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膳食與心血管疾病: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膳食不當是人類健康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膳食相關的心血管代謝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2型糖尿病及肥胖等對全球健康負擔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與此同時,營養學快速發展大幅減少了不良膳食對健康和經濟造成的影響。

01

對心血管代謝的生理影響

碳水化合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佔據我們正常膳食的大部分,如水果、堅果、非澱粉類蔬菜(除了黃色或白色的土豆)、豆類、粗糧等。雖然總攝入對心血管代謝的健康影響較小,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質量高低帶來的潛在風險卻是不同。目前眾多研究已證實水果、堅果、非澱粉類蔬菜對心血管代謝的長期獲益。低質量的碳水化合物還包括細糧(精米、餅乾

、各種加工后的穀類)、澱粉(特別是黃色或白色的土豆),含糖飲料、甜食等,它們均和長期體重增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特別是城市的中年女性,因此,美國2015年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特別指出:不推薦進行高攝入的細糧和富含糖的食物。

肉類:目前研究發現,不管脂肪含量多少,紅肉及加工的肉類膳食都會伴隨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發病率,其機制可能與鐵含量相關,並與脂質及氨基酸代謝產物、晚期糖基化終端產物和亞硝酸鹽

類物質相關。目前,關於家禽、魚類是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仍未明確,而魚的食用方式(比如非油炸的)及種類(深色的魚肉富含的長鏈ω3脂肪酸比白色的高達10倍)影響其營養及健康價值,更多的研究有助於進一步證實其在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乳製品、奶油和菜油:目前大部分膳食指南都將乳製品以脂肪含量多少分成不同的類型,並推薦食用低脂產品,但這主要是基於單一營養的選擇(比如鈣、維生素

D、卡路里、飽和脂肪)而不是基於乳製品在健康方面影響的經驗性選擇。最近研究表明常規乳製品攝入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而與體重增長和肥胖相關。常規乳脂食品、乳酪及酸乳則是整體健康膳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攝入量的酸乳反而降低肥胖的風險。奶油在心血管代謝方面處於「中性」角色,過量攝入仍有增加體重的風險。菜油(大豆油、橄欖油、菜籽油等)主要由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及飽和脂肪組成,目前普遍認為菜油對身體有益的重要成分是黃酮類(酚)化合物,比如特級初榨橄欖油包含刺激醛(oleocanthal),是一種結合環氧合酶1和2受體的酚類物質並具有抗炎效果。研究發現,如果特級初榨橄欖油和地中海膳食一起食用可降低30% 的腦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含糖飲料、100% 果汁、甜味劑、酒精、咖啡

和茶:

研究證實含糖飲料、100% 果汁均可增加體重,前者還可增加高血壓病、慢性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發生,後者則由於含有纖維素、維生素、植物化學物質等抵消其部分危害,因此100% 果汁適量飲用,但不可過量。儘管研究有限,目前認為人造的和非營養甜味劑很可能是對身體有害的,並對口-胃腸道味覺受體、糖-胰島素及能量調節、代謝激素及消化系菌群產生不良影響。習慣性酗酒增加了1/3非缺血性擴張型心肌病和房顫的發生,然而也有研究認為適當飲酒(紅酒、白酒、啤酒等)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機製為增加HDL膽固醇表達、改善胰島素抵抗和降低纖維蛋白原的水平。飲酒量在1杯/周至1杯/d之間時可出現全因死亡率和低風險的「J」形圖,因此,即使飲酒具有潛在的獲益,但並不推薦通過飲酒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適量飲酒是允許的。咖啡、茶(3~4杯/d)均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發生,綠茶、黑茶除了可降壓,還可降血脂,但草本洛神葵茶只有降壓效果。

鈉鉀鈣鎂: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及乳製品等都是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全球基本上每個國家人群鈉的攝入量均超過推薦的平均值(2000mg/d),而鈉導致的血壓升高與其攝入量成正相關,並顯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Michael Webb等主持的在全球183個國家的研究表明,在10年內,如果通過政府「軟管理」政策使人群鈉攝入量減少10% 則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及醫療衛生成本。富含鉀膳食可降低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短期的研究提示鈣補充劑有助於降低血壓,但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而鎂補充劑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仍有爭議,故暫不推薦鈣鎂補充劑用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02

改善膳食模式的相關策略

目前,提倡天然食品、均衡膳食、限制食鹽及食品添加糖的攝入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已經成為共識,並被中外各國的居民膳食指南及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明確推薦。然而,如何優化膳食模式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甚至進一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複發或病死率,目前我們仍面臨很多不可忽視的「障礙」。

1.健康膳食的障礙及機遇在現實生活中,首先個人的膳食習慣不僅取決於個人的愛好,而且受到個人家庭規範、教育

、收入、營養和烹飪知識等影響;其次受到社會文化因素(如文化規範、社會壓力和網路)和外部條件(如食物便利性、成本等)的影響;最後是農業政策和生產實踐、食品工業規範化和營銷情況、國家和國際貿易協定甚至氣候等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2.患者生活方式與衛生系統的「自我改善」患者生活的方式,比如吸煙、缺乏運動及藥物依從性不佳都會對臨床預后產生重要的影響,而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方法對患者的不良行為進行指導顯得十分重要。

3.技術與政策層面的策略研究:與傳統的護理相比,新技術(移動設備應用軟體、個人追蹤設備等)應用可明顯有助於患者不良生活行為轉變或成功「減肥」,可能和更有效的自我監督、實時反饋、同伴支持等相關。

4.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合作患者持續有效的膳食行為的轉變往往與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密切合作相關,包括學者、醫師、衛生系統人員、社區組織者、保險公司、學校、政策制定者、農民、零售商和餐飲人員等。

03

展望

目前,飲食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對全球造成極大的健康及經濟負擔,如何優化膳食模式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是目前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除了建議選擇更健康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堅果、豆類、魚類、植物油、酸奶和粗糧等)和攝入更少的添加劑(比如鹽、反式脂肪、加糖飲料等),我們更關注不良生活行為轉變的成效、衛生系統的改善、新技術的應用、相關政策的支持及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密切合作,這些都將為進一步降低心血管代謝性疾病和經濟負擔提供有力支持!

文由小編摘編自林曙光主編的《心臟病學進展2017》一書,內容略有改動。

《心臟病學進展2017》是2017 年「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 的配套用書, 由100 多位全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學者, 結合國內外基礎及臨床研究的最新熱點、最新資料編寫而成。全書分13 篇, 全面介紹了心血管疾病領域診、治、防的新進展和新理念, 不僅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心肌疾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等常見病的內外科治療新藥物和新技術,還涉及影像診斷及其他學科交叉的相關內容。今年還特別增加了預防、康復和公眾健康篇。

《心臟病學進展2017》傳播心血管病領域最新研究報告和最新研究成果, 可起到培訓基層醫務人員新技能、更新觀念、轉換醫學模式的作用。本書內容豐富, 科學性、實用性強, 適合心血管病專科醫師、內科醫師、研究所和高等醫學院校師生及相關醫務人員學習參考。

科學出版社賽醫學(sci_med)

科學出版社醫藥衛生分社訂閱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