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最難開展的研學課,這樣搞,瞬間提升N個檔次(學校中層以上都該看)

泰山教育智庫

服務|樹人

旅行的意義在於行走在路上,觀看沿途的風景,從中獲取知識和蕩滌心靈。而對於青少年來說,研學旅行更是一場難得的人生修行。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國小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各地將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這也給濰坊的許多學校注入了強心劑。為了讓學生多走出去看看,增長閱歷,開闊視野,濰坊的許多學校將研學旅行視為課堂的一種延伸,納入了學校教育創新改革和素質教育推廣的工作之中,並進行了廣泛地探索和實踐。

比如,濰城區和平路國小的「紅色星火」研學旅行活動、奎文區勝利東國小的「漢服觀賞,茶藝品鑒」傳統文化研學課程、臨朐縣新華中學的「遠足勵志」研學課程……這些學校很好地將研學旅行與校內教育教學進行了銜接,與校本課程進行有機結合,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綜合實踐育人途徑。

研學旅行被稱為「行走的課堂」,所以它不是一場說走就能走的旅行。這一課堂如何設計好,實施好,體現出教育性、探究性、實踐性和安全性的原則,達成「游中學、學中游」的目標,對於每個學校來說並非易事。

近期,記者走訪了濰坊部分學校,探索他們開展研學旅行的經驗和做法,來聊聊研學旅行的那些事兒。

「行走課堂」魅力大 風土人情皆學問

安丘市官莊鎮管公學校:聽小講解員介紹管寧的故事

研學旅行是近十年來出現的新詞,由古代遊學、近代修學旅行,逐步演變發展而來。研學旅行延續和發展了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學校教育延伸和素質教育推廣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濰坊的許多學校,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積累了大量的做法和成功經驗,並不斷創新和完善研學旅行的內容和方式,呈現出百花齊放,各具美麗的態勢,這對推動濰坊教育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有一種研學,叫做追尋紅色足跡

「紀念濰縣戰役,了解革命歷史,繼承革命傳統……」2017331日,濰城區和平路國小的170多名師生在荷花灣戰鬥遺址(現為濰坊市黨性教育基地)斜向紀念碑前莊嚴宣誓。

張振東校長說,為加強校外教育,拓寬綜合實踐育人路徑,濰城區和平路國小將濰縣戰役勝利紀念廣場等紅色基地作為社會實踐基地,每年定期組織師生進行紅色星火研學活動。

同樣,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國小的研學旅行課程通過參觀龍池鎮紅色基地、齊西古村、烈士祠堂、聽革命故事等形式讓孩子記住那個崢嶸的年代,學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遊學歸來后,學生將本次遊學的收穫以日記、隨筆、手抄報、故事講解等形式展示出來,並根據自己學過的知識和體驗將課本的革命傳統故事進行創編。

一位學生在研學隨筆中寫道:「聽著守護烈士靈位的老爺爺講述的感人戰爭故事,望著陳列的抗日戰爭紀念展品,我們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我們要銘記這段歷史,但不能被仇恨蒙蔽心靈,我們要的是傳承革命先輩的艱苦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有一種研學,叫做「堅持,堅持,再堅持!」

422日,785名學生正徒步行走在濱海的道路上,每個人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同學們互相攙扶,一瘸一拐地行走著。所有人咬牙前行,面對鏡頭,他們不忘露出堅強的笑容,擺出勝利的手勢。

這群學生來自奎文實驗國中,他們正在進行的是學校每年都要開展的「環濱海65千米遠足拉練」研學課程。

「我太累了,感覺呼吸困難,雙腿像灌了鉛一樣,好想休息一下,如果這時停下腳步,可能再也沒有勇氣繼續向前,所以我只能咬牙堅持。」一位學生歸來后在研學感悟中這樣描寫自己的心路歷程。

該校負責這次研學課程的老師說:「拉練中學生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一路上經歷了幾次拐點,幾次超越,動力來自哪裡?團隊給予了什麼,通過這門課程,發現了什麼,成長了什麼?正是這門課程要告訴學生的。」

同日,在昌邑市,奎聚街道奎聚國小的「小腳丫走家鄉」20公里研學旅行課程也在進行當中,老師帶著學生走出校園,讓孩子們在行走間體悟生命的力量,在尋訪中解讀書本知識的奧秘。

每到一處,張軍元校長都提醒學生們「日行一善」,帶走垃圾,留下文明,師生一起共築碧水藍天。

張軍元校長說,在行進的途中,有同學腸胃不適,有同學扭到了腳,還是堅持和隊伍一同前進,他們向疲勞挑戰,向自我挑戰,向極限挑戰,他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

又如,昌樂及第中學的「人生遠足研學課程」,讓學生懂得「生活即教育,人生即遠足」的道理;臨朐縣新華中學的「遠足勵志研學課程」,教給學生「擔當天下的情懷必須從磨練意志開始,搏擊人生的旅程必須從腳踏實地開始」的信念。

有一種研學,叫做走出國門,面向世界!

濰坊新華中學:14天美國研學之旅,收穫頗豐

「最喜歡那裡的音樂課。」「那裡的課堂氣氛輕鬆愉悅。」「那裡學校的古典建築讓人沉迷。」……20177月,濰坊新華中學15名學生,遠赴美國,進行了為期14天研學之旅,歸來後分享了自己的研學感悟。

他們走訪美國頂尖藍帶中學貝克斯利高中和聖弗朗西斯德薩勒高中,體驗藍帶高中全真課堂,在突出個性化教育的美式教學模式中發現學習樂趣及方法,提高獨立思考能力、領導力和思辨力。

他們走進美國家庭,接受著24小時純英語環境熏陶,刺激自己開口說英語的勇氣,提升口語交流水平,儲備海外獨立生活能力。

他們走訪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一流常春藤名校,激發內心追求更高學業的夢想和動力。

14天的研學之旅中,濰坊學子們深入體驗了美國的家庭文化、社會文化、民生狀態、教育科技等多個方面。作為帶隊老師,濰坊新華中學副校長劉敏英說:「此次研學內容充實,極大地拓展了學生們的國際視野和知識廣度,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人生體驗。」

在這之前,20171月,濰坊高新國際學校的學生也分別飛赴達勒姆和洛杉磯,進入達勒姆學校和赫瑞泰橡樹私立學校進行冬學期研學。

學校為每個學生安排了一名美國學生作為夥伴,全程陪同同學的在校學習和活動。每個周末都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參觀活動,如參觀知名大學,參觀紐約、華盛頓等著名城市,觀賞自由女神像,漫步時代廣場、華爾街等。

濰坊高新國際學校已擁有完善的海外研學課程,設計了遊學準備、語言過關、禮儀培訓、遊學任務、歸來講學等一系列活動。

這種文化學習與觀光遊歷並重的研學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接受文化熏陶,實現了研學的效果最大化。

研學旅行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濰城區和平路國小:講解員給學生們講述濰縣戰役

之荷花灣戰鬥故事

要學校和教師前期的整體規劃和精心設計,遠非一場普通的旅行可比。

很多學校在組織一次研學旅行之前,都會精心「備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如,溝通家長意願,做好安全預案,明確育人目標,對接企業、旅行社,提前查看活動場地……看似微不足道的幾個點,卻事關研學旅行的育人效果和學生安全。

突出教育性——課堂在路上,一情一景皆教育

研學旅行必須要設計明確的育人目標,這樣才能保證課程有效落實,各項準備工作也得以在大方向的統一下,有序開展。

上半年,奎文區勝利東國小組織了一場主題為「著漢服,學茶道,習禮儀——傳統文化潤心靈」的研學旅行。

這次研學旅行,學校採取了家校合作的形式,班導和部分骨幹教師與家委會一起制定了此次課程的育人目標:讓學生初步了解傳統文化、傳統禮儀,進一步理解如何孝敬父母,尊敬老師,禮貌待人。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傳統文化中的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慎言敏行、嚴於律己、改過遷善等道德規範,幾千年來就鑄就了人民的精神靈魂。為了讓民族文化得以延續,讓學生吸收傳統文化的營養,思想人格得以健康成長,我們組織了這次傳統文化活動。」在談及研學旅行的育人目標時,學校校長譚曉升如是說。

此外,為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臨朐縣冶源國中組織學生對彌河上游生態進行調查研究;為讓學生髮現科技之美,發現人文之美,發現核心價值觀,諸城市昌城鎮國小組織學生參觀訪問家鄉科技企業……

縱觀這些學校的研學旅行,育人目標的設計,內容並不單一。從設計類型來講,有知識性目標、能力性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領域的目標及核心素養目標這四大方面,這在研學旅行指導意見之中有著明確的規定。

突出探究性——感受外在的美,尋求內蘊的趣

奎文區勝利東國小:學生在認真學習茶藝

「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研學旅行的重要意義就是在旅行中感受事物的外在之美,從而能尋求到事物中內蘊的趣,這也是鍛煉學生在玩樂中探究的好機會。

奎文區德潤國際學校組織的科技館研學課程活動中,就巧妙地設計了「探究」環節。

在研學旅行開始前,學校提前告知學生實踐活動以火山噴發」「人體器官」為兩個主要研究點,讓學生做好相關探究準備工作;活動前,每個班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資料查找,查看各類書籍,學習與活動主題的相關研究資料。研學旅行中,同學們則帶著自己了解和準備的問題,有目的地進行實地考察、研究,最終,在探究中,將結果形成完整的課題研究報告。

「我們組織這次研學旅行,是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教育,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增強其創新精神,引導他們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養成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習慣。」奎文區德潤國際學校校長陳靜說。

突出實踐性——立德樹人,更需實踐育人

讓學生增強動手實踐能力,這也是研學課程設計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原則。在昌邑市濰水學校每年四月定期舉行的「問道濰水·行知昌城」遠足研學課程設計中,就突出了實踐性這一原則。

學校將研學旅行活動分為三站,第一站是昌邑市氣象局,在這裡,孩子們學習氣象知識,觀測氣象雲圖,學習並實踐人工降雨的方法;第二站是昌邑市博物館,同學們在這裡感受悠久歷史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第三站是昌邑濰河生態風光帶,學生在此感受春天裡的生機盎然,欣賞美麗風光的同時,同學們也動手實踐,拍攝出一張張美景。

研學旅行結束后,學校組織學生分享研學之旅學習體會,撰寫氣象局實踐調查報告,還開展了「問道濰水·行知昌城」攝影展,將同學們的作品一一展出,鼓勵學生增強實踐動手能力。

研學旅行是一門融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親身體驗、資料搜集、集體活動、同伴互助、文字總結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課程,能夠讓學生在旅行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拓展視野,體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而,突出這門課程的「實踐性」也是「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的一項有效途徑。

在研學旅行的課程設計中,除了教育性、探究性、實踐性這三個方面,安全性也是課程設計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原則,旅行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有詳細的安全預案,安全預案會在背後默默地為師生和家長保駕護航。

總而言之,研學旅行的課程開發,除了育人目標、教育過程和方法的設計,還有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對接、溝通,這其中,不光是學校和旅行社、旅遊景點要對接好,還需要交警等政府部門的配合等。只有各個環節有效組織,最終才能形成以學生髮展為核心的綜合課程體系。

「研學」要走的路還有很遠

奎文實驗國中:不拋棄,不放棄

有專家指出:「青少年成長的過程是社會化的過程,他們需要親身參加許多親近社會和自然的實踐活動,完成社會化離不開群體性交往。」這一過程有兩個顯著特點:體驗性和群體性,如要尋得切實可行的落地方式,研學旅行是不二之選。

這就決定了,研學旅行不是走馬觀花,不是吃吃喝喝。如何做到游中學,學中游,是學校必須思考的問題。

「遊玩」大於「學」,違背教育之意

無論是最具情懷的辭職理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還是歌中唱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都讓我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憧憬。研學旅行是學生走進「外面世界」最直接的方式。

然而,很多學校在定義「研學旅行」時,出現了偏差,有的誤以為在放學之後安排興趣小組參加校外活動、比賽或者俱樂部活動,算是研學旅行;還有的認為,在家長帶領之下,三三兩兩到異地轉一圈,也算是研學旅行;即使是學校組織的集體出行,例如春遊

、冬季徒步遠行等,也多是邊走邊看,並沒有達到研學旅行的應有之義。

也有小部分學校,迫於安全方面的考量,要麼將其一棍子打死,要麼將其關入牢籠,此外,旅行涉及吃、住、行等,學校沒有專項經費列支,也不能隨便向學生家長收費,致使研學旅行的推廣面臨許多困難和障礙。

另外,當學生在傳統的「課堂時間」離開家長的視野,走出學校的圍牆,有不少家長也對研學旅行表現出了擔憂。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社會上一些機構在逐利驅使之下,研學旅行也浮於表面。一些研學旅行產品明顯「遊玩」大於「學」,部分教育機構打著「遊學」的幌子,組織學生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到不同國家的知名學校體驗感受,空有研學之名,沒有教育之實。

研學旅行是一種「立體式的學習」

濰坊高新國際學校:和外國學生進行籃球比賽

準確說,一次成功的研學旅行必須滿足三個特點:其一,有意組織,有目的地作用於學生身心變化;其二,集體活動,研學旅行以班、年級甚至以學校為單位進行;其三,親身體驗,同學們在老師或輔導員的帶領下一起活動,有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共同體驗相互研討。

在研學旅行中,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校園,不僅能夠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衣食住行各類文化,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讓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等學科知識穿插進來,讓學生銘記終身。

課上與課下、校外與校內、思考與實踐的結合以及多學科之間的融合,使得研學旅行更像是一種「立體式的學習」。

壽光世紀教育集團在設計、組織研學旅行活動方面,已非常成熟,並具有借鑒意義。如世紀高級國小組織學生逢牡丹盛開之際走進牡丹園,學校沒有隻讓學生圍著園子走一圈,看一看,拍照留念這樣簡單,而是將傳統文化教育貫穿其中,以「探春字謎詩詞會」為切入點,採用跨學科整合方式進行。

語文老師指導學生學寫活動計劃、篩選字謎、活動總結等;數學老師指導學生丈量土地,並進行答題情況匯總和統計;美術老師指導學生製作邀請函和宣傳海報,以及字謎卡紙版面設計;思品老師與學生模擬外出拉贊助的場景,指導學生進行外出實踐。

安丘市各個學校立足地域特色和本校實際,選擇豐富多彩的研學旅行主題,如傳統文化主題中,官莊鎮管公學校引導師生追隨先人足跡,尋找管寧文化的精髓——管寧魂;青雲山國小組織學生尋訪古聖先賢的足跡;柘山鎮尋訪「老子文化」,開發了優秀傳統文化研學課程;科普教育主題中,安丘市興華學校舉行「飲水思源——清潔汶河水源地」活動,讓同學們以一種回歸的心態為環保公益做貢獻。

學生通過走入博物館、實踐基地、現代化工廠、現代化農業園區、紅色革命舊址等,通過參觀學習、實踐互動、體驗等多種方式,提高了創新與實踐的能力,增加了人文情懷及道德素養。

如此研學旅行,才是以旅行之名,行教育之實。

讓研學旅行回歸教育本意

國內許多城市的研學旅行已走在前列。西安市幫助旅遊服務單位和接待單位制定了上百個研學旅行一日、兩日或多日方案,形成了四面八方布點、各具主題特色的研學旅行「西安教育地圖」。

放眼世界,美國有「童子軍」活動,讓孩子體驗野外生存;在日本,學校的研學旅行會依據學生的年齡不同而側重有別,時間一般為期數天,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韓國教育部門將畢業旅行作為學生的一項必修課目,納入學分管理,學生只有參加並修夠相應學分,才可以畢業。

旅行作為手段和載體,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學生的教育和成長。學校應站在教育的本意,制定研學旅行方案,讓學生有所收穫。

學校單打獨鬥,自彈自唱,會使研學旅行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制定研學旅行之前,要注重激發學生廣泛參與,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教育「同盟軍」作用。

選擇好研學旅行的目的地非常重要,學校要根據教學實際、階段計劃以及育人目標,可以選擇風光欣賞類的,如自然景觀、風景區;可以選擇革命傳統教育類的,如紅色教育基地;還可以到近郊企業、農貿市場、農作物種植區等地,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

研學旅行要常態化、課程化,指望通過一兩次研學旅行讓學生產生質的變化是不理智且急功近利的。

有的學校研學活動已成體系,依託一個大的主題,不斷設計分主題。如濰坊廣文中學的「科普教育」研學活動課程,其中包括參觀3D列印技術、濰坊科技館、青島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天津航母主題公園等線路,學校分別制定一系列相關課題,供學生選擇探究,以增強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形成對科學的內在興趣,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

再如濰坊文華教育集團,在「知止自然教育」這一背景之下,輔導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樹林、草原、河堤岸邊等地方,設計不同的活動方案,讓每一次研學旅行都會給孩子們帶來不同的體驗。

對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及時進行科學評價也是必要的,並將評價結果逐步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所謂「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情一景皆教育」,研學路上有課程,最好的課堂在路上。實現研學旅行的育人效果最大化,當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濰坊文華國際學校:課堂與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求知慾

更多熱議討論話題

女老師和男學生在課堂上互扇耳光!網友的評論炸了!假如,你是學生家長……

浙江11位老師自曝工資單!看完真是扎心了……

教師,你憑什麼要求漲工資?

教師辭職高峰期即將到來,到底是什麼在「逼走」老師?

● 劇透!2030年教師會是什麼樣?據說待遇、地位會比現在高!

3年內最有可能被淘汰的7類老師,你在其中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