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風月情濃小鮮肉當選法國總統,來看歷任法國總統什麼樣?

導語

5月7日晚,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一次歷史性的總統選舉落幕了,但法國和歐盟的新篇章才剛剛揭幕……《團結報》文史e家(ID:wenshiyijia2016)原創,轉載務必獲取授權。

歷任法國總統什麼樣

5月7日晚,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一次歷史性的總統選舉落幕了,但法國和歐盟的新篇章才剛剛揭幕。

一方面,無可奈何花落去,傳統的政治格局崩壞坍塌;另一方面,似曾相識燕歸來,39歲的法國新總統馬克龍一邊高呼「反體制」,一邊卻傳承著支持歐洲一體化的傳統價值觀,滿懷憧憬地著手為法國和歐盟祛除沉痾。

法國是一個典型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實行半總統制,有總統,也有總理。總統權力很大,是國家的權力核心。總統除擁有任命高級文武官員,簽署法令,軍事權和外交權等一般權力外,還擁有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解散國民議會、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緊急狀態等非常權力。總理由多數黨人士擔任,作為政府首腦領導政府的活動,向議會負責,其政府成員亦由總理提名,總統任免。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

Charles-Louis-Napoléon Bonaparte

1848.12.20—1852.12.2

在法國有兩個拿破崙,一個是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8.15-1821.5.5),也就是聞名世界,讓整個歐洲戰慄的那個戰神——拿破崙·波拿巴,也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政,後來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出生在法國科西嘉島,所以,也被稱作是科西嘉怪物。

拿破崙一世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天才。他先後數次擊敗保王黨的攻勢,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同時,他藉助自身超凡的軍事指揮戰術,讓法國在整個歐洲崛起,讓整個歐洲戰慄,特別是歐洲反法聯盟——既對法國大革命的攻勢感到害怕,又對拿破崙的軍事攻勢害怕,1804年5月18日,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稱帝。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路易-阿道夫·梯也爾

Louis Adolphe Thiers

1871.8.30—1873.5.24

路易-阿道夫·梯也爾(常被稱作阿道夫·梯也爾),法國人,1797.4.16生於馬賽,1877.9.3死於聖爾曼昂萊。法國政治家、歷史學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1871~1873)。七.革命后,先後擔任內閣大臣(1832年,1834—1836年)、首相(1836)和外交大臣(1840)之職。1871年—1873年,梯也爾擔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首任總統,血腥鎮壓了巴黎公社起義。歷史上對他的評價通常層兩極分化。

帕特里斯·麥克馬洪

Marie Edme Patrice Maurice de Mac-Mahon

1873.5.24—1879.1.30

帕特里斯·麥克馬洪(Marie Edme Patrice Maurice de Mac-Mahon,1808—1893),法國軍人,伯爵,在克里米亞戰爭及法奧意戰爭中的馬堅塔戰役(1859)中揚名,被升為法國元帥,並受封為馬堅塔公爵(duc (Duke) de Magenta)。 普法戰爭中指揮第一軍團,在色當戰役受傷后和皇帝拿破崙三世一起被俘,被德國人釋放后鎮壓巴黎公社,后當選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二任總統。

弗朗索瓦·保羅·儒勒·格雷維Francois Paul Jules Grévy

1879.1.30—1887.12.2

弗朗索瓦·保羅·儒勒·格雷維(Francois Paul Jules Grévy)法國政治家。1879年至1887年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1887年因其女婿捲入一場政治醜聞,雖與他本人無涉,卻被迫辭職。

瑪利·弗朗索瓦·薩迪·卡諾

Marie François Sadi Carnot

1887.12.3—1894.6.27

瑪利·弗朗索瓦·薩迪·卡諾(Marie François Sadi Carnot),法國政治家,拉札爾·卡諾之孫,左派議員伊波利特·卡諾(Hippolyte Carnot)之子。叔叔即是著名科學家薩迪·卡諾,曾任省長,眾議員,與共產黨的立場較為一致,注意公共工程,鐵路建設。1878年任公共工程部副部長,1882年任部長。1887年當選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第四任總統,1894年被一個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刺殺。

讓·卡西米爾-佩里埃

Jean Paul Pierre Casimir-Périer

1894.6.27—1895.1.16

讓·保羅·皮埃爾·卡西米爾-佩里埃(法語:Jean Paul Pierre Casimir-Périer),法國政治家、富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五任總統。其父奧古斯特·卡西米爾-佩里埃(Auguste Casimir Périer)曾任內政部長。在普法戰爭中,他任上尉。

弗朗索瓦·菲利·福爾

Francois Flix Faure

1895.1.16—1899.2.16

弗朗索瓦·菲利·福爾原是勒阿福爾的一個成功的實業家,后當選為該市的副市長,1881年選入眾議員,同追隨甘必大的共和黨站在一起,1893-1895年任殖民部部長,后兩次任海軍部部長,1895年在意料之外當選法國總統,使左派人士大挫。當年他才54歲,也算得上是青雲直上,任總統后,他批准了對馬達加斯加的征服,並與沙皇尼古拉二世進行互訪(1896-1897),英法在蘇丹的法紹達衝突損害了他的威望,而19世紀90年代真正左右政局的是德雷福斯事件,他堅決的反對重審這個被誣告的上尉的冤案,1899年2月,當福爾和情婦瑪格麗特·斯坦海爾在愛麗舍宮幽會時心臟病突發而身亡,他的葬禮成為支持和反對德雷福斯兩派進行大規模較量的場合。

埃米勒·弗朗索瓦·盧貝

émile Franois Loubet

1899.2.16—1906.2.18

埃米勒·弗朗索瓦·盧貝(1838.12.31—1929.12.20)。法國政治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58屆總理和第8任總統,1904年被挪威國王奧斯卡二世封為「挪威獅子騎士(Knight of the Norwegian lion)」。

阿爾芒·法利埃

Clement Armand Fallières

1906.2.18—1913.1.17

克萊芒·阿爾芒·法利埃(Clément Armand Fallières,1841年11月6日出生於法國洛特-加龍省,1931年6月22日於同地)是一位法國政治家,他從1906年至1913年任法國總統。有一天訪問了大雕塑家羅丹的工作室,看到屋子裡到處都堆滿了未完成的作品部件——頭、手、腳、軀幹,總統風趣的說:「天哪,這些人走路太不注意了。」

雷蒙·普恩加萊

Raymond Poincaré

1913.1.17—1920.2.18

雷蒙·普恩加萊(1860.8.20-1934.10.15),法國政治家。1912—1913年擔任法國總理和外交部長,1913—1920年擔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1922—1924年與1926—1929年,他再任總理。

保羅·歐仁·路易·德沙內爾

Paul Eugene Louis Deschanel

1920.2.18—1920.9.21

保羅·歐仁·路易·德沙內爾(Paul Eugène Louis Deschanel)他的父親埃米爾·德沙內爾(émile Deschanel)(1819-1904)曾任法蘭西學院教授和參議員,因反對拿破崙三世而流亡布魯塞爾,他在那裡出生。

1885年10月當選為厄爾-盧瓦爾省議會議員,並成為共和黨的進步者群體的最顯著的演說家之一。

1896年1月,他當選為副議長,並從此投身於反對左派。不僅在議會鬥爭,而在整個法國的公開會議中十分的活躍。

1920年1月當選為法國總統,2月就職。在任期間渴望用積極的社交禮節來發展法國自身與對外的關係,但都因健康原因而無法實現。同年9月,他因身體欠佳而辭去了總統的職務,兩年後病死。

亞歷山大·米勒蘭

Alexandre Millerand

1920.9.23—1924.6.11

亞歷山大·埃蒂耶納·米勒蘭Alexandre Millerand( 1859~1943) ,法國政治家。1920年當選法國總理。後來以溫和派聯盟領袖的資格當選共和國總統(1920~1924),帝國主義時代社會主義者參加資產階級政府的第一個代表人物。 后迫於左翼聯盟的壓力而辭職。

加斯東·杜梅格

Pierre-Paul-Henri-Gaston

Doumergue

1924.6.13—1931.6.13

皮埃爾-保羅-亨利-加斯東·杜梅格(Pierre-Paul-Henri-Gaston Doumergue) (1863年8月11日生於Aigues-Vives-1937年6月18日去世於Aigues-Vives)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十二任總統。

保羅·杜美

Paul Doumer

1931.6.13—1932.5.7

保羅·杜美(Paul Doumer,1857—193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13任總統(1931—1932)。1888年當選為議員。后數任財政部長。1896—1902年任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總督,鎮壓越南民族解放運動,加強殖民掠奪。1927—1931年任上院議長。1932年被刺殺。

阿爾貝·勒布倫

Albert Lebrun

1871.8.29—1950.3.6

阿爾貝·勒布倫 (Albert Lebrun,1871.8.29—1950.3.6)法國政治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最後一位總統(1932~1940)。

曾加入內閣擔任公職,處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時政策。後來他當選為參議員,並於1925至1929年間成為參議院副議長。至1931年還當了正式議長一年。1932年他正式當上總統。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在總統任內,1940 年6 月12 和13日 ,曾兩次主持內閣會者,對馬克西姆·魏剛等人的求和主張未表異議。16 日同意保羅·雷諾辭去總理職務,並任命亨利·菲利浦·貝當組閣。此後曾試圖去北非,未成。7 月初至維希,拒絕離職。7 月10日 議會授全權予貝當后,遂於13日 宣布辭職。同月23日 被捕。1943 年一度囚於奧地利。二次大戰結束后他正式歸隱,至1950年病逝。著有回憶錄《見證》等。

法國維希政府國家元首

亨利·菲利浦·貝當

Henri Philippe Petain

1940.6.22—1944.9.7

亨利·菲利浦·貝當(法語:Henri Philippe Pétain,1856.4.24-1951.7.22),法國陸軍將領、政治家。法國元帥、維希法國國家元首、總理。一生頗為坎坷,集民族英雄和叛徒於一身。

貝當出生在法國加來海峽省的農民家庭,1876年加入法國陸軍。1878年畢業於聖西爾軍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領導1916年凡爾登戰役而出名,成為當時的英雄。在法軍索姆河會戰慘敗后,他在最黑暗的時候重振了法軍的士氣。二戰法國戰敗后,出任維希政府總理,1940年6月22日與德國簽訂《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1940—1944年任維希政府元首,成為納粹德國的傀儡。1945年4月被捕,同年8月因叛國罪被最高法院判處死刑,后改判終身監禁。1951年7月22日,貝當死於囚禁地利勒迪厄島。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總統

樊尚·奧里奧爾

Vincent Auriol

1947.1.16—1954.12.1

樊尚·奧里奧爾Vincent Auriol (1884-1966)法國社會黨政治家。工人國際法國支部成員,1946年任兩個立憲會議的主席,1947-1954年任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主持危機四伏的聯合政府。

勒內-儒勒-古斯塔夫·科蒂

René-Jules-Gustave Coty

1954.12.1—1959.1.8

勒內-儒勒-古斯塔夫·科蒂 René-Jules-Gustave Coty ,出生於1882.3.20,1962.11.22去世,是一位法國政治家,1954.12.1—1959.1.8以無黨派獨立人士的身份擔任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第二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

夏爾·戴高樂

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

1959.1.8—1969.4.20

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里·戴高樂(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1.22—1970.11.09),法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創建者。法國人民尊稱他為「戴高樂將軍」。

戴高樂生於法國北部諾爾省的里爾,1912年畢業於聖西爾陸軍學校。於1913年從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創建並領導自由法國政府(法蘭西民族委員會) 抗擊德國的侵略;在戰後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並擔任第一任共和國總統。在他總統任期間,提倡東西方「緩和與合作」,主張與蘇聯以及東歐國家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戴高樂將軍與毛澤東主席以超凡的戰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歷史性決策,在中法之間同時也在同西方世界之間打開了相互認知和交往的大門。他還主張美軍退出越南,並周遊許多國家以加強法國國際地位。

2005年,法國國家二台舉行的「法國十大偉人榜」評選,電視觀眾評選戴高樂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

戴高樂將軍無疑是中法友誼的大功臣。正是在這位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開國元勛的倡導下,中法兩國於1964年建交,使在冷戰「鐵幕」下實現了外交「破冰」之舉。戴高樂的這一驚人之舉決非偶然,他很早就十分關注這個「比有記載的歷史還要悠久」的文明古國,曾用略帶神秘的口氣預言:「說不定在下個世紀,就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喬治·讓·蓬皮杜

Georges Jean Raymond Pompidou

1969.6.20—1974.4.2

蓬皮杜是第一位訪華的法國元首,戴高樂總統的遺願由其繼任者蓬皮杜所實現。作為戴高樂的密友,蓬皮杜青年時代便對有所了解。蓬皮杜夫人曾回憶說,她與丈夫對的最早認識源於保爾·克洛岱爾的詩集《認識東方》,這位傑出的法國作家在詩集中客觀、全面地介紹了,讓蓬皮杜對這個文明古國產生了嚮往之情。

1973年9月,曾讓戴高樂將軍生前期盼、讓蓬皮杜總統激動不已的時刻終於來臨。應政府之邀,蓬皮杜總統對展開國事訪問,成為西歐國家第一位訪華的在任國家元首。他在機場受到周恩來總理和剛恢復工作的鄧小平副總理的迎接,還在鄧小平的陪同下興緻勃勃地參觀了故宮。蓬皮杜總統受到政府的最高禮遇,毛澤東主席沒按慣例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他,而是在中南海自己的寓所親切會見了他。對毛澤東景仰已久的蓬皮杜不僅向毛主席表達了自己的仰慕之情,還將一幅藝術壁毯贈與毛主席。

令人感動的是,蓬皮杜此次訪華時已身患癌症。而同樣飽受癌症晚期之苦的周總理親自對接待工作進行周密安排。儘管政務繁忙,周總理還是從北京到外地,全程陪伴蓬皮杜總統。蓬皮杜總統後來多次感言稱,周恩來是他所見過的世界各國領導人中印象最深的一位。

吉斯卡爾·德斯坦

Valéry Marie René Georges Giscard d'Estaing

1974.5.19—1981.5.19

蓬皮杜總統的繼任者德斯坦雖未有緣同毛澤東會面,卻對這位新的締造者保留著一段美好記憶:德斯坦1974年就任法國總統的前幾周,一位非洲國家元首訪華。當時蓬皮杜總統已重病纏身,毛澤東和來訪者談及下屆法國總統的人選。毛澤東說:「我知道下屆法國總統是誰,是吉斯卡爾·德斯坦先生。」那位非洲國家元首聽罷很吃驚。德斯坦本人後來聽說這事也非常驚訝,他曾感慨地說:「我當時既年輕又缺乏名氣。毛澤東主席知道我要當總統,這足見他對法國政治的了解及其準確的判斷力。」或許是由於這段未曾謀面的情緣,德斯坦在毛主席逝世時親自參加了駐法使館舉行的悼念儀式,而此前尚沒有法國總統造訪外國使館的先例。

德斯坦才華橫溢,早年就開始研究文化。1993年,德斯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毫不謙虛」地稱,他比較了解的歷史,且正在研究漢、宋、明、清的歷史,尤其關注19世紀的史。他說:「19世紀是與歐洲關係最惡劣的階段。歐洲人不了解19世紀的,我想知道原因何在。」2000年,德斯坦在參加一次文化研討會時,居然用中文朗讀了孔子的名句,「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語罷,滿座皆驚。

法國民主聯盟

弗朗索瓦·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rand

1981.5.19—1995.5.17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歷任總統中,密特朗是惟一的左翼人士。他的政治理念本應使他與更加親密,但他執政的時期也是中法關係最跌宕起伏的年代。儘管如此,密特朗本人仍與有著深厚的淵源。

密特朗曾3次訪問,對東方古國的重大變遷深有體會。1961年春,他作為在野黨領袖首次踏上的土地,得到毛主席贈予的一對織錦靠墊。密特朗的首次之行收穫頗豐,他遊覽了不少城市,還記錄了諸多見聞。1962年,密特朗的專著《面臨挑戰》一書隆重問世,使密特朗聲譽倍增。1981年,密特朗二訪,並參觀山東孔府大廟。他興緻勃勃地在廟前拍了照片,並為照片起名為「傾聽龍的聲音」。

幾個月後,密特朗問鼎愛麗舍宮,並於兩年後以總統身份再次來到他熟悉的。

雅克·希拉克

Jacques René Chirac

1995.5.17—2007.5.16

對最有感情的法國元首當屬現任總統希拉克。早在少年時代,希拉克就研習東方文化,而且經常參觀法國東方藝術博物館——集美博物館。此外,他對古典詩詞也情有獨鍾,曾當眾用法語即興背誦唐詩。

出於對青銅器的特殊愛好,希拉克熟讀各種青銅器專著。外交界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1997年,希拉克在訪華期間曾造訪上海博物館,並同館長馬承源一見如故。談話期間,73歲的青銅器泰斗馬承源把他的專著《青銅器全集》的前十四本贈與希拉克。當看到書中的一張圖片時,希拉克脫口而出:「這是不是二里頭文化三期的青銅器?」面對法國總統如此專業的提問,老專家驚訝不已,愣了好半天才點頭稱是。不料希拉克不僅知道它的名字,還將3600年前的二里頭文化三期的特徵娓娓道來。法國元首與專家萬里相聚,越聊越起勁,以至於希拉克的專機不得不推遲起飛。

希拉克對文物的酷愛也提升了文物本身的國際聲譽。1978年,時任巴黎市長的希拉克來到心儀已久的古都西安,成為第一個參觀秦陵兵馬俑的外國人。當成百上千的兵馬俑栩栩如生地出現在眼前時,他震驚地說:「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發現堪稱第八大奇迹。」希拉克的評價被國際媒體廣為引用,對兵馬俑走向世界發揮了重要作用。

尼古拉·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

2007.5.7-2012.5.15

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全名尼古拉·保羅·斯特凡納·薩科齊·德納吉·博喬,法國共和黨前主席。1955年1月出生於巴黎,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父親是匈牙利移民,母親是猶太裔法國人。薩科齊曾擔任法國總統、中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主席,在任期間先後六次訪問。

2012年5月在總統選舉中負於弗朗索瓦·奧朗德,無緣連任。2017年2月21日,總部位於法國的跨國集團雅高宣布,前總統薩科齊當天以獨立董事身份加入該集團。法國媒體評論稱,這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年成立以來,首次出現國家總統在退出政壇后參與經營私人企業。

弗朗索瓦·奧朗德

François Hollande

2012.5.15—2017.5.14

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出生於魯昂,法國左翼政治家,2012年始任法國總統兼安道爾大公。他25歲便擔任後來成為法國總統密特朗的經濟問題顧問;1997-2008年擔任社會黨第一書記;2000年奧朗德在格勒若布爾召開的代表大會上的提案成為社會黨2000年競選綱領的基礎。

2012年4月22日,奧朗德在法國大選首輪投票中居首位;並在5月6日的第二輪選舉中當選為法國新一任總統兼任安道爾公國元首。

奧朗德有著作《法國夢》、《改變命運》等。

2012年5月15日,交接儀式結束后,奧朗德在法國參眾兩院議長的見證下,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軍團長勳章,奧朗德正式就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7位總統。

2016年,法國《世界報》10月的民調顯示,社會黨的代表、法國總統奧朗德的支持率已經跌至4%,坐實了「法國現代史上最不受歡迎總統」的頭銜。

此前奧朗德已經宣布他不會參加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

Emmanuel Macron

2017.5.14-

1977年12月21日出生於法國北部城市亞眠。法國政治家。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候選人、前經濟部長。

2017年4月23日,法國內政部晚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中,運動候選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得票領先,進入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

2017年05月07日(當地時間),39歲的中間派候選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贏得2017年法國大選,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更本質的挑戰或許在於,馬克龍的改革主張,將不可避免地觸動培育他的法國精英階層乳酪。如魯邦所言,法國病的社會癥結在於,精英階層固化,與中產階層鴻溝擴大。「馬克龍想帶來一股美國風,讓中產者上升為精英的道路更為容易。然而,控制國家機器的利益集團更注重體制的穩定性,不希望太多變化。」

面對交織纏繞的社會網,面對積累深厚卻日漸生鏽的文化,馬克龍的見識和手腕足以解題嗎?仍然是那句話:時間會給出答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