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陸家嘴綠色金融專報|第18期

CFIC導讀: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表示,對環境違法企業實行零容忍的嚴格執法,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但反對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

要聞回顧

  • 油氣資源評價將突出綠色、深部要求

作為油氣資源領域的基本國情調查,「十三五」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將突出綠色發展要求,順應全球油氣勘探新趨勢,重點開展深層深海油氣資源評價。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8月23日在「十三五」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說,開展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是落實中央關於能源革命要求的具體舉措。「十三五」全國油氣資源評價要改變以往偏重數量的資源評價方式,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全面掌握油氣資源家底。要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要求開展生態環境允許程度評價,摸清各級政府設置的保護區及其對資源開發的限制要求。對油氣資源品質要進行預測評價,防止勘查開發中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

凌月明說,隨著勘探開發活動的深入,勘探開發深度不斷增加。要落實「向地球深部進軍」戰略,順應全球油氣勘探新趨勢,摸清深層、深海油氣資源潛力。近年來陸上和海域油氣井深度均呈逐年增長趨勢,陸上西部地區相對較深,東部地區井深也呈下延趨勢。海洋油氣勘探開發也正由中淺海向深海發展。本次評價要重點開展深層深海油氣資源評價,評價深度由7000米延伸到9000米。

作為「十三五」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組織實施單位,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謝承祥說,「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對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以及系統評價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次評價不僅重視油氣資源的地質評價,同樣重視油氣資源的經濟可采性評價和生態環境允許程度評價,通過創新開展全國油氣資源經濟可采性評價和生態環境允許程度評價,建立新型的資源評價方法體系。近期將重點修改完善評價技術要求,組織相關技術培訓。同時抓緊開展資源評價工作,2017年要重點完成深水油氣資源評價工作任務。(2017年08月24日)

  • 環保部:對環境違法企業零容忍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8月22日在環保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環境違法企業實行零容忍的嚴格執法,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但反對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

根據環保部公布的數據,近期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中發現,超過17萬家企業屬於散亂污企業。其中不少企業由於達標排放無望,面臨被關停的命運。這引起了輿論對於環保部門環境執法「一刀切」的質疑。

別濤說,從法律角度看,這些企業很多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環保設施未驗收或沒有正常運行,超標或超總量排污甚至沒有排污許可證等違法情況。對違法企業,法律法規均有相應的處罰規定。

他同時表示,散亂污的企業環保成本基本為零。這就導致同樣的產品,違法企業的實際成本很低,與守法企業的市場競爭不公平。

「對違法企業要嚴格執法,零容忍,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他說,「通過嚴格環境執法,使企業去掉僥倖心理,還給守法企業一個公道,讓守法企業不吃虧,讓違法企業不佔不應占的便宜。這也是法律規定的基本理念。」

他表示,環保部門從來不要求「一刀切」,而是既要反對部分地方平時疏於監管,讓違法企業長期存在的不作為,也堅決反對部分地方環保大檢查時採取簡單、粗暴「一刀切」的做法。

他提出,環境監管執法應該遵守三個原則:第一,對違法企業應該堅持零容忍,嚴格執法,公平執法;第二,對環保守法企業,應該公正對待,依法保護合法經營權;第三,從依法行政的角度看,環保部門對違法企業處理也要遵守法律規定的條件、程序,分類管理、合理引導、依法合理行政。(2017年08月23日)

  • 將推進臭氧和PM2.5污染協同控制

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在繼續將PM2.5作為大氣污染治理首要任務的同時,將以加強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為重點,紮實推進臭氧和PM2.5污染協同控制。

環保部宣教司巡視員劉友賓在8月22日環保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一情況。他表示,臭氧形成機理複雜、控制難度大,發達國家至今尚未妥善解決。研究表明,控制臭氧污染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協同削減其前體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結合各地污染狀況、產業特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採取差異化控制策略。

他介紹,「十三五」期間,氮氧化物減排仍然被列為約束性指標。而在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方面,環保部已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在和有關部門會簽,明確了主要目標、治理重點、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同時,環保部聯合相關部門還編製修訂了石油煉製等14項涉及揮發性有機物的行業排放標準、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政策等。

下一步,將採取多項措施控制臭氧污染,包括對「十三五」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加強監督考核;積極削減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加快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儘快出台揮發性有機物防治政策;並將進一步研究臭氧的形成機理,以及重點區域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最佳協同減排比例。

「通過這些努力,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初步遏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和臭氧污染上升趨勢。」他說。他同時提醒,臭氧污染治理要堅持科學認知、理性應對。從保護人體健康角度看,臭氧污染比較容易防範,不在室外長時間暴露,就可以大幅減少臭氧污染的危害。(2017年08月23日)

  • 環保部:將會同證監會提高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全面性

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22日在環境保護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環保部正在抓緊梳理有哪些上市公司因為嚴重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下一步,將會同證監會,努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範性、全面性、可讀性、完整性、有用性,以便於股民、公眾準確判斷上市公司環境風險。

別濤指出,根據環保部會同證監會簽署的合作協議,兩部門首先推動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管理信息,已經取得一些進展。

第一種,在滬深兩所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屬於環保部確定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上市公司有160多家,近九成披露了環境信息,總體情況比較好。總的來看,這160多家公司經營狀況良好,經濟總量大,環境影響大,通過信息披露接受公眾監督,並以此為契機提高環境績效,對總體環境的改善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還有一些公司沒有按照規定要求披露環境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不夠全面,不夠規範,或者報喜不報憂、不夠詳細。環保部正在會同證監會,採取措施不斷進行規範。

第二種情況,屬於省和市級環保部門確定的重點監控企業的上市公司,根據要求也應當披露管理信息。這部分上市公司的名單正在篩查和核實。

第三種情況,至少有一家主要子公司屬於各級環保部門確定的重點監控企業,作為母公司的上市公司也要披露這些子公司的環境信息。目前,滬深兩所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有七萬家左右,正在組織逐一比對、篩選。

別濤指出,按照證券監管規定,8月底之前,上市公司要披露2017年半年度報告,環保部將會同證監會分析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情況,是不是全面,是不是準確,是不是完整。

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都屬於定期報告,環保部還推進了「臨時報告」環境信息披露監管工作。上市公司出現重大情況,例如因為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或者面臨較高的法律風險,就應該及時向股民、社會披露相關信息。前些年,有些上市公司出現重大環境違法問題卻不披露,或者不及時披露,這都是違反規定的。環保部正在抓緊梳理有哪些上市公司因為嚴重環境違法受到重大行政處罰。

下一步,環保部將會同證監會,努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範性、全面性、可讀性、完整性、有用性,以便於股民、公眾準確判斷上市公司環境風險。對於未及時按規定披露環境信息的,要依法依規督促、追責,並採取必要的處罰措施。(2017年08月22日)

政策熱點

  • 《雄安新區綠色金融規劃報告》發布

8月19日,馬駿在由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和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天津綠色金融論壇」上發布了《雄安新區綠色金融規劃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並提出對雄安發展綠色金融的三個具體設想——「一中心、一示範、一體系」。

《報告》是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組由馬駿及綠金委副秘書長、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牽頭,課題組成員分別來自央行研究局、中央財大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工商銀行城市研究所、興業銀行、綠金委及中節能諮詢有限公司等機構。

《報告》指出, 雄安新區的綠色投資需求主要源於三大方面: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及保護性開發;綠色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綠色建築;清潔能源及資源節約利用。雄安新區可選擇的融資渠道主要有政策性貸款和和商業貸款、債券、信託、融資租賃、股權融資(包括基金投資、IPO 等)等。

但雄安新區發展綠色金融,面臨新區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初級、融資缺口巨大、金融總體發展水平低等諸多挑戰。

馬駿指出,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需吸引綠色金融機構入駐雄安。「估計未來90%的規模投資都會來自於非雄安的其他地方。」

雄安新區發展綠色金融的挑戰

首先,產業基礎薄弱、高污染特徵明顯。雄安新區地處京津冀腹地,規劃地域包含的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現有經濟規模小,開發程度低。從總體看,雄安三縣經濟基礎相當薄弱,且最近兩年三縣國民生產總值占河北全省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有所下降、財政收入嚴重下滑。

雄安新區現有產業結構相對落後,中小微企業佔比超過95%且多集中於重污染行業,「小散亂污」的企業格局進一步增加了污染集中治理的難度。可以說,雄安三縣目前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結構現狀決定了雄安新區未來綠色轉型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根據中央政府的規劃定位,雄安新區將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的綠色智慧城市,需要謀划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實施「千億綠色智慧城市」、「千億旅遊大健康」、「千億先進位造業」、「千億綠色交通」、「千億新能源」和「千億基礎設施」等千億乃至萬億工程,在經濟基礎薄弱的背景下,要滿足以上巨大的融資需求,對於雄安新區未來的綠色金融發展來說,既是挑戰,同時也意味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其次,金融發展水平較低,當地金融機構環境風險敞口較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新區金融結構單一,金融產品和業務種類匱乏。現有金融機構以國有銀行縣支行和農信社為主,其它類型的金融機構數量極少。另外,資金外流現象嚴重。二是民間融資多依賴非正規金融渠道,市場監管困難。新區內很多污染型小微企業多依賴民間借貸等形式獲取資金,其風險難以得到有效監管和控制。

三是當地銀行對污染性企業貸款的存量佔比較大。截至2016年末,製造業和採礦業企業的銀行貸款餘額在雄安新區全部企業貸款佔比中超過50%,其中不少屬於污染性企業。

隨著雄安新區功能定位的逐步明確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現有中小微企業大多面臨關閉、搬遷、兼并重組和轉型升級,如何實現存量貸款從污染行業穩步有序退出、如何應對環保監管升級后的不良貸款上升風險、如何適應新區的新定位和新產業拓展綠色環保的金融業務,是雄安新區金融機構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第三,綠色金融需要實現快速跨越發展,亟需外部資源和政策支持。雄安新區經濟基礎、金融業基礎相對薄弱,整體市場規模相對較小。雄安的金融業務和金融資產主要集中於存貸款市場,債券、保險、基金、信託、租賃、期貨等金融市場和業態基本屬於空白。另一方面,雄安新區建設由於是中央政府全力快速推進的國家戰略,新區的快速發展、實體經濟在相對較短時間內規模倍增,以及當地產業結構的快速轉型,均會對雄安新區綠色金融體系的建設提出更快更高的要求。

由於目前雄安當地的金融和人才有限,要實現綠色金融的快速發展,雄安必須主要依靠外部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外部專家協助制定綠色金融發展規劃,區外金融機構在雄安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投資的形式支持當地綠色項目,區外金融機構在當地設立分支機構,區外大中型綠色企業到雄安投資綠色基礎設施和綠色建築等項目,區外科技創新團隊到雄安開展綠色技術的應用。

如何構建雄安新區綠色金融的「一中心、一示範、一體系」?

《報告》對雄安發展綠色金融,提出三個具體設想——「一中心、一示範、一體系」。

首先,建立綠色技術創新投資中心。

在雄安建立以綠色技術為核心的創新資源平台,吸引一批世界領先綠色技術企業、研發中心落戶雄安新區,形成世界頂級的綠色技術研發、展示與應用的平台,並吸引一批綠色技術領域的天使、VC和PE 投資基金落戶,輔之以科技銀行和資本市場的資源,將雄安新區打造為全國乃至國際的綠色技術創新投資中心。

具體如何推動綠色技術創新中心,馬駿認為主要有三點:

一是以開放創新的思維放開市場准入。綠色技術創新投資中心要積極利用外資和推動中外合作研發聯盟的發展,要在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等優勢領域逐步建立起在技術標準呢的國際話語權,提升綠色技術產業競爭優勢,並以符合發展家國慶的領先、適用綠色技術標準輻射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動形成綠色技術創新引領、雙向開放的全球戰略格局。

他舉例說,「要把全世界最好的、適應我們的綠色技術都引進來。像以色列搞節水技術全球第一,雄安又是缺水的地方,何不把這樣的技術引進來。」

二是打造技術科技和綠色科技人才窪地,要把國內外領先的技術企業、高端的科研院校的人才聚集起來。

三是打造綠色技術和綠色金融的對接平台。將該機構打造成「綠色技術庫」和「資源匯聚平台」,集聚全球技術、資本、人才、管理等要素,創新綠色技術轉移轉化新機制。還要打造「綠色技術金融平台」,促進綠色科技與綠色金融的對接。同時,要搭建「創新服務平台」,提供從研發、轉化到產業化「一站式」服務,實現群體技術產業化。他說,「銀行業要一定介入,如果搞技術銀行或者是技術銀行支行的話,也可以通過提升銀行對綠色技術的偏好也可以支持到雄安新區綠色金融的發展。」

其次,建立綠色基礎設施與綠色建築投融資示範區。

世界銀行的專家估計,全球 70%的碳排放來自基礎設施和建築物,因此綠色金融未來支持的重點應該是低排放、低能耗的綠色基礎設施和綠色建築,推動這些基礎設施和建築物的節能減排。

雄安作為新區,未來幾年的主要投資將集中於新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建築項目,金融支持該領域的節能減排將大有作為。

建議在雄安創新綠色金融支持模式,保證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產業發展基金等渠道提供的資金重點用於支持綠色基礎設施和綠色建築。具體來說,要通過綠色金融創新,推出一套支持污水和固廢處理、清潔能源、捷運捷運、城市管廊、分散式光伏、綠色建築等項目的融資模式,將雄安打造成為綠色基礎設施和綠色建築投融資示範區。 作為綠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試驗田,雄安新區未來擬投建各類綠色項目,具有不同的資金需求特點,典型的融資模式也各有不同,特別是其中投資規模大、周期較長的項目佔比較大,需靈活採用綜合性的融資方案。

馬駿在會上舉例說,最近保爾森基金會準備推出綠色建築保險,「這個綠色建築可以節能30%,萬一節不到30%怎麼辦?人家是否願意出高10%的錢買一間建築或一間房子?」這種情況下,就用徵信的辦法,如果達不到節能標準,保險公司就會賠付顧客。保險公司有錢可賺,同時讓綠色建築用更高的價格賣給今後的業主,而且業主可以通過節能減排減少未來支出(耗電量),通過綠色金融的創新是可以做到三方得利的。

最後,構建有地方特色的綠色金融體系。

《報告》建議,為支持綠色金融發展,雄安新區應在《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基礎上,構建有地方特色的綠色金融體系,主動集聚全國和全球的綠色金融資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具體內容可包括構建綠色擔保和貼息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鼓勵綠色項目、發展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創新包括外資在內的綠色PPP 模式等。

這裡面包括六條:第一,出台一系列的綠色金融激勵政策,包括綠色擔保、徵信、貼息機制等,降低綠色項目的融資成本,提高項目回報率,從而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綠色行業。

第二,大力吸引綠色金融機構聚集。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吸引綠色金融機構入駐雄安。「估計未來90%的規模投資都會來自於非雄安的其他地方。」馬駿說。

第三,充分利用多種融資渠道和融資工具,推動綠色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鼓勵參與雄安投資的綠色企業利用國內、國際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發行綠色債權。推動綠色產業投融資主體多元化,擴展綠色融資渠道,包括資本市場的各種方法,還有債券、各種基金,包括成立雄安新區綠色產業投資基金。

第四,引入新型融資工具。推動傳統金融工具的綠色創新。加強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與區內企業合作,發揮保險資金周期長的優勢,通過保險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等方式參與雄安區內投資規模大、期限長的基礎設施建設或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探索綠色資產證券化融資。

第五,積極開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鼓勵雄安新區積極與世界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和其它外資機構合作,引導國際資金投資於雄安綠色項目。支持參與雄安投資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到境外發行綠色債券。鼓勵設立合資綠色發展基金支持雄安綠色產業發展。

第六,強化環境信息披露和使用。強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引導資本市場將更多的資金配置於雄安新區的綠色產業,為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提供數據支持。

馬駿指出,「企業的環境表現和商業信譽其實高度相關,因此環境信息也可以幫助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判斷該企業未來的違約風險。」

行業動態

  • 天然氣發展白皮書2017:力推天然氣成為主體能源之一

由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聯合編寫的《天然氣發展報告2017》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19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發布。白皮書指出,加大天然氣利用規模,與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補,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是推進主體能源更替及加快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的必由之路。要凝聚共識,進一步明確天然氣作為主體能源之一的戰略定位。

據了解,此次白皮書是繼2016年之後的第二次發布,旨在總結天然氣發展取得的進展和面臨的主要問題,進一步明確天然氣發展的戰略與地位,並就下一步的發展提出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天然氣發展匯聚各方力量,凝聚廣泛共識。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論壇上指出,2016年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約為6.4%,較全球24%的比重還存在較大差距。按照2016年約2100億立方米的消費總量測算,天然氣供應還只能滿足全國三分之一人口的需求,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努爾·白克力指出,天然氣相對煤炭、石油較為清潔,相對風光等能源較為經濟,同時還能與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補。常規天然氣、頁岩氣等資源勘探、開發、利用的基礎相對來講比較好,目前世界天然氣供需形勢也相對寬鬆,加快推動天然氣發展,應該是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的戰略舉措和現實選擇。今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等十三個部委聯合印發了《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明確了逐步把天然氣培育成為主體能源之一的戰略定位。

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副司長李英華指出,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要達到10%,這個目標的確定,為天然氣發展成為主體能源之一提供了引領方向。2010年以來,國家在天然氣利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別是在天然氣價格改革、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管道公平開放的監管辦法等方面,為天然氣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近期印發了《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我們目前正在制定具體的配套政策,這將進一步推動天然氣產業的健康發展」,他表示。

白皮書顯示,2016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為136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天然氣進口量為721億立方米,其中液化天然氣(LNG)338億立方米;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205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6%,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達到6.4%。

2017年上半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114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2%,增速重回兩位數。白皮書預測,受氣價維持低位、政策集中配套、經濟指標趨好、大氣污染防治、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利好因素推動,預計2017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將達到2303億至2343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提升至7%,同比增長11.9%至13.8%。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先良表示,根據國土資源部對油氣資源潛力的評價,油氣資源總體上豐富,到2030年前預計天然氣的勘探開發會迎來一個小的春天。目前國土資源部正在研究制定油氣管理體制改革的規範,繼續推進油氣市場化改革,加強礦業評估、礦業配套的制度改革,加快法律法規制度的修訂。

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金之鈞表示,頁岩氣儲量豐富,頁岩氣商業化開發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正迎來的頁岩氣革命。截至2016年年底,頁岩氣建成產能110億立方米,2016年產量達到78億立方米,其中中石化建成產能70億立方米,2016年產量50.4億立方米,中石油建成產能40億立方米,2016年產量28立方米。「到2020年,規劃頁岩氣產量將達到2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到2030年預計產量能達到800億至1000億立方米,其中中石油川東南地區將達到500億立方米,中石化涪陵地區將達到300億立方米,成為天然氣產出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LNG貿易在推動天然氣供應多元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白皮書顯示,2016年從澳大利亞進口LNG大幅增長116%至1198萬噸;年內還通過第三方轉運方式首次進口了來自美國的LNG。預計2017年LNG進口量將達到449億至459億立方米,增幅有望達到32.8%至35.8%。隨著LNG進口的快速增長,以及在農村等偏遠地區清潔取暖和「煤改氣」需求的驅動下,天然氣液態分銷模式取得快速發展,連續兩年以超過35%的速度增長,已佔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的近十分之一。

國際能源署合作部主任塗建軍表示,在全球天然氣總體供大於求的市場格局下,液化天然氣(LNG)產能的快速增長可能會引導天然氣行業迎來新一輪革命。2000年LNG貿易只佔全球天然氣貿易的26%,到2017年這一比例已接近40%,預計到2040年將佔據全球天然氣貿易的半壁江山。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產能正在快速釋放,美國在接下來的五年內將會成為全球第五大天然氣出口國,對全球市場產生深刻影響。「正在推動油氣領域改革,應當抓住這一波全球LNG快速發展的機會」,他表示。

出席論壇的多位專家認為,儘管已基本形成了氣源多元化、管道網路化的天然氣供應格局,但與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戰略要求相比,天然氣發展仍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

李英華認為,目前天然氣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對天然氣利用清潔性的質疑亟待打破,對天然氣作為主體能源之一的定位還有待進一步凝聚共識;二是天然氣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不同企業設施間的互聯互通還不夠,調峰能力嚴重不足,調峰責任落實不到位,輔助服務市場機制還沒有建立;三是市場機制不夠健全,居民和非居民的交叉補貼問題比較突出,季節峰谷價格還沒有全面推廣,難以實現市場化條件下的調峰和保供。

金之鈞認為,頁岩氣作為下一步天然氣產量增長的重要支撐,除技術方面的不斷創新外,還需要體制機制上出台更多的配套措施。「當務之急是要建立起多種投資主體的合作開發機制和公平、公正的監管體系,讓國企、民企、外資能夠聯合進入頁岩氣資源勘探開採領域」,他說。

白皮書指出,加快推進天然氣發展,還需要抓好兩個方面的系統性工作:一是全面深化天然氣體制改革,完善天然氣勘查開採體制,推進天然氣管網體制改革,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有序推進期貨與現貨相結合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選擇適當省(區、市)推進天然氣體制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試點;二是加快落實《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抓好城鎮燃氣、天然氣發電、交通用氣、工業燃料升級四大利用工程。

「2017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主辦,來自國內外能源領域的300多名代表出席論壇。

  • 多地緊鑼密鼓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節能環保產業規模五年或翻番

近期,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陸續公布了試驗方案或任務清單,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以及加快建設多層次綠色金融體系均成為了各地下一步的重點任務。專家表示,目前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已達1.6萬億元,今後5年產業規模有望翻番,在綠色金融的助推下,節能環保業有望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

作為五大試驗區之一,貴州省貴安新區日前公布了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任務清單。清單共確定了57項改革任務,涉及建立多層次綠色金融組織機構體系、加強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拓寬綠色產業融資渠道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清單中有多項任務要求在今年底之前就要完成,記者了解到,當地正在加快推進相關工作:在綠色債券方面,清單要求篩選符合綠色發債條件的企業建立綠色企業債券發行項目庫,在綠色證券方面,清單要求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貴安金融投資有限公司牽頭制定貴安綠色證券公司設立方案,以及建立貴安新區綠色企業上市後備資源庫;在綠色保險方面,清單要求制定貴安綠色保險創新公司設立方案,以及制定貴安新區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實施方案等。

其他幾個試驗區的相關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以新疆的試驗區為例,8月1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動員會在烏魯木齊召開,新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對接會8月20日在北京召開。根據新疆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自治區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瑪依市也將加快建設多層次綠色金融體系,包括積極研發能源效率貸款、節水減排、節能減排和綠色礦山建設專項貸款等綠色信貸產品,以及創新推出風力(光伏)發電指數保險、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綠色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合同能源和合同節水違約保險等險種。

有權威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已達1.6萬億元,根據國家發改委此前公布的目標,到2020年,產業規模有望在此基礎上實現翻番,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然而,業內專家估算,每年綠色產業的資金需求量大約為4萬億人民幣,而政府只能拿出其中的10%,也就是說,另外90%左右的綠色投資資金缺口需要依靠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來填補。

而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早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其中提及「建立綠色金融體系」。之後,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的提法又成為了「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8月,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對此,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曾表示,這是全世界第一個比較完整的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體系,彙集了「一行三會」、財政部、發改委、環保部門幾乎能動用的所有政策資源,要來支持綠色金融的發展。今年6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浙江、江西、廣東、貴州、新疆5省(區)選擇部分地方,建設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在體制機制上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但也有專家提出,雖然綠色金融發展迅猛,綠色金融仍處於起步階段,其風險隱患仍需要關注。江西銀監局副局長李青川表示,要高度警惕綠色金融優惠政策在執行中出現不當行為,導致「綠色金融」沒有真正為綠色發展服務。「一是虛構綠色項目。即通過虛構綠色項目材料,從銀行騙取信貸資金;二是變更項目投資金額。三是變更資金用途,借綠色項目名義進行融資,實際資金挪作他用。」他說。

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安國俊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綠色金融的發展仍處於探索階段,必須建立綠色金融風險防範機制,健全問責制度,制定投融資風險考核機制,引進第三方綠色評估機構,加強綠色金融發展監管。制定專門的綠色融資審查體系,從綠色項目的備案到綠色投融資資金的使用方向都要建立考核體系,嚴格監督資金的使用方向和影響結果,培育專業的第三方綠色評估機構,確保綠色融資資金投向真正的綠色項目上。

她還表示,綠色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不單是制度的不完善,法律作為最強有力的武器,要為綠色金融健康發展提供保障,若違法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行為能在法律內界定,能夠有效防範綠色金融風險的產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