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努比亞 Z17 體驗:除了左右「無邊框」,還有驍龍 835 和第一個 8GB 內存

對於手機廠商來說,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者保持競爭力,一個獨特的產品標籤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蘋果的 iOS、三星的雙曲面屏、魅族的 Flyme、小米的 MIUI 和「OV」的代言人。

對於努比亞來說,這樣的標籤有兩個:一個是相機,另一個是「無邊框」。

相機方面,努比亞是第一家在手機拍照的功能上「折騰」的廠商,幾乎每一次新品發布會都會帶來一些拍照上的新功能。至於「無邊框」,努比亞在 2015 年推出了第一款採用左右視覺無邊框設計的 Z9,而時至今日,努比亞依然是主流手機品牌中唯一一家在這種「無邊框」上探索的廠商。

今天(2017 年 6 月 1 日)晚上,努比亞發布了新一代的「無邊框」旗艦手機 Z17,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真·左右視覺無邊框

和上一代產品 Z11 一樣,努比亞 Z17 依舊採用了「真·左右視覺無邊框」設計,正面看上去,屏幕的左右幾乎沒有任何邊框。

其實這種「真·左右視覺無邊框」的原理並不複雜。首先是儘可能地把顯示區域外側的黑邊收窄,對於那一點實在無法去掉的黑邊,通過光線折射的方式用顯示區域蓋住。比如說,如果黑邊的寬度是 1 毫米,那麼就可以通過調整正面玻璃蓋板邊緣的弧度,把顯示區域最外側的 1 毫米拉伸成 2 毫米,或者是把 2 毫米拉成 3 毫米,從而達到左右無邊框的視覺效果。

努比亞 Z17(左)和 Z11(右)

當然,這事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很多障礙的。在努比亞的第一代無邊框機型 Z9 上,就存在屏幕邊緣存在明顯的彩虹紋以及玻璃蓋板太厚導致機身過重等問題,在第二代產品 Z11 上,努比亞做了大量的改進,邊緣彩虹紋變得沒那麼明顯,機身重量也控制在了比較合適的 162 克。

在這一代的 Z17 上,努比亞沿用了 Z11 上的無邊框方案。實際體驗中,除了偶爾能看到少許的彩虹紋(尤其是白色背景下),基本沒什麼明顯的毛病。不過或許是因為機身材質上的改進,Z17 的機身重量相比 Z11 有所增加,達到了 173 克,在 5.5 英寸手機中屬於「中等偏胖」了。

Z17 保留了努比亞「招牌式」的邊緣手勢功能,包括雙擊邊緣返回、在邊緣上下滑動切換應用、在邊緣反覆滑動清後台、在兩側邊緣同時上下滑動調節亮度,新增的一個功能是在邊緣內滑打開 FIT Card

打開這個功能后,屏幕的右側中間邊緣會出現一個浮動的圖標,在這個區域內從邊緣向內划,就可以呼出 FIT Card。在 FIT Card 里可以查看提醒事項、最近文件、查看管理出行狀態、查看系統狀態、清理運行內存,整個體驗有些類似三星在 Galaxy 的曲面側屏面板功能,只不過 FIT Card 的選項暫時還沒有三星那麼豐富。

左右無邊框設計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有效控制機身寬度,從而更方便握持。

努比亞 Z17 的機身寬度只有 72.38 毫米,和上一代產品 Z11 相當,在 5.5 英寸機型中,這個寬度可以說是極窄了,和不少 5.2 英寸屏幕的手機差不多,下面是 Z17 和幾款同為 5.5 英寸屏幕機型的寬度對比。

iPhone 7 Plus 和努比亞 Z17

索尼 Xperia XZ Premium 和努比亞 Z17

堅果 Pro 和努比亞 Z17

類似的設計,更好的工藝

Z17 的外觀基本延續了 Z11 的風格,直觀的感受是對稱和硬朗。

和大多數全金屬手機採用的包裹式設計不同,Z17 採用的是和 Z11 相同的三明治式設計(中框和后蓋是分開的),但由於工藝上做得比較出色,基本是看不出中框和后蓋之間的銜接。

在中框部分,Z17 依舊採用了兩圈高光金屬倒角,不過倒角切得比較窄,不會有帶來明顯的視覺干擾。

此外,為了提高握感,Z17 的中框部分做了弧形的處理,加上正面的 2.5D 玻璃和背面對稱的「2.5D 金屬」設計,Z11 的手感還是不錯的,比堅果 Pro 拿在手裡要舒服很多。

和 Z11 不同的是,Z17 的后蓋部分總算換掉了品質感相對較低的「三段式」設計,用上了更主流的納米注塑天線。

不過有些特別的是,Z17 的注塑天線條並不是常見的上下各一條,而是底部一條,另外一條位於手機頂部的金屬中框上。

我們不太清楚這種處理是否和射頻天線設計的要求有關,但從視覺上看,這是一個比較討巧的設計,頂部的天線條在日常使用中一般不會注意到,而後蓋只在底部保留一個天線條讓 Z17 看上去更加簡潔。

在金屬表面的工藝處理上,努比亞 Z17 也明顯是花了不少心思。

相比市面上大多數金屬噴砂,Z17 的表面做得要更加細,摸上去多了一種「滑膩膩」的感覺。

而且為了防止手機一用就臟,Z17 的金屬表面也加了疏油塗層,沾染油污后,基本隨便找塊布擦一下就乾淨了。

除了金屬噴砂,Z17 還有一個極光藍頂配版,它採用了一種叫做「玻璃金屬」的製作工藝,從名字上看,這個工藝似乎有些像 iPhone 7 的亮黑。關於這個特別版,我們會在之後體驗后再和大家分享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Z11 還具備戶外防水能力,日常使用時沾上點水也不用擔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Z17 支持的是「戶外防水」,不是 IPX7 或 IPX8 防水,保險起見,大家就不要把手機放水裡泡了。

總結一下,Z17 在延續了 Z11 整體風格的基礎上,在細節和工藝上做了大量的改良,這些改良對提升 Z17 的產品檔次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去年,我們在評價 Z11 時,認為它的工藝距離國產一流水準還有些差距,今年的 Z17 則已經妥妥的是工藝上的國產第一梯隊了。

驍龍 835 + 8GB 運行內存

作為一款國產旗艦手機,Z17 在配置上自然是毫不吝嗇。

在 SoC 上,Z17 採用了高通的旗艦產品驍龍 835,這讓它成為了三星 S8 / S8+、小米 6、HTC U11、索尼 Xperia XZ Premium 后,第 5 款採用驍龍 835 的智能手機。相比上一代旗艦 SoC 驍龍 820(努比亞 Z11 採用的)和驍龍 821,驍龍 835 在性能有一定提升的情況下,得益於 10 納米製程和更先進的架構,功耗表現反而更好。

因此,雖然 Z17 配備的 3200 毫安時電池容量算不上太大,但參考硬體規格接近的小米 6 的續航表現,這個電池容量堅持一天問題不大。我們收到的這台 6GB + 64GB 版的 Z11 附送的充電頭最高功率為 18W(12V 1.5A、9V 2A),在手機剩餘電量為 70% 的情況下,實測充電頭輸出功率在 15W-16W 之間。

除了驍龍 835,Z17 的硬體還有一個大賣點——8GB 運行內存。

Z17 的運存規格有兩種,除了常規的 6GB,還提供了一個 8GB 頂配版的選項(都是 LPDDR4X),不出意外,這應該是第一款真正量產的 8GB 運存手機(早前發布的採用驍龍 821 的華碩 ZenFone AR 仍然在「PPT」階段)。

內置存儲上,Z17 有 64GB 和 128GB 兩個版本,我們拿到 64GB 版。此外,努比亞還明確表示,Z17 用的是 UFS 2.1 快閃記憶體,包括 AndroBench 在內的各種跑分如下圖。

有了「全面頂配」的配置,Z17 在體驗上的提升還是很明顯的,尤其是相比上一代產品 Z11。

在使用 Z11 的過程中,我對它的流暢度一直不太滿意,其中一個原因是 Z11 用了 eMMC 快閃記憶體。在後續的系統更新中,努比亞花了不少精力來提高 Z11 的性能表現,效果的確也有,但距離同時期一加 3 等產品還是有一定差距。

回到 Z17 上,在「驍龍 835 + LPDDR4X + UFS 2.1 + Android 7.1」的加持下,無論是打開 app、後台切換(Z17 左側虛擬鍵的功能從之前的菜單鍵換成了多任務)還是運行各種遊戲,Z17 都是毫無壓力。

我們在使用中還發現,Z17 對驍龍 835 的調度非常激進。

通過 CPU Float 監測 CPU 主頻可以看出,在打開 app 時,Z17 的驍龍 835 經常會「火力全開」,4 個小核主頻達到 1900 MHz,4 個大核主頻更是高達 2457 MHz。在這之前,無論是小米 6 還是 Galaxy S8,4 個大核同時運行時主頻都會被限制在 2361 MHz。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手上這台 Z17 是工程機,至於量產機會不會也這麼「超滿血」,我們也會在之後進行測試。

配置上,Z17 還有幾個地方值得注意。

Wi-Fi 方面,和小米 6、三星 Galaxy S8 / S8+ 一樣,Z17 也支持 2x2 MU-MIMO,這項技術理論上可以 Wi-Fi 的網速更快,覆蓋更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手機上體驗到 2×2 MU-MIMO,需要你使用的無線 AP 或無線路由器也支持這一技術。

Z17 用的依然是後置指紋,在需要沿用前置小紅圈的情況下,基本也只能這麼做了(前置指紋 + 小紅圈的結果就是努比亞 M2 那樣)。在系統的指紋設置中,可以設置用特定的指紋來直接打開微信或者支付寶的支付界面,類似功能之前我們在 Smartisan OS 中也看到過,非常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努比亞 Z17 還很「良心」地保留了紅外,可以用來控制空調、電視、機頂盒等家電,全功能 NFC 也同樣保留。

不過有些麻煩的是,和小米 6、堅果 Pro 等近期推出的多部手機一樣,Z17 砍掉了 3.5 毫米耳機插孔,包裝盒裡隨機附送了一個 USB-C 轉 3.5 毫米轉接頭,沒有附送 USB-C 耳機。

系統方面,Z17 搭載了基於 Android 7.1 的 nubia UI 5.0。相比之前的 nubia UI 4.0,5.0 在 UI 上的變化不大,不過加了不少功能。

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功能是,在桌面圖標上長按可以呼出一些快捷功能(類似 iPhone 上的 3D Touch),至於這種長按 app 圖標呼出的方法,Google 在 Pixel / Pixel XL 上採用的 Pixel Launcher 也有使用。

相機:Galaxy S7 / S8 同款 CMOS?

在努比亞的發布會上,相機永遠都是重中之重,這次的 Z17 也是如此。

Z17 採用了後置雙攝設計。

主攝像頭感測器為索尼 IMX362,這顆 sensor 就是 Galaxy S7 / S7 edge 上用的 IMX260 的公開版,和 Galaxy S8 用的 IMX333 區別不大,除了努比亞 Z17,vivo Xplay6、金立 M2017 用的也是這顆 sensor。

IMX 362 的感測器尺寸為 1/2.55 英寸,像素 1200 萬,單像素麵積為 1.4 微米,支持雙像素對焦。此外,Z17 的鏡頭光圈也達到了 f/1.8(算得上是「大光圈鏡頭」),但 Z17 並沒有集成光學防抖模塊。

在副攝像頭上,Z17 用的是索尼 IMX318,鎚子 M1 / M1L 以及努比亞 miniS 的後置攝像頭用的也是這顆 sensor。感測器尺寸 1/2.6 英寸,像素 2250 萬,單像素尺寸 1 微米。作為一顆副攝像頭,IMX318 已經可以堪稱「豪華」了,不過或許是硬體優化上的問題,目前 Z17 上基於雙攝的功能還只有背景虛化,後續會加入變焦功能。

軟體方面,Z17 搭載了努比亞最新的 NeoVision 7.0,功能異常繁多,包括多重曝光、光繪、電子光圈、慢門、星軌、克隆相機、慢動作、微距、時光相機等等。

以下樣張均使用努比亞 Z17 在自動模式下拍攝,HDR 選項為自動,照片未經任何後期調色。

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

整體來說了,得益於更優秀的 IMX362 感測器,努比亞 Z17 的成像品質表現不錯,足以躋身國產第一陣營,但相比 HTC U11、Galaxy S8 等當前智能手機成像的最高水準還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解析力和畫面寬容度上。

拍照體驗方面,得益於雙像素對焦,努比亞 Z17 的對焦體驗非常優秀,拍照過程中基本不需要擔心對焦的問題,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構圖和拍照上。

版本 & 售價

努比亞 Z11 提供了 3 種規格可選,6GB + 64GB 版售價 2799 元,有金色、黑色、紅色三種配色,這也是線上銷售的主力型號,6GB + 128GB 版售價 3399 元。此外,8GB + 128GB、極光藍配色(「金屬玻璃」工藝)的旗艦版也正式發售,售價為 3999 元。

又一次演進

從 2015 年 5 月,努比亞發布第一代無邊框產品 Z9,隨後的兩年裡,努比亞一直在 Z9 的基礎上不斷進行著補足和改良。

去年的 Z11 提升了無邊框屏幕的顯示效果,並將機身控制在了一部「正常」手機的水準。在今年的 Z17 上,努比亞雖然沒有在無邊框上更進一步,但工藝、配置、相機的全面提升讓 Z17 成為了一部更加「水桶」的旗艦機。

如果你是一個 Z11 的用戶,第一眼看到 Z17 時可能不會有太多興奮的感覺,甚至會感覺有些「無聊」,不過這些方方面面的改進讓 Z17 是一部明顯比 Z11 更加「好用」的手機,這種感覺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變得愈加明顯。

責任編輯:劉冬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