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唯一出路

吳孔明

■本報記者 王方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根基,糧食安全事關國家生存,農業生產資源有限,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唯一出路。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根基,糧食安全事關國家生存,農業生產資源有限,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唯一出路。」近日,農業科學院在河北阜平舉辦的「農科講壇」上,農科院副院長、工程院院士吳孔明如是說。

在他看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實施,迎來了全球化的戰略性機遇,農業發展也面臨著戰略性抉擇,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節本增效、優質安全、綠色高端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而科技創新正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

農業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吳孔明表示,以農科院為代表的科研單位開展了糧食作物品種培育與高產創建、畜禽水產遺傳育種與健康養殖、資源節約型及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體系研究、農業機械裝備創製與農產品精深加工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攻關,農業整體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十二五」以來,發表的國際科技論文數量連續多年穩居第2位,被引次數從第8位升至第2位;從國內來看,共有175項農業科技成果獲得了國家獎;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選育並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3100多個,累計推廣15億畝;首次研製形成重型拖拉機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

「十二五」期間,育成糧食和經濟作物新品種3700多個,第四期「超級稻」攻關實現百畝連片平均畝產1026.7千克的新紀錄,玉米高產突破了小面積1400千克/畝和大面積1100千克/畝的難關。

畜禽水產方面,培育了南陽牛、巴美肉羊、大通氂牛、大恆肉雞、北京鴨、高山美利奴細毛羊等新品種,開展了營養評定、集約化養殖、海水養殖關鍵技術等健康養殖研究,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豬藍耳病等疫病,還進行了遠洋漁業新資源勘測和開發技術研究。

數據顯示,新型肥料減少N2O排放量45%以上,減少硝態氮流失60%以上;生態農業技術減少坡耕地水土流失量50%以上;旱作節水技術使每毫米降水的糧食生產量由0.4千克增加到0.6千克以上;重大生物災害防控方面,攻克了監測預警與檢測、控制關鍵技術等。

此外,創製了大馬力拖拉機及複式作業技術與裝備、多功能聯合收穫技術與裝備等農機裝備;創新了農業生物製造與食品精細加工、農產品安全危害控制及檢測、現代物流關鍵技術和裝備等農產品加工技術。

「農業在GDP中的比重可以說是逐年下降,但農產品加工業在GDP中的比重卻逐年上升,所以整個產業鏈在不斷延長。初級農產品經過加工后可能增值5~10倍,因此農產品加工業對推動傳統農業的發展尤其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非常重要。」吳孔明說,農業科技水平整體處於發展家前列,部分領域達國際先進,一些技術方向國際領先。

國際領先的有主要農作物基因組學、超級雜交水稻與禽流感疫苗等重大技術產品研發;國際同步的是糧食作物種質資源發掘與新品種培育、優質豐產栽培、重大植物病蟲草害及動物疫病防控、生物農藥及緩控釋肥研發等;在農林生態安全、多功能農業裝備、現代奶業、農業精準作業等領域,與國際差距也大幅縮小。

顛覆性技術帶來農業革命

科技型高產農業、集約化高效農業、智能型低碳農業、工廠化基因農業、生物質能源農業、都市型生態農業、三產融合型農業……這已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概念,人們或多或少地能接觸到一些,它們的背後是什麼力量在驅動?

「顛覆性技術正在為整個農業的生產方式帶來改變。這些技術不斷應用,產生新的農業產業、新的業態,打破了過去傳統農業和現代工業之間的界限。」吳孔明表示。

對農業有革命性影響的有:生物技術,如生物組學、合成生物技術可作新的動植物和品種培育,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組編輯技術可作動植物精確和定向育種,幹細胞和細胞工程技術可作藥物分子設計;信息技術+先進位造,如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北斗導航、智能裝備打造智慧農業,以及工廠化農業;創新材料,如納米藥物、肥料等綠色投入品,以及生物基材料、生物質能源等。

事實上,科技創新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達到了55%,農業技術進步不斷驅動農業產業變革,新的農業產業業態已初現端倪,戰略性新興產業異軍突起,新的綠色革命(綠色化)悄然興起。

吳孔明指出,農業科技重點創新領域主要在以下方面: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材料與先進位造等前沿領域的原始創新,農業高產高效安全生產技術系統,資源高效利用與低碳綠色農業技術模式,新興農業產業核心關鍵技術,區域可持續發展模式和綜合解決方案,農產品加工產業和質量安全全過程監測追溯,現代農業裝備。

如農業信息技術,包括精準播種、施肥、施藥、除草,精準導航與測控,物聯網,互聯網雲服務等。配備北斗導航的拖拉機精度可達每公里3~4厘米的橫向偏差,有效降低田間作業重疊遺漏率,播種均勻一致、深淺一致;拖拉機邊走邊診斷氮素狀況,然後精準施肥(地點、投入量);拖拉機還可配套變數農藥噴洒機,實現灑量控制、噴桿摺疊及噴洒高度調節電子控制。

「我認為信息技術已經顛覆了傳統的農業,從種到收,再到市場、餐桌,無所不為,而且不斷集成、不斷系統化,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農業服務平台。」吳孔明說。

再如轉基因技術,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經過人工分離、重組后,導入並整合到目標生物細胞內的基因組中,使目標生物的遺傳物質得到改造,獲得人類想要的新性狀如抗蟲、抗病、優質等。目前已獲得了一批具有產業化前景的標誌性重大成果,產業化蓄勢待發。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