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砥礪奮進的五年|西電人才培養篇: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前言: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鍵一年,我們黨也將召開十九大。今年年初,教育部工作要點對高校開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重大主題宣傳做出了具體安排和部署。日前,中宣部召開了迎接十九大宣傳暨「砥礪奮進的五年」重大主題宣傳動員會,要求各級宣傳部門要持續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展示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非凡歷程和輝煌成就,用美好的前景催人奮進,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思想輿論氛圍。十八大以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內涵發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各項事業發展均邁上了新的台階。為了更好地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助力一流大學建設,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振奮精神、調動師生積極性,營造全校師生凝心聚力聚智,共同促進學校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學校決定按照上級要求開展「砥礪奮進的五年」主題宣傳,集中展示十八大以來學校取得的各項發展建設成就。

立德樹人 回歸教育本質 打造一流大學部教育體系

——十八大以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學部人才培養綜述

大大小小的專題會議共召開了100餘場,始於2012年底持續一年的「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打破了束縛教學質量提升的慣性思維和機制體制,凝聚了西電人重視教學、關注教學的共識,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得以深入人心。

全班31名同學畢業時全部考上名校研究所,2013年從大二學生中選拔組建的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空間科學實驗班,被《人民日報》等媒體關注后名噪一時,成為西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優秀拔尖人才的成功探索。

全校90%以上的教授走進課堂,為低年級大學部生講授專業基礎課;選聘超過300名以上的青年教師擔任大學部生班導,對學生進行近距離專業指導;教學指標全面納入教師職稱評審,不達標者實行一票否決……

十八大以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進程中,著力打造一流的大學部教育體系,全面提高了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續寫了學在西電的時代篇章。

轉觀念、變思想:

「兩個共識」已在西電落地生根

思想和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變化始於四屆八次教代會。2013年年初,學校黨委常委會出台《全面提高大學部教育教學質量改革研討活動實施方案》,以轉變和統一西電人對於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為目的、為期一年的「大學部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正式拉開序幕。

最終,大大小小的專題會議共召開了100餘場,徵集到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文章總共近200篇,先後編印了4冊《大學部教育改革資料彙編》,關於教育教學的全校戰略研究項目和學院整體改革項目得以啟動,談到當時的情形時教務處負責人記憶猶新。

正是那一場思想大討論,「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大學部教學是學校經常性的中心工作」這兩個共識,在西電人的頭腦中落地生根。隨後,學校隆重召開大學部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大會,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提升大學部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啟動實施了「大學部教育質量提升計劃」

再好的想法,也需要通過政策去貫徹落實。為了更好地發揮政策導向的作用,用制度去引導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學校一方面全面實施「0962」院系考核,「0」即為無教學事故,「9」院系教授為大學部授課率大於90%,倒逼教師走進大學部課堂,注重從面上解決教授上課的「量」,並通過教學准入、課堂質量評價、教學鑒定從「質」進行把控,保障大學部教學較高的基本水準。

另一方面,學校先後出台《大學部教學優秀業績獎勵辦法》《大學部教學業績點測算細則》等激勵政策,通過每年評選優質教學質量獎,對優秀一線教學老師給予重獎,並在教師業績考核、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方面,將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同等對待。從2014年起,在原有講課競賽一等獎獲得者可以直接晉陞副教授基礎上,學校為了鼓勵教師更好地從事教學工作,對職稱評審進行了改革,評出了周佳社、馬建榮、千博這樣的教學型教授。

「遲到一分鐘也是教學事故!」如今,對於每一名西電教師而言,每次課均提前進入課堂、每堂課都保證按時開講這樣的小事,已經逐漸成為他們自覺的習慣,而這僅僅是「兩個共識」在學校人才培養中的一個具體體現。

與此同時,學校主要領導經常深入一線,圍繞教育教學調研指導工作,先後召開了10多次師生幹部座談會,了解基層教學情況、及時解決各類問題。2017年以來,黨委書記、校長鄭曉靜院士前後4次深入大學部生課堂僅公開報道,聽取了《毛澤東思想和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課程。

思想上的共識最終轉變為共同的行動指南。近年來,學校在大學部教育改革上碩果累累:先後有3個專業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4個專業成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備案專業;新增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1門;新增國家級視頻公開課3門;建成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2個虛擬模擬實驗中心;新增國家級實驗教學平台3個;新增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5個備案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獲批20種;新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

據統計,近年來學校共出版了256種教材,其中20種被列為國家級規劃教材,形成了「西電電子信息教材」品牌,樊昌信教授主編的《通信原理》已再版7次,被200多所高校採用,成為通信領域技術人員案頭必備書籍。

「學校從2013年起持續三年已累計新增投入大學部教育經費一個億,未來將持續增加大學部教育教學的經費投入,確保大學部教育的優先資源配置,使人才培養的根本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打造真正一流的大學部教育。」黨委書記、校長鄭曉靜院士表示。

重頂層設計、用項目牽引:

教學改革實現向2.0、3.0轉變

「作為網路時代原住民的95后,愛玩手機、喜歡從網上獲取資訊,堵是堵不住的,為何不利用這個特點,將我對教學的思考放到網上,用學生喜歡的形式來傳播?」這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夏永林教授對思政課改革的想法,2016年2月25日,為了讓學生眼中原先枯燥乏味的課程穿上新外衣,夏永林正式開通「老夏說課」,開啟了老思政利用新媒體對思政課進行改革的新嘗試。

「讓抽象的數學概念可視化,把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結合,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培養了我的創新思維,讓我學會了用線性代數進行建模。」這是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的馬志賢同學對線性代數課程的感言。而這得益於數學與統計學院高淑萍老師多年教學改革的成果,如今這項成果已推廣到全校的線性代數課程教學中,並已被國內其他18所高校應用

上述兩個關於教學改革的案例,只是十八大以後西電一線教師中開展的眾多教學改革的生動縮影,這些改革舉措,充分調動了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果。注重頂層設計、利用項目牽引教學改革,將國家的「大學部教學工程」與學校的「大學部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有機結合,這是學校在大學部教學改革中始終堅持的做法。

十八大以來,學校注重從學校和學院兩個層面予以一體化設計,出台了《大學部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管理辦法》,以項目為抓手,全面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專業建設、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創新創業體系建設、教學管理等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強調過程管理,形成了閉環,提高了教學改革的實效性。

在如何回答好怎麼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上,西電人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宏觀層面上以學校為主導,始終堅持人才培養要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在中觀層面上以學院為主導,始終堅持「自主與開放」相結合、「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相結合;在微觀層面上以師生為主導,教學工作切實做到「教與研、教與產、教與政」相結合,人才培養始終堅持「教與學、學與練、練與賽、賽與真」相結合,推動從教學從1.0+,向教學2.0、教學3.0的躍升轉變。

針對互聯網時代學習方式的變化,學校實施MOOC(慕課)課程建設和混合式教學改革試點,將14門國家精品課、300餘門課程上傳到網站,建好網上「西電學堂」,總點擊量逾85萬次。此外,幾乎周周都有的報告會,全校800餘個普及性社團更是百花齊放,為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化選擇提供了可能。

根據「因材施教、分類培養」的教育理念,學校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等單位聯合,探索出了「祖同菁英班」、「信息科學英才班」、「網路空間安全實驗班」和「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班」等有示範意義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效顯著。

「給大學部生傳授知識,這種知識應該是啟迪、激勵和引導學生去自我發展。啟迪的過程有不同的方法,最終靠的還是他們自己。」黨委書記、校長鄭曉靜院士指出。在大學部教育中,學校的任務不應再是「灌輸」知識,而是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來完成知識的建構,充分地從學習者的角度來思考知識的形成和掌握,「自我發展」、「自主發展」、「全面發展」是題中之義。

「四進四齣」「三級三引」:

雙創教育實現「全融入、全覆蓋」

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兩金一銅,獲獎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一;第二屆「互聯網+」大賽一金兩銀一銅,獲得高校先進集體獎;第三屆「互聯網+」大賽落戶西電舉辦。這就是十八大以來,西電人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助力學子成長成才結出的碩果之一。

據初步統計,在2013-2016年間,西電學子共獲得省級以上獎1984項,其際獎165項,國家級獎284項,優秀組織獎25項,已孵化50餘支學生創業團隊,學生創業公司累計獲得風險投資超過2億元,學校成功入選教育部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兩個基層學院還獲批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

如今,學科競賽等創新活動逐漸成為「西電品牌」,接連實現突破:一是2014年首獲國際數模特等獎;二是201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一等獎10項,二等獎9項,首次全國第一;三是嵌入式專題賽三次獲得「Intel」杯,全國唯一;四是首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獎牌數居全國第一;五是首次捧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瑞薩杯」。

時代呼喚創新創業,也為創新創業搭建了廣闊舞台。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要把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服務經濟結構轉型、發展動能轉換的根本需要,作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如何通過學校教育,激發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是高校創新創業首先應解決的問題。」在黨委書記、校長鄭曉靜院士眼裡,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融入到高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而不是割裂開,雙創教育也是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舉措之一。

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近年來學校針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構建起了「四進四齣」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了「三級三引」的管理機制,實現了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學業生涯的「全融入、全覆蓋」

所謂「四進」,指的就是進方案、進課堂、進教材和進頭腦。學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促使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一體化實施,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向學生的學習生涯全覆蓋,形成「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過程。

所謂「四齣」,指的就是通過「精細化」、「陣地化」、「規律性」的雙創教育,推動青年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及服務工作的內涵式發展,實現出創意、出創新、出發明和出人才。經過系統化的教育和學習,學校培養出了知識能力全面融合的創新型人才,形成了一大批創新型社會的生力軍。

為確保雙創教育有力實施,學校打造了學校、學院、班級三級眾創空間,以及「第二張成績單」、學分認定和轉換辦法、「彈性學習年限制度」等三項引導措施,簡稱「三級三引」。

整合校內資源方面,學校重點打造具有電子信息特色的「三級眾創空間」,面向學生開放了37個國家和省部級實驗室、研發中心,在校內集中建設了1000平方米的創客工作坊、創業苗圃,促進創意產生、產品落地,幫助項目獲得政府和社會資金支持。據統計,現在學校每年有1.3萬餘名大學生參與3500多個創新創業項目。

「第二張成績單」,即《大學生「能力素質拓展模塊」考核認定辦法》實施以來,教務處掌握的數據顯示:全校超過80%的大學部生參加了「第二張成績單」的認定,這一舉措調動了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熱情,進一步優化了創新創業教育環境。

此外,學校還面向學生開設了近百門與創新創業相關的課程,聘請110餘位優秀企業家擔任創新創業導師,確保創新創業教育覆蓋全體學生。針對自主創業的學生,實行「彈性學習年限制度」,休學創業時間最長2年,並設立「創新創業校長基金」1000萬元,加強對處於種子期和初創期創業團隊的扶持力度。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將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凝聚共識,堅定「培養愛國進取、創新思辨,厚基礎、寬口徑、精術業、通工程,具有國際視野的行業骨幹和引領者」的人才培養目標,回歸教育本質,打造一流大學部教育體系,全面激勵和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