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氣污染防治媒體見面會實錄

2017年2月22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主持召開媒體見面會,介紹大氣污染防治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趙英民: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媒體見面會!首先,我代表環保部對大家長期以來對環保工作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藉此機會我把近期大氣污染防治有關方面情況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現在已經給大家發了一個材料了,我先簡要講三方面問題:一是關於2016年大氣污染治理的情況;二是關於霧霾的成因;三是介紹一下今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安排和考慮。

關於去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情況。

《大氣十條》實施三年多以來,各地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狠抓工作落實,取得了積極成效。有四個方面的空氣質量數據可以說明去年全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進展。

第一個數據就是顆粒物的年均濃度持續下降,2016年,全國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7%,比2013年下降15.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分別同比下降了7.8%、13.2%和5.9%,和2013年相比下降幅度都超過了30%,都超過《大氣十條》的最嚴格要求(25%下降幅度)。珠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連續兩年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也就是35微克/立方米。

第二是優良天數的比例繼續增加,2016年全國地級以上的城市,優良天數比例是78.8%,同比提高了2.1個百分點。

第三是重污染天數繼續下降,2016年全國74個重點城市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天數比例為3%,這個數字比2013年降低了5.7個百分點,其中京津冀區域2016年重污染天數的比例是9.2%,這個數字比2013年降低了11.5個百分點。

第四是我們國家酸雨的面積去年繼續下降,截止到去年全國酸雨面積繼續減少5個百分點,目前佔到國土面積的7.1%,這個數字已經恢復到上個世紀90年代的水平。

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落實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的環保責任。2016年以來開展了16個省區市中央環保督察,環保部公開約談空氣質量明顯惡化的8個城市人民政府的負責同志。第二個是加快推動工業污染治理和能源結構調整,全國燃煤機組累計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4.4億千瓦,全國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由65.7%下降到61.9%。三是實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京津冀完成了80萬戶散煤替代工作,削減散煤消耗200萬噸,完成了5000餘家「散、亂、污」違法企業關停淘汰任務。第四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持續開展環保法實施年活動。2016年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974件,查封扣押案件9622件,分別同比上升了36%、130%。五是不斷增強大氣環境管理能力,由國家委託第三方開展監測站點運維工作,在京津冀區域實施大氣環境網格化管理。六是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建立國家和地方空氣質量會商機制,顯著提升了重污染天氣的預測預報能力和水平,實施了大尺度大範圍的多城市聯動。實踐證明,《大氣十條》確定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是正確的,執行和保障措施是有力的。這堅定了我們的信心,只要按照《大氣十條》規定的治污思路,長抓不懈、久久為功,我們國家大氣污染問題一定會儘快得到解決。

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們國家大氣環境的嚴峻形勢,從全年看空氣質量是在逐漸好轉,但是冬季的大氣污染問題應該說改善不大,甚至沒有改善。就北方冬季而言,甚至還有惡化的趨勢。去年冬天入冬以來,全國多個地區發生多起大面積長時間的重污染天氣,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進入採暖期后,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從81.2%降至60.1%,減少21.1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天數比例從0.9%升至9.2%,增加了8.3個百分點。

北京市連續四年的監測數據顯示,全年污染最重的36天PM2.5平均濃度是255微克,對年均值貢獻達到25微克左右。這說明我們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對冬季的大氣污染防控措施針對性還不夠強,對因為供暖而增加的污染物排放缺少有效措施,需要進一步強化;二是重污染天氣應對還存在著預案不實、減排比例偏低等問題,沒有能夠有效地降低重污染天氣帶來的影響。此外,冬季氣象條件更為複雜,不利於大氣污染物的擴散,環境容量變小。去年入冬以來,冬季的小風、逆溫和高濕的天氣頻率,已經接近了60%,不利於污染物擴散。同時,這樣的氣侯條件,也造成了大氣中氣態污染物加快向PM2.5二次轉化,生成更多PM2.5。

關於大氣污染的成因和來源解析,一直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媒體、網路上大家對這個問題高度關注,大家紛紛從自己的立場和角度發表意見和觀點。近期我們組織了多個權威的專家團隊,從不同的角度,開展深入的研究和專題的研討,應該說專家們對污染的成因,也是達成了一致的科學共識。

我想對於污染成因這個事情,應該理性的、科學的從三個層面上來看這個問題。首先是從宏觀層面上來看,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產業布局,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及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生活方式等等方面,使得目前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遠超過環境承載力。這是大氣環境質量仍然不盡如人意、重污染天氣頻發的根本原因。

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例,京津冀晉魯豫國土面積佔到了全國7.2%,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佔到全國30%左右,單位國土面積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4倍左右。進入採暖期以後,城鄉居民的供暖,農村散煤燃燒取暖的排放,使得大氣污染物在已經超載的基礎上,還要再增加30%。同時冬季不利的氣象條件進一步加重了霧霾嚴重程度,受全球氣侯變化的影響,近年來北方地區,冬季靜穩、小風、高濕及逆溫天數明顯增加,去年入冬以來,我們正在經歷一個近20年來污染物擴散最為不利的氣象條件。剛才我講了,不利的氣象條件也導致二次轉化,生成更多PM2.5,加重了污染的程度。

治理大氣污染治本之策還是要調整偏重的產業結構和不合理的布局,逐步的改變能源結構,落實生態文明建設任務,推動全社會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生活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大氣十條》提出的主要任務就是針對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優化,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倡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綠色的生活方式。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只有通過這些方面的改變,我們才能從治本的角度、從源頭上徹底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這個是從宏觀層面上講,導致大氣污染的原因。

另外從中觀層面上看,每個城市由於它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還有發展的階段不同,所處的地形、地貌和大氣擴散條件也不同,所以在不同城市之間導致污染的成因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比如說機動車污染方面,北京市和上海市機動車相對佔比較重,達到30%左右;石家莊機動車污染佔比大概是15%左右。在燃煤污染方面,石家莊燃煤佔到了28.5%,北京和上海分別佔到了22.4%和13.5%。2014年以來,北京、天津等35個城市採用國際通用的受體模型、源清單、空氣質量模型等科學方式,開展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中科院、工程院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基本掌握了各個重點城市大氣污染來源和構成。當然,隨著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推進,即便是已經搞清楚了來源的這些城市,仍然會發生變化,因為過去的污染源我們治理了,那麼當地污染成因就會發生變化。因此源解析,即大氣污染成因的研究工作,是一個持續的工作。從中觀尺度講,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時期,它的污染成因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要不斷地開展源解析工作。

從重污染天氣過程來看呢,應該說每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對於同一個城市,由於氣象條件不同,污染物組成不同,重污染天氣的發展情況也會有不同。為了準確掌握重污染天氣的成因,環保部去年建成了大氣顆粒物組分監測網,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5個超級站實現了聯網,傳輸通道重點城市每天進行手工採樣分析,建設了31個激光雷達站、9個單顆粒源解析站點,開展移動走航觀測,在保定、廊坊和北京還布設了大量的微型監測站點,可以實時辨析各地污染來源、跟蹤污染團走向。因此在中觀尺度上,特別在京津冀區域,污染團走向、成因也是比較清楚的。

在微觀層面上,大家知道大氣污染物在空氣中有十分複雜的化學反應,而且生成大量的二次顆粒。這其中的科學規律,人們在不斷認知當中,所以有些專家,就自己的研究領域和治理技術領域,對重污染天氣的成因提出見解,由於觀測的角度、研究重點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對於這些研究結論,我們都非常重視,組織專家逐一進行研究,一些科學結論已經在我們工作中予以採納,對於暫時還有科學爭議,甚至有明顯錯誤的結論,我們也通過媒體進行回應。對於重污染天氣的成因,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中觀層面,應該都是清晰的、明確的。對於某種具體的技術或者研究的發現,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結果的產出,會從不同的角度,幫助我們進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重污染天氣形成的每一個細節。我們希望能夠建立起專家和媒體之間的良性互動關係,陳部長上次媒體會的時候,也跟咱們媒體朋友們提了這個建議,希望媒體能夠把科學家的話,用公眾可以理解的、正確的方式傳遞出去,也鼓勵科學家們做更多的科學普及工作,鼓勵科學家和公眾對話,避免將不同層面的問題混在一起,引起公眾不必要的誤解和混淆,甚至動搖全社會對宏觀、中觀層面污染成因的判斷。

關於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今年是《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我們將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根據我們發現的問題(剛才提到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冬季重污染天氣治理為重點,狠抓工作落實,努力完成2017年目標。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我們國家大氣污染突出區域,尤其冬季重污染治理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工作的安排考慮,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推進冬季清潔取暖

京津冀散煤大概是4000萬噸,大部分燃煤的煤質差、且無任何治理措施。一噸散煤排放污染物相當於十噸以上電煤的排放,對於北方空氣質量產生嚴重影響。我們計劃今年將傳輸通道的城市,列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首批單位。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工程,加快「禁煤區」建設、限時淘汰燃煤小鍋爐,「傳輸通道」城市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在暫時沒有辦法改變產業結構和布局的情況下,結合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後產能的工作部署,採取重污染工業企業錯峰生產方式,合理調整生產節奏,為採暖排放增加的污染物騰出環境空間。這項工作我們和工信部已經做了兩年了,效果不錯,在北方地區水泥、磚瓦行業實行錯峰生產,今年冬季進一步推廣錯峰生產的經驗,將範圍拓展到鋼鐵、電解鋁、化工類等行業。

傳輸通道城市內的鋼鐵、燃煤、鍋爐執行大氣污染特別排放限值,率先完成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的發放工作,實施全面達標排放行動計劃,全面推進石油、化工、醫藥、農藥等化工類,汽車製造、機械設備製造、傢具製造等工業,以及包裝、印刷等行業VOCs治理。

研究表明公路貨運單位運輸量的污染物排放量數倍於鐵路運輸。目前天津每年五千多萬噸的煤炭採用重型柴油車公路運輸的方式,同時鐵路運輸運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計劃今年9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受公路運輸煤炭,從而從源頭上減少重型柴油車污染排放。在主要道口安裝遙感監測設備,重點篩查柴油貨車和高排放車輛。

完善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會商機制,全面提高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的能力,指導各地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確保措施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另外統一預警分級標準,明確不同預警級別下污染物減排比例要求,實施區域聯動,提前啟動應急預案。

以上是我給大家介紹的三方面情況,下面我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新聞社:剛才您講過今年是《大氣十條》收官之年,我想問一下北京和河北完成目標有哪些困難?謝謝。

趙英民:《大氣十條》明確了2017年的工作目標,京津冀PM2.5濃度要下降25%,北京要達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北京、河北等京津冀各地都採取了多方面強有力措施,三年來空氣質量實現了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北京PM2.5的年均濃度逐年下降,去年下降9.9%,是近幾年來改善幅度最大的一年。雖然北京空氣質量整體在改善,但是北京市的空氣污染問題仍然突出,尤其是冬季重污染天氣頻發,與公眾對空氣質量改善的期盼還有差距。

目前,北京和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主要還存在以下幾方面難點。

一是機動車的污染治理亟待加強。北京市機動車污染佔比達到30%以上,在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下,甚至達到50%左右。其中重型載貨車、高排放車輛、非道路工程機械是主要污染貢獻來源。如何有效的疏導重型載貨車輛和高排放車輛,加強機動車達標排放監管,是北京下一步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重點和難點之一。

二是散煤替代工程需要進一步提速。剛才介紹了,一噸散煤燃燒的排放量相當於十噸電煤的排放量。目前北京市主城區已經基本上實現了無煤化,但是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還有大量居民使用散煤取暖,整個京津冀區域散煤治理或者散煤替代工作任務艱巨。散煤清潔化的替代工作涉及到電網改造、輸氣管道建設、電價補貼等工作,需要保障工序、質量、相關政策落實到位,才能在供暖期到來之前完成相關替代工作,不影響居民冬季取暖。北京市計劃於2017年內實現全市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這項工作也需要加快推進。

三是城市精細化管理需要進一步落實。通過這幾年大氣污染的治理,北京市好乾的事情基本上做完了,剩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到了現在這個治理階段,更需要加強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採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揚塵。北京市南部四區還有不少散、亂、污的企業集群,這些小企業排放大量污染物,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要通過網格化的方式,一個網格一個網格進行排查,把每個網格的散亂污企業、燃煤鍋爐、城市衛生、道路清掃等治理工作落實到人,落實到單位。只有採取精細化的管理,把責任落到每一個細節上,才能夠使得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

四是區域傳輸影響問題。北京市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成果顯示,本地污染源大概佔70%左右,外界傳輸影響佔到30%。要解決這30%的污染,需要我們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共同努力。目前環保部已經會同京津冀三地政府,出台了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協調推進北京周邊城市的空氣質量的改善進程。著重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村散煤清潔化工程和燃煤鍋爐清潔工程,大力推進鋼鐵等行業的提標改造,率先實施排污許可管理,企業按證排污,環保部門嚴格按證監管。

五是重污染天氣應對。北京市空氣質量的達標天數去年是198天,佔到了全年天數的54%,比2015年增加了12天;同時重污染天是39天,比2015年減少了7天。在全年發生的重污染天氣中,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是38天,主要發生在秋冬季節。這38天裡面,29天是重度污染,9天是嚴重污染。重污染天氣對全年PM2.5平均濃度的貢獻大概30%,也就是說,年均值里有30%是重污染天氣貢獻的,因此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對完成年均值60左右的目標非常重要。下一步,環保部將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強化重污染天氣的應對工作機制,加強區域內相關各地、各部門的預測會商,密切關注氣象條件變化,特別是及時預報、提前啟動重污染應急措施,抓好各項應急措施的落實,提高重污染天氣應對預案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我想,要徹底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必須要堅持不懈地、扎紮實實地推進污染物減排工作,天不幫忙的時候,人更要努力。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全社會共同推進減排,重污染天氣就會越來越少,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就會早一點實現。

中央電視台:有一個說法是,很多污染問題其實是經濟問題。尤其在京津冀區域,比如說河北地區,很多重污染天氣其實是產業結構、燃煤結構這些決定的。我想問一下,下一步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如何繼續加大對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成效的鞏固和拓展,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散煤治理方面有沒有進一步措施?謝謝。

趙英民:的確像你說的,環境問題其實是經濟問題的一個反映,或者說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對於相近的地方而言,不同的環境質量,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這個地區、這個城市的經濟結構、經濟水平。為了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優化產業布局,中央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就是京津冀區域的協同發展戰略。這個大的國家戰略很重要一方面,就是立足於調整這個區域產業結構布局。大家知道北京首都功能定位,這個本身就是一個產業布局的調整。

第二就是 「三去一降一補」。這是黨中央、國務院一個非常重要的部署,非常重視。通過環保、質檢、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手段優先淘汰污染物排放量大、不能穩定達標、產品質量差、有安全隱患等問題的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這既是環境治理過程,也是優化和提升產業水平、行業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

剛才我提到了今年我們對這方面工作的一些具體安排和部署,這裡不重複了。京津冀地區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他們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等,都有明確要求。我想這件事情,一方面我們要有隻爭朝夕的精神,不折不扣完成中央交代的任務;另外一方面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布局,乃至能源結構的調整,應該說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關於能源結構的調整,中央明確提出實施北方地區清潔供暖,這是民心工程,同時也是根本解決冬季散煤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大舉措。解決這個問題,能帶來老百姓生活質量提高。過去燒煤,現在用氣用電,會帶來整個區域的能源結構改變、優化,甚至是能源革命。通過這些工作的推進,在改善環境質量的同時,推動經濟更加健康持續發展,同時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質量,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經濟日報:去年政府工作報告裡面提出要鐵腕治理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提出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下降3%,我想了解一下目前這個指標完成的情況。

趙英民:四項總量控制的約束性指標,在去年一年完成的還是不錯的,就目前我們掌握的快報數據,這四項污染物指標都是超額完成的。目前我們正在組織力量,對這些各地快報的數據進行審核。總體四項任務都是超額完成,具體到底是多少,等我們核對完以後,按程序發布。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之前採訪時候發現各地都存在這個情況,大家彙報已經完成多少電代煤、氣代煤,但是很多時候是管道、設施完成了,真正情況是由於老百姓一些意願,或者因為一些配套,可能還在用煤。煤炭市場的一些變動,也可能造成一些迴流,重新去用散煤。我看部里也通報了一些這種情況。針對這個情況,我們下一步有什麼處理方法?另外有一些地方在接受採訪時候說,雖然現在一直在提煤炭市場管控從源頭控制劣質燃煤進入市場,但還是需要地方到末端消費市場去查,如查處非法的儲煤站或者什麼,有沒有可能在源頭,比如說山西作為煤炭輸出大省,能否把煤炭做一個細分,一些煤炭它作為民用燃煤散煤是劣質的,做電煤有可能的,有沒有可能從源頭上做一些細分工作?另外就是在石家莊採訪時候,他們從環保角度來說,這兩年石家莊工業圍城、燃煤減量這些問題,覺得沒什麼太大變化,而石家莊空氣9月開始已經很差了,這說明從環境質量倒推有一些措施不太合理,或者落實不到位,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下一步考核或者督導上有什麼安排?

趙英民:你提出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我們在落實《大氣十條》過程中,如何把一些好的政策措施一抓到底,抓實抓到位的問題,無論是散煤替代,還是《大氣十條》落實的各項工作,我想大家已經注意到,最近環保部領導正帶隊在京津冀地區進行一季度空氣質量督查,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你說這個問題。關於散煤替代,確實涉及到方方面面,是非常複雜的事情。但是應該說去年,京津冀地區在落實強化措施方面,在散煤替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剛才我跟大家通報了他們的完成情況。

我剛從衡水督查回來,在武邑縣城看了一個集中供熱站,這個縣城不大,去年供熱之前建設了一個一百蒸噸的燃煤鍋爐,一下就把它縣城建成區所有的小鍋爐都淘汰取締了,當地老百姓對此非常歡迎。同時,它的空氣質量數據也顯示,往年一到供暖季空氣質量就惡化;去年冬天城區空氣質量沒有明顯惡化。應該說這方面工作,各地正在扎紮實實落實。

但是的確我們也發現一些地方,有散煤改造完以後復燒的情況。我覺得這個情況雖然是個別的情況,但是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要深入研究為什麼會復燒,這裡面既有經濟政策執行到位問題,也有管理問題,還有責任落實問題,所以必須多管齊下,落實這方面的責任。你們有機會可以到河北廊坊、保定改造過的農村看一下,已經改造過的非常好,用氣的壁掛爐,一打開就有熱水,就可以做飯,農民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的提升。老百姓非常擁護,它不光是錢的問題,主要生活水平提高問題,同時價格上也有相應的政策補貼。這是一個民心工程,老百姓是非常歡迎的,關鍵是我們各級黨委、政府部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明確的任務要抓落實,落實到位。按照時間節點,散煤替代工作必須在供暖季之前完成,相關工作協調,確保如期讓老百姓供上熱,不影響生活,這個是我們政府要做的事情。

青年報:昨天晚上發了1月份數據,這個數據不太好看,可能是不是也跟跨年霾有關係,您能否解釋一下。

趙英民:今年1月份的數據,不降反升的情況,仍然是去年入冬以來情況的繼續。去年入冬以來,我們空氣質量嚴峻形勢,社會各界也有很多議論,我剛才一開始講到,從全年看,空氣質量逐年改善;但是單把冬季挑出來,改善不多,甚至是有惡化的趨勢。所以1月份的數據,實際上是去年入冬以來仍然在供暖季情況的繼續。

我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四個方面原因。一是工業產品的產量增加、經濟活動加強,對空氣質量改善的壓力加大。去年下半年開始,鋼鐵、電解鋁、建材等市場回暖,冬季京津冀周邊地區火力發電量和鋼鐵、焦炭、平板玻璃等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分別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9%、6.6%、5.8%、16.1%。部分企業在春節期間仍然加班加點生產,我們通過國家電網用電量的數據分析發現,很多企業春節期間的用電量沒有明顯下降,這個跟往年春節不太一樣。從衛星遙感反演也得到,從1月份二氧化氮柱濃度分佈來看呢,河北的中南部、河南的北部、山東的中西部,二氧化氮的柱濃度一直處於高位,這些數據都從不同的角度印證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排放是比較高的,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農村散煤用量還是上升的趨勢,京津冀地區散煤的替代工作還需要加速。最近我們會同發改委、能源局等部門對北方清潔供暖進行入戶調查,發現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農村冬季取暖的方式和燃煤的使用量都發生比較大的變化。過去農村是以小蜂窩煤煤爐採暖為主,晚上基本上是卧室裡面取暖,廚房等其他地方就沒有取暖了。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改成了小鍋爐,家裡面幾間房都是暖氣連起來,每戶用煤量由過去每年不足一噸,現在基本上每年每戶都在兩噸以上,燃煤量呈逐年上升的態勢。

另外,在環保部聯合京津冀三地開展的冬季燃煤煤質專項檢查當中,我們發現大概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抽樣燃煤煤質達不到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也就是說,農村散燒取暖的這部分煤的煤質相對比較差,灰分、揮發分含量比較差,硫含量也有超標的現象。剛才說了,散煤的燃燒沒有任何治理設施,一噸散煤排放相當於10噸火電燃煤,而且又是低空排放,所以這個散煤燃燒也是我們冬季空氣質量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個原因,今年春節是在1月,受煙花爆竹影響,在有些城市造成PM2.5快速上升。在大年除夕晚上6點的時候,全國只有19個城市是重度以上的污染,但是到了年初一凌晨兩點,由於燃放煙花爆竹,這個數據陡增到了183個,183個城市達到重度或嚴重污染水平。這些污染的峰值,相應拉高了1月份空氣質量數據。

第四個原因,就是1月延續去年入冬以來,整個天氣條件仍然維持不利於污染物擴散。去年秋冬以來,全球普遍出現氣候異常,北半球的很多國家,包括一些已經初步解決了空氣污染問題的發達國家,也遭遇到了空氣污染問題。我們國家北方地區的冷空氣尤其不活躍,強度弱、風度小、溫度明顯偏高。今年1月京津冀區域小風的頻率同比又上升了12.2%,高濕的頻率上升了18.5%,平均氣溫同比上升了3.1度,共出現了5次大氣重污染過程。珠三角地區也有類似情況。不利的氣象條件,一方面增加了污染物的累積,同時也促進了PM2.5的二次生成,推高了我們大氣中的PM2.5濃度。

總體分析而言,我們覺得主要是由於這四方面的原因,導致這麼一個結果。

光明日報:關於實施工業企業採暖季錯峰生產,這個措施是否只是一個權宜之計。我們知道如果採取錯峰生產,只是把峰值降低了,但是全年這一段時期它排放總量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對我們當年的統計數據是不是也沒有什麼太多關係,是否只是一個權宜之計,只是為了緩解重污染天氣的發生,把峰值削低了,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

趙英民:錯峰生產,按照剛才分析,是針對我們當前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是冬季措施針對性不強、重污染天氣應對還要強化,主要是針對這個突出矛盾問題。剛才說了,冬季由於採暖會導致本來已經超過環境容量的基礎上,還要增加30%的污染物排放。那麼在這個時候,居民供暖是剛性的需求,雖然我們不斷推動北方地區清潔供暖,但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在暫時還不能把新增的30%大幅度降下來的時候,就要讓工業錯峰生產給剛性的居民取暖增長讓出環境容量,這樣可以使冬季由於進入採暖季的污染物增加不那麼快。冬季的污染物排放控制住了,重污染天氣就可以減少。這兩個工作我們抓住了,我們全年的空氣質量改善就抓住了牛鼻子。剛才我分析了,冬季重污染天氣佔到了三成,北京市最嚴重的36天,對年均值貢獻是25微克,所以這個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個,錯峰生產也有利於這些行業本身的壓縮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真正講到錯峰生產的時候,我們也是要按照它的排放水平、績效水平,要考慮水平低的、排放重的先停下來,先撤下來。

第三個方面,就是考慮了在儘可能減少對工業生產影響的情況下,實現對工業生產與環境要求協調,比如說很多地方實行水泥、磚瓦窯的冬季錯峰生產,很多企業把設備檢修、春節放假、員工培訓,還有其他要做的一些工作放到錯峰生產階段,這樣的話也可以對企業影響降到最低。在京津冀周邊地區實施錯峰生產,是因為我們這個區域,涉及大氣污染產業太多,污染物排放太集中,這個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主要產品的產量佔到全國30%到40%,鋼鐵產量佔到了全國的43%,焦炭佔到了全國的47%,電解鋁佔到了全國的38%,平板玻璃佔到了全國的33%,水泥佔到了全國的19%,原料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揮發性有機物)的產量佔到了全國的60%,農藥佔到了全國的40%。所以在這樣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有這麼大的產量,採取錯峰生產會降低工業的排放。

因此,今年我們準備在去年水泥和磚瓦窯錯峰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鋼鐵、電解鋁和化工行業。錯峰生產也實際上是有效利用環境容量,這些企業在重污染天氣、在冬季擴散條件不好的時候排放生產,它就是雪上加霜,在其他時候生產,它對空氣污染的影響不會像冬季那麼顯著,所以這也是權衡兩者關係的一個措施。我想這個措施就是針對冬季和重污染天氣,針對我們當前的短板和需要強化的地方採取的。

澎湃新聞: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於2017年突出抓好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的工作重點中提到,京津冀地區傳輸通道城市要實現煤炭消費總量的負增長,這個負增長相比去年還是2012年?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剛才看到了今年針對京津冀地區提出了一個非常詳細的治理措施,但是除了京津冀地區的2+26個城市以外,北方地區從去年入冬以來出現一些新的情況,比如說大家比較關注的山西臨汾,前兩天我們跟督查組去當地也去了解了情況,一個月前環保部約談以後,他們當地也是在積極行動。但是它其實像這種城市面臨著一些解決歷史現狀的問題,比如說從鋼鐵方面,它是一個一煤獨大,重工業佔比非常高,他們城市本身也面臨著跟像保定、廊坊這些城市一樣,面臨散煤治理的問題。現實是他們沒有被納入國家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山西省煤改氣、煤改電也沒有納進去。像這樣一類城市,臨汾這樣城市,在短時期內解決重污染天氣的出路在哪裡,就是面對自身的財力、科技、人力都不足的情況下,他去解決的話怎麼解決?

趙英民:這個煤炭消費總量問題,我在這裡講的是今年的工作安排,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當然是相對去年而言,這裡解釋一下。另外就是,空氣質量的改善任務,按照法律的要求,首先是地方政府對轄區環境質量負責,所以不管是國家的重點區域還是非重點區域,首先是各級地方政府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賦予他們的法律責任。對於像臨汾這些地區,確實要結合當前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的任務,把大氣污染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農村散煤的改造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這些地區首先是要進一步的增強緊迫感,不折不扣地完成相關的任務。關於散煤的替代工作,有關部門對全國,主要是北方地區清潔供暖這項工作,正在進行積極的籌劃,會有一個相關的考慮,應該說相關的政策是會方方面面,都可以覆蓋到。

京津冀地區作為重點區域,在國家層面,更多體現還是跨省的協同治理問題。所以大家注意到除了這三個區之外,去年入冬以來,像成都平原地區,像陝西關中地區,其實空氣質量也不好,對此一方面我們高度關注,一方面我們也和省裡面保持密切聯繫,但是成都平原的聯防聯控、關中平原的聯防聯控,基本上在一個省之內,所以這個聯防聯控的協調工作更多在省裡面,這個工作其實都在做。只是跨省的環保部更關注多一點,所以大家看的多一點。其實聯防聯控工作在省級層面做的很多,比如珠三角的聯防聯控主要是廣東省在做。

第一財經日報:您剛才多次提到機動車污染方面的情況,咱們國家機動車污染每年總量,大概是多少,這個數據是怎麼樣出來的。機動車上路限行依據是什麼,這個是否根據檢測數據作出來的。還有對於超標車上路行駛,是怎麼執法的?我這裡說的超標車不僅僅是限制柴油車、重污染車,可能還包括有些私家車也是超標的,對這個車輛怎麼檢查指導。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注意到近期環保部主要領導,多次強調要利用道路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但是我注意到之前有不少專家認為遙感監測技術手段準確性不是很高,更不能拿來作為執法的依據,您作為環保科技方面的專家,您對此怎麼看。您剛才也介紹了今年要深化機動車環境管理,我想了解一下到底深化什麼,怎麼深化,謝謝。

趙英民:基本上就是圍繞機動車的問題,我就一起講。近年來我們國家機動車的保有量快速增長,產銷量連續八年保持世界第一。2015年產銷量超過了2450萬輛,2016年產銷量達到了2700萬輛左右,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目前已經達到3億輛左右,其中汽車是1.9億輛。機動車污染物的排放量居高不下,按照測算,2015年排放量達到4500多萬噸,已經成為大氣污染主要來源。剛才提到這些城市的源解析數據,也能說明這些問題。細顆粒物也就是PM2.5的源解析表明,機動車成為許多大中城市主要空氣污染來源,特別像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特大城市機動車排放,更是如此。

圍繞機動車的污染防控,我們主要做了這麼幾方面的工作。一個是不斷升級新生產機動車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我們從2000年開始,國一、國二、國三、國四、國五、國六逐步升級,目前國六標準已經發了。應該說通過實施這些標準,使得我們國家機動車的排放水平大幅度的下降。和國一車相比,全國新生產的汽車腳踏車污染排放量下降90%以上。第二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大氣十條》實施以來三年合計,全國一共淘汰了1620多萬輛黃標車和老舊車。第三加強機動車環境監管能力,這方面剛才您問到的,目前十三個省區市70多個城市出台了機動車污染防治的專項法規,183個城市成立了機動車環境管理機構,有一萬多條在用車的排放檢測線,對在用機動車年檢。第四就是車用燃油品質加快提升,2000年我們淘汰了車用含鉛汽油,今年1月1號起全國開始供應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車用汽、柴油的含硫量從2000年的1000ppm下降到現在的10ppm,降低99%,油的品質對機動車排放非常重要。

關於您剛才提到遙感的事情,大家知道機動車有它的特點,停在那兒的時候不排放,只有行駛起來的時候排放,但是行駛起來你要對它監測,必然影響它的正常行駛,尤其像北京這種特大城市,如果車輛要一個一個停下來檢查的話,不僅效率低,而且會造成交通擁堵。車輛停在那兒,又不關火的話,會排放更多污染。所以怎麼解決既要加大抽查執法的力度,同時又能夠維護正常的交通秩序,通過遙感的技術可以快速實現初步的篩查。

當然,用遙感的監測,是否可以作為執法的依據,還需要有配套的法律和標準。但是這個事情是非常好的一個事情,主要是要實現高效率地管控機動車。

下一步,關於機動車污染防治的主要想法,還是要堅持車油路的統籌,主要採取六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實施好大氣法,要構建國家機動車環保監管制度體系,依法實施新生產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公開,建立環保達標監督檢查和環保召回制度,今後機動車生產廠家由於排放不達標,也要面臨汽車召回的問題。二是加快制定標準,強化對新生產機動車監管,加快重型車國六排放標準的制定發布進程,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提前實施新排放標準,強化新生產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管。第三就是強化監督管理,降低在用機動車的排放水平,加快推進國家、省、市三級機動車排污監控平台聯網,加強重型柴油車等高排放車的監督管理,推進黃標車、老舊車加速淘汰,按照《大氣十條》的要求今年基本淘汰完黃標車。四是實施清潔柴油機行動,推進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的污染治理,建立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的排放清單,督促地方依法劃定並公布禁止使用高排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配合有關部門嚴格管理船舶排放控制區,鼓勵船舶使用岸電,開展港口空氣質量監測。五是加強督促協調,積極推進油品升級,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推進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用柴油、燃料油並軌,嚴厲打擊生產使用假冒偽劣車用燃油的行為。第六個就是推動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加快提高鐵路貨運比例,配合有關部門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進港鐵公聯運,儘快改變客貨運過度依賴公路的狀況,剛才提到天津港不再接受公路運的散煤,就是這方面的措施。

鳳凰網:我們在前面跟環保部督查組去督查的時候,地方環保部門普遍反映一個問題,就是在大氣污染防治過程中,尤其是重污染應急過程中,部門之間的合力不足。比如河南洛陽在應急期間,環保部門只是起一個協調作用,工信部門負責這個企業的關停,住建部門負責企業的工地,但這些部門自己同時又是負責企業生產,可能措施上不是那麼嚴。所以環保部門經常會有很多的督查,很辛苦,但是感覺是各地黨委和政府好像還是沒有把環保放在突出位置,所以就這個問題怎麼能夠更好的解決。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有些企業反映,在大氣污染防治過程中,環保標準調整比較快,他們可能剛剛更新了環保設施、設備,下一年又要提出新的標準,企業負擔還是蠻重的,對這方面問題有沒有更科學的辦法來應對,謝謝。

趙英民:首先,無論是重污染天氣應對,還是大氣污染治理,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這是各級政府的責任。因此,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首先要落實中央提出來的環境保護的「黨政同責」,各個部門的「一崗雙責」。大家注意到了,中央環保督察重點就是督察各級黨委、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黨政同責」 「一崗雙責」的責任落實情況。目前,仍然有一些地方是環保部門單打獨鬥,有些部門在重污染天氣應對和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有履職不到位的現象,這就是環保督察的重點。

環保督察的導向和目標,就是要查這些 「黨政同責」 「一崗雙責」 落實不到位現象。通過我們最近的督察,已經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說一些地方政府環保壓力的傳導不夠,強化措施不落實;有個別地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沒有進行考核;有些地方的應急預案編製不合理、修訂不及時,甚至有個別地方,紅色預警的減排效果,只相當於藍色預警,這些都是不嚴不實的問題。我們通過督察,就是要發現問題,督促地方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糾正改正這些問題,對督察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及時向地方進行反饋,一方面督促地方嚴肅查處,推動整改到位;另外一方面,對一些問題,我看新聞界的朋友也進行了曝光,那麼對於有些企業涉嫌違法的案件,我們現在有環保和公安行—刑銜接的制度,一些案件公安部門會介入。對於地方政府和部門查出來的問題,我們將根據情況,依法實施約談、限批、問責等措施,督促相關地方查清這些問題的出現原因和責任。持續保持環境監管高壓態勢,確保我們《大氣十條》相關工作、重污染天氣應對的這些工作,能夠真正的落實、真正能夠見效,而不是體現在文件中、口頭上。

關於企業標準調整的問題,我們國家環境保護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對企業的排放標準調整有一整套的程序。應該說這套制度多年來證明還是行之有效的,當然也是有一些問題。針對企業的環境監管問題,大家注意到去年國務院發了一個關於控制排放污染物許可的一個方案,大的思路就是通過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執行,實現環保部門對企業一證式管理。隨著污染源的管理進一步完善,特別是許可證制度的落實,圍繞著企業的排放行為更加依規依法,監管更加有效,企業的環境責任進一步加強,這個本身也是排污許可制度設計的一個目的,可以解決您剛才提到的這些問題。

日報:我想問一個關於臭氧污染治理的問題。每年從5月開始,北方臭氧污染出現了,像深圳臭氧超標現在是主要污染物,但是可能大家都比較關注空氣PM2.5顆粒物污染,公眾對臭氧的認知度還不是很高,所以想請您介紹一下目前環保部對臭氧污染治理有哪些措施,這個臭氧污染監控怎麼樣,在治理難度上有哪些。

趙英民:有些地方臭氧濃度在升高,已經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臭氧污染是地面污染在空氣中進行複雜光化學反應的產物,不是污染源直接排放臭氧,而是排放的氮氧化物、VOCs,通過反應產生的臭氧。臭氧的污染,也是目前包括發達國家在內,仍然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大氣污染問題。對臭氧污染問題,我們已經采了三方面的行動。

一是部署了PM2.5和臭氧的協同控制。在《大氣十條》當中明確要求控制臭氧的前體物,就是VOCs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在「十三五」規劃中,將優良天數比例列為約束性指標。優良天數的比例本身,就考慮了臭氧可能導致的空氣質量超標情況。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南方的城市,影響優良天數的污染物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臭氧的問題,所以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列為約束性指標,就考慮了對臭氧污染的管控問題。

二是出台了VOCs的治理政策標準。按照《大氣十條》要求,環保部制定了石油煉製等14個行業涉及VOCs排放標準,聯合財政、物價部門,出台了VOCs的排污收費政策,開展了排污收費試點,用經濟手段來推動VOCs的治理。對VOCs這種由無組織大量排放出來的污染物,通過經濟手段管控在某種程度上更有效。

三是大幅度削減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形成臭氧的另一個重要前體物。「十二五」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18.6%,「十三五」仍然把氮氧化物列為約束性指標。

目前臭氧的控制,主要的問題是臭氧的形成機理十分複雜,控制難度大。特別是VOCs的排放,很多是無組織排放,像石化行業,實際上和我們以往的排污口管理不太一樣,所以監管也面臨著難度。

另外,要控制臭氧污染,還需要控制氮氧化物和VOCs之間的比例,這個比例不對了,臭氧反而會增加。所以各地污染狀況、產業的特徵、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需要不同的比例,因此必須採取差異化的策略。我們國家近幾年臭氧污染顯現,說明我們當前氮氧化物和VOCs控制力度不匹配,氮氧化物減排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VOCs目前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亟待加強。下一步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對工業源、移動源、生活源等多類污染源綜合施策,在改善PM2.5同時遏制臭氧的污染,主要是四個方面:

第一是對「十三五」的約束指標完成情況加強監督考核,推動各地對臭氧和PM2.5的協同控制。為什麼講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因為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都會增加大氣的氧化性,大氣的氧化性增強一方面會增加臭氧的生成,另一方面推動PM2.5的二次生成,所以他們之間是有協同效應的。

第二是積極削減臭氧生成的前體物,也就是氮氧化物和VOCs。全國氮氧化物的排放總量在「十三五」要削減15%,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VOCs排放總量要削減15%,目前這個任務已經分解到了各地,要結合排放標準實施,進一步加快重點行業污染治理。

第三要出台VOCs的防治政策。加快制定農藥、醫藥、塗料行業,還有無組織逸散的排放標準。

第四是加強科學研究,研究臭氧的生成機理,以及重點地區氮氧化物和VOCs的最佳協同減排比例,更加科學、有效地指導臭氧污染防控工作。

法制日報:這次通報河南焦作等地重污染的減排措施標準不統一,同一區域減排標準不同。上次跨年污染的時候,部里督查到河南一些城市,都是重污染應急預案規定了措施,比如企業在紅色預警時候減排50%。但是一些企業做不到,不可能減少到50%,無論從生產工藝,還是從它的減排實際能力,是做不到的;但是方案是這麼做的,政府是這麼要求的,大家看起來這個方案和預案都不錯,但是最終的結果,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最終影響的是減排的效果,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剛才您也說了,有的地方紅色預警效果,只相當於藍色預警,可能跟這個都有關係。一些城市紅色預警的時候,不執行單雙號限行,這也不是個別城市,跨年時候我去濟南,它也是紅色預警,但不執行單雙號限行,因為是元旦期間,大家都要走親戚,你把這個限行了,影響大家過節,交通非常擁堵,像這種情況怎麼解決。預案看起來都很好,但是能執行多少,最終對於重污染天氣能產生多少效果,有沒有做過系統的考量,或者說去測算過,不能總是這麼糊裡糊塗的一看預案都有,最後到底執行沒有,效果到底怎麼樣。每次應急預案來了,都大規模的督查,不能老是疲於做這些,預案到底有沒有經過科學的測算,效果究竟有哪些。

趙英民:你說的這個問題非常準確,我們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正是因為這樣,環保部領導才要去帶隊督查,體現重心下沉、抓落實。在督查中發現有些地方,預案不落實,剛才你說的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其實應急預案落實首先要落實可操作性,紅色預警應該削減40%的污染物,藍色預警是多少,這個是從宏觀上講;但是這個污染物怎麼削減,落到地方的時候,是不一樣的。為什麼不一樣呢?我剛才給大家分析了,不同城市,它的產業結構不一樣,成因不一樣,您剛才提到機動車,不同城市機動車的貢獻是不一樣的,我們的目的是削減污染物排放。因此,要針對當地的情況,把污染物的削減比例落下去,首先就要體現可操作性。不可操作的東西看似文件上寫的很好,實際不落實,那麼執行就打折扣,執行打折扣導致的後果是看似預警措施都有了,都進入預警狀態了,為什麼沒效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有些地方應急預案的執行沒落實,預案落實首先是可操作性。

第二是可核查性,減排量得有辦法能查出來。可核查性體現在哪兒呢?體現在每一個企業,每一個措施,是不是有可操作性,有可核查性。有了可操作性和可核查性,再加上我們加大監管,應急預案的效果就應該如預案設計一樣,可以達到預期效果。我去督查發現不少企業,說要減70%。怎麼減?就沒下文了,說明這個預案沒落實。要說明哪個工藝停、哪個鍋爐停。有些地方也創造了一下經驗,比如到了具體企業時,情況很複雜,工藝決定不可能有的停有的不停,怎麼辦?如果要求停一半的話,有一半企業全停,另一半企業正常運行,也能實現污染物一半的削減。像這種方式,是可核查的,可操作的。所以說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和可核查性,是夯實應急預案非常重要的東西。現在環保部通過核查正在抓這件事情,我相信隨著工作的推動,應急預案工作也會越來越好,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效果也會越來越凸顯。去年我們首次實現了大範圍、多城市的應急聯動,效果還是不錯的,也給我們這方面增強了信心。

人民日報:各地的應急預案,要不要、什麼情況下要報審一下?

趙英民:我們正在核查應急預案,首先是幫助地方發現問題,然後通過發現的問題,督促地方整改。當然也要發現,是否存在部門「一崗雙責」不落實的問題,「黨政同責」不落實的問題。另外一方面各地制定了的預案,已經發布生效的預案,環保部要組織專家逐一的進行評估,要看誰的預案實際上沒有達到效果,誰的預案不實,這個結果我們要公開,通過這種方式,督促地方不斷把工作做紮實。當然應急預案本身也是不斷調整的過程。我們現在很多應急預案還是按照全年的源解析結果在定預案,下一步可能要專門針對冬季的源解析結果來制定預案,甚至普遍多發的重污染天氣進行預案,預案工作越來越精確,越來越有指向性,我們應急工作的效率越來越高,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能夠落實。還是那句話,重污染天氣抓住了,冬季抓住了,全年空氣質量改善就抓住了重點,抓住了核心。

南方都市報:今年是《大氣十條》實施最後一年,材料提到要對空氣質量惡化的責任人進行問責,有沒有具體的問責標準?這個責任怎麼確定的?可能有些地方如果工作做到位了,最後還是沒有達標,有沒有一些具體標準來操作這種問責措施?

趙英民:這個問題我簡要說一下。第一是《大氣十條》中對最終的考核結果有明確的要求,包括沒有完成任務怎麼辦。第二是配套《大氣十條》實施,有專門的《大氣十條》實施情況考核辦法,這個文件裡面對這些情況也有非常明確具體的規定,包括未完成任務怎麼辦。甚至必要的時候,由國務院領導約談省(市、區)人民政府負責人。這個具體可以查文件,裡面具體的問責規定和措施都有。另外,中央環保督察一個的非常核心內容,就是檢查各地落實《大氣十條》或者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總之通過這些工作,要嚴肅《大氣十條》剛性要求,推動各地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