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科學論文在過去352年裡的美麗進階史

本人歐洲某大學博士汪一枚,經過四年奮戰,終於在昨天交提交了博士論文。看著裝訂好的兩百多頁的心血,本汪內心有點不害羞的發出了一聲感嘆——你尊美!

對所有學術界的朋友們來說,發表學術論文(paper)真是一件讓人又愛又恨的事。網上隨手一搜就能搜到各路大神吐槽發文過程遇到的糟心事,例如同行評審不靠譜胡評啦,出版社編輯要求變態啦,評測標準不正確啦等等。作為一個屢次被要求改稿的博士汪,這些吐槽讓我倍覺神清氣爽。

在發學術論文這個煎熬的過程里,快樂的時間永遠那麼短暫。想想看呀,當看著用心血換回的一小個科研成果,變成了一篇條理清晰的專業論文,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呀!正當你帶著滿滿的喜悅和小驕傲將它提交到心儀的期刊,準備讓自己的小成果和世界打招呼,對方編輯一封長長的修改郵件能澆滅你內心那一丟丟的小雀躍——改詞、改句、改圖、改內容!我就問一句:編輯大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嗯,人家還真不痛,咱就老實兒的改吧!還別說,等改到那些編輯們挑不出毛病時,這個科研小成果就不僅僅是個小成果那麼簡單了,在作者眼裡,它就是美不勝收的藝術品啊!

今天我們不聊科學,就來聊一聊這些科研論文在過去的300多年裡的「美麗」進階史。(多圖預警)

17世紀的先驅

最早的科學期刊有法國的《學者雜誌》(Journal des sçavans)和英國的《自然科學會報》(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兩家都於1665年,前後只相隔幾個月時間。但創辦之初這兩家雜誌的戰略目標是有區別的:《學者雜誌》可以說稍稍「八卦」一點,不對,是資訊度高一點,主要登登科學新聞一類;而《自然科學會報》偏向於刊登更加純粹的學術研究。

這兩家雜誌的版面非常相似,或許也是受限於當時的印刷技術吧。從1669年開始,它們都以小且集中的單列斜體首字放大的格式呈現。

學者雜誌 1669

▼ 自然科學會報 1669

你可能會發現,上兩張圖中的文章出自於同一個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n Hugens)。事實上,這兩篇文章是一樣的。當時他研究的運動定律先以法文被刊登的《學者雜誌》上,然後再以拉丁文發表在《自然科學會報》上。本汪表示對當時的惠更斯羨慕嫉妒,用一篇文章就能發表在所有科研期刊上——影響因子給它打100讓他驕傲去!

《自然科學會報》的350年

要論這兩位先驅哪家更強,從壽命上看,「自然」完美KO掉「學者」:《學者雜誌》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便消失了,而《自然科學會報》卻一直堅挺到現在,並在1887年時分刊成A和B兩個雜誌。

翻閱《自然科學會報》的存檔我們會發現他們的排版在過去的350年裡改變緩慢,只有過少數幾次「重大」改版,像是19世紀時把小紙換成大紙,再像20世紀時將單列換成雙列(只有期刊B改成雙列,期刊A今天依舊保持單列)。或許是決策者過於保守,使得這麼多年也沒什麼大變化,但人家說了:「我們做到了一個世紀做一次改變喲!」

看上兩張圖你還會發現,過去人們喜歡把頁數放在正中間,還用括弧括起來,這種習慣從最早期的《自然科學會報》開始,而且一直延續到1970年代。

自然科學會報 1784

自然科學會報 1857

自然科學會報 1970

我是劃時代的分割線,從此括弧加身的頁數君就下線啦

自然科學會報 1996

自然科學會報 2012

簡約與經典:PNAS的100年

前面我們說的是出現在歐洲的最早的科學期刊,而現今科學界的老大美國早年又是怎麼樣的呢?191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開始發售,1917年的文章風格是這樣的:

PNAS 1917

排版基本與《自然科學會報》一致:單列、集中、緊密的文字格式。

PNAS 1966

本汪對這種緊密的排版有種特別的熟悉感,並非科研需要參考到那麼古老文獻,而是博一時期一件被導師嫌棄的小事讓我記憶猶新:那次要一篇學術報告總結供組裡內部參考,用的是Latex初始默認的文章格式,就是這種擠在中間的排版,導師看了后皺著眉頭嫌棄了一番說:「博士了呀,寫東西不要再像大學部時那麼隨便了好嗎?」或許這種擠在中間的排版確實不太符合現代審美標準了吧。

在1970年代時,PNAS從單列改成了雙列,這也是現今我們都熟悉的格式。由於PNAS涵蓋了許多不同的科學領域,這種特別的設計一直使用了30多年。之後在排版上也進行了一次修改。

PNAS 1974

PNAS 2003

自然:1869年後的潮流引領者

大名鼎鼎的《自然》雜誌(Nature)誕生於148年前,在這短短的一百多年裡,它可謂變化多端,一直在試圖給科學文字提供最「美」的載體。

Nature 1872

例如1955年的這篇文章排版,相較於同時期的其他例子,是不是挺讓人眼前一亮噠!標題使用的是無襯線字體(sans serif),相當於中文的黑體。

Nature 1955

在之後幾十年裡,《自然》的印刷樣式也在不斷的進步,為了讓頁面看上去更加工整、漂亮,他們在標題排版以及文字橫向對齊上下足了功夫。

Nature 1975

Nature 1984

Nature 1995

Nature 2001

Nature 2013

現代設計:色彩的加入

過去10年間,科學論文的設計變得越來越豐富了,特別是線上閱讀對這項技術的推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說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的文章在2009年時就有不同顏色的文字出現,還會用陰影或方框來整理版面。

PLOS 2009

再比如有著大批冬粉的2007年後的《細胞》評論,它固定用一種排版,看上去有許多的空白區域,且大膽的使用不同顏色,讓版面看上去特別的乾淨清爽。儘管排版變「花哨」了,但本質卻始終如一——保持了科學期刊應有的精準嚴肅。

細胞 2007

今天,各大期刊對內容的排版要求越來越高,有一些期刊在近幾年內不斷的改變設計風格,讓這些論文更加的賞心悅目,比如自然科學會報、PNAS和細胞。

自然科學會報 2017

▼ PNAS 2017

▼ 細胞 2017

現在線上閱讀文獻越來越方便,作為科研人員我們對排版其實也挺注重的。好不容易得到的科研小成果小寶貝,除了內容準確過硬以外,也想給它打扮得美美的再跟同行見面呀!至於未來將如何變化,有著許多的可能性。

本文經 原理 授權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