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給抵制《敦刻爾克》的愛國賊們上上課

原標題:給抵制《敦刻爾克》的愛國賊們上上課

《敦刻爾克》上映正在上映中,是難得的一部佳作。舉雙手推薦去看!!

電影有點負面很正常,但部分感到自己被冒犯了的觀眾,開始高呼抵制,其實這也沒什麼,但他們抵制的理由卻匪夷所思。按說,歷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與人沒什麼關係。那場從敦刻爾克撤退到英國的33萬隊伍中,英軍佔了21.5萬,法軍佔了9萬,比利時軍方佔了3.3萬,甚至還有500印度士兵,另外沒能來得及撤退而被俘的4萬人中大部分人為法國人,整個戰役中戰死或者被炸死、淹死的人達2.8萬。這些人中都與人沒啥關係。

當然了,著名網紅作家周小平之妻、著名紅歌手王芳同志撰文認為敦刻爾克位於緬甸,認為這場撤退是英國人與人聯手舉行的,這種無知之極的觀點,不再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六神磊磊讀金庸在《今年網上最蠢的一篇文章出現了》給予了辛辣的回擊,大家可以去圍觀。

其實,那些個感覺冒犯了的觀眾,邏輯鏈大致是這樣的:

「敦刻爾克的偉大僅僅是對於英國人來說,因為保存了大量英軍。也只有英國可以把大逃跑歌頌為勝利大撤退,英國人跑了留下來殿後的幾萬法軍都被俘虜。不久后的亞洲戰場,同樣是這位亞歷山大指揮的英軍從緬甸撤退到印度,這次留下來當炮灰的是幾萬遠征軍還有一位戴安瀾將軍,英國官方將英軍從緬甸逃到印度稱為'亞洲的敦刻爾克奇迹'。作為一個人我完全沒有理由去歌頌敦刻爾克,更沒有理由去為這種不顧友軍的逃跑鼓掌,那幾萬留在緬甸的遠征軍英魂才是我們要去歌頌要去鼓掌的英雄。」

他們的邏輯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指揮官亞歷山大將軍,不顧法國人的死活自己跑了。然後他又到了印緬戰場擔任指揮官,在那裡,遠征軍與英國人聯合作戰,結果英國人又跑了,不顧人的死活,這一切,都是亞歷山大幹的。他既指揮了敦刻爾克撤退,又指揮了印緬撤退。果真是逃跑將軍,就是個臭狗屎。這種逃跑行為不能被讚揚,因為從敦刻爾克逃跑與從印緬逃跑是一樣的。狗日的,你拋棄你法國人我不管,但你拋棄人就不對了。所以,你不可以得到讚揚,而《敦刻爾克》居然在讚揚,那麼,老子就要抵制。

實際上,這個邏輯與王芳同學的邏輯不過是五十步與一百步之間的關係。批王芳同學的已經有了六神磊磊,那麼批評其他愛國賊的工作就由我來吧。幾個關鍵點,咱一個一個來。

1.抵制就是愛國?

《敦刻爾克》是分賬大片,是經過官方機構電影總局正式批准引進的。抵制這部片,實際上等於與總局對著干,你們什麼意思?是批判政府有關機構不作為嗎?要知道,要不是近期《戰狼2》的票房足夠給力,總局對今年票房的增長幅度可是不太滿意的。你們這麼干,到底是幾個意思?有能耐,去總局門口打條幅去啊。再說了,愛國賊們支持的遠征軍,那可是蔣軍,是被我黨最終打倒的敵人,你們旗幟鮮明地支持腐朽沒落的國軍,政治立場何在?我們的教科書上,一向在愛國主義上把黨、國家、民族是合在一起的。你們分得這麼清楚,這麼不分青紅皂白,究竟算什麼呢?

其實吧,每年5月初在社交媒體上,都會出現一次抵制《貞子3D》的聲音。畢竟,貞子沒有國內上映,抵制就抵制吧。但年年抵制一回,都不問問這片到底哪年的?還存在不存在?腦子都長哪裡去了,裡面全是水嗎?整天咣當咣當響。(一部拍攝於2012年的垃圾片,連日本人都不記得這片,難道年年要在上映一回?)愛而不思是為賊,愛國賊就是群不動腦子的廢物。

2.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撤退的英國人不是英雄?

逃跑不是英雄,打勝仗才是英雄。(納尼,對號入座的話,長征又算什麼呢?)敦刻爾克的英國人不值得讚揚,因為他們是英國人。那麼,遠征軍總是英雄了吧,打了很多勝仗,而且也有「亞洲敦刻爾克奇迹」。但是,愛國賊口中所云的「亞洲敦刻爾克奇迹」中,遠征軍總共有三個軍,最終只有第5軍軍長杜聿明成為了英雄,因為他去了印度;而成功帶隊撤回的的第6軍軍長甘麗初,第66軍軍長張軫不僅不是英雄,還全部被撤職查辦,下屬一群師長統統被解職。這又算什麼呢?只有死了才是英雄,撤回就得被法辦。戴安瀾戰死成為了英雄,甘麗初與張軫就是草包狗熊。這到底該怎麼說呢?相比之下,難道不是英國人更寬容,更講人權嗎?即便是戰敗的撤退,也照樣被接受,照樣可以封為英雄。這是何等的國度,有這樣的人民,你真的很難打敗他們。

英國人認為軍方只要投入打戰了,無論輸贏,只要能夠安全回國,就算英雄。而且,正是敦刻爾克撤退的發生,使得英國人保存了戰鬥的有生力量。為以後反攻歐洲大陸,留下了人力基礎。因此,有評價說,二戰的勝利的萌芽,從敦刻爾克大撤退就已經萌生。就指揮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將領而言,總指揮伯倫特·拉姆齊中將後來升為了上將,指揮了北非登陸戰及諾曼底登陸戰。撤退中的灘頭指揮官威廉·坦南特海軍上校因在敦刻爾克撤退中的優異表現,獲得了三級巴斯勛爵章、法國軍團榮譽章、棕櫚葉軍功十字章。戰鬥英雄蒙哥馬利與撤退指揮官亞歷山大的事迹,下面再說。作為對比,同樣是撤退,中英兩國對待將領的態度,讓人噓唏。

3.英國人到底拋棄了法國人了嗎?

二戰之所以爆發,與之前英國與法國保持的綏靖政策很有關係。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統勒布倫完全沒有想到希特勒有如此大的野心,原本認為德國人只索取一點有德意志人生活的地盤就夠了,也就奧地利與捷克一帶,所以一再妥協,認為法國擁有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就足夠了。結果納粹卻繞過了馬奇諾防線,繞道比利時,一舉侵入法國腹地。法國坐擁200萬大軍,號稱有世界上最強陸軍,簡直就是個笑話,僅一個月,就全面崩潰。到「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前,法國人已經打算徹底放棄了。英國人在投降與否上也存在劇烈爭執。最終,綏靖派首相張伯倫辭職,主戰的丘吉爾上台,這才下定決定要打下去。(這個爭執的過程,是英國的「至暗時刻」,大家可以等著看年底上映的《至暗時刻》可以了解個大概,加里·奧德曼主演的丘吉爾在預告片里還是很拽的。)但丘吉爾上台的時間,已經是1940年5月10日了。13日,丘吉爾正式履行首相職責,隨即他就去了巴黎,與法國人商討接下來的行動。但他卻發現法國人打算投降,這讓他大吃一驚。回國后,他對於英國遠征軍的安危就留了一點心。所以,與其說是英國人拋棄法國人,不如說是法國人咎由自取。

5月19日,丘吉爾主導制定出了「發動機行動」的計劃。到23日時決定正式執行,26日晚敦刻爾克大撤退正式開始。最初,丘吉爾的確跟前方指揮官打招呼,讓他們不要講行動的方案泄露給法國人及比利時人。這一情況在《敦刻爾克》中也有表現,電影中,肯尼思·布拉納扮演的波頓指揮官和另外一個指揮官在片中對話:丘吉爾明面上說了英法聯軍肩並肩撤退,但私下確保英軍能回國。就是說,不管是最初還是在執行中,英國人的確有拋棄法國人自己撤的意圖與行為。但當時的法國人一片散沙,當英軍行動起來之後,他們依然沒有採取相應措施,只是對英國人大發脾氣而已。最終,雙方再次在巴黎召開會議,丘吉爾答應要與法國人聯手拚死到底。時間已經到了29日,大撤退已經進行了三日。到30日時,撤退到英國的12萬人中,法國人也只有區區1/10。之後,31號開始再撤離,才開始一對一的捆綁原則,撤一個英國人就撤一個法國人。

最初英國人有拋棄法國人的意圖,但就法國人而言,他們的協同能力太差也是主原因。直到29號,法國人才下達正式的撤退命令。服從是軍人的天職,將領不讓本國士兵撤離,這也不能全怪英國人。而且,30號,英法達成了一致,丘吉爾還將31日命名為了「法國日」,以示要與法國人同心協力,這一天起,運載撤退的法國人明顯多了起來。所以,英國人拋棄法國人的事,不算其無,也不能說英國人要負全責。

4.英國人讓法國人當肉盾?

如果從更大的角度看,當時德軍席捲而下,將40萬大軍圍困在了敦刻爾克的沙灘上。另外,在里爾,還有4萬多法國人也被圍困。當時,德國人的情報有誤,並不知道敦刻爾克有多少盟軍,也不清楚里爾有多少軍隊。於是,派了7個主力師圍困里爾,算是吸引走了部分部隊,減輕了敦刻爾克的壓力。里爾圍城戰發生在5月28日至31,這幾天恰好是敦刻爾克撤退(5月26日至6月4日)的高潮時期,客觀上幫助了盟軍。最終,里爾城裡的4萬法國軍隊最終要麼戰死,要麼被俘,全軍覆沒。如果把這些人也算成是敦刻爾克撤退的一部分的話,也算是承擔了肉盾任務。但更多的觀點,並沒有把里爾圍城戰算成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一部分,而是把它與發生在15-25日的斯通尼(Stonne)激戰、5月12-14日的阿呂(Hannut)裝甲大戰、14-15日的讓布盧(Gembloux)裝甲戰等看作是彼此沒有太多聯繫的戰事。把里爾圍城戰當做是敦刻爾克的肉盾,實在過於牽強。

即便在敦刻爾克,也不是只有法國人在做外圍的抵擋,英國人同樣有所表現,而且作戰勇猛。典型的就是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將軍,他之所以名聲鵲起,起點就是敦刻爾克。當時,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師長,英國步兵師第3師師長。時間回到1949年5月27日。當時,大撤退剛剛進入第二天,希特勒莫名其妙命令德國陸軍停止進攻后,再次命令陸軍出戰。德軍的的坦克部隊前期威力十足,盟軍聞風喪膽。當德過陸軍再次發動進攻時,盟軍的形式是否危急,壓根沒有足夠力量組織防線。這個時候,蒙哥馬利站了出來,他以出色的機動巧妙突出德軍包圍——全師分乘600輛軍車,在所有軍車的減速器上都塗上一層反光油漆,用隱蔽在後擋泥板下的小燈照亮,后一輛車的司機就利用這點亮光緊跟著前一輛車,整個車隊則關閉大燈,實行嚴格燈火管制,乘著夜色悄然撤出。為防意外,蒙哥馬利還在十字路口和容易迷路的拐彎處設置了交通糾察哨,指揮車隊行進——就這樣,第3師夜行軍60公里,成功跳出了德軍合圍,並在28日凌晨趕到德軍前面,組織起堅固防線,有力保障了敦刻爾克的安全。蒙哥馬利由此一戰成名,軍職迅速得到提升,在撤回英國后即升任第2軍軍長,從此開始大展身手,成為二戰中英軍最著名的將領,沒有之一。

英國在抵抗德軍的作戰中,表現勇敢的不止蒙哥馬利,還包括哈羅德·歐文·安德魯上尉。5月31日,德軍為了打擊盟軍在敦刻爾克的撤退行動,從西、南兩方向發起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英法聯軍的後衛部隊拚死堅守防線,戰鬥殊為激烈。哈羅德·歐文·安德魯上尉的戰績就是這一天表現了出來,他指揮著他的連隊,經受住了長達十小時的猛烈炮擊,打退了德軍一次次衝鋒,始終守住了陣地,當側翼友鄰部隊出現缺口,他又主動率領36名士兵,趕去支援,擊退了至少500名德軍,最後當他的部隊彈藥消耗殆盡,所堅守的陣地的核心據點又被德軍炮火擊毀,這才帶著僅存的8名官兵,在深至下巴的水裡艱難跋涉16000米,回到後面的陣地,沒有休息又奮戰在陣地上。最終,安德魯上尉榮獲了敦刻爾克撤退中英國頒發的唯一一枚表彰英勇行為的最高勳章——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事實證明,英國人沒有一味逃跑,而是與法國人一起承擔了阻截任務,而且有出色表現。

5.壓力山大將軍在敦刻爾克中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時,哈羅德·亞歷山大少將擔任英軍第一軍軍長,起初並不是敦刻爾克撤退的負責人。這場大撤退的最高指揮官是多佛爾軍港司令海軍中將伯特倫·拉姆齊。行動發動前,拉姆齊組織了一場包括指導班子,共有16人。其中,拉姆齊負責全面指揮協調,韋克沃爾海軍少將負責指揮在英吉利海峽的航行,威廉·坦南特海軍上校負責指揮敦刻爾克港和海灘登船事宜,傑克·克勞斯湯海軍中校則負責指揮最關鍵的東堤。英國遠征軍司令戈特子爵元帥則是21萬需要被撤退的英軍的統帥。正是由於他在20號時拒絕了丘吉爾要求突圍南下的指令,不去向南和法軍會合,而是向北撤到敦刻爾克,在大撤退中他依然負責協調21萬英軍的撤退秩序。

5月31日,戈特子爵奉命先行登船回國。此時,尚未撤離的第一軍軍長哈羅德·亞歷山大少將才接過了戈特的指揮權,負責統籌之後5天的撤退行動。當時,亞歷山大正率領第一軍擔任阻擊德軍的任務,為了表示破釜沉舟的決心,亞歷山大剛在敦刻爾克郊外焚毀了自己的座車,他是騎著腳踏車趕來接受指揮權的。

壓力山大一向以冷靜聞名。6月1日,敦刻爾克上空是難得的晴朗的日子,德軍瞅準時間,集中兵力全力出擊,英軍也在本土動員了所有能夠飛起來的飛機投入戰鬥。從噴火式戰鬥機、颶風式戰鬥機、無畏式戰鬥機到哈德遜轟炸機、雙翼箭魚式魚雷攻擊機,甚至連偵察機都投入到敦刻爾克,但德軍戰鬥機出色地阻截了英機,有效掩護轟炸機的攻擊,德機雖被擊落23架,但擊沉了包括4艘滿載官兵的驅逐艦在內的31艘船隻,還重創11艘,這是英軍損失最慘重的一天!而正是在這樣的時刻,亞歷山大依然臨危不懼,他甚至還在海灘上安了帆布躺椅,神態自若地坐在上面,平靜地注視著部隊秩序井然地登船,或是邊啃著蘋果,邊在海灘漫步,毫不在乎空中飛機呼嘯,地面炮火紛飛,他的這種鎮定泰然的氣勢極大影響了部隊情緒。那些堅守在陣地上的部隊,則在堅持戰鬥,一些奉命後撤登船的部隊也一邊還擊一邊後撤,一直戰鬥到登船那一時刻。

至6月2日午夜,英國遠征軍最後一批完成登船,完成撤出。而壓力山大將軍則與坦南特上校則留了下來,於凌晨時分再次巡視沙灘,以確認英國人全部撤離。由於1日英國空軍傾巢而出,2日時白天已經無力再進行空中抵抗,於是撤退白天不再舉行,都留到晚上舉行。2號午夜英國人全部撤完后,在3號凌晨亞歷山大依然在協助法軍進行撤離,留了下來與法國人在一起。直到3號再次入夜後,他才作為最後一批離開的英國人登船撤退。這一晚,隨行撤離的還有2.6萬法國人。4號,早上9點多時分,德軍徹底衝進了敦刻爾克,整個撤退行動宣告結束。亞歷山大將軍,絕對盡到了自己的天職。他出色的工作,也得了丘吉爾的讚揚。回國后,同年12月,亞歷山大出任英國南方軍區司令,晉陞為中將。

《敦刻爾克》中的波頓將軍,原型就是亞歷山大將軍。波頓將軍由肯尼斯·布拉納飾演,是片中最閃光的角色之一。不過,影片為了增強戲劇性,波頓成為了海軍將領,與他一起的指揮到最後的溫特納上校(原型為威廉·坦南特海軍上校)則被變成了陸軍,正好反了一個個。

就亞歷山大個人而言,一直與法國人在一起並肩戰鬥,讓他來做背鍋俠,實在是有違歷史現實。要知道,在潰敗中被臨時扶正作為最後領導人的人成功者並不多,典型如遼瀋戰役,國軍統帥衛立煌、杜聿明先後撤離,最終扶正了周福成來擔任東北「剿總」,結果一敗塗地,最終在逃跑中被共軍活捉。對了,衛杜周都是遠征軍名將。

而且,亞歷山大也絕不是「逃跑將軍」。後來在非洲戰場上,他擔任北非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8集團軍群司令,與「沙漠之狐」隆美爾等人戰鬥到了最後一刻,並親自接受德意聯軍的投降儀式,結束了軸心國在非洲的統治。然後,他又主導了盟軍在西西里島的登陸戰,在義大利徹底幹掉了德軍,並推翻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這一系列戰役基本上全以進攻為主,絕少逃跑,「逃跑將軍」的鍋他可不背。

6.印緬戰場上的亞歷山大將軍又是怎麼回事?

時間上,是1942年3月,在英軍殖民地緬甸戰場上,英軍無力抵抗日本人的進攻,處於全面守勢,形式非常危急,並開始打算向印度撤退。這個時候,哈羅德·亞歷山大中將奉丘吉爾之命,被派去指揮緬甸軍對日軍的作戰行動。由於盟軍缺乏協調和空中支援,最後只得率余部撤到印度。7月,亞歷山大出任英國第1集團軍司令,被調往北非,準備參加進攻法屬北非的「火炬」行動,賦予更為重要的職責。

就是說,亞歷山大滿打滿算在緬甸只待了4個月。要讓他扛雷,把整個緬甸戰場上英軍的不利怪罪於他,實在是不應該。只能說,這一次,亞歷山大依然是臨危受命,就像他在敦刻爾克接任戈特子爵的任務一樣。有了他,英軍的傷亡與失利還好一些,沒有他極有可能就一敗塗地了。

是年3月5日,亞歷山大抵達緬甸首都仰光,此時日軍已經抵達仰光郊外,正尋機向北迂迴,圍殲仰光。6日時亞歷山大發現仰光已經不可守,於是下達了撤退的命令。3月8日,日軍兵不血刃地佔領了仰光。很多人把這次倉促撤退怪罪於亞歷山大,但真由不得他。兩天時間,連情況都沒有來得及熟悉,守衛戰如何打?真要打,後果只有一個,就是被圍殲,全軍覆沒。

不過,亞歷山大在緬甸的4個月,正好是遠征軍第一次遠征的作戰期間(1942年3月至8月),而且這其中發生了「遠東敦刻爾克奇迹」,即「仁安羌脫險戰」。具體這次戰役,放到下面再說。只說亞歷山大的作用,因為他身為英緬戰場的總指揮,大概類似敦刻爾克行動中的拉姆齊將軍的責任。而具體到「仁安羌脫險戰」,具體指揮的又另有他人。

原本,本次作戰,是仰光的英軍固守。同時,中英盟軍從北面三路大軍南下,共同打擊日軍。這三路軍隊,包括西路軍、中路軍及東路軍。其中,西路軍為英軍,中路軍為遠征軍的第5軍,軍長杜聿明。東路軍則是遠征軍第6軍,軍長甘麗初。

任務既定,處於中路同古地區的英緬軍第一師開始撤離,向西路合併。中路遠征軍第5軍的先頭部隊第200師接防同古。就在日本人於3月8日佔領仰光的前一天,3月7日,由戴安瀾擔任師長的第200師已抵達同古。盟軍的任務原本是三路南下打擊日軍,杜聿明的第5軍原意也是直搗仰光,保護這個良港。但日本人絕非坐以待斃,而是在佔領仰光后即派出三路軍追擊英軍,打算將他們全殲。盟軍的西路英軍按計劃向前推進不久,發現戰機已失,壓根無法完成作戰目標,再前進無疑是送死,於是開始撤退,徐徐向仁安羌等印度方向進發。而追擊的日本人尚不知道遠征軍已在同古接替英軍,依舊向這邊進發。於16日開始轟炸同古,日軍與遠征軍正式接觸。大戰一觸即發。18日,英緬第1師最後一個旅撤到卑謬,包括英緬軍第1師,英印軍第17師,英澳軍第63旅,英裝甲第7旅均開始向印度撤退。20日,同古戰役全面爆發。至29日第200師突圍而出,戰役結束。遠征軍以一個師的兵力,獨自對付日第55軍團,殲敵5000餘人,己方傷亡2500人,表現優異,一舉打出了氣勢。當日增援部隊第56師團和第18師團抵達同古,遠征軍第200師撤出戰場,以廖耀湘為師長的第22師又接替200師承擔起了掩護的角色,獨立抵擋日第55和第18師團的兩個聯隊的猛撲,同樣表現優異。

同古戰役,原定盟軍三路大軍南下,結果西路英軍一觸即潰,無發抵達既定地區,而且東路軍同樣未能抵達既定地區,只有中路軍孤軍深入。在大部分時間都靠第200師獨立支撐,吸引了日3個師團的兵力。這一仗,主要是樹立軍隊形象的硬仗。之前,沒有人覺得軍隊能打硬仗,畢竟在國內戰場一貫戰敗,一敗再敗。這一仗,徹底打出了軍隊的氣勢。客觀上,也幫助了西路英軍的撤退。這一仗,不是坑,是遠征軍的主動選擇,具體指揮部官就是遠征軍第5軍軍長杜聿明,不存在亞歷山大坑害軍隊的情況。接下來的「亞洲敦刻爾克奇迹」,既「仁安羌脫險戰」,亞歷山大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7.強插背景:日本人進攻緬甸及中英情況。

首先,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不是為了去做炮灰,不是為了英國人而打仗,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為了自己!

是一個臨海大國,沿海擁有諸多港口,但是,自1937年8月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谷清川宣布封鎖北起山海關、南到汕頭的海岸,1938年10月,武漢、廣州相繼失守后,東南沿海各主要城市、港口和絕大部分鐵路都落入敵手,海運交通線基本被封鎖。與日本人打仗,靠異國的實力是不行的,必須要有外援,尤其是國民政府退守重慶之後。

重慶成為陪都以後,當時,主要依靠四條路線獲得外國的軍事援助。第一條是「香港路線」:香港經華中、華南沿海各地通向內地;第二條是「西北路線」:經甘肅、新疆,與蘇聯連接;第三條是「法屬印度支那路線」:以越南海防為起點,經滇越鐵路到昆明,或經桂越公路到南寧;第四條就是「滇緬路線」:以仰光為起點,經緬甸鐵路到臘戍,接通剛修通的滇緬公路到昆明。這四條路線中,「香港路線」雖然活躍,但香港的淪陷,基本上已沒有作用,而且還要穿過日軍封鎖線向內地滲透;「西北路線」雖然比較安全,但路途遙遠,往返時間長,運量不大;經越南進入內地的路線是運輸量最大的一條,但在日本相繼佔領越南和廣西的南寧后,也被截斷;最終只剩下滇緬公路可以依靠。

滇緬公路修於1938年,由國民政府出資修築,聯通與緬甸與雲南之間。滇緬公路與滇越鐵路、滇緬公路、駝峰航線、中印公路一起,構建了西南對外的交通線,一旦被切斷,就幾乎處於被徹底孤立的局面。這一點,國民政府非常清楚,日本人也很清楚。自1938年長谷清川那次的封鎖之後。1941年,日本陸相東條英機為了徹底扼殺對外運輸,再次糾集10個師團的兵力,東起浙江寧波,南迄雷州半島,發動了一連串的海上封鎖作戰。2月4日切斷香港到韶關的運輸線,3月3日攻佔雷州半島,3月底佔領並破壞汕頭、潮州一帶港埠,4月中強行登陸福州附近的馬尾地區,4月19日佔領浙江諸暨,封鎖了從寧波到溫州最後的縫隙,海上通道被徹底封鎖。

至此,緬甸等地就成為國外援助的最後生命鉗制線,如果滇緬公路不保,外援即無法輕易進入,與日本的作戰也將陷入補給不足之劣勢,因此中華民國方面極力爭取與英國間的軍事同盟以保障作戰資本

看明白了沒?派出遠征軍是自己爭取過來的,首要任務就是為了自保,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當然,此時的英軍,也需要軍隊的協助。因為印度是英國的更為重要的軍備物質的集散地,而要保護印度,就需要在戰略縱深地緬甸、馬來西亞等地儘可能扼殺日軍。因此,英國希望藉助長期抗戰的經驗和力量,共同打擊日軍,以保衛印度的安全。於是,幾經協商,最終在1941年的12月23日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與英國是軍事同盟,就是說成為了二戰盟軍的一部分,中英之間有了塵寒齒亡的關係。

派出遠征軍,前後共分兩次。第一次為1942年3月至8月間,第二次為1943年至1945年3月間。這裡,重點說的第一次遠征軍的情況。畢竟,第二次遠征中,堅持到了最後,而且勝仗居多。第一次,整體上是失敗的,不僅遠征軍失利,英軍同樣失利。亞歷山大將軍在緬甸期間的指揮也發生在這一時間內。

以上是一方的情況,再簡要從英國一方來說。上面說中英建立了軍事同盟關係,但雙方之間在戰略之上存在分歧。英國曆來以新加坡作為其遠東戰略體系中心,緬甸居於次要地位,因此英軍在緬甸的兵備非常不足;而對人來說,保衛緬甸就等於在保衛一條重要的生命線。在戰爭方略上,軍方主張確保緬甸首都仰光,因為這裡是優質海港,中英盟軍應在中泰邊境集結主力,採取決戰式防禦政策,嚴防死守。而在英國人看來,從海路到緬甸,必須通過馬六甲海峽。而新加坡要塞守衛著馬六甲海峽的入口,因此日軍不可能在緬甸南部發動進攻。日軍要切斷滇緬公路,必然在中老或中緬邊境下手,因而應重點在中老、中緬邊境布防。而且,當時英國在緬甸僅有英緬軍第1師,而且尚未裝備訓練完成。為了協同英緬第一師,中方以第5軍、第6軍為基幹編組遠征軍,進入緬甸。這也是上述仰光被佔後提到的盟軍三路大軍的形式。後來,又派出了第66軍作為第二批作戰部隊入緬。

最後,再從日本的角度來說一下當時的情況。1941年12月8日,日軍同時對泰國、馬來亞、菲律賓及關島和香港等地發起進攻。12月10日,英國在泰國的空軍被消滅1/3左右,剩餘部分撤到新加坡。這一天,由新加坡海軍基地開出的英國戰艦「威爾士親王號」和「卻敵號」由4艘驅逐艦護衛,準備去攔截日本的運兵船,途中被蜂擁而至的日本飛機擊沉。12月25日,香港島淪陷,英軍投降;1942年1月2日,日軍佔領了馬尼拉;日本空降兵開始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泰國被佔領。於是,大半個中南半島,基本上全部被日本人佔領。日軍只要再向西推進、越過邊境線就是緬甸。

終於,日本對緬甸動武了。縱貫泰緬邊界的撣山山脈,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縱深延綿,凈是森林。英國人認為日本人不會從此出沒,但日本人偏偏派出了第55師團步兵第120聯隊翻山越嶺,偷襲而來。更搞笑的是,日本人不僅沒有遭遇任何抵抗,還受到了當地緬甸居民的熱烈歡迎。這些本地居民對英軍討厭已久,他們把長著東方面孔的日本人當成了救世主,各方面都積極配合日軍。於是,在1942年1月19日,在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中,日本人佔領了緬甸南部的土瓦。昂山素季的爸爸昂山將軍,就是在日本接受訓練,然後返回緬甸組織的抗英活動。那時候的緬甸人,討厭殖民者英國人,也不喜歡印度人與人,他們認為在經濟上印度與是吸血鬼,把緬甸的財富都吸走了。緬甸人支持日本人,不歡迎人的惡果,就是遠征軍在緬甸作戰時,並沒有得到本地人的支持,甚至在軍隊走入野人山時,緬甸人都拒絕做嚮導,導致獨自摸索中的軍方死傷慘重。緬甸人對日本人的殘忍,是後來才領教到的,那就是后話了。

話說,兇殘的日本人,主要兵力除了第55師團,還有第33師團,這是一支在的武漢、徐州一帶與人交手過的隊伍,以勇猛見稱。當他們一旦抵達緬甸南部本土之後,就迅速北上,直撲仰光。英軍也從印度調來了英印軍第17師來支援英緬軍。多說一句,之所以成為英緬軍、英印軍,是因為這些部隊的低層士兵多是本地緬甸人、印度人,只是高層領導為英國人。說白了,這都是些雜牌軍,戰鬥力不強。最後,英國又從印度調來了英國第7裝甲旅增援,這才算是英國的主力王牌軍,號稱「沙漠之鼠」,之前與德國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麾下非洲軍較量多次,互有勝敗。但是,正是這支王牌部隊,當時擁有130輛坦克和裝甲車,在開往仰光支援戰鬥的途中,遭遇從叢林中突然穿插過來的日軍第55師團,尚未來得及拉開作戰陣型,就被日軍瞬間圍攻。最後被打殘,留下數十輛被擊毀的戰車倉皇退卻。看到連精銳部隊都遭遇如此慘敗,這讓英印師和英緬師徹底喪失了士氣。於是,仰光難以保全。英軍在緬甸呈現全面敗卻之勢。也是這種危機之時,亞歷山大大將軍被派來了。

8.亞歷山大在「亞洲敦刻爾克撤退」承擔了什麼樣的責任?

在緬甸戰場,中英雖然簽訂了軍事同盟關係,但始終沒有建立統一有效的指揮部。亞歷山大壓根就管轄不到遠征軍。中英軍隊基本上處於各自為戰的局面。而且,美國的史迪威將軍還橫插一腿,對遠征軍承擔指揮權。而且他與遠征軍總司令羅卓英將軍之間的關係又非常不好,以至於遠征軍的指揮系統一片混亂。好在,主力作戰的只有第5、第6兩個軍,協調起來相對容易一些。第66軍後來才來到緬甸,承擔的責任也不大。

當「亞洲的敦刻爾克奇迹」發生時,亞歷山大將軍的責任按說類似「敦刻爾克大撤退」中的拉姆齊,但他並沒有像拉姆齊那樣建立統一有效的指揮權。更多還是靠前線作戰的指揮官自己的臨場發揮。儘管如此,亞歷山大還是儘力提供意見,最大程度上協助作戰。

話說,同古戰役前後。方面最高指揮官蔣介石,發現英軍自丟失仰光之後,無意強力反攻,單靠遠征軍無力收復仰光。因此,至3月19日,蔣告知遠征軍的實際指揮官史迪威,遠征軍在緬甸的作戰目標,不是收復仰光,而是「固守(緬北重鎮)曼德勒」。具體而言,「保衛曼德勒,既可使緬北地區充當大西南地區的緩衝,使大西南地區免受日軍的直接威脅,又可保住經緬甸至印度的對外通道,維持獲得外援的間接途徑,符合的戰略利益。」這裡的意思,就是蔣非常清楚自己的意圖,派兵入緬,是為了,而不是為了去當英軍的炮灰,也不是為了去做他們的肉盾。

4月6日,蔣又在與史迪威及英軍司令亞歷山大談話時,明確表態:「今仰光已失,余對緬甸戰役有兩個目標:一、盡一切方法保護(仁安羌)油田;二、為政治上之理由保衛曼德勒。」仁安羌油田乃美國切斷日軍石油進口后,日本亟欲獲得的戰略資源,有必要固守,自不待言。保衛曼德拉,就是保衛自己,也不必再說。

但是仁安羌油田,中英盟軍想保,而日本人則勢在必得,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日軍為了奪取仁安羌油田,並殲滅英軍,1942年4月7日,做出正式布置。從仰光出發,日本以西路軍第33師團為主力,在師團長櫻井省三中將的統率下,將其手下的三個聯隊分頭行動,直撲仁安羌。這三個聯隊分別為荒本213聯隊、原田215聯隊,作間214聯隊。上面說過,中英聯軍當時也分為三路,西路軍為英軍,中路軍為遠征軍第5軍,東路軍為第6軍。仁安羌就位於西路軍英軍負責的路線之上。

至4月14日,西路英緬軍第一師放棄了仁安羌南部地區,開往仁安羌。同日,日軍先頭部隊荒本部隊213聯隊已通過仁安羌以南,原田215聯隊部隊一氣奪取了仁安羌外圍多個據點,掩護作間大佐部隊向仁安羌以北迂迴。此前一天,13日,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請求軍隊接替西線英軍防務,以掩護英軍的往仁安羌的撤退。但日軍運動迅速,英軍抵達仁安羌之後即發現無力堅守,於是在自13日已開始著手破壞仁安羌油田。14日中午,亞歷山大下令全面爆破仁安羌油田,以免落入日本之手,並電告蔣介石請求部隊增援。因油田爆破直到16日中午才能完成,需要軍隊的協助。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卓英將軍應亞歷山大的請求,於14日、15日先後令新38師師長孫立人以一團兵力(113團,團長劉放吾)支援英緬第1師;一團兵力(112團,團長陳鳴人)支援英緬第17師,並掩護第5軍右翼。14日下午,英緬軍第1師、英印軍第17師和裝甲第7旅放棄外圍防線,甩開行動遲緩的荒木部隊,沿公路向北「悠然撤退」,向仁安羌進發。但是由於之前受原田部隊的牽制,英軍未能發現作間部隊的穿插。1942年4月16日,英緬軍第1師首先到達仁安羌,英印軍第17師和裝甲第7旅集結在仁安羌以東及以北地區。

1942年4月16日午夜,在原田掩護下的作間部隊悄然推進到仁安羌以東,發現撤退的英軍一部連同坦克已經撤到拼牆河以北(右),但英緬軍第1師師部及師直屬部隊尚在南岸。17日凌晨,作間部隊兵分兩路展開奇襲。一舉封鎖拼牆河(Pinchong)大橋,切斷公路,擊潰英緬軍第1師北岸一部。4月17日白天,日軍荒木部隊攻佔了仁安羌南部馬圭,切斷了馬圭至仁安羌的公路。作間大佐部隊則逼近仁安羌以東約5公里處,致使英緬軍第1師及坦克營1部約7000人被圍困在仁安羌東北的荒漠地區。日軍將英軍與前哨部隊的彈藥、醫藥及糧食等隔斷,加兩道封鎖,令英軍無法接近水源。斷水、斷糧、斷葯,這使得原本戰力就不強的被圍英軍士氣極其低落。

在隨後召開的梅苗軍事會議上,駐緬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主持,會上孫立人主動要求接受仁安羌解圍的任務。

17日傍晚,第113團團長劉放吾接到任務后帶領1000人趕到仁安羌並完成攻擊準備。為與新編第38師113團配合作戰,被圍英軍亦於18日凌晨展開突圍戰鬥,英軍以坦克為先鋒反覆向公路突擊,都遭到日軍阻擊,苦戰一日,毫無進展。19日凌晨4時30分,劉放吾率第113團展開全線進攻,下午15時,在新38師師長孫立人、副師長齊學啟和113團團長劉放吾的帶領下攻克了該地,解救了英軍7000多人和被日軍俘虜的英緬軍官兵、美國傳教士和新聞記者等500多人,接著又掩護這支部隊英向北撤退。消息傳出,中、英、美三國轟動。英國官方將英軍在仁安羌脫險稱為「亞洲的敦刻爾克奇迹」,並將4月20日定為「光復仁安羌解救英軍日」。

這就是「亞洲的敦刻爾克奇迹」的過程。注意,不是中英聯合撤退中人充當肉盾。而是遠征軍主動承擔解圍戰。而且英國人也堅決配合了遠征軍的行動,內外夾擊,聯合作戰。最終,遠征軍創造了1000人戰勝日軍3000餘人的戰績,順利完成任務,解救了包圍圈中的7000英軍。1000人戰勝300人是人而言的,其實加上英軍的7000人,是8000人VS3000人,中英聯軍在局部上擁有絕對優勢,而且他們面對也只是一個間作大隊,日軍另外兩支主力尚未到達。

無論何時,「仁安羌解圍戰」都被稱為一場大捷,被當做是一場重要勝利。「仁安羌撤退」是針對英國人而言的,無論過程還是意義,都完全不同於「敦刻爾克大撤退」。儘管兩者都是奇迹。把遠征軍看作是英國人撤退的肉盾,這無疑是在貶低遠征軍的作用,是在自損,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亞歷山大將軍此次起到的作用相對較小,只是不斷在請求遠征軍儘快投入行動,而已。具體戰鬥,主要是靠孫立人師長、劉放吾團長的臨戰發揮,是遠征軍自己在拿主意。亞歷山大壓根就沒有任何指揮意義。所以說,讓亞歷山大來承擔黑鍋,沒有任何意義。這是既不了解局勢,又不懂意義的胡噴,與造謠無疑。

9.戴安瀾將軍的死與英國人到底有沒有關係?

至此,遠征軍已經打了兩次硬仗,一次是戴安瀾第200師承擔的「同古戰役」,一次就是孫立人第38師(主要是第113團)承擔的「仁安羌大捷」。加上廖耀湘第22師承擔的斯瓦戰役重創日第師55團,這幾次戰役都屬於中路軍第5軍,幾次硬仗下來,杜聿明軍長,第200師戴安瀾師長,第38師孫立人師長及第22師廖耀湘師長都名聲大振,顯赫一時。

在仁安羌大捷發生后,英軍被圍部隊解圍,孫立人原定計劃安排第38師的第112師、114團及師直屬部隊一舉收復仁安羌,但此時英軍已撤,而且日軍荒木部隊和原田部隊分別於19日下午和20日凌晨到達仁安羌,戰略意義已不大,遂決定後撤。「仁安羌大捷」有點像「平型關大捷」,屬於局部戰役的勝利,在整場戰役中,中英都屬於失敗的一方。「平型關大捷」所在的太原會戰對於軍隊而言,也屬於一次失敗的會戰。

「仁安羌大捷」之後,發生的就是緬北大撤退了。這是一場可歌可泣的潰敗。

中英聯軍,自「仁安羌解圍戰」之後,就各自分離,英軍依舊佔據西路,但已無力抵擋日軍,只能全線向印度方向撤離。這裡面,亞歷山大將軍的確起到了主要指揮作用。而中路與東路遠征軍,亞歷山大從來就沒有指揮過,在英軍撤離之後,遠征軍在日本的緊逼之下,只能靠自己了,而且他們各自為戰,最終各自退敗。

先說遠征軍的東路軍。因為東路軍連結雲南保山、騰衝一線,是保衛的重地,先期這條線由甘麗初的第六軍為主,後期調入的張軫第66軍大部也被部署在東路。他們面對的是日第56軍團,這同樣是一支非常兇殘的部隊,正是他們將遠征軍逼入了野人山,然後他們又直入雲南,並長期據守。1944年軍隊發動滇西大反攻,由於情報不足,軍隊以十倍於56師團的兵力和火力竟被其拖入絕境險些全軍潰敗!後來雖然軍隊擊敗了56師團收復滇西,但此戰56師團所表現出的智謀和勇武令人震驚,可謂雖敗猶榮。東路第6軍,在第56師團的緊逼之下,於4月24日被迫放棄雷列姆之後,且打且退,5月12日,退到薩爾溫江東面,隨後撤回國內。日本第56師團,還在臘戍擊潰了遠征軍第66軍,直撲密支那,切斷了遠征軍撤往雲南的後路。基本上,一個56師團,幹掉了遠征軍第6軍、第66軍兩大主力,及第5軍第200師大部。並徹底掐死了遠征軍的回程路線。

中線方面,第5軍軍部和所屬的新22師、第96師主力於4月26日黃昏由皎克西乘汽車、火車向曼德勒轉移,於當天夜間十時全部到達。5月1日全部撤至伊洛瓦底江以西以北地區,此後第五軍直屬部隊、第200師、第96師、第66軍的新38師徒步輪流掩護撤退。5月8日上午,日軍攻佔密支那,杜聿明按蔣中正7日的命令向國內撤退。5月9日,由於在傑沙(又譯為卡薩)發現日軍,並且新38師先到傑沙掩護的只有一個團,而新38師、新22師主力至少需要一天半才可以從前線撤下,杜聿明認為日軍有可能從南北包圍將遠征軍殲滅,從而下令第93師在右翼掩護,並且在孟拱附近佔領掩護陣地,同時命令各部隊分路回國,自尋生路。新38師師長孫立人沒有聽從杜聿明的命令,向西撤往了印度。新38師是第一次遠徵結束之後唯一一支保存建制的部隊。杜聿明率領第5軍直屬部隊和新22師,離開密瓦公路改道向西北方向追去,轉打洛到新平陽,由於緬甸人拒絕充當遠征軍的嚮導,陷入叢林后,迷路的遠征軍在森林裡轉來轉去,很多人因為飢餓、疾病死去,還有一些人因為忍受不了折磨而自殺。後來,一架美國飛機在野人山上空發現了這支軍隊,盟軍隨後空投了電台、糧食、藥品,使得這支軍隊終於走出了野人山,由於預定回國路線所經的中緬國境已有大量日軍把守,這隻部隊最後還是改道去了印度。第200師至棠吉,以後沿途突破敵人的封鎖線,經南盤江、梅苗、南坎以西回國。5月18日,第200師分兵兩路通過細抹公路,前衛部隊突然遭到伏擊。激戰一天,第200師傷亡過半,終於成功從東面山坡將日軍陣地撕開一條缺口,部隊突圍而出,官兵得以死裡逃生。戴安瀾在突圍時被兩顆機槍子彈擊中胸部和腹部。5月26日,戴安瀾將軍逝世。第96師及炮工兵各一部經孟拱、孟關、葡萄、高黎貢山回國。

這就是緬北作戰的主要經過。再說一次,中英軍隊,儘管是盟軍,但缺乏統一指揮,各自為戰。英軍撤退的方向是西路,與遠征軍所在的中路與東路,關係不大,在撤退中壓根不存在誰做誰的肉盾的問題。亞歷山大將軍更是沒有任何責任來充當遠征軍撤退失利的背鍋俠。很大程度上,在野人山上死亡的遠征軍將士,是由於杜聿明的指揮不當,是蔣介石的指揮不當造成的。只有違背命令的孫立人將軍將自己的38師撤往印度,才保留了完整建制。

如果當時,遠征軍部隊全部往西撤離,進入印度,那麼無疑將保留了最大的有生力量,的西南門戶也可能提前得以解放了。而撤往印度的英軍第一師,就在以後著名的「英帕爾會戰」中充當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正是「仁安羌撤退」讓他們保留了實力。軍方,在野人山中就白白失去了3萬生命。遠征軍總共派去了10.3萬人,除野人山之外,還傷亡了2.6萬人。而英軍並不是都撤退走了,緬甸戰場之上,原有4萬英軍,最終撤到印度的僅1.4萬人。

搞清當時的關係,其實並不難,稍微動動手,多看一點資料就可以了解個大概了。可以小粉紅們,就是不願意,非要把事情搞成一團漿糊,然後胡說八道一氣,真是貽笑大方。

英國(905)戰爭(1257)二戰(242)希里安·墨菲(27)克里斯托弗·諾蘭(189)湯姆·哈迪(76)肯尼思·布拉納(21)馬克·里朗斯(6)芬恩·懷特海德(4)哈里·斯泰爾斯(4)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