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財務人選擇行業重要還是選擇專業重要?

做為在財會領域從事十多年的職場老鳥,這個問題直到近兩年才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記得剛做會計時還是上世紀90年代,那時我對「會計」的認知是:它既是一門專業也是一個行業。按傳統的職業劃分,不管是哪個行業的公司不都需要財會人員嗎,不都按一套會計準則做賬報報表嗎,再加上還有那麼多會計師事務所,會計本身就是個行業。一名財會人員大學畢業后的5年內跨行業求職還相對容易,但隨著年齡與經驗漸長,越來越顯現出「職業路徑依賴」,在招聘企業和獵頭顧問的眼裡,每個求職者的簡歷都至少被打上兩個標籤:行業(比如製造、零售、地產、能源等)與專業特長(比如稅務、預算、內審、會計等)。

在那些規模日益擴大、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越來越追求保持可持續競爭優勢和價值創造的「大公司」,不論是內部控制還是財務核算都已實現了規範化,對財務會計這個輔助後勤性質部門的要求已不是傳統的「賬房先生」和「資財管家」,只負責記賬出報表、資金運作、報稅繳稅這類傳統會計職能已不能滿足支持企業發展與價值創造的需要,不少優秀企業的財務部門都增設了很多需要支持業務部門和管理決策的崗位,所以財會這個職業已經越來越細分,如果財務部門的功能更廣泛,被管理層期望更多地支持業務和管理決策,那麼財務部門必須了解公司的業務模式、產品和管理流程,而這些都是因行業不同而不同的。這樣相關的行業經驗在財會人員的職業經歷里就顯得重要了。

另一方面,與上世紀80/90年代相比,信息科技、第三產業的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不僅產生了如互聯網、房地產開發等新型行業,而且傳統行業的商業模式也有了很多創新與變革,例如傳統零售業利用互聯網技術開拓了電子商務渠道,以及線上下單與線下體驗的整合銷售策略,這些變革都使企業的日常運營出現很多新交易類型,即使是會計核算也不象傳統的運營模式那麼單一,更遑論那些偏管理會計的職位,如成本分析與控制、預算、內部績效管理報告編製、投資項目論證等,在不同行業做這些工作的方法和思考角度有很大不同,相同領域的工作在不同行業的公司間的可複製性降低了許多。

預算來說,製造業企業的預算的做法是源於業務計劃,而業務計劃源於企業3-5年的戰略規劃,但到了互聯網公司,CEO都不一定知道3-5年後這個行業會發生什麼,能把1年的業務布局做明白就不錯了,甚至有的互聯網公司連盈利模式還沒浮出水面呢,這樣熟悉了製造業預算工作的人到互聯網公司很可能與新手無異。再說成本管理行業差異就更明顯了,而我們在學校里和各種考證過程中學到的成本會計,其實都只是製造業的生產成本,但行業不同,不僅運營模式不同,而且投入的資源要素也不同,創新性行業、輕資產行業、沒有貨物流轉的行業的成本核算或許比傳統製造業簡單,但是成本管控、計劃和預測這些管理會計工作,恐怕是隔行如隔山。

因此,這對目前還勤於在不同行業間換工作的財會人提出了警醒:當你立足在產業與人才細分都多元化的大城市發展時,如果你在不同行業「輪動」十年以上,你的經驗在外部人才市場會打很大折扣,特別是在應聘經理以上的高級別職位時,因為每個企業都只看重你經驗中和它相關行業的部分,而且最好你現在這份工作的行業與它相關。當然這一點在中西部不發達城市體現得不那麼明顯,因為那些城市大公司少,人才也少,不易形成人才庫的多維度細分,更重要的是那些城市產業結構單一,沒有那麼多新興行業,行業經驗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如果在發達地區的大城市,如果不滿足於服務職能簡單的小企業和做基層的初級會計崗,財會人必須明白:在職業發展道路上行業的優先順序高於專業,因為對雇傭方(即企業)來說,都是先明確有人力資源需求的業務線(即行業架構),做為受雇方(即求職者),我們的專業(即能力架構)都是嵌入在雇傭方的行業架構內的,儘早為自己選定某個大類行業並堅持積累對於未來的職業進階例如成長為財務總監至關重要。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