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阿里雲攜中國技術出海 深入歐美腹地

參考消息網4月25日報道 「你既不是來賣貨的,也不是來買我們的,居然是來提供核心技術服務的。請問,你確定自己是來的嗎?」這是一位美國客戶在成為朋友之後,對阿里雲海外技術總監王宇德開的一個小玩笑,卻也代表了國際市場對企業的普遍認知--要麼是干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要麼是來買買買的。

信息技術人都是從小讀著英文的教程,沿襲矽谷定下的標準學習和編寫程序的。作為傳統的信息技術高地,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曆來是技術輸出的多,而這一次阿里雲卻帶著寫著中文註釋的代碼回到這些科技腹地,來測試一個問題:是否在民用高科技行業,終於有了和美國乃至全世界公平競爭的能力?

2016年8月,阿里雲副總裁喻思成在北京雲棲大會。

直面谷歌、微軟和亞馬遜

在矽谷,人們當然都知道亞馬遜的AWS,但像特德他們這群不想一直待在佔有優勢的「舒適圈」(Comfort Zone)來到阿里雲的技術人卻認為矽谷終究會領教到阿里雲的「厲害」。

特德此前在Akamai(上市公司,做內容交付網路和雲服務)工作,如今來到阿里雲,他發現這家以電商聞名的公司,做出的雲產品居然能媲美美國最頂級的科技公司。

「我對阿里巴巴的印象可能首先是Jack Ma(馬雲的英文名)是個商業天才,但其實在商業的光環之下,阿里的技術做的更成功。」

特德說,在決定是否要入職阿里雲之前,他曾拿阿里雲和其他市場上最有名的雲服務做過比較,發現阿里雲並不弱於其他國際上的競爭對手,並且在特定領域,阿里雲的表現是更穩定、更優秀的。

「在特定領域」尤其指跨境雲服務(Crossborder Cloud),這一直是個難點,但又是跨國公司所急需的。越來越多美國公司想把業務拓展到和亞洲,那就必須獲得快速穩定的跨境雲服務。

但阿里雲進入美國,尤其是在矽谷這個風向最靈敏的地標,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說服美國客戶,相信這家公司。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大家像我們一樣,了解阿里雲到底有多優秀。」特德的同事布蘭登補充道。

在加入阿里雲之前,布蘭登和大部分普通美國人一樣,聽過馬雲的名字,也知道「淘寶」和「雙11」——但也僅限於此。而加入這座商業帝國之後,他才切切實實感受到其龐大、高效和複雜。

就在聊天間隙,布蘭登還叼著一根吸管喝咖啡,同時手指飛快地在電腦鍵盤上敲擊:「這些潛在客戶的名單需要立刻更新!我一秒鐘都不想浪費。」

工作是複雜的,同時要求事無巨細。但在矽谷這個不大的辦公室里,每個阿里雲員工,平靜的面孔上都有一雙野心勃勃的眼睛。

比如特德,他笑容謙和,卻練就一身強壯的肌肉,並且話一多就忍不住一再表示自己的興奮難抑。

「你知道嗎?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步伐剛剛展開!我們正在這個過程中行進,不是參與,而是引領!」

幫助一家在家喻戶曉的企業進軍國際,還要和最有實力的公司正面競爭,包括谷歌、微軟和亞馬遜,這自然是令人振奮的。

在歐洲「戰場」與「3A」正面競爭

「反應一定要比亞馬遜或者微軟要快!」

劉凱群是阿里雲駐站在歐洲的業務經理,他在歐洲已經居住了十年,法語比中文要流利,卻與歐洲法語區的悠然生活並不沾邊。講起拓展業務的秘訣,他第一反應就是:反應得快!

2016年阿里雲在德國設立了第一個歐洲數據中心,與亞馬遜和微軟開始了正面競爭,同期設立的還有阿里雲在中東、日本、澳大利亞的數據中心。

據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了解,加上此前已經開服的美國西部、美國東部、新加坡、香港等地域節點,在過去的兩年裡,阿里雲在全球主要互聯網市場建立了8個海外數據中心,初步形成了基礎設施的覆蓋。

覆蓋只是第一步,阿里雲主管國際業務的副總裁喻思成提出一個概念,建站是國際化1.0,本地化運營則是國際化2.0。

劉凱群和其他在海外駐紮的阿里雲員工肩負的就是本地化運營的國際化2.0版本。

一次,客戶凌晨發來了諮詢郵件。對方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奢侈品公司,劉凱群第一時間回復了客戶,兩三封郵件往來中就敲定了第二天上門拜訪談業務的機會,最終順利拿下訂單。

事後劉凱群才知道,這家奢侈品公司同時給好幾家雲計算公司同時發了郵件,其中也包括阿里雲在歐美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亞馬遜和微軟。

這是一次服務響應速度的測試,以勤奮為代價,劉凱群贏得了訂單,阿里雲也贏得了客戶。

劉凱群在歐洲的同事也奉行這一標準,他們在德國的辦公室會議室的牆上用簽字筆寫著,「We are new here」,提醒自己要抓住任何市場機會,在由歐美企業把持的全球IT市場上站穩腳跟。

在全球市場上,亞馬遜佔據整體市場份額的約30%,但它並不是在所有區域市場都能稱王。例如在亞洲,公共雲市場規模只是美國的十分之一,但這個市場正在急速膨脹,總體市場規模增長速度是西歐和美國的兩倍。

「速度」似乎在互聯網的任何分支里都是適用的,的電商、支付、打車等都以歐美無法理解的速度快速增長,而作為支撐這一切的源頭,雲計算也正在經歷高速增長。

「歐洲是個很按部就班的市場,他們嚴謹的經歷了傳統IT的信息化架構搭建,現在正在轉移到雲計算平台。」 劉凱群的上一份工作就與傳統IT相關,現在他的大部分前同事都轉型到雲計算公司。

劉凱群和同事們對「征服」歐洲市場都有「謹慎」的信心,從去年年底開服到現在,阿里雲歐洲節點服務的用戶數量已經頗為可觀。

「這裡不是阿里雲的老家,但也不是亞馬遜和微軟的老家。純粹拼技術和服務我們是不怕的。」

歐洲對於「3A」(Alibaba、AWS、Azure)來說似乎是個公平的「戰場」,現在所有參賽者就位,一場把所有企業機構帶入雲計算時代的革命長跑,剛剛打響了第一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