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天時+地利+人和=人類太空航天歷史

SpaceX

SpaceX又在人類太空航天上創造了歷史!

經過十幾年持續不斷的努力,SpaceX終於成功掌握了運載火箭的循環利用技術。

在這樣一件歷史性大事背後,SpaceX這樣一家美國創業公司引起了人的驚嘆。小新也與廣大吃瓜群眾一樣,非常好奇:這樣一個私人企業是如何踏入航天領域,如何能在長期的虧損中活下來?

億萬富豪的高科技夢

SpaceX是美國矽谷傳奇人物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2002年創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提起埃隆·馬斯克,看電視新聞多的同學肯定會對新聞中「美國現實版鋼鐵俠」有過印象,對說的就是他!有過了解的朋友會被他的履歷所震驚:從PayPal黑幫到SpaceX,SpaceX的窟窿還剛開始填,緊接著就又投資了Tesla這個累贅。

自此馬斯克從億萬富翁變成了四處挨罵的騙子,開始了十多年的「凄楚人生」。人們評價馬斯克:要麼是剛當上暴發戶異想天開,要麼是心懷不軌的世紀騙子。

還在上學時的馬斯克便堅信:互聯網、太空開發、新能源將是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行業。

後來PayPal賣身eBay,靠著手中的股份馬斯克直接拿到了2億美金現金,順利成長為一個年輕的億萬富翁。此時的馬斯克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便想到了自己上學時的夢想。

互聯網已經玩過了,馬斯克便回到學校混跡於航空協會中,積累人脈。在為一個火星協會的太空老鼠繁衍項目捐獻5000美金之後,成功讓航空圈認識到他的「富豪」富豪身份。隨後馬斯克找到了在各個大學間做航天器設計課程的教授——邁克爾·格里芬。

邁克爾·格里芬

1949年出生的邁克爾·格里芬,擁有物理學學士、質譜航天科學學士、航空航天工程博士、電氣工程碩士、質譜應用物理學士、工商管理碩士等等強悍的學術背景。

格里芬並不認為這一億萬富翁真的有恆心去做太空航天領域,隨後馬斯克成立了自己的火星生命基金協會「Life to Mars Foundation」,提出目標要將小白鼠送到火星繁衍觀測。但馬斯克給出的2000~3000萬美金的預算著實嚇了格里芬一跳,這個價目只夠買一架俄羅斯的火箭。

而馬斯克給出的回復是:他算的是成本價!

奸商!

格里芬沒多反駁,抱著跟著土豪長經驗的態度,建議馬斯克帶著自己去俄羅斯去探探行情。

可是在奔赴俄羅斯花天酒地、跟各種長官強顏歡笑一周后,還是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照這樣的速度,解放全人類的夢想什麼時候能實現?怎麼去做火星的接班人?

於是馬斯克果斷下定決心——推遲火星計劃,要自己造火箭!

經過一番詳細的成本推算,令格里芬更驚訝的事出現了:馬斯克將火箭中需要的特殊定製材料,用高端的民用材料進行替代,將一架火箭的製造成本壓縮到了30萬美元,是購買俄羅斯火箭成本的5%左右。不過好的是,馬斯克給整個火箭項目直接投入了1億美金。

好吧,反正有人出錢做實驗,那就同意吧!格里芬便跟一群小夥伴加入了馬斯克新成立的SpaceX,目標是實現太空運輸。

野心太大錢不夠用,那就坑親戚朋友

SpaceX剛剛開始時,一切順風順水。

當時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縮減了美國太空探索方面的預算,大批人才從NASA出走。剛剛從PayPal項目中套現2億美金的馬斯克,才敢堅持認為太空領域將會是一個重大的市場,於是SpaceX吸納了大量NASA科學家工程師,投下了1億美金蓋了工廠,獵鷹1號也漸漸的有模有樣。

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

好,那就再做一家公司!

在為SpaceX招攬人才、採購元器件之時,馬斯克通過電機供應商AC Propulsion認識了Tesla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彼時Tesla沒有沒有資金、沒有工廠生產能力,而SpaceX剛剛為了造火箭建了自己的工廠。

對於馬斯克來說,這簡直是上帝保佑!送人才、送團隊、送技術,簡直是好運到家了!

2004年02月,馬斯克就給Tesla投了630萬美元,成了Tesla的董事長,拿下了所有事務的最終決定權。

可是,一艘火箭壓縮后的成本在30萬美金上下——這只是原材料的價格,後期研發製造投入實驗喜愛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更多。每年的人力成本就會超出一千萬美金。

並且為了降低成本、為多次實驗做準備,一次性生產的的火箭數量不可能只有一枚。

SpaceX在成立的前六年,先後發射了三枚自研火箭,無一例外都遭遇了失敗。最後在2008年頻臨破產的時刻,湊齊了最後一次火箭發射所需的資金,拚死一搏才迎來了第一次成功。

這麼長的運作周期,1億美金怎麼夠?

同時期,馬斯克還投資運作了電動汽車Tesla,Tesla與SpaceX相似都是重工業高新技術公司,運作周期都極長,投資上同樣都是只進不出。Tesla也是到2008年10月才成功交付第一輛電動汽車產品Roadster,但比預定10萬美元的價格高出了1萬美元,而且還賠錢。因為僅僅是成本就達到了12萬美元。

所以,即便此時已經在產品上獲得成功,還是無法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拿不來融資。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馬斯克做了一個鄭重的選擇,那就是給自己所有的親戚朋友發郵件,闡述自己的慘狀,希望大家能多多少少投資一點,支持自己的事業。

馬斯克做電影製片的親姐姐(這也是馬斯克能到處客串「自己」的原因),Google 創始人,eBay CEO在內都慷慨解囊,參與了此次投資。這筆錢幫 SpaceX 度過了難關,成功進行了第四次發射。

但其實此時,馬斯克個人還保留有6000萬美金的「東山再起」資金,此次募捐的最大作用是向資本市場展示自己的決心與號召力,促使資本市場為自己投資。

強悍的技術能力與執行力

為了給SpaceX吸納優秀的人才,馬斯克長期混跡於航空圈,上邊已經提過。馬斯克個人也對火箭、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技術細節有過詳細的學習,能夠主導相關產品技術的研發決策。

靠著試一把的心態,諸多像格里芬這樣的頂級科學家加入了進來,隨後又吸納了NASA、波音公司、JPL、TRW 的優秀工程師和管理者,提高了自己的技術實力。

而在執行上,馬斯克更是毫不含糊:

2003年團隊剛剛到位不久,就在5 月、6 月分別造出兩台火箭推進器;

7 月火箭機身;

8 月一切裝配完畢;

9 月發射台準備完畢;

2003 年 11 月,也就是公司成立 15 個月後,進行首次發射。

五年後的2008年,SpaceX經歷過三次失敗后,終於成功將獵鷹1號送入太空。

而在Tesla項目上,2003年項目啟動,到2005年便成功研發出電動汽車專用的安全鋰電池技術。

在2008年10月Roadster發售漲價引起負面后,為了拿到投資,Tesla團隊用了8周的時間,迅速將一款smart車型全面改裝成一款電動汽車。從而獲得了汽車大佬戴姆勒的青睞,拿到了5000萬美元的投資,還獲得了戰略合作關係,隨後又拿到了豐田的電動車電池、電機訂單,終於倖存下來。

而同期的AC Propulsion一直只做電機元器件技術供應商,另一家最能與其抗衡的電動汽車公司——Fisker也在2013年底倒閉了,而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生產商A123也在2012年破產。

吸取政府扶持,空手套白狼

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融資無門,這一Tesla最困難的時刻,政府公關能手奧康奈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奧康奈爾原來在政府安全部門工作,一直研究能源安全問題。此時歐巴馬政府剛剛履任,並委任了朱棣文為能源部部長,期望從能源改革入手提振經濟。

Tesla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率先進行了政府公關。在這時,NUMMI即新聯合汽車製造公司正面臨破產,而這樣一家工廠的破產將會導致5000人失業,與此同時Tesla正因為沒有完整的汽車生產線,來量產自家的電動汽車而發愁。

於是一邊Tesla與NUMMI展開談判,放出風聲表示要收購後者,以此向政府示好,表示自己能解決更多的就業問題,希望政府能夠扶持。

特斯拉生產車間

終於,2009年初這一策略奏效了,朱棣文和歐巴馬參觀了Tesla工廠,成功拿下4.65億美金的政府低息貸款。與此同時Tesla用4200萬美元受夠了這家價值10億的工廠,而這家工廠背後的擁有者——豐田,則出資5000萬美元拿下了Tesla 2.5%的股份。

這麼一來回,Tesla幾乎是白拿了一家工廠,還順帶弄到了4.65億美金的現金流。

更重要的是,這次與豐田的交易,讓Tesla得到了豐田汽車的電池、電機訂單。

SpaceX則在2005年第一枚火箭製造成功后,就拉來了美國空軍的IDIQ(不定期不確定數量)訂單,但因為獵鷹1號接連發射失敗,導致美國軍方的訂單一直拖延。

等到2008年成功發射之後,原來幫助組建SpaceX團隊做詳細技術規劃的格里芬已經成了NASA局長,深知SpaceX技術底細的格里芬拒絕為這一合同簽字。隨後整個SpaceX團隊逐個找到格里芬,談感情、聊夢想、暢想未來。

最後格里芬同意簽字,但限定了一些技術要求。隨後SpaceX與NASA達成了技術合作,NASA授權SpaceX使用相關的隔熱材料專利。

至此,SpaceX成功拿下了美國軍方16億美金的訂單!

與此同時,靠著強烈的公關聲勢,整個業界都知道美國政府要大幅度貸款扶持馬斯克的兩家公司,但各大投資公司、投資人並沒有相關領域經驗,所以還是沒有人掏錢投資。

馬斯克便給自己所有認識的投資人發郵件,表示要為Tesla開認投大會,目標融資是6000萬美元,無論認投結果如何,自己還有6000萬美元的最後家底,都會自行掏錢將缺口補上。

這種撿漏的事怎麼能錯過呢?投資人、投資機構蜂擁而至,想看看現場融資的價碼能壓多低,然後等著馬斯克最後接盤,賺上一筆。

最後Tesla成功融到了8000萬美金,馬斯克也沒有成為最後的接盤手。

贏了!

SpaceX、Tesla兩家公司從創立以來一直虧損,為了存活下去,馬斯克動用了所有的能力進行融資貸款,因此也成了全球科技行業最大的「騙子」,諸多用戶與投資人一次又一次的宣布「這位騙子馬上就要破產了」的預言。

現在查閱馬斯克過往的新聞,關於馬斯克是騙子、SpaceX Tesla要倒閉的消息,年年都有。在英文網站上這一頻率更加密集,基本達到了兩月一更的狀態。

即使是今天,馬斯克還活在「明天破產」的陰影里。

但,不僅SpaceX、Tesla至今發展穩定,馬斯克還甩出了新的大手筆買下了能源公司SolarCity,進軍家庭能源領域。

馬斯克用堅定的技術目標、超高執行效率、「不擇手段」的融資布局,讓每一項業務技術發展壯大起來。在一個個同行倒下之後,成為業界難以超越的創業明星。

現在,馬斯克還在進行大膽的技術布局,不僅僅是收購SolarCity開拓家庭能源領域,更是將眼光放到了重型火箭研發、月球火星探測、可回收火箭研發、低成本太空旅行上。

經過數十年的冒險研發,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對於SpaceX、Tesla這樣不合常規的高風險創業公司,對於資本市場具有巨大的破壞作用。但他以技術發展為主導的思維模式值得我們思考。

在未來,我們或許不應該再去評價他能不能繼續活下去,我們要討論的應該是:怎樣去精進規則,讓一種優秀的技術快速發展,良好的生存下去。

好在美國市場夠發達夠開放、埃隆·馬斯克也足夠有錢,足夠SpaceX、Tesla能夠成立並作出成就;也好在美國的太空產業鏈、汽車產業鏈足夠成熟,能識貨知道這家公司人才技術的價值,給出足夠的博弈空間。

最終給了新技術快速發展存活的空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