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些曝光模式,你都會用了嗎?

現在的相機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大,但這也同樣是對新手小白們的一個挑戰。

光是看到這一大堆曝光模式,就夠讓人頭疼的:

這一大堆符號都是個啥?!

其實,如果你翻一翻說明書,就能了解這些符號各自代表著什麼意思,大概的對應關係是這樣的:

「不對啊老濕,看完這圖,我心中的疑問更多了。」這圖只是把每個符號各自代表什麼模式列了出來,並沒有解釋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全自動、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全手動......它們各自都是幹什麼用的,什麼工作原理,適合拍攝哪些題材,有什麼使用注意事項呢?

別急,說來就話長了,從頭說起吧.....

1. 曝光三要素

攝影最基礎的技巧之一,便是控制曝光,而快門速度、光圈值和 ISO 三個參數共同決定了畫面的明暗,並稱為「曝光三要素」。

簡單地來說,快門速度越低(曝光時間越長)、光圈值越大、ISO 值越高,畫面便越亮,反之亦然。

當然,這三個參數並非僅僅只是用來調節明暗程度的,還會對畫面產生額外的影響。

快門速度影響物體的運動模糊程度。在高快門速度下,物體傾向於保持靜止,超高速快門下甚至連出膛的自動子彈都會被「凝固」在空中;

而在低快門速度下,物體傾向於保持運動,哪怕是一隻緩緩爬過的烏龜,在足夠低速的快門拍攝下都會化為一片殘影。

快門速度越高,物體越傾向於保持靜止,反之亦然

光圈值影響畫面的景深,即焦平面以外的清晰範圍。光這麼說可能有點難以理解,我們結合實例說明吧。

如下圖,焦點對在花壇中的一叢花上。當光圈最大時,畫面上只有這叢花是清晰的,距離不到10厘米處的其它景物都模糊了;

而隨著光圈減小,畫面清晰範圍逐漸變大,直到 F16 小光圈下,背景遠方上百米距離處的樓都是清晰的。

隨著光圈值變小,背景清晰範圍變大

簡單地說就是,光圈值越大,主體以外的部分清晰範圍就越小;畫面光圈值越小,主體以外的清晰範圍就越大。

而隨著 ISO 提高,畫面不僅會變亮,還會出現「噪點」,導致細節的損失和畫質的變差。

隨著 ISO 升高,噪點增多畫質變差

(編者註:手機上看,由於解析度不夠,三張圖可能區別不大;點開放大或者在電腦上看,你會發現它們之間的天壤之別。)

在通過調整這三要素控制曝光的同時,我們也要兼顧到它們各自對畫面產生的其他影響。

說清楚了曝光三要素和控制曝光的方法,我們就可以開始講解每個曝光模式是幹什麼用的了。

2. 全自動檔(Auto)

這一模式又被戲稱為「傻瓜模式」,操作完全和傻瓜機一樣:你只管按快門,其他的交給相機。

相機會測定環境狀況,然後調整三大參數,使你的照片盡量「正確」地曝光。

基本上,全自動檔拍出來的都是色調適中,畫面大部分清晰的很「曝光正確」卻往往比較平淡普通的照片:

相機只管正確曝光,至於你的拍攝需求——「我要那種前面清晰後面模糊的照片啊!」「我要把運動物體拍清晰」,相機根本不予理會,你也沒法調。

總而言之呢,這一模式最大的特點是你只需要按快門就行,適合那些要求不太高而拍攝量大的場合——比如旅遊隨拍和街頭隨拍。

你不想要這種平平淡淡,毫無藝術氣息和逼格的「紀實」照片?你想實現自己特殊的拍攝需求,想對畫面有更多控制?那就用半自動檔吧。

3. AV 檔(或 A 檔)

對年輕男性來說,AV 這個詞是很美好的,可惜在相機上它只代表一個意思:光圈優先。

所謂光圈優先,就像你先手動選擇一個光圈值,然後相機就會依據環境調整快門速度,使照片正確曝光。

使用這一模式,選個大光圈值,你就可以拍出這種「半清半糊」,主體倍兒突出,看著挺文藝的照片:

與之相對的是,拍攝大範圍風光時,手動選個小光圈,你就可以讓畫面大部分處於清晰的範圍內:

需要注意的是,在 Av 檔下,相機在只會考慮「這個快門速度是否能保證正確曝光」,至於這個快門速度會不會過慢導致手震,相機是不管的。

如果你在弱光環境下使用小光圈時,快門速度往往較低,你最好用三腳架固定相機,或者手動調高一些 ISO,以免產生手震。

Av 檔被稱為「最適合新手使用的檔位」,因為它涉及到了景深控制、曝光組合的基本設定,便於新手慢慢摸索,積累經驗,提高水平。

4. Tv 檔(或 T 檔)

和快門優先檔相反,Tv 檔,即快門優先檔的原理是,你先手動設置一個快門速度,然後相機在依據環境條件調整光圈值。

這一模式能讓你根據創造意圖,控制畫面元素呈現為動態,還是靜態。

你可以使用高速快門,把某個精彩瞬間定格下來。比如說,在拍雪景的時候,用高速快門來「凝固」空中飄揚的雪花: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高速快門可能會讓光圈值變得很大景深變得很淺,讓照片模糊部分過多,還可能因最大光圈值限制而導致曝光不足。

所以,如果環境光不是很強,而你又要使用高速快門,一般需要恰當地提高 ISO 值。

低速快門則傾向於記錄物體的運動軌跡,把物體拍出動感。可以讓車流變成光軌;讓摩天輪變成一團斑斕色塊;

使用足夠低的快門速度配合「追隨拍攝」的手法,你甚至可以把烏龜拍出風馳電掣的感覺:

「前方彎道漂移,超過那隻蝸牛!」

這一模式往往代表著「初步的創作意圖」,你開始不僅僅滿足於拍攝出你所看到的東西,而開始追求特殊視覺效果的創作了。

5. M 檔

這個檔位被稱為「老鳥檔」「骨灰檔」「專業檔」,由你自己手動控制曝光三參數,實現對畫面的影調控制,需要積累實際經驗才能做到正確的曝光。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相機明明就能幫你正確曝光,為什麼還要冒著曝光失誤的風險用手動檔,難道是為了裝*么?當然不是。

相機自動曝光,只能定快門調光圈,或者定光圈調快門而在有的題材里,我們需要同時控制光圈和快門。

比如說,抓拍一場賽馬比賽的瞬間,你既需要高速快門來抓拍瞬間的動作,同時又需要保持小光圈,以確保一定的景深,提供場景感:

對相機的自動曝光計算系統而言,這是相互矛盾的兩種需求,很難同時滿足,需要我們手動調整;

除了這種「相互矛盾的需求」難以滿足,相機的自動曝光系統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太「正確」了,總是計算出一個既不過曝,又不欠曝的曝光值。

但是,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攝影從來就沒有「最正確」的說法,只有「最恰當」。事實上,在有的題材里,我們需要的正是曝光「不正確」。

有時,我們需要刻意讓畫面曝光不足,如拍攝剪影;有時則需要刻意讓畫面偏暗,呈現出一種凝重感:

有時,我們則需要刻意讓照片過曝,比如說傳說中的「過曝小清新」和高調人像:

不要讓「正確曝光」限制了你的創作意圖,跳出條條框框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造!

當然,打破規矩的前提是你得了解規矩。如果你還不太熟悉曝光組合,不知道怎麼不依靠相機自動計算,自己調整出正確曝光,還是先別用 M 檔了。

「以上就是今天...」「老濕,等等!先別急著收工,還有很多檔位沒講啊?!」

6. 其他檔位

不是我偷懶,實在是講完這幾個主要檔位以後,其他的檔位沒啥太多可講的,原理都挺類似的。

就拿 P 檔來說,這模式可以視為「可調節光圈快門的全自動檔」。如果你直接按快門,這個檔位就等同於全自動檔;

如果你調整快門速度,那麼相機就會調整光圈值,維持原先的曝光結果;你調光圈值,相機就會調整快門速度,總之就是倆參數來回跳動。

光圈可大可小,畫面可動可靜

這模式的問題是拍出的曝光過於「正確」,沒法手動過曝或欠曝;同時,這個模式自動化程度太高,不利於新人摸索、熟悉曝光組合。

可以說,如果你一直習慣、滿足於用 P 檔,那你永遠成為不了老鳥,永遠用不了 M 檔。這玩意就是個「新人保姆」,有追求的童鞋們不要沉迷啊!

其他的許多諸如「風光」「人像」「運動」,其實都可以統稱為「預設模式」,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使用一定畫面風格的全自動檔」。

比如說,「風光」模式就是一個光圈值比較小的全自動檔;「人像」模式就是光圈值比較大的全自動檔;「運動」模式就是快門速度比較高的全自動檔。

一句話說,預設模式實質上就是具有某種風格,滿足某種拍攝需要的全自動模式,屬於「比較高檔的傻瓜機」範疇。

這些預設模式的應用領域,倒是和全自動模式很像:你對照片要求不高,拍攝量很大,又懶得調整模式的時候,就用它吧。

還有一種很貼心,但又容易被人忽視的模式,那就是「自定義模式」(C1~C3)。

這個模式能夠儲存一套固定的拍攝參數,可以適應3種不同的拍攝環境(如戶外/室內/棚拍)並實現快速切換;

而對於多人同時使用的家庭機,這一模式則可以適應不同人員的拍攝風格和習慣,只需要將你喜歡的參數存入自定義模式即可。

佳能的自定義模式存儲步驟

通過一系列步驟,你就可以將當前的相機設置存入自定義模式,以後就可以迅速調用啦~

具體的操作,不同品牌的機子也不太一樣,請參考說明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