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過去有錢人家嫁女兒為何陪金棺?箱奩內秘置辟邪物,只有新郎能看

古代女子結婚時的特殊嫁妝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聊過古代婚禮(見《新娘子新婚之夜會瞞著新郎做一個小動作,可能瞞一輩子》一文),還沒有講準備結婚的過程,這篇文章便結合在我《北京晚報》個人專欄「一方鉤沉」中已發過內容,來說說此事,看看古代女孩嫁人有哪些出奇的嫁妝。

(穿上紅嫁衣)

春秋兩季都是結婚的好時節。打算在五一把自己嫁出去的女孩子,現在肯定都在忙辦嫁妝了。何謂「嫁妝」?就是娘家在女兒出嫁時奉送的錢財、物品,又稱「妝奩」、「奩具」,直接給錢的則叫「嫁資」。

從史料來看,陪送嫁妝的風俗,至遲在春秋時期已出現。《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轅頗為司徒,賦封田以嫁公女」。當時,魯國大夫轅頗當時擔任相當於今國家土地資源部部長的司徒一職,對封邑內的土地徵收賦稅,用來作為魯哀公女兒的嫁資,這份嫁妝相當豐厚,比前幾年山西媒老闆嫁閨兒要大方得多。

(新婚嫁妝,連紅拖鞋都準備了)

在古代,能當嫁妝的東西真不少,除了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外,房子、土地、生產工具都可以當嫁妝。清人徐珂《清牧類鈔·婚姻類》記錄了一條當時黑龍江陪嫁風俗,當地有錢人家置辦的嫁妝,一般有「鞋四十隻、衣三十襲,包金首飾兩事」,另外「洗衣盆、手巾、胰子」什麼的,也都列入清單。

從史料來看,古代嫁妝的種類和現代差別並不大,只要有條件,古代家庭再窮,也會給女兒準備一份嫁妝的。為什麼?如果不陪或是少陪,將來女兒在夫家日子不好過的,公婆臉難看。所以但凡有一點能力,父母都會閨女一個交代,讓他開開心心出嫁,風風光光作婦。

(新娘,現代影視再現)

在古代,為了能讓閨女到婆家有個笑臉,能陪的全陪。在常規嫁妝之外,還有三大類出奇嫁妝,一是陪丫環,一是送喪事用品,一是置壓箱底。

陪丫環和置壓箱底大家應該聽說過,都知道,但把喪事用品,如孝衣、棺材板一類與喜慶氣氛格格不入的「不祥之物」當嫁妝送給女兒,在今天看來無異於罵人,但在過去有的地方就是這樣。

下面就慢慢一 一說來。

(左邊站著的在過去就是陪嫁丫環,現代再現)

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嫁女都會讓女兒的侍婢,即後來所說的「丫環」一起陪嫁,有的還會讓妹妹跟著過門。這些陪嫁女子,是丈夫最喜歡的「嫁妝」,往往照收不誤,納為媵妾,讓她們當小老婆。

陪嫁丫環、侍女的風俗,在古代頗為流行。

(有錢人家嫁妝,現代展現)

成書於東晉年間的《華陽國志》中,有這麼一個記載:孔珪的兩個兒子所娶的媳婦都是富家女,陪嫁來的侍婢便有七八個。一直到清代,陪嫁丫環的現象都還很常見,如《紅樓夢》中的「鳳姐」王熙鳳,她出嫁時,丫環平兒便陪嫁進了賈府,后被丈夫賈璉納為妾。

其實,把侍女當嫁妝並沒有什麼稀奇,一夫多妾是古代家庭的正常結構,真正另類是把凶服、棺材板這些與喜慶氣氛格格不入的不祥之物當嫁妝。

(抬嫁妝,現代再現)

《餘姚六倉志·風俗》記載,在過去浙江寧波慈溪一帶,嫁妝中「必預備凶服」。所謂「凶服」,即辦喪事穿的縗衣麻裙,是女兒在將來公婆去世時要穿的喪服。而公婆對此「嫁妝」不僅不覺得晦氣,還很高興,覺得親家想得真周到,體貼女兒。

與喪服一樣另類的嫁妝,大概算是棺材板了。

(坐花轎,現代再現)

在過去廣東大埔一帶就有「陪棺材板」的婚俗。據《民國新修大埔縣誌》,當地嫁女「鋪排妝奩等物,多者或至新人夫婦百年後所需壽板均備。」

如果不方便陪送棺材板,有的地方還會變通一下。如在過去的台灣省台北市,便有用金子打制一隻與棺材板價值相當的小金棺當嫁妝,送給閨女。你說這吉利不吉利?但人家閨女就是高興。

(金棺,考古出土)

古代還有一種特殊的嫁妝「壓箱底」(見下圖)。

這個不少讀者都應聽說過,所謂「壓箱底」就是以性生活為主題的模型(見上圖),即性偶。因為涉隱私,常放在箱子最下層,故名。母親為什麼要在箱奩內給女兒秘置「壓箱底」?自然是為了讓女兒在新婚之夜能懂人事,看了能悟出床上經驗。另外,壓箱底還有一種不被人們注意的民俗學功能——當作辟邪物用,平常秘不示人,只有新郎能看。

「壓箱底」屬於古代性文化一部分,類似的還有「嫁妝畫」。嫁妝畫又叫「春畫」、「避火圖」,相當於今天的成人性教育寫真,這比壓箱底更好看,再傻的人看后都知道怎麼享受魚水之歡。

當然,給閨女多陪點嫁妝,做父母的還是有私心的。如上述的孝衣、棺材板當嫁妝,連閨女百年之後的事都考慮到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壓箱底——辟邪物,模型放在迷信說能辟邪的葫蘆裡面)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