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跑出來的 「馬拉松經濟」

【摘要】 日前,筆者在微信運動里又看到好友那令人咋舌的成績,知道他又去跑馬拉鬆了。不難想象,迅速增長的跑步人群和比賽,將帶來更加豐厚的經濟效益,馬拉松經濟也就真正成為跑出來的大生意了。

日前,筆者在微信運動里又看到好友那令人咋舌的成績,知道他又去跑馬拉鬆了。以前似乎遙不可及的馬拉松,如今在朋友圈裡卻司空見慣,時不時就有人拿出自己的記錄曬。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抽籤、搖號」這種買車買房才有的方式,竟然也用在熱門馬拉松賽事的參賽名額分配上,讓人感受到馬拉松在國內掀起的熱潮。

那麼,馬拉松在國內有多熱呢?數據顯示為「井噴之勢」。僅2016年,在田徑協會註冊的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達328場,較2015年的134場增加了近1.5倍;全年參加比賽的總人次近280萬,較2015年增長130萬;舉辦馬拉松賽事的城市達到133個,較上年增加54個。預計2017年將有400場馬拉松及路跑賽事,日均超過一場。

馬拉松在國內的興起並非偶然,其得益於全民健身意識的覺醒。特別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全民健身熱情不斷高漲,「動起來」「跳起來」「跑起來」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樣的背景下,近乎「零門檻」的跑步成為很多人的選擇。筆者身邊就有很多朋友加入跑步大軍,其中一人本不怎麼愛好運動,可如今竟也完成過幾次全程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完成一次馬拉松是對自己最好的挑戰。於是,不斷擴大的跑步人群,推動了馬拉松在國內迅速發展。當這些跑步愛好者逐漸轉化為跑步消費者的時候,就為馬拉松經濟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一門大生意隨之而來。

從跑步愛好者的角度看,儘管有雙跑鞋就能跑,但在自身經濟條件允許下,一般都會去追求更好的體驗,因此而購買更多裝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雖然跑步裝備不至於武裝到牙齒,但種類繁多也足以讓筆者驚詫。除了有雙好鞋之外,根據個人喜好不同,可能還需要遮陽帽、運動耳機、防風眼鏡、速乾衣、計步器、心率計、壓縮褲、吸汗襪、背包、水壺、能量餅乾等等。對此,部分國內外運動品牌早就行動起來,推出一系列跑步裝備以搶佔市場先機。

不過,裝備並不是最花錢的地方,畢竟裝備有生命周期,大部分不需要頻繁更換。一位朋友告訴筆者,最花錢的地方其實是交通和食宿。以他每年在國內參加兩三次馬拉松賽事為例,僅交通和食宿費用就需6000元左右。正是看到跑步愛好者身上蘊藏的附加值,越來越多的城市熱衷於舉辦馬拉松比賽,放大賽事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以最近湖北遠安舉辦的田野馬拉松為例。據當地媒體報道,遠安馬拉松僅投入250萬元,綜合收益預計超過4000萬元。從這場比賽看,舉行馬拉松比賽的性價比確實非常高。

儘管性價比高,可並不意味著國內所有馬拉松比賽都能大賺特賺,只有那些有品牌有特色的比賽才有可能掙得盆滿缽滿。上海蒸蒸日上四環跑的組織者劉輝告訴筆者,要在同質化比較嚴重的馬拉松比賽中突圍,就要打造自己獨有的特色。蒸蒸日上四環跑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行,是目前國內僅有的一項賽車場半程馬拉松。該賽事雖然沒有獎金,但每年仍吸引近萬人蔘賽,今年元旦的賽事名額,僅4個小時就被搶光。對於目前多數馬拉松比賽還未找到收支平衡點的現狀,劉輝認為,收支平衡是相對的,蒸蒸日上四環跑舉辦3年仍沒實現收支平衡,但是品牌的積累正在逐漸實現財務增長,明年的賽事贊助商已經提前一年開始簽訂了。

在馬拉松專業人士眼裡,國內一年300多場馬拉松比賽與美國、日本每年1000場以上相比,還是太少。所以,儘管盈利存在困難,但仍有大量社會資本跑步進場,一個逐漸成熟,逐步釋放潛力的市場值得期待。按照田徑協會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舉辦馬拉松及路跑賽事超過800場,參賽人次超過1000萬。以目前的增長速度,很有可能提前實現這個目標。不難想象,迅速增長的跑步人群和比賽,將帶來更加豐厚的經濟效益,馬拉松經濟也就真正成為跑出來的大生意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