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蛟龍」號創造世界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最深紀錄

原標題:「蛟龍」號創造世界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最深紀錄

核心提示:6月13日14時39分,「蛟龍」號在海底作業3小時16分鐘后,載著張東聲、潛航員傅文韜和陳雲賽,完成了大洋38航次的最後一潛。

據報道,為推動深海運載技術發展,為大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提供重要高技術裝備,同時為深海勘探、海底作業研發共性技術,2002年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研製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工作。「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第一台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設計深度為7000米。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最後一潛

當地時間6月13日6時58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8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載著3名潛航人員離開「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緩緩進入水中。7時05分,「蛟龍」號離開陽光照耀的海面,向著太平洋雅浦海溝深淵潛去。當日14時39分,「蛟龍」號在海底作業3小時16分鐘后,載著張東聲、潛航員傅文韜和陳雲賽,從水下6684米的雅浦海溝海底浮出水面。31分鐘后,回到「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甲板。

這是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最後一潛,也是自2013年開展試驗性應用航次以來整個試驗性應用的「收官之潛」。

安全性得到充分驗證

據科技日報報道,四年裡,「蛟龍」號下潛足跡遍布南海、太平洋、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等6大海區,作業地形包括海山、冷泉、熱液、洋中脊、海溝、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特別是在馬里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下潛作業中,發揮了全球領先的深度技術優勢,為搶佔國際深淵科學研究前沿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在完成本航次科學調查任務后,「蛟龍」將進行系統升級和改造。「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3日順利完成大洋第38航次第三航段最後一潛(總第152次),這也標誌著「蛟龍」號圓滿結束長達4年的試驗性應用,潛水器安全性、可靠性、先進性得到了充分驗證。

四大技術特點

一是在世界上同類型的載人潛水器中具有最大下潛深度7000米,這意味著該潛水器可在佔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使用;

二是具有針對作業目標穩定的懸停定位能力,這為該潛水器完成高精度作業任務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是具有先進的水聲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測能力,可以高速傳輸圖象和語音,探測海底的小目標;

四是配備多種高性能作業工具,確保載人潛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環境或海底地質條件下完成保真取樣和潛鑽取芯等複雜任務。

實現三大技術突破

三種自動航行:自動定向航行,駕駛員設定方向後,「蛟龍」號可以自動航行;自動定高航行,儘管海底山形起伏,「蛟龍」號可在複雜環境避免出現碰撞;自動定深功能,可以 讓「蛟龍」號保持與海面固定距離。

深海精確懸停:在海底洋流等導致「蛟龍」號搖擺不定,機械手運動帶動整個潛水器晃動等內外干擾下,能夠做到精確地「懸停」。在已公開的消息中,尚未有國外深潛器具備類似功能。

水聲通信技術:科學家們研發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解決多項難題,比如水聲傳播速度只有每秒1500米左右,如果是7000米深度的話,喊一句話往來需要近10秒;聲音在不均勻物體中的傳播效果不理想。

創造了世界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最深紀錄

「蛟龍」號試驗性應用階段先後在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區下潛,作業地形涵蓋了海山、冷泉、熱液、洋中脊、海溝、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統計顯示,「蛟龍」號在試驗性應用階段的下潛,17次作業水深超過6000米,其中11次超過6500米。大洋38航次中,「蛟龍」號曾在2000米海山區5天4潛,在6000米深淵區5天3潛。

「蛟龍」號大深度作業能力人所皆知,海試時曾經深潛7062米海底,創造了世界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最深紀錄。【綜合新華網、科技日報、光明網、環球網、新安晚報報道,原標題和原文有改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