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軍事才能更厲害,鹵城大戰,說明一切

一、架空李嚴,再出祁山

劉備在白帝城病危時,仿照孫策託孤張昭與周瑜,將劉禪託孤給諸葛亮與李嚴,按理說諸葛亮主內政,李嚴統軍事。

但在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赴南中平叛,一下子剝奪了李嚴對中央軍的控制力;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北伐前夕,又邀李嚴增兵漢中,李嚴不願意,就以各種理由拒絕,並要求划五郡另立巴州,歸其所有,作為增兵的交換,但被諸葛亮拒絕;建興七年(228年),諸葛亮收復武都、陰平二郡,李嚴誘導諸葛亮效仿曹操「稱王加九錫」,再次遭諸葛亮拒絕。

到了建興八年(230年)七月,曹真伐蜀,面對大軍壓境,畢竟國家安全是第一位的,李嚴不得不支援漢中,但同時又開出條件,希望自己也像諸葛亮一樣開府治事。而諸葛亮則恩威並重,一方面拒絕其開府,另一方面升其為驃騎將軍,並任命其子李豐接任江州都督。於是,李嚴帶領兩萬人馬從江州沿米倉道進駐漢中。

(央視三國演義,李嚴)

既然李嚴把人馬已經拉到了漢中,諸葛亮再無顧忌,於是很快,收了李嚴的兵權,這讓李嚴更加不爽,索性改了名字,叫「李平」,以暗中表達內心不滿。

李嚴到漢中半年後,即建興九年(231年)二月,諸葛亮再次啟程,開始了第四次北伐。

此次北伐,仍由諸葛亮親自挂帥,參謀團有護軍費禕、中監軍鄧芝、丞相長史楊儀、丞相參軍馬忠等;指揮官有前軍師大將軍魏延、督前部高翔、督後部吳班、無當監王平等,總計六至七萬人馬,為歷次北伐最多。

(央視三國演義,諸葛亮)

除此之外,諸葛亮也給留守漢中的李嚴,配置了些人馬,一則防止曹魏進攻,另一方面,萬一前線膠著不下,李嚴也可以率軍北上牽扯敵人。而李嚴本人,被任命為「中督護兼署丞相府事」,說白了,就是負責人員補充、糧草調配等方面的事宜,蔣琬為其副手。作為漢中的二號人物,只負責管理後勤,李嚴內心的陰影可想而知,而這些,都為接下來的北伐,埋了一個大坑。

二、曹真病故,司馬掌印

此時魏國方面正處於曹真伐蜀后處於修整期。具體為:大司馬曹真駐長安,車騎將軍張郃駐洛陽,征蜀將軍戴凌、雍州刺史郭淮駐隴西,后將軍費耀駐上邽,賈嗣、魏平駐守祁山。

諸葛亮於二月出漢中,水路運糧,陸路行軍,三月兵臨祁山,具體路線請參考作者(頭條號故道之路)我的上一篇文章。消息傳到長安,此時曹真已經病入膏肓,只得要求各地堅守城池,不得擅動,同時向洛陽求援。

曹睿緊急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大司馬病重了,這該怎麼辦?結果滿朝文武倒認為大可不用擔心,理由就是根據情報,諸葛亮沒有帶輜重,堅持不了多久,「不擊自破」;甚至還有人出主意,說把上邽附近的麥子先割了,餓死敵人。大臣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沒有發現蜀軍的運糧大隊,殊不知,此時的糧道已改為水路,而運輸工具,則用上了諸葛亮親自設計的「木牛」。

面對大臣們的經驗主義,輕敵之風,曹睿覺得不放心,於是,緊急調司馬懿從南陽趕赴洛陽,並對他說「西方事重,為君不可負者。」司馬懿也二話沒說,立刻去長安換回曹真,「督雍、涼二州軍事」,並與張郃匯合。不久后,曹真病逝,從此,司馬懿全面接管了曹魏的中央軍,軍隊人數大致十萬左右,另外還督管隴右的兩至三萬守軍。

(央視三國演義,司馬懿)

張郃見到司馬懿后,打探到漢中還有軍隊留守,擔心諸葛亮又搞聲東擊西,便勸司馬懿分兵駐防關中的雍縣、眉縣一帶,但是司馬懿不聽,並對張郃說:「要是分兵后,咱們去祁山的兵馬能打贏諸葛亮,那就分兵;要是打不贏,豈不是重蹈當年楚國被黥布各個擊破的覆轍嗎?」。於是,司馬懿進駐隃糜(現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準備沿隴坻道,也就是街亭的那條路,開進天水。

三、圍攻祁山,上邽割麥

很快,蜀漢軍隊將祁山堡團團圍住,曹魏守軍有限,賈嗣、魏平等不敢出戰,只得向司馬懿求援。司馬懿命令費耀、戴凌留四千精兵守上邽,其餘由郭淮率領,全部去救祁山,同時自己日夜兼程趕赴戰場。

諸葛亮聽說郭淮等人前來,便親帥大軍迎戰,大勝,郭淮等人只能退守上邽。諸葛亮留一部分人馬繼續攻打祁山,自己則親率主力包圍上邽。

此時諸葛亮面臨的情況,與第一次北伐何等相似,同樣的圍攻祁山堡,同樣的在上邽困住了郭淮。不同的是,面對司馬懿的援軍,諸葛亮這次再也沒有派馬謖之類遠去街亭「堵援」,而是打算把司馬懿放進來,再消滅之。話句話說,諸葛亮的軍事思想,已經由一伐時的攻城略地,上升到現在的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正所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當年街亭之戰,表面上看是主動去「打援」,本質上卻是被迫分兵去堵張郃,還把戰線拉長了400里,結果被各個擊破。而這回的戰術,表面上是把敵人放進了隴右,實際上卻拉長了敵人400里的補給線,一正一反,800里的距離,使得諸葛亮既可在上邽以逸待勞,又可呼應祁山分隊,而司馬懿不得不從洛陽到長安再到天水,長途跋涉,疲於奔命。從此,戰爭的主動權,落在了諸葛亮手中。

正因如此,靠近上邽后,諸葛亮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在城東二里的一處高地安營紮寨,當地人叫它「下募城」,全軍休息,等待司馬懿。考慮到戰爭可能會持久,上邽一帶又是隴右少有的產糧區,雖然麥子還沒有熟,就算自己不吃,也不能留給敵人,於是諸葛亮命令把上邽周邊的麥子全部割掉。這樣如果戰鬥打到秋天還沒結束,曹魏方面也將面臨隴右無糧的困境。諸葛亮再次讓自己的劣勢和敵人拉平。

很快,曹魏的援軍趕到。司馬懿見諸葛亮沒在渭水設防,很得意,覺得諸葛亮也不過如此,於是索性渡過渭水,也夯土搭寨,與諸葛亮對峙起來,當地人叫它「上募城」。

殊不知,他正在落入諸葛亮精心設計好的圈套。

四、天水對峙,鹵城大捷

諸葛亮與司馬懿在上邽城旁各築營寨,司馬懿因不了解諸葛亮虛實,又是第一次交手,故謹慎起見不敢進攻;而諸葛亮計劃著再次誘敵深入,所以也不出戰。就這樣,兩家對峙了十餘天。

敵人的情況也了解的差不多了,考慮到在人家上邽的門口,很容易被裡應外合,於是諸葛亮首先回撤。司馬懿也很謹慎,試探性地派牛金追擊,結果剛一交鋒,蜀軍又撤退,於是斷定諸葛亮是「真」撤軍,便引主力追擊,但又怕中了埋伏,於是只在後面尾隨,被諸葛亮帶到了鹵城。所以你看,司馬懿一直搞不清諸葛亮的底牌,始終被牽著走。

鹵城,現甘肅省禮縣祁山鄉鹽官鎮,東西兩側群山坐落,唯獨中間西漢水河畔是一塊南北狹長的平地。諸葛亮決定,把決戰的地點就設在這裡,其一,這裡是祁山至天水的必經之路,進可攻,退可守,還把祁山與上邽的敵人分割成兩塊;其二,這裡地形狹長,不利於曹魏騎兵作戰,反而利於漢軍在山地伏擊;其三,這裡距上邽120里,又再一次把敵人的戰線拉長;最後,這裡西漢水直通略陽,無論是從漢中運糧還是增援,都非常便利。

(今日鹽官鎮,即鹵城)

於是,諸葛亮在上邽搭建了一南一北兩個營寨,互為犄角,準備大決戰。

這時張郃看不下去了,又向司馬懿提意見「咱們這麼跟著也不是個事啊,我們優勢在於持久戰,就應該呆著上邽不動,祁山守軍知道援軍就在附近,也必然可以堅守,然後我們再派出奇兵超他們的後路,迫使他們退軍。現在我們就這麼跟著,也不交戰,這不是讓戰士們失望嗎」

司馬懿心裡肯定挺煩,心想你是老大我是老大?一路上就聽你叨叨叨,有完沒完,於是就沒理他,也追到了鹵城。看到諸葛亮築寨,司馬懿也趕緊紮營,繼續了上邽城外的那一幕:兩軍對峙,大眼瞪小眼。

司馬懿的算盤是:上次你諸葛亮打陳倉,二十多天就沒糧食了,這次都過去快兩個月了,我就不信耗不死你。

可他哪知道西漢水的航道上,來自漢中的糧食,正源源不斷地發往祁山。

結果這一對峙,又一個月進去了,這下子魏國的將領們可坐不住了,就連之前當了縮頭烏龜的賈詡、魏平也紛紛請戰,並說「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馬懿心煩意亂又窩火,拼了!於是,曹魏終於主動出擊了。

而諸葛亮終於等來了這一刻,他知道,長途跋涉又不敢交戰的敵人,早已心煩氣躁;他知道,遍布山野的鹵城是個騎兵展不開步兵打伏擊的好地方;他還知道,經過多年北伐,自己的軍隊戰鬥力早已爐火純青。

五月,司馬懿派張郃攻南營,意圖吸引諸葛亮主力救援,然後自己再率主力攻打北寨。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司馬懿的把戲,派王平領本部無當飛軍堅守,以牽制張郃;派魏延、高翔、吳班三路主力迎戰司馬懿。蜀魏之間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決戰開打了。

王平「忠勇而嚴整」,當年在街亭打敗的情況尚能嚇唬住張郃,這次率領南中精銳無當飛軍,更是沒有問題;而魏延「勇猛過人」,剛在陽溪大敗郭淮,野戰經驗豐富,就讓魏延去蕩平司馬懿吧。諸葛亮這次,可謂是知人善用了。

果然,這支歷經了無數血與火考驗的蜀漢勁旅,像奔騰的大潮沖向敵軍,一時間血肉模糊,紅光四起。司馬懿顯然沒有經歷過這種級別的野戰,漸漸地,蜀軍佔據優勢,再漸漸地,魏軍被徹底打敗。

(央視三國演義 蜀魏交戰)

史載此戰過後,蜀漢方面得「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這是什麼概念呢,簡單地說,就是這一仗殺死了敵人一萬餘人。

五、糧食、糧食、糧食

鹵城大勝,司馬懿收拾殘部,撤到上邽,諸葛亮率軍跟進,將其包圍。蜀漢迎來了北伐以來最好的局面,一時間似乎看到了恢復漢室的曙光。

此時,已是農曆六月,夏秋之際,漢中又下起了大雨,上一年澆滅了曹真伐蜀,這一年卻給李嚴的運糧帶來了麻煩。於此同時,因為之前魏延在陽溪掠糧,諸葛亮又在上邽搶割,司馬懿也面臨著糧草將要耗盡的困境。

(央視三國演義,木牛運糧)

就在這時,兩個配角,左右了這場戰役。

曹魏方面,是郭淮,這哥們長期混在隴右,在羌、胡等少數民族中有聲望,看到軍中缺糧,就跑到少數民族屯子里,軟硬兼施,連唬帶騙,搞來了一批糧食,總算解了燃眉之急。

蜀漢方面,是李嚴,前面說過這次北伐的糧道主要靠漕運,現在洪澇泛濫,船不能行,於是李嚴派人向諸葛亮報告情況,詢問對策。

諸葛亮算到對手可能比自己還缺糧,估計也要堅持不住了,於是給李嚴寫信,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計,請李嚴從漢中出兵直搗關中,司馬懿必然回撤,我大軍可取隴右全境;中計,李嚴同志請你千方百計客服困難保障糧草,我們繼續與敵人對峙,敵人也快堅持不住了;下計,撤軍,返回漢中黃沙屯田去。

諸葛亮當然希望李嚴認同上計,但鑒於兩人現在的關係,自然很不放心,於是又派人給遠在東北的鮮卑王軻比能送信,邀請他助漢伐魏,以此再開闢一條戰線逼司馬懿退軍。

很遺憾,這兩個寶都沒壓中。軻比能與蜀漢並無深交,兩個月前還向曹睿獻過馬,本著誰也不得罪的立場,軻比能帶著幾萬騎兵跑到北地郡(現陝西銅川一帶)溜達了一圈,曹睿趕緊派雁門太守牽招出兵去打,而軻比能見朝廷玩真的,就很快又帶兵就返回了漠南(今內蒙古中部一帶)。

在漢中,早已內心失衡的李嚴,決定不再執行這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憤然選擇了下計。於是,派遣參軍狐忠和督軍成藩去軍中,告訴諸葛亮真的運不來糧食了。

沒有辦法,只好退軍。名揚千古的諸葛亮與子孫稱帝的司馬懿的第一場較量,就伴隨著郭淮和李嚴這兩位配角截然不同的表現,結束了。

小編故道之路我只能說,豬隊友坑死人。。。

六、張頜戰死、李嚴被費

看到蜀軍撤退,司馬懿真心想追擊,至少洗刷掉之前鹵城之敗的恥辱。但也許是上次的戰敗后怕了,司馬懿覺得還是張郃打仗更在行,於是,派遣張郃進行追擊。

張郃不幹了,毫不客氣的對司馬懿說「圍城必闕,歸師勿追」。司馬懿這次被徹底激怒了,估計心裡在想,從出兵以來你就一直和我唱反調,就算你說得對,也必須執行我的命令,不然我以後怎麼帶兵。於是,司馬懿下達了必須追擊的死命令。

張郃當然知道諸葛亮是反擊好手,兩年前王雙被殺的事情還歷歷在目,於是,張郃小心翼翼的緊追蜀軍,但當路過狹窄的木門道時,還是被按慣例埋伏的弩手射中膝蓋,諸葛連弩的威力最終讓這位功勛卓著的五子良將僅存碩果,隕落了。

回到漢中后,一肚子火的諸葛亮找到李嚴,李嚴卻揣著明白當糊塗說「軍糧足饒,為何退兵」。又上奏後主說「我覺得諸葛亮是偽退誘敵」。諸葛亮拿著李嚴的前後兩份奏章比對,發現李嚴欺上瞞下,壞國家大事!於是,聯合一幫子官員,彈劾李嚴,廢為平民,遷徙到梓潼郡。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落下帷幕。都說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厲害,我想用足球比賽做個比喻:一支弱隊跑到強隊的主場打比賽,還圍攻強隊,您說哪個教練更牛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