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放著這麼多抗日名將 他們為什麼偏偏要吹張靈甫

孟良崮戰役已經過去70年了。然而,對於這場戰役的中心人物之一張靈甫,網路上一直沒有停止對他的爭論。

在有些吹捧他的人眼裡,他是功績不世出的「抗日功臣」,而在另一些人眼裡,他是在內戰中屠戮革命者的劊子手。

近年來,總有人不停以「良心」「真相」的名義大吹為張靈甫翻案的歪風。網路上微博認證為「著名抗日英雄張靈甫將軍之子」的張道宇曾發表頭條文章,題為《今天是近代史上兩位抗日名將忌日》。

將孟良崮戰役中,陣亡於1947年5月16日的張靈甫,與抗日戰爭棗宜會戰中,犧牲於1940年5月16日的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相提並論,文中措辭將解放戰爭污衊為「抗俄衛國戰爭」,將中共污衊為蘇聯傀儡,令人憤慨。

那麼現實中的張靈甫究竟是怎樣一個形象?我們今天就試著圍繞張靈甫的道德品質、抗日功績和軍事才能三個方面,對張靈甫的真實形象一探究竟。

張靈甫的品質和修養究竟如何

關於張靈甫的道德品質問題。很多網友,尤其是女性網友,她們看到某張毫無PS痕迹的張靈甫照片帥氣、英俊,就認為他一定是個品德高尚的人,是理想的丈夫。而對張靈甫生平稍有了解的軍迷們,則帶著嘲諷將張靈甫稱為「柔情似水張靈甫」、「愛妻模範張仲麟」,這究竟是為何呢?

事實上,在其並不漫長的一生中,張靈甫曾先後結過4次婚。張靈甫的結髮妻子始終住在鄉下,終其一生未曾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第二任妻子吳海蘭則僅僅因為一句戲言而被張靈甫武斷地認為是「共諜」而遭到槍殺,事後張靈甫居然沒有受到任何懲處,不由得讓了解同一時期黃克功案件的人感慨萬分。第三任妻子是一個出身傳統「書香門第」的舊式婦女,相貌平常不受寵愛,最後遭到拋棄;第四任妻子才是大家熟知的王玉齡。

對待自己的枕邊人如此薄情,那在生活上,張靈甫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1944年至1945年,張靈甫曾在陸軍大學學習,而當時他的同學董其武將軍對他的印象極其深刻。陸軍大學將官班允許將軍帶著一個參謀參加集訓,而張靈甫搞特殊,他帶了兩名參謀前來上課。但如果僅僅如此的話,董其武將軍的印象也不會深刻——同為將官班的學員,董其武將軍每日認真上課做筆記,接受現代化的軍事教育,而張靈甫卻每天只上一節課,其他的課程由參謀代他去上。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陸軍大學學習期間,張靈甫耗費700萬元在重慶買了一棟別墅,為了炫耀,他曾請董其武前來參觀。根據董其武的回憶,他的別墅「富麗堂皇,光彩奪目,簡直就像一座王宮」,讓董其武這個「在塞外前線吃土豆睡土炕的土包子實在是坐不住」。

張靈甫的炫耀讓董其武將軍陷入了深思:如此將領怎麼能抗日,怎麼不失掉軍心民心?這樣的政府怎麼能不招來國難,怎麼能不亡國?不光是董其武將軍,我想任何人見到張靈甫那奢華的別墅,恐怕都不會認為他是一名稱職的將領吧?和張靈甫的前任上司、被人戲稱為「餅乾廠長」、曾任74軍軍長的王耀武自辦餅乾廠,用餅乾廠的收入補貼下屬軍資的行為比起來,張靈甫這豪擲七百萬元買別墅的行為,究竟又該如何評價呢?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七七事變」后,面對國家危亡,同樣是國軍將領,許多將領,甚至是領不到軍餉需要自帶乾糧的「雜牌軍」將領的表現,光從個人品德修養這一點上講,就都比張靈甫要強。

就拿戴安瀾將軍來說吧。抗戰爆發后,戴安瀾鐫刻了一枚瑪瑙章,長約 3.3 厘米,章切面為邊長 1.6厘米的正方形,陽刻篆體「鐵漢」二字。1938 年,戴安瀾帶著這枚印章參加了台兒庄戰役,表達自己要以「鐵漢」的精神,來激勵自己英勇作戰。為了學好英語,他在自己還只是團長的時候就請了一位東北大學生焦沛然當老師,一周上6天課,每節課80分鐘,相當於如今在中學每天都要上兩節英語課。

當1937年9月戴安瀾解決了英語入門的問題時,他興奮地寫道:「余之英文,已在槍炮聲中完成,數學一項亦願在槍炮聲中完成之!將來學果有成,當名之槍炮進行曲,今記於此,以待他年。」在之後的4年中他依舊苦練英語,成了遠征軍中不多的能和英軍交流的軍官之一。

除了學習英語外,戴安瀾還打破官階界限,他認為知識沒有軍階,能者為師,所以他向基層技術官兵學習汽車,防化、重炮方面的技術。在掌握知識的程度上,戴安瀾主張不僅要和日軍持平,還要力爭超過日軍。這樣一來,200師的官兵相處融洽,戰鬥力強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再來講講一位「自帶乾糧」的「雜牌軍」將領。武當太乙掌門人竇來庚在國難當頭之際,自己組織義勇隊在臨朐一帶抗日,後來成為山東省保安第17旅旅長。在這之後,他並沒有因為升了官就腐化墮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而是針對部隊裝備差的弱點,努力教導官兵練習武術,苦練近戰本領。

和兢兢業業的戴安瀾以及帶領官兵苦練的竇來庚相比,有著優越條件卻不學無術,專心想著吃喝玩樂的張靈甫哪怕還有一點羞恥之心的話,恐怕得要給自己找個地縫鑽進去,因為張靈甫的品質和修養不僅不如前輩戴安瀾師長,甚至不如一個武林人士出身的保安旅旅長!

抗戰爆發以來,作為戰時領袖的蔣介石也一直在強調軍容風紀的重要性,否則就不會在常德會戰褒獎各部之餘,點名批評會戰期間軍紀作風差的190師,暫編54師和炮1團了。那麼張靈甫帶兵軍容風紀如何呢?我們不妨看看山東人民是怎麼看張靈甫的:就在幾年前,山東的人民群眾在孟良崮拉出了請求收回發給張靈甫抗日紀念章的橫幅,立在孟良崮的碑被砸,充分說明了山東人民群眾對張靈甫的態度。

也許有「張粉」會「心在滴血」地質問:他抗過日,你們怎麼能這麼對他?那我們不妨看看山東人民是怎麼看待真正的國軍抗日將領吧:

2015年,濰坊市高調建成考斌之將軍紀念館,為何濰坊市眾多群眾參觀,也沒有人去砸紀念館?答案很簡單,考斌之將軍是一位深受民眾擁戴,抗日愛民的將軍。

「考團」老兵、93歲村民陳守榮老人回憶,那時秦三來抓青年當兵,家長就說:「要當也不當他的兵,姦殺擄掠,可惡煞了!反正要當一回,就去當老考的兵,他為人正道,乾的是領兵人那回事兒。」儘管考斌之的上級厲文禮最終投敵,但是稍微了解歷史的濰坊人民都知道,厲文禮是大漢奸,而考斌之是抗日的好男兒。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講紀律嚴明,誰軍紀敗壞,群眾都有著一筆賬。

總有那麼一些人,試圖用「內戰」、「內戰無英雄」這種視角來消解解放戰爭的正義性。我想請這些人,聽聽各個革命老區那些被「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人要換種」的百姓們的呼聲吧!聽聽黃泛區人民、長沙城人民的呼聲吧!聽聽解放區被殘害百姓們的呼聲吧!

解放戰爭從來就不是一場單純意義上的內戰,而是反法西斯戰爭在的延續,是對殘害了無數百姓的國民黨反動政權的清算。解民倒懸,弔民伐罪,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的反動統治,讓殘害華夏人民的兇手得到應有的懲罰,解放軍如何不是英雄?

張靈甫的抗日功績究竟如何

在網路上,張靈甫近年來始終被一些人描述為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等一系列重要戰役的抗日名將。

事實真的是這樣么?

就拿萬家嶺大捷中的張古山戰鬥來說吧。一些「果粉」們一直聲稱萬家嶺大捷是張靈甫的功勞,事實上這種說法一點都不客觀。在《薛伯陵將軍指揮之——德安萬家嶺大捷回憶》中,萬家嶺大捷可不是張靈甫的功勞,是66軍159師、第4軍90師和74軍集體的功勞,而這時張靈甫不過是個不直接帶兵的旅副而已。怎敢貪天之功為己有?

具體到74軍攻佔張古山的戰鬥,74軍在攻佔張古山前做出的決定是從整個51師挑選突擊隊員400名突擊張古山北麓,整個58師挑選突擊隊員200名突擊箭爐蘇。其中51師的400名突擊隊員更是以白刃戰全殲了日軍在張古山的警戒部隊后,經過五次爭奪一舉攻克日軍主陣地,並在10月10日收復了嗶嘰街。

在各個描述收復張古山的原始資料中,張靈甫的名字不見蹤影。而主攻51師的突擊隊是從全師里挑選的,並不僅僅只從張靈甫所在的旅里挑選,可見張靈甫就算有功勞也只能充其量說是領導有方,但是這樣說來,你讓時任51師師長的李天霞將軍情何以堪啊?

有人稱張靈甫是抗日名將,但是事實是很無情的。1941年上高會戰打響,張靈甫的冬粉稱張靈甫立下功勞。誠然,74軍在這一仗中居功至偉,但是可惜的是國府的獎勵依舊和張靈甫沒多大關係,因為國民革命軍最高榮譽「陸海空軍武功狀」第一號花落李天霞將軍擔任師長的51師,而武功狀第二號榮歸時任57師師長的余程萬,實在是沒有時任58師副師長的張靈甫啥事。

有意思的是,上高會戰的指揮官羅卓英因為會戰勝利,詩興大發遂作《上高會戰奏捷四首》。根據羅卓英將軍的自身註解,這四首詩中提到了三個人:其中「鐵槍在手吾無敵」一句指的是74軍軍長王耀武智勇兼全。「神箭當風爾奈何」一句指的是時任51師師長的李天霞驍勇善戰。「清江無恙石頭雄」一句則指的是川軍出身、時任49軍第26師師長王克俊在會戰中對進犯崇禎觀和張家山之敵迅速撲滅,克保清江李天霞部對偷渡石頭街進犯華陽之日軍,最終予以聚殲的傑出表現的讚揚。

張靈甫會戰中表現如何?至少在羅總司令的眼裡,張靈甫在上高會戰的表現還不夠資格寫進他引以為豪的詩里。

除去在萬家嶺大捷和上高會戰中表現一般外,張靈甫可謂一個「豬隊友」。而在抗戰期間他「豬隊友」的表現最為典型的就是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把自己的上司,58師師長廖齡奇給「坑了」。

當時,師長廖齡奇在外省親,由副師長張靈甫帶領整師前往前線。但是根據當時作戰科長羅文浪的回憶,軍作戰參謀未能部署防空措施,導致58師在行進至蕉溪嶺時遭到日軍轟炸掃射,傷亡重大。廖齡奇在接到部隊開拔的電文後立刻找回原部隊,在26日-27日在58師傷亡過半,部分官兵跟著軍直屬隊盲目潰逃的情況下,艱苦地把大部分部隊從不利的態勢的情況下安然撤出,已經勉為其難了。

客觀的講,廖齡奇此戰之後被處決和他平日里目空一切得罪包括薛岳、王耀武等一堆長官,以及自己在第二次長沙會戰後期的各種「作死行為」息息相關。

但是倘若張靈甫真有那麼一點「名將」的水平,在軍作戰參謀忽視防空的情況下給全師進行哪怕是偽裝這種最基本最被動的行軍防空措施,那麼58師會成為74軍在此戰中的堅強倚靠而不至於一天就全軍潰散了。而在此戰中,相比友軍57師李翰卿將軍奮勇拼殺壯烈殉國,張靈甫表現更是顯得毫無亮點。

大家可以去看看《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收錄的 蔣公在《第三次南嶽軍事會議訓詞(三)說明現代戰爭之特性與今後整軍抗戰之要旨並宣布第二次長沙會戰之賞罰》中公布的獎懲情況,接受嘉獎的是79軍的兩個先頭團和陣亡的李翰卿將軍,實在沒張靈甫什麼事。當然,廖齡奇被槍斃對張靈甫而言還是利大於弊的,因為廖齡奇幫他擋了鍋,同時自己當上了58師的師長,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在之後的時間裡,張靈甫的軍事表現也並不突出。常德會戰後, 蔣公在《第四次南嶽軍事會議訓詞(二)——對於常德會戰之講評與今後整訓反攻之要務》是這麼評價74軍的51和58師的:

「在常德外圍對抗敵人十三師團全部與其他一個師團共計不下六個聯隊,經過月余的苦鬥,始終與敵周旋到底,並且處處立於主動地位,向敵人斷行攻擊,這實在是我們革命軍抗戰史上最輝煌的戰績。」

可見,張靈甫在常德會戰期間也是和友軍一起分享了榮譽罷了。要說58師有誰有突出表現的話,反而是172團副團長在戰鬥中勇敢督戰重傷殉國,以及副師長蔡仁傑在1943年12月2-3日帶兵奇襲日軍側后是58師的亮點,張靈甫充其量也就是「領導有方」罷了。

至於長衡會戰和雪峰山會戰,不好意思,前者大家都知道方先覺被老蔣坑了,援軍是越打越遠;後者張靈甫壓根還在陸大混日子,哪裡有他什麼事情呢?因此我們不難看出,2015年給張靈甫家屬發放抗日紀念章是看在張靈甫參加了抗戰一系列的份上,而不是因為他是抗日名將。

張靈甫的軍事才能究竟如何

我們不難看出,張靈甫在抗戰期間並沒有表現出他的冬粉們期待的軍事才能。

那麼他怎麼當上蔣家王牌御林軍整編74師師長的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在74軍抗戰期間師級以上幹部里,比張靈甫資格老的除了犧牲的,除了被槍斃的廖齡奇,再除去蒙受不白之冤的余程萬,幾乎都升了一遍官。這回也該輪到被蔣介石視作「天子門生」的張靈甫了,於是張靈甫被提升為整編74師師長。不過在原74軍參謀處上校科長吳鳶眼中,張靈甫的才能只適合當營長,團長,當師長甚至軍長實在是不合適的。

當然,結合董其武將軍目擊到張靈甫在陸大的種種表現,這個評價並不為過。結合整個解放戰爭期間,在國民黨軍的整編師師長以及軍長里,比張靈甫水平高,給解放軍造成較多麻煩的人多了去了。比如憑險據守臨汾的61軍軍長梁培璜,比如在東北的新1軍軍長孫立人,71軍軍長陳明仁;比如「猛如虎,狡如狐」的整編11師師長鬍璉,比如在羊山集讓劉鄧大軍倍感頭疼的整編66師師長宋瑞珂,比如讓一野倍感難對付的整編36師師長鍾松...

就張靈甫的軍事水平而言,他在國民黨軍的中級軍官里,可能比顏值,張靈甫可能會因為藝術照名列前茅,但是要是比才幹的話,只能說是中人之姿而已。

直到漣水戰役期間,張靈甫才真正獲得了一點軍事上的聲望。但是這個名出得並不是那麼輕鬆的。在張靈甫第一次進攻漣水時,儘管張靈甫手下的整編74師裝備好,還在一開始的進攻中佔了點便宜,但是,華東野戰軍11月23日全殲74師突入城內的部隊,在次日把74師逼退到了廢黃河南岸。74師在整編28師一個旅的增援下繼續攻城,但是截止到11月1日,國民黨軍被殲滅9000餘人。張靈甫第二次進攻漣水雖然讓華野有關部隊倍感艱辛,但最終還是成功撤出了戰鬥。

張靈甫兩戰漣水,讓整編74師元氣大傷之餘最終只得到了漣水一座空城,並沒有達成原本的戰略目的。與此同時,他只能看著友軍整編第69師戴之奇部被解放軍乾淨利落地吃掉。在萊蕪戰役之後,張靈甫遠遠不如以往那麼驕狂,他甚至產生了怯戰心理,聲稱「本師裝備不適合山地作戰」,打報告要求休假離開山東戰場。

張靈甫的最後一戰孟良崮戰役往往被人成為「中心開花」式的戰略構想。其實,這個構想並非他想出來的,而是張靈甫視作「智囊」的李運良提出的建議。但是李運良被張靈甫信任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善於察言觀色,口齒伶俐。張靈甫選擇這樣一個人作為「智囊」實在是讓吳鳶一語成讖。李運良堅決主張退守孟良崮,認為有險可守,不像垛庄容易四面受敵。但他沒有考慮到孟良崮是個無草無水光禿禿的窮山,正如 蔣公在《仁和墟與孟良崮兩次戰役之講評及其教訓》中所總結的那樣:

「孟良崮是石山,既沒有水源,而且敵人的砲火易增威力,怎麼可以選作陣地呢?但是第七十四師各級官長事先疏忽大意,對此不偵察,不研究,所以後來要犧牲在這個陣地上。」

雖然諸多網友笑話 蔣公是「微操達人」,但是在對孟良崮張靈甫的這一決定評價上, 蔣公還是比較客觀實際的。總而言之,張靈甫式的「中心開花」本質上是犯下戰略戰術錯誤前提下進行的得不到有效後勤支援及人員補充的靜態防禦,是固守待援的無奈之舉。

張靈甫式的「中心開花」構想到底可行不可行?我們不妨來看看孟良崮戰役前後十年在世界各地發生的典型戰例,比如裝備先進的美國人。美軍在二戰期間有類似「中心開花」的尷尬:

1945年1月,美軍作戰經驗較為豐富的45步兵師157步兵團協同友軍作戰,並拿下了兩個高地。但是德國黨衛軍第6山地師的一個團迅速從兩翼包抄,將157步兵團駐守在山上的5個連包圍。

157團出動了包括兩輛輕型坦克在內的所有機動力量不斷地進行解圍行動,但是在德軍炮兵和山地步兵的密切配合下,解圍行動屢屢失敗,包圍圈內5個連的美軍在抵抗了7天之後被德軍全殲,僅有2人活著返回美軍戰線。

事實也證明,就算裝備精良的美軍,在張靈甫式的「中心開花」絕境下,也是沒轍的。

在二戰結束后不久的戰爭中,除了孟良崮戰役本體外,最為著名的張靈甫式的「中心開花」那還得數奠邊府戰役。奠邊府戰役可以說是張靈甫式「中心開花」中最為誇張的案例了。

在奠邊府戰役初期,法軍的兵員素質遠超越軍,外籍軍團中更是有前德國國防軍的老兵助陣;法軍掌握了制空權,擁有裝甲部隊,火力也佔優。法軍因為有「中心開花」釣魚成功的案例,對越軍的狂妄和傲慢更是超越了孟良崮戰役前張靈甫的狂傲。可以說雙方的力量對比是及其懸殊的。但是戰爭的結果則出乎意料。

在人民對越軍和物質支持和戰術指導下,奠邊府逐步被越軍在陸地上孤立,空中補給線被越軍用奇襲機場和加強防空火力的方法逐步斷絕,同時集中火力兵力進攻,最終讓奠邊府成了遠東法軍有生力量的墳墓。

縱觀現代化戰爭初長成的20世紀30-50年代的這三十年,包括孟良崮戰役在內的種種戰例都證明了現代化戰爭中某些基本原則:

張靈甫式 「中心開花」的靜態防禦只是 「等死的靶子」。無論被包圍的部隊多麼強大 , 如果他們得不到後勤和人員上的有效支援和補充 , 其失敗將是命中注定的。可見,放眼世界,張靈甫在講究現代化戰爭的世界潮流下,是淪為反面典型的失敗者。

張靈甫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客觀地來說,

◆ 作為一個人,張靈甫對家庭不負責,生活腐化,無視民眾,不僅談不上優秀,連勉強合格都算不上;

◆ 作為一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軍人,張靈甫參加了諸多戰鬥,有一定的功績,但是遠未達到「抗日名將」的程度;

◆ 作為一名手握軍隊基本戰略作戰單位—整編師的高級軍官,他的軍事素養在國軍內部並不突出,而放眼世界,他更堪稱是現代化戰爭中背離基本作戰原則的反面典型。

那麼就是這樣一位各方面都並不突出的「愛妻模範」,為何會成為諸多「果粉」吹捧的對象呢?

◆ 他們為什麼不會去吹捧不肯喝兵血、自辦餅乾廠補貼軍資的抗日名將王耀武?

因為王耀武「晚節不保」,不僅被共產黨擊敗之後沒有「不成功便成仁」,最後反而成了新的一名文史工作者;

◆ 他們為什麼不會去吹捧「非法抗日」的吉鴻昌將軍?

因為吉鴻昌將軍不僅「通共」,而且是被「果粉」們敬愛的蔣委員長殺害的;

◆ 他們為什麼不會去吹捧真真正正參與了淞滬會戰,從黃浦江口的屍山血海中倖存下來的郭汝瑰將軍?

因為郭汝瑰將軍「太清廉,沙發上還打著補丁,這種人不是共產黨誰是共產黨?」(杜聿明語),而且最後確實是倒向了人民的一邊;

◆ 他們為什麼不會去吹捧血戰域外為國捐軀的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

因為戴安瀾將軍是新的烈士,「共匪」褒揚過的,怎麼能顯示出他們的與眾不同來呢……

最後,他們只好找出顏值還不錯,抗戰中確實有一些功績,最後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上對抗人民軍隊最後「殺身成仁」的張靈甫來,然後不切實際的大肆吹捧一番了。

歸根結底一句話,這類人的思路就是「反共先於事實」,為了體現自己的與眾不同「獨立思考」,為了反共,誇大事實PS照片又算得了什麼呢。

從左至右滑動觀看,第一張為ps后照片,第二張為未ps照片

話又說回來,張靈甫在國軍內部已經算是中上之姿了——

他至少能夠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兵,能夠不用依賴師徒義兄弟會道門的封建關係就能指揮得動手下的部隊;

他不抽大煙,他的部隊雖然擺脫不了買辦軍閥雇傭兵的本質,給還鄉團當後盾殘殺解放區軍民,但至少還沒有像其它一些國軍部隊那樣販賣大煙、倒賣軍火、火併友軍、殺害同僚;

他在整個抗戰中確實也算是盡到了自己的本分,沒有像有些長腿又長壽的飛將軍一樣臨陣脫逃出賣友軍,更沒有以日軍勢大等等理由「曲線救國」叛國投降。

這些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只能算是勉勉強強馬馬虎虎的行為,在當時已經足夠讓他躋身國軍精英的行列了。

在評價一個人的歷史地位時,我們應當懂得一分為二地看,辯證地看。

對於經歷過抗日戰爭也經歷過解放戰爭的國軍將領們,我們更應該客觀地看待他們的功績和罪行。在過去的某些時間段里,我們只強調他們在解放戰爭中對人民群眾犯下的罪行,而忽視了他們衛國御辱的功勛。

而當代的某些人,則試圖用這些人在抗戰中立下的功勞,去掩飾這些人逆歷史潮流而動鎮壓革命的污點。

對於張靈甫這類人來說,我們在評價他時不能因為他曾經是還鄉團殘害山東人民的幫凶而抹殺了他在抗戰中的功勞,但我們更不能因為他參加過抗戰,打過日本人,就把他對人民群眾的罪行一筆勾銷。

希望大家在了解過去的歷史時,切不可抱著「追星」的心態,而是應當靜下心來,多讀多想,客觀看待史實和人物,真正做到「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