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問水哪得清如許——九寨溝獲得保護始末

2002年夏天,受上級指派,我和另外一名同志專程到科學院成都分院,了解成都生物所原所長、著名植物學家劉照光的事迹。劉照光同志已於2001121日病逝,生前曾為西南部的生態平衡、生物保護、開發和利用做了大量工作。

在了解劉照光同志事迹的同時,我第一次聽到了他和他的科研團隊,以及眾多科技工作者為保護九寨溝而做出的實實在在的努力與貢獻。聽來既令人後怕又令人慶幸。后怕的是,要不是劉照光等科學家的竭力保護,九寨溝這塊地方以及「九寨溝」這個名字雖也許一直存在著,但絕不會為廣眾所知,因為九寨溝的絕美景色早已蕩然無存,人類壓根兒就不知道地球上曾有過這樣一處難得的絕佳勝景;慶幸的是,幸虧有這麼多的科學家一直在行動著,用他們的知識、理性、責任及不屈不撓的精神,成功地護住了這片人間仙境。

這個令人難忘的往事要從20世紀的50年代開始講起。

在九寨溝的原始開發與保護性利用之間、愚昧與科學之間曾展開過一場沒有相約的競賽。雖然競賽的雙方都是在為國家做事,但由於雙方在價值觀、方法論上存有天壤之別,因而所採取的手段便大相徑庭、南轅北轍。值得欣慰的是,雖然保護性利用與科學的腳步在這場競賽中起跑稍慢了些,其中又遭遇了許多的艱辛、碰壁、阻撓,但最終還是贏得了勝利,徹底遏制了原始開發與愚昧的腳步。

以下便是在這場競賽中所發生的不為多數人所知的歷歷往事。

——20世紀50年代,四川省林業部門派出的森林資源調查隊發現了九寨溝豐富的森林資源。1960年,四川南坪森林資源調查隊再次進入九寨溝進行考察並作出考察報告:這裡可以建一個大型森工局進行採伐。

——20世紀60年代初,劉照光等成都生物所的科研人員在四川南坪縣進行植被調查時,首次進入到九寨溝邊緣地帶。

——1966年、1970年,九寨溝豐富的森林資源一下子吸引來兩支隊伍、近千人的伐木大軍。他們攜著油鋸、開著重型運輸機,先後進駐九寨溝並成立林場。目的很明確也很單純,就是要大幹快上,將這裡豐富的森林資源變成數量巨大的木材並運出溝外,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至於水土保護、植被保護、環境保護、風景保護等等,他們都一概不知。事實也正是這樣,如果當時有人給這些林場領導、伐木工人講什麼環境保護,他們也許會笑掉大牙,不懂你講得是哪國的事情,也許還會給你扣上一頂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帽子。

——1969年8月,成都生物所的科研人員印開蒲、溥發鼎、胡隆基等3人在進行四川省薯芋資源調查時,在南坪縣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重點對九寨溝進行了考察。當時雖已有林場進駐,但伐木工作剛剛開始,還未形成規模。

——20世紀70年代上半葉,兩個林場已開展大規模的採伐工作,且已向縱深發展,公路已修到則查窪溝的上季節海附近。九寨溝每年有10萬餘棵大樹被砍伐。九寨溝在哭泣;九寨溝的森林在哭泣。

——1975年,四川西部植被狀況調查工作恢復,由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植物所科研人員、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共五人組成的考察組,專門對九寨溝進行了調查。他們看到的景象是,大規模的採伐工作使得溝內滿目瘡痍。考察工作結束后,憂心忡忡的科學家們立即向阿壩州、四川省有關部門、有關領導介紹情況,並呼籲,立即停止砍伐。建立自然保護區。但在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年代,科學家們的聲音顯得那麼的微弱,最後還是被無知與無理所淹沒了。

——20世紀70年代中葉,九寨溝兩個林場採伐速度加快,則查窪溝已採伐至長海,日則溝已採伐至劍泉一帶。

——1978年7月,成都生物所的印開蒲等人第三次進入九寨溝。此時,溝內森林被採伐和破壞的現狀已觸目驚心。諾日郎瀑布、五彩池附近的森林已基本被砍伐光。由於失去森林的庇護,長海、五彩池等海子的水位急劇下降,108個海子中已有三分之一乾涸。

——印開普回到所里立即向劉照光等領導進行了彙報。在研究所劉照光等領導的支持下,結合在四川植被調查工作中了解到的其他地區的情況,印開蒲於1978年8月26日撰寫了《科學院成都生物所關於建議在四川建立幾個自然保護區的報告》,報告中建議將九寨溝列為第二個急需建立的保護區。但此報告受到當時四川省個別領導的指責,認為否定了建國以來黨的林業政策和黨領導下四川林業戰線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因而堅決反對上報。

——1978年10月,時任中科院成都分院的馬識途院長不顧一些人的阻撓,頂著極大的政治壓力,親自將該報告送到科學院,並向方毅院長做了口頭彙報。中科院對此報告非常重視,於同年10月17日以「[78]科發一字1661號文」將成都生物所報告轉送農林部。

——1978年11月初,農林部林業總局有關領導和四川省革委會副主任劉海泉電話通知四川省林業局和成都生物所,要這兩家單位共同就關於在四川建立自然保護區的問題正式向四川省革委會打一個報告。經協商由生物所印開蒲執筆撰寫報告,報告經林業局胡鐵卿作修改後,由兩家共同上報四川省革委會。在報告中首次對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的四周範圍和面積進行了確定。

——經過農林部林業總局保護司、科學院成都生物所和四川省林業局等部門的共同努力,1978年12月15日,國務院「國發[1978]256號文件」,批轉了國家林業總局「關於加強大熊貓保護、馴養工作的報告」,文件中正式批准建立九寨溝等4個自然保護區。

——1978年前後,基層林業部門對九寨溝森林的採伐不僅不收斂,反而更加大了力度。如果說在國務院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之前還有情可原,但在這之後仍大肆採伐,不知是孤注一擲,還是沒有得到上級的文件精神?

——針對上述情況,印開蒲又撰寫了「四川森林資源開發利用上存在的問題及其後果調查報告」, 報告首次提到了四川森林採伐過度帶來的嚴重生態危機問題。新華社記者賀曉林據此撰寫了「岷江上游亂采濫伐森林惡果嚴重」一文,在1979年1月的《新華社內參》和《人民日報》上刊登。文章稱:「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改變,那麼,岷江斷流、氣候失調,天府之國的米糧倉就要在我們這一代斷送掉。」調查報告及文章引起了中央和四川省領導的高度重視。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在1979年初停止了對九寨溝森林資源的採伐並建立了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

至此,九寨溝後來發生的事兒大家就比較清楚了:管理越來越上檔次,發展越來越好,景色越來越美。是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0年,九寨溝被列為「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1991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風景名錄》。1992年12月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今天,當我們到九寨溝遊覽時,一方面欣賞美景,另一方面也不妨找一找因昨天瘋狂採伐而留下的一些痕迹。

首先找一找,九寨溝景區內還有多少原始森林?

今天的九寨溝雖森林廣袤,但在其可至的大部分景點中,很難見到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所見多是這些年加強保護而成長起來的次生林,抑或是人工林,只在日則溝頂端才能真正得見難得一覓的原始森林。站在日則溝原始森林的邊緣,如果了解九寨溝的歷史命運的話,你的心情一定會由晴轉陰,將在其它處得到的無限愉悅演變為此時的不盡惋惜。近前的腳下有一些倒斃多年的原木,橫七豎八地躺倒那裡,樹榦上長滿了綠色的苔蘚,彷彿在以歷史見證者的身份述說著當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昔。間或看到一輪輪巨大的樹樁像植物界的骷髏一般,揭示著歷史上曾在這裡發生過的對植物界的大屠殺。但我們總算還能在九寨溝見到真正的原始森林,這已是實屬不易了。遙想當年,如果不是理性的科學家們的一再呼籲,眼前的森林恐怕也早已變成木材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服役多年了,甚至早已變成柴薪,一把火將它們付之一炬,從此不知灰飛何處。

然後再去找找海子里的大樹。

在遊覽過程中你還可以發現,許多深可見底的海子里,也許會看到一些長滿青苔的枯木。其中就有一些是當年的採伐工人操作不小心,樹伐倒了,卻滑進了海子里而無法撈上來。也無須撈,森林裡有的是大樹,不差這一棵兩棵的。因此,它們就永遠地沉睡在了海子里。經常見到有人寫文章,用詩一般的語言,讚美九寨溝的一切,其中也包括水中的枯木。當我看到這樣的文字,真不知該怎麼評述,只能說這些筆者不太了解九寨溝曾發生過的一切。這些沉睡水底的枯木是那個時代瘋狂的代價與陪葬品,觀者當哭而不能歌呀!

還有一處最重要的遺迹,那就是溝里的公路。該如何評價這些公路呢?

九寨溝里的公路也是當年亂砍濫伐時的產物,起碼它的基礎是當年修建的。當年經過這些公路運出了多少木材是可以統計出個大概的:每年運出10萬棵原木,開採將近10年……好在,今天的它已改邪歸正,正以飽滿的熱情,盡心竭力地為遊客服務著。就算它將功補過了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