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馬云:我在最艱難的時刻去了延安 在那裡決定建立淘寶

(ID:bingma-yong)

偉大的思想,總在歷史的深處,散發智慧的光芒。

在剛剛過去的西安首屆世界西商大會「浙商與西安對話」會議上,馬雲在主旨演講中講到:「在我人生最艱難無助的時候,我去了陝西,來到了延安革命聖地,在那裡我冥思苦想了幾天,做出了一個今天看來非常了不起和成功的決定就是建立淘寶。」

這句話引起了相當多人的興趣,也使「弦外之音」一詞在兵馬詠腦中閃現,這對渴望成功的人而言,像是指出了寶刀屠龍的秘密一般。

【1、延安之行】

公開報道中,馬雲去過延安3次。

最近的兩次分別是2015年8月和2015年12月,都是通過互聯網方式幫助當地農民。一次是幫助賣蘋果、一次是賣年貨。另外那次,就是他在多個場合提到的,在淘寶網創立之前,他最困難的時候去了延安。

這個時間大概是什麼時候?淘寶網創立於2003年5月,那就是說馬雲到延安的時間是2003年5月之前。

此時,正值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後。

據媒體報道,當時的阿里巴巴由於擴張得太快,到2002年,自身現金只夠維持18個月,他們已經到了不得不裁員的境地。阿里巴巴在美國矽谷有30個工程師,解僱的只剩下3個人;香港辦事處30人,裁得只剩下8人;昆明辦事處關了,上海辦事處調整到不足10人,北京辦事處也從大飯店搬到了泛利大廈。

事後馬雲是這樣評價當時的舉動,「我們清掉了很多高管,這是最大的痛苦。就像一個波音747的引擎裝在拖拉機上面,結果拖拉機沒飛起來,反而四分五裂。我們如果當時不做這樣的手術,可能阿里巴巴就沒了。」

但這個困難持續的並不長,到2002年年底,阿里巴巴實現了1美元凈利潤,跨過了盈虧平衡點,自那以後,公司的經營業績每年都在提高。

從這,可以猜測馬雲最艱難的時候應該是2000—2002年間,也就是說他正是這時候去的延安。

馬雲

【2、激蕩十年】

這個時期,我們國家剛剛步入「十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全國總人口為12.9533億,逼近13億,這也為創業企業融資時計算贏利提供了基數。

就在2001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1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國民眾一片歡騰。但互聯網泡沫的破裂,使得科技型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

這一年,思科、英特爾、3M、愛立信等有名的高科技公司開始大規模裁員。

作為「BAT」之一的騰訊,日子也比較艱辛。馬化騰四處籌錢應對互聯網寒冬,想把公司股份賣給新浪、搜狐,結果兩家都沒看上。

借了別人50萬,想用股權做抵,人家還不願意。可以想象,這個人看到今天如日中天的騰訊,定然是腸子都悔青了。更由於技術、成本上承受著巨大壓力,馬化騰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QQ註冊收費,這一招差點讓尚處幼年的騰訊止步於此。

此時的百度掌門人李彥宏,也處在事業的拐點。為了從提供搜索技術支持服務商轉做面向終端用戶的搜索引擎網站,李彥宏與他的董事們拍桌子、摔手機。甚至怒懟:「我他媽的不做了,大家也都別做了,把公司關閉了拉倒!」終於,在他的堅持下,2001年9月22日,百度中文搜索引擎正式誕生。

與互聯網巨頭輾轉難眠不同,憑藉腦白金再次「雄起」的史玉柱,剛剛還完了2億元欠款,正感嘆「可以踏實睡覺的感覺真好!」。

具有強烈憂患意識的任正非,雖然寫下了《華為的冬天》《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等文章,但依舊擋不住冬天的來臨。

2002年,受到電信、網通分立影響,各種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幾乎停滯,華為的裁員指標由此驟升至15%,創歷史記錄。

這時候的西安,雖然剛給高新區過完10周歲生日,但尚未誕生一家黑馬科技企業。倒是與西安這座城市有些關聯的人,逐漸展露出頭角。

時年,36歲的西安人,搜狐創始人張朝陽,雖然與其他科技企業一樣,面臨裁員、資金短缺等棘手問題,但生性洒脫驕傲的他,更在為「不知道為什麼而奮鬥」而發愁。

西安交大畢業的周鴻禕,攜3721網站之刃,過關斬將、所向披靡,2001年,全國超過95%(7000萬台)的電腦安裝了3721,2002年,3721的年營收超過2億人民幣,純利6000萬。與寒冬中瑟瑟發抖的互聯網企業對比,周鴻禕儼然成了大快朵頤的地主老財。

另外,西安鄉黨張藝謀開始轉型成為商業片導演,2002年他執導的《英雄》在國內收穫2.5億票房,成為影史上第一個票房超2億的導演,開啟了商業大片時代。

還有作為新西安人的比亞迪股份董事長王傳福,正在謀划著進入汽車市場,他將眼光投向了西安,並在2003年,以閃電速度收購了秦川汽車,從充電電池生產商轉身汽車生產商。

每個人、每個組織都在努力擺脫自己的困局,努力地活著,活的更好。因為正如馬雲寄語創業者的話,「當最困難是時候,就是離成功不遠了」。

馬雲與馬化騰

【3、大道至簡】

到底在這幾天,發生了什麼神跡,冥想到了什麼,竟會使得馬雲做出了如此了不起和成功的決定。

每個停下腳步的人,都在迫切地等待著答案。

眾所周知,延安是革命聖地,是共產黨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地方,也是創始人毛澤東生活和戰鬥了13年的地方。

馬雲也沒讓人等待很久,在一些場合他便透漏了答案。在2016年1月10日舉辦的「2016年浙商經濟形勢分析研判會」上,馬雲作為首屆浙商總會會長發表了演講,提出要學習毛澤東到延安的三件事。

事實上,在2000年下半年到2001年年底,阿里巴巴便實踐了這三件事,馬雲將之稱為三大運動:培訓(抗日軍政大學)、整風(延安整風運動)、大生產(南泥灣大生產)。

第一件是成立抗日軍政大學培養幹部。

1937年春,中央軍委決定把抗日紅軍大學正式改名為「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在「有軍必治校」思想指導下,僅抗大8期12所分校培養的抗日軍政幹部達20餘萬人,為奪取全國勝利奠定了組織基礎。

任何管理組織都想擁有超強能力的隊伍,只是各自實現的方式不同。有些是從外面引進,有些是內部培訓,還有的通過建立學校,後者往往烙印更深、影響更大。

阿里巴巴的「抗大」是兩個名為「百年大計」和「百年阿里」的培訓班。

阿里巴巴在不賺錢時,投資100萬大搞培訓。

阿里培訓新員工的培訓班叫「百年大計」,培訓幹部的培訓班叫「百年阿里」,後來還有一個培訓客戶的培訓班叫「百年誠信」,這三個」百年」共同組成了阿里巴巴完整的培訓體系。

用馬雲的話說:「『抗日軍政大學』,就是團隊管理和幹部管理。阿里巴巴三年以內,人是最關鍵的產品,所以,我們要在三年內鍛煉我們的隊伍,培養出一批人才。一個企業要成功要靠捕捉機會,但是練內功是最累的,灌輸價值觀是最累的。」

「百年大計」第一屆學員於2001年10月底畢業,這批員工被稱作「百大一期」。「百年大計」每屆有學員40—50人,最多一屆有90人。從2001年至今,阿里巴巴「百年大計」培訓堅持不懈。老阿里人都會問,「你是那期百大的?」來對暗語。

正是通過培訓,阿里巴巴團隊這支游擊隊變成了正規軍,阿里巴巴從激情創業走進了制度運營,使廣大員工認同了阿里巴巴的價值觀。

2015年,由柳傳志、馬雲等企業家和學者共同發起創辦的「湖畔學院」,旨在培養擁有新商業文明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新一代企業家,又是另一個創業「抗大」。

阿里巴巴「百年大計」開學典禮

第二件是延安整風運動,重塑理想主義。

從1941年5月開始,在延安開展了一場整風運動。

保持隊伍的純潔性,毛澤東在革命伊始,便懷有這樣的初心。三灣改編時,面對不足千人的隊伍,除了確定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還做出了一個決策——縮編。他宣布願留則留,願走的發給路費,將來願意回來還歡迎。自此,人還是那些人,但被注入思想和靈魂后,他們便脫胎換骨,成了新人。

長徵結束時,紅一方面進入陝北的部隊只剩6000人。到整風運動時,短短5年時間,共產黨已經發展成擁有80萬黨員的大黨,增長了133倍,其中90%以上是抗戰后入黨的新黨員。這些幹部「如不提高一步,將不能掌握將來的新局面」。

馬雲學習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企業中,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我們要告訴員工,如果認為我們是瘋子請你離開,如果你專等上市請你離開,我們要做80年的企業(註:此時還未提出打造102年企業),在當時環境浮躁氣很嚴重的時候,大家心裡一下子就靜下來了,這時候我們有一些員工就離開了。」

他還說:「我們提倡的價值觀、文化不要停留在口號上,而要落實在行動上。」當時的人事行政總監彭蕾說:「這不是搞什麼形式主義,而是真的要從心裡認同。如果不認同,我們會有相應的機制讓他們走開。」

新聞配圖

第三件是南泥灣開荒,也就是大生產運動,先活過去再說。

1939年2月,毛澤東在延安生產動員會講話,「我們是餓死呢?解散呢?還是自己動手呢?餓死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解散也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還是自己動手吧!」

從1941的春天開始,到1944年,經過359旅的四年耕種,南泥灣從一片荒地,變成了塞北的江南,據統計,1941年359旅共開荒地1.12萬畝,收穫細糧1200石,打窯洞1000多孔,蓋房子600餘間,糧食自給率達到79.5%,經費自給率達到78.5%。

何為「南泥灣大生產」?實際上就是開源。大生產的成敗關乎阿里巴巴的命運,關乎阿里巴巴最終能否熬過冬天走進春天。

馬雲說:「大生產,我們的銷售隊伍,我們的產品必須出來。沒有人會再來投資了,我估計後來的災難會更長。我們更要有充分的準備,不要到機會來了,我們卻沒有準備好。」「要在困難的時候守住自己的幾畝地,把畝產量搞好。」

阿里巴巴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確定了盈利模式和主打產品,開始組建銷售團隊,開始了「 供應商」 的銷售大戰,這支銷售團隊也被稱為「中供鐵軍」。通過這支最剽悍、最具戰鬥力的銷售團隊,不僅幫助阿里走出了互聯網寒冬,還確立了他在互聯網的江湖地位。

看一下從這走出的人,就知道「中供鐵軍」的厲害之處,也從側面理解阿里「大生產」效果了。它培養了大半個互聯網圈的「CXO」,有滴滴CEO程維、同程網CEO吳志祥、美團前COO干嘉偉、大眾點評前COO呂廣渝、趕集網前COO陳國環、去哪兒前COO張強、易到用車COO馮全林等。

馬雲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除了這三件事外,馬雲及很多優秀企業家在成功的路上,都在吸收和實踐著這些「成功方程式」。

馬雲曾說過,他能取得今天的地位,因為他相信一件事:全球視野,本土能贏。這應該也是汲取了「馬克思主義本土化、化」的營養。

後來,馬雲對阿里巴巴採用了「政委」體系,實行「把支部建在連隊上」。

還有「農村包圍城市」 戰略,這個道理誰都懂,但真正在商業領域用得好的,卻沒有幾個。

史玉柱利用了「農村包圍城市」策略,成功搶佔了市場,重新走上了事業巔峰。

華為的任正非在其海外戰略中也借鑒了這條經驗,先從非洲和亞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國家開始開拓國際市場,才逐漸在競爭激烈的世界通信市場站住腳,令人欣慰,也讓人思考。

【4、鑒往知來】

這多半年來,西安發生了許多積極的變化,很多是西安市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比如西安託管西咸新區、阿里巴巴西部總部的設立。尤其在「三大革命」、打造鐵軍隊伍的助推下,大西安的幹部作風、營商環境都得到了很大改觀。

正如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在《紀檢監察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上說道,「今年5月,我們與陝西省某市航天基地簽訂了京東全球物流總部、無人系統產業中心、雲運營中心合作協議。合作過程中,該市市委、市政府的戰略目光、創新精神和服務意識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種服務效率讓我對企業落戶該地有了巨大信心。」

但還有很多困局,比如在市第十三屆三次全會上,通過緊扣中省要求找短板、跳出西安橫向找短板以及自我剖析縱向找短板「三個維度」的自省下,王永康提出的「十個短板」和對應「十問」,可以說找到了目前西安以及西安企業面臨的問題和癥結。

每個短板,都可能有千萬種策略。

但從西商大會這場盛宴中,我們在接收各界精英大佬帶來項目禮物的同時,還要深思他們成功背後的經驗。尤其是想到他們縱橫江湖使用的屠龍寶刀——也可能對大西安的建設、破解十個短板有所裨益,竟然就安放於我們的側身之處,不禁令人唏噓。

知而行之,誰能否定西安土壤里就孕育不出馬雲似的黑馬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