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雜文:《中國詩詞大會》的詩詞之美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詩詞大會》的詩詞之美

跨越千年,溝通古今,《詩詞大會》的熱播,將千百年的如珠詩句串起若風鈴,迴響在當下億萬人心靈窗口,完成了一次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這一文化盛宴成功喚起中華兒女深埋於心的文化基因。

是詩詞的國度。屈原、陶潛、李白、杜甫、蘇軾,一位位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人,在這個文明古國的歷史中,留下了數不盡的動人篇章。手捧詩作,總能在寥寥數字中真切地體味到種種情感的抒發,觸碰到萬千思想的表達。於此,詩詞之美盡顯。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詩經》中引發創作者詠嘆、感喟與哀傷的具體事件與內容或許已在歲月的長河中模糊了印跡,但是它所傳達出的或喜或悲的真摯情感卻讓不同時代的人們真實地感受到創作者彼時的心境,在精神世界里與之進行著思想上的交流與互通。自此,美學的民族特色從《詩經》中向人們款款走來,帶著詩詞特有的以抒情為主的基本美學特徵,走入了每一個國人的內心。

在「衣被詞人,非一代也」的屈原筆下,繽紛的情感世界就在鮮艷而深沉的想象中一一幻化而來。「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在充滿「無羈而多義」的浪漫想象中,主人公即使粉身碎骨亦不改初衷與志向的熾熱情感,就這樣完滿地融入了讀者的血液之中,滿足了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渴望,彰顯了中華詩詞的抒情言志之美。

鍾嶸在《詩品》中曾稱《古詩十九首》「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這一讚譽的獲得來源於詩人透過文字將友情、別離、懷鄉、勸慰、願望、勉勵等種種人生經歷與悲歡離合糅合於一體。很多看似悲觀、消極的感嘆下,深藏著的卻是對生命的強烈渴求與留戀。歲月洗禮后,流傳廣泛的優秀詩篇,更多的是抒發一種向上而激勵人心的意緒情感,但像《古詩十九首》、建安風骨、正始之音直到陶潛的自輓歌中所透露出的對生死的悲傷,實際上並不使人心衰氣喪,而會在反覆吟誦后獲得一種具有一定深度的積極情感,遠非頹廢與消沉。「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這種自然平凡、質樸無華的意境背後,蘊含著芳草般幽香的盎然生氣,給心靈帶來平復與寧靜,引領著人們在山水草木中共同探尋真實的自我。

跟隨時間的腳步走入唐代歷史,文學藝術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詩。「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在劉希夷與張若虛的筆下,一種深沉寥廓、神秘親切的「宇宙意識」躍然紙上,優美流暢的文字彷彿化為輕盈靈動的蝴蝶,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窗欞。聞一多更是將「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讚譽留給了《春江花月夜》。其實,詩中是有著點點惆悵與感傷的,只是這種哀愁僅是輕到如煙一般,「儘管悲傷,仍感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面對無窮宇宙,青春的短促與生命的有限總能觸發我們的留戀與悵惘,但與此同時也總會伴隨著對美景、對自身和對世界的珍視與覺醒。因此,詩中所透露出的並非是真正沉重的內容,而是夾雜著些許迷惘的激勵與歡愉,浸透著悵然的快慰與甜蜜。盛唐之音在詩歌上的頂峰當推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超越青春,超越邊塞,超越江山,超越美景,突破羈勒,恣意揮灑,飲酒賦詩,縱情歡樂。這看似衝口而出、信手拈來的詩句,卻給人們帶來無可比擬的痛快淋漓與難以名狀的美妙奇異。它的「不可預計的情感抒發,不可模仿的節奏音調」,就這樣不可預知地向人們襲來,如暴風驟雨般震顫人心。這種衝擊感如此之強烈,則是因其背後隱藏著「酒中仙」對建功立業的無比渴望。情感的噴涌與情懷的傾吐就這樣為詩詞之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花輕似夢,雨細如愁,日常的種種呈現眼前,細密微妙的思緒從指尖流出,小而狹,卻巧而精。即使是家國情懷,壯志未酬,也是「殘燈明滅枕頭倚,諳盡孤眠滋味」,抑或「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心情意緒於細膩筆觸顯現,更易使人動情。「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之詞更是含蓄而深沉地將其對自身遭際與無所寄託之感充分表露,惹得眾人也不由得跟著喟嘆,發生出些許沉重感傷。

至情方得至美。中華詩詞歷經數千載,積澱下時代的精神,將文人墨客之思想、情感、觀念、意緒凝練於字裡行間。直至今日,我們一唱三嘆,猶能沉浸於詩詞的至情至真之中,盡享綿延五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聆聽純美的心的風鈴之吟……

作者簡介:匡天龍,作家,詩人,筆名有流沙、流沙江、匡花壇、匡金火、洪湖浪濤、流沙江河。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生。1976年中秋節出生,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洪湖鎮汴河街道匡家祠堂村人,有著作多部。現為廣東省廣州市金火學校校長。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