幸的是,其中也包括那些錯誤信息。

最近,社會科學家在信息的傳播和消費、信息傳播對意見形成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得以挖掘社交媒體上的海量數據,包括人們在網路上選擇、分享和評論時留下的痕迹,從而以較高的精度分析社會動力學。這種方法叫做計算社會科學,結合了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社會學和計算機科學,目標是用量化的方式研究社會現象。

通過計算社會科學方法分析人們在臉書、推特等媒體上留下的痕迹,我們能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陰謀論的傳播。多虧這些研究,我們發現人們並不像自己認為的那樣理性。面對未經過濾的信息,人們會認同那些與他們的想法相符的部分。這種效應就是證實性偏見(confirmation bias),會促進那些明顯是錯誤的論點的傳播——包括全球性的陰謀論,疫苗與自閉症之間的聯繫,以及其他許多無稽之談。不幸的是,似乎沒有一個簡單的方式能夠打破這個循環。

網路回聲室

在盧卡IMT高級研究所,我和同事們用了5年的時間分析信息和謠言在社交網路上的傳播。研究小組包括兩位物理學家——奎多·卡達雷利(Guido Caldarelli)和安東尼奧·斯卡拉(Antonio Scala),一位統計學家——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信息科學研究所的亞歷山德羅·貝西(Alessandro Bessi),一位數學家——米科拉· 德爾·維卡里奧(Michela Del Vicario),以及兩位計算機科學家——我和菲比安娜·佐羅(Fabiana Zollo)。我們非常關注信息的病毒式傳播過程,以及觀點在網路空間中的形成和強化。

早在2012年,我們就開始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了,當時的研究結果是在2015年發表見刊的。在研究中,我們分析了社交媒體用戶如何對待三種不同類型的信息:主流新聞、其他新聞和網路政治活動。第一類信息是無須解釋的:它來自在義大利全國性新聞報道的媒體平台。第二類信息來源於自稱要報道被主流媒體「隱瞞」的信息的平台。最後一類指的是激進團體發布的內容,他們將網路當成一種政治動員工具。

為收集研究所需的信息,我們要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推進過程也十分困難,尤其是收集那些另類的信息。我們從積極闢謠的臉書用戶和群組的頁面收集了不同的指示標記,並對這些標記進行人工驗證。通過研究的50個臉書主頁,我們分析了超過200萬義大利用戶的在線行為,他們在2012年9月到2013年2月間與這些主頁有過互動關係。我們發現,網上那些完全不相同的帖子,受到的待遇卻非常相似:喜歡與這些帖子互動的用戶基本上是同一撥人,他們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討論這些帖子。換言之,不管是來自主流日報,還是其他新聞源或政治激進網站,信息的傳播方式幾乎都是一樣的。

有兩種不同的猜想能解釋這個結果。第一種可能是,無論信息的準確性如何,所有用戶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所有的信息。第二種可能是,無論真實與否,某些利益團體的成員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那些能加強他們原有信念的信息。在我們看來,第二種猜想更有意思,它暗示了證實性偏見(即過於關注支持自己決策的信息)在錯誤信息的傳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猜想還認為,儘管我們都知道「群體智慧」等較樂觀的說法,但實際上,是人們大量聚集的網路導致了「回聲室」現象的產生——被認同的部分信息不斷傳播,不斷被加強

關鍵差別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對這兩種猜想進行測試。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決定將兩類人的在線行為進行對比,一類閱讀科技新聞,一類通常關注其他新聞和陰謀論。我們之所以選擇這兩類內容,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一個非常特別的差異:信息是否有明確的發出者,也就是說,一條信息到底有沒有管理者。科技新聞主要介紹發表在科技期刊上的研究,有明確的作者和機構。相反,陰謀論信息沒有明確的發出者,這些信息產生的目的是強化不確定性,其主題通常是一個秘密計劃,或某人故意對公眾隱瞞的事實。

科技新聞和陰謀論之間還有一個重要差異。無論是否真實,科技新聞都有理性思考的傳統,一般建立在實驗證據上。而陰謀論的產生是因為人們無法為眼前複雜的不利局面作出簡單解釋。當面對極其複雜的議題,比如多元文化論、全球經濟系統不斷增加的複雜性,以及技術進步背後的推動力時,無論受教育程度如何,人們都更傾向於選擇相信簡潔的、能夠明確指出一個責任人的解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一名社會心理學家、研究陰謀論動力學的馬丁·鮑爾(Martin Bauer)將陰謀論思想稱為一種「准宗教心態」。這有點像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人們用神靈來解釋暴風雨。

我們把《科學與陰謀:謠言時代的集體敘事》(Science vs Conspiracy: Collective Narratives in the Age of Misinformation)發表在了《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整個研究中,我們關注了73個臉書主頁,其中39個充斥著陰謀論,另外34個發布科技新聞。從2010年到2014年,訪問這些頁面的義大利用戶超過100萬人。我們發現,這兩組頁面吸引的讀者都非常專一,他們極少離開自己的「回聲室」。閱讀科技新聞的人極少閱讀陰謀論消息;反之,閱讀陰謀論的人也極少閱讀科技新聞。但是,陰謀論相關頁面吸引的用戶數量是科技新聞頁面的3倍。

在臉書謠言的傳播過程中,產生回聲室的趨勢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研究了4709篇諷刺陰謀論的帖子(比如「飛機尾跡含有偉哥」)后發現,閱讀「真正」的陰謀論消息的讀者,要比科技新聞的讀者更喜歡閱讀這類諷刺性的文章。我們還發現,關注陰謀論的用戶更傾向於廣泛分享自己看到的內容。

通過重新構建這兩個群體(科技新聞讀者和陰謀論愛好者)的社交網路,我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統計規律:當某種內容的點贊數越來越多后,一個具有共同特徵的虛擬用戶網路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換而言之,你接觸某一類信息越多,你的臉書好友具有相同新聞偏好的可能性就越大。要理解這種現象的病毒特徵,關鍵在於理解社交網路如何劃分出同質的群體。這些群體的特徵明顯,都傾向於排除一切不符合他們世界觀的內容。

無法阻止

2014年,我們決定開始探索如何阻止謠言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不過,揭露這些消息有用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專程測試了陰謀論讀者的闢謠「抗性」:當讀者暴露在闢謠的言論中,他們會不會因為沉浸在陰謀論中太久,而繼續選擇相信他們經常接觸到的內容。目前,研究結果還沒發表,但我只能說,並不樂觀。在接觸過闢謠信息后,人們繼續閱讀陰謀論消息的可能性增加了30%。換而言之,對一些用戶來說,闢謠實際上強化了他們對陰謀論的信念

在一項針對5500萬美國臉書用戶的研究中,我們也觀察到了同樣的現象。用戶會閱讀支持他們觀點和信念的信息,從而避免認知衝突。他們也會廣泛傳播這些信息。而且,我們還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接受某一領域陰謀論(比如把疫苗與自閉症聯繫在一起的陰謀論)的人會在其他領域尋找類似的理論。一旦進入了這種自我增強的「回聲室」,他們就更傾向於全盤接受各種陰謀論。

這些現象表明,我們很難在網路上阻止這些錯誤信息的傳播。所有理性討論的嘗試都會在雙方的網路交流中淪為極端分子之間的戰爭,最終導致觀點的兩極分化。在這種環境下,要為人們提供準確的信息非常困難,而要阻止一條沒有根據的信息的傳播,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社交媒體上,很有可能還會繼續充斥各種關於全球性大型陰謀論的爭論。人人急於分享這些看似被隱藏的信息,但它本身的真假已經不重要了。或許,我們應該停止將今天稱為信息時代,轉而稱之為輕信的時代。

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稿

科學探索中心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內容以反偽破迷為核心思想,科技哲學、科學與公眾、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眾,避免公眾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採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科學探索中心 崇尚科學 反偽破迷

您的每一次關注和轉發,都是對科學事業最大的支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