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咽痛異物感,是扁桃體炎症還是癌?#醫學影像#【確診丨經典病例211】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38歲

主訴: 咽痛、異物感1月余

現病史: 1月前患者出現無明顯誘因咽痛伴異物感,無發熱、咳嗽、咳痰等不適,就診於社區診所,診斷不詳,給予藥物(具體不詳)應用,療效差;此後患者癥狀間斷髮作,1天前患者外院行內窺鏡示左側扁桃體腫物,為求進一步診治來院就診。該患發病以來,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飲食、二便正常,睡眠良好。

既往史: 無殊

實驗室檢查: RBC 5.14×1012/L;WBC 8.8×109/L。

超聲:

CT/MRI掃描: 頸部CT檢查:CT檢查設備為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雙源CT,患者採取仰卧位,常規掃描範圍自顱底至胸廓入口,採集層厚0.625mm,螺距1.5電壓120kV,管電流280mA,矩陣512×512,軟組織窗:窗寬350HU,窗位 60HU;掃描結束后,重建層厚3.0mm,層間距3.0mm。增強掃描注射碘海醇35g(I)/100ml,注射流率3ml/s,延遲30s、60S掃描。

頸部MR檢查: MR檢查設備為GE公司1.5T超導型磁共振成像儀,12通道相控陣頭顱線圈。患者採取仰卧位,掃描範圍由鞍上池到第2頸椎下緣水平,行頸部MR平掃,掃描層厚5mm,間隔0.5mm,FOV 200 mm×200 mm,矩陣256mm×256mm;常規SE序列軸值TIWI(TR 450ms,TE 15 ms),T2WI(TR 2000ms,TE 120ms)。

查體: 咽部稍充血,左側扁桃體Ⅱ度腫大,表面未見異常分泌物,右側扁桃體未見異常,張口受限。

二、病例問答挑戰

問題一

醫看

答案:C

解析:該病例在頸部軟組織平掃CT圖像上,可見左側口咽側壁扁桃體區腫塊影,因此A答案可以排除。病變大小約29.9mm×34.4mm×42.9mm,境界尚清,CT值均勻,增強后明顯強化(CT值約為平掃57HU,增強后109HU),相應鼻咽、口咽腔受壓變窄,此時答案B亦可除外。仔細觀察可見雙側頸部多發腫大淋巴結影,增強后中度均勻強化,故C為最佳答案。D項診斷屬於診斷過度,左側扁桃體腫塊,可能是腫瘤,也要考慮其他病變可能性。

問題二

解析:頸部淋巴結引流非常豐富,全身約有800枚淋巴結,其中約有300枚位於頸部。目前採用的是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基金學院及美國頭頸外科學會1991年制定的頸部淋巴結分區方案,分為I區(頦下區及頜下區)、II區(頸內靜脈淋巴結上區)、III(頸內靜脈淋巴結中區)、IV(頸內靜脈淋巴結下區)、V(枕后三角及鎖骨上淋巴結)、VI(內臟周圍淋巴結)、VII(上縱膈淋巴結),其中II、III、IV區共同構成頸內靜脈淋巴結鏈,是頸部廓清術中的重點區域。頸部淋巴結主要位於頸部間隙及頸鞘血管周圍,增強掃描時,血管明顯強化,增強了淋巴結與血管對比度,且增強后淋巴結及周圍組織強化程度有差異,組織間對比度提高,故增強CT是觀察頸部淋巴結情況的好方法。因為頸部淋巴結分佈廣泛,位置多變,MPR重建后的多方位觀察,尤其是矢狀面觀察頸內靜脈淋巴結鏈效果明顯,如圖1-4。頸內靜脈淋巴結多發腫大,未見壞死及環狀強化,部分淋巴結仍可見淋巴竇結構。增強后冠狀位觀察口咽情況更加直觀,與臨床張口位觀察視角相似,如圖1-5。

問題三

臨床進行腫物活檢術,活檢組織考慮「慢性炎症」,診斷後進行抗炎治療,2周后複查MR平掃,圖1-8、9根據以上臨床資料與CT及MRI表現特點,該病例最可能的診斷為下列哪一項(單選)

A 扁桃體炎

B 扁桃體癌

C 扁桃體淋巴瘤

D 鼻咽腺瘤

答案:A

手術所見:行左側扁桃體腫物活檢術,肉眼下腫物呈灰白色,鏡下可見組織被覆鱗狀上皮,上皮單純性增生,上皮下淋巴組織增生。

病理:左側扁桃體慢性炎伴淋巴組織增生。

免疫組化:CK(上皮+),CD2分+),CD3(部分+),CD21(FDC網+),CD30(-),CD56(-),GranzymeB(-),Ki-67(約5-10%+)。

扁桃體抗炎治療后複查MR平掃。病變抗炎治療后的縮小,可確診為炎症。

診斷:左側扁桃體慢性炎伴淋巴組織增生

三、診斷分析思路

本病例影像學表現提示的診斷線索

CT平掃可見左側口咽側壁扁桃體區腫塊影,境界尚清,密度均勻,增強后明顯強化(CT值約為平掃57HU,增強后109HU),相應鼻咽、口咽腔受壓變窄。雙側頸部多發腫大淋巴結影,增強后中度均勻強化。但腫大淋巴結竇門結構良好,未見壞死及環形強化等徵象。病人行活檢,但是口咽軟組織病變取材常不準確;活檢后抗炎治療后複查MR平掃呈長T1混雜呈T2信號,病變較前明顯變小,結合臨床病史、病理及影像學資料診斷扁桃體炎。

本病例的讀片思路

(1)發現病變與認征:本病例CT掃描發現左側口咽側壁病變較為容易,主要是要分析兩個方面: 一是判斷是否為扁桃體病變,二是判斷扁桃體病變的性質。在平掃上測量CT值發現病變密度均勻,增強后明顯強化。增強后MPR多方位觀察淋巴結見雙側頸部多髮結構完整腫大淋巴結。

(2)定位診斷:對於本病例來說,口咽側壁結構主要為咽扁桃體、齶扁桃體、舌扁桃體及雙側咽鼓管扁桃體構成的咽淋巴環,故首先根據位置考慮扁桃體病變。

(3)定性診斷:本例CT顯示扁桃體明顯腫大,形成腫塊,考慮腫瘤和炎症可能;增強后多發腫大淋巴結,但腫大淋巴結結構正常,並可見竇門結構。腫瘤的淋巴結腫大多發圓形或類圓形,強化多為不均勻強化或環形強化等,考慮本例結構良好的腫大淋巴結,提示炎性腫大的可能性。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要點

本病例特點為臨床上38歲青中年男性,以咽痛、異物感為癥狀,病程1個月較短;查體扁桃體II度腫大。左側口咽側壁扁桃體區腫塊影,境界尚清,密度均勻,增強后明顯強化,考慮炎症及腫瘤有可能性。雙側頸部多發腫大淋巴結影,增強后中度均勻強化,但腫大淋巴結竇門結構良好,未見壞死及環形強化等徵象,提示炎性腫大的可能性更大。

抗炎治療后MRI檢查十分必要,在活檢提示炎症的基礎上,對病理進一步驗證,並檢驗治療效果;相較與CT可減少輻射劑量,同時減少造影劑的副作用。

鑒別診斷

(1)扁桃體癌:本例病變與扁桃體癌鑒別困難,扁桃體癌多為單側病變,生長在扁桃體前、后柱之間的黏膜及殘存齶扁桃體。所以首先侵犯扁桃體前後柱,也可深部侵犯上咽縮肌,藉此侵達咽旁間隙和顱底。病變邊緣多不規則呈侵襲狀,增強后中重度強化,內部密度不均勻,多有低密度區。扁桃體癌臨床癥狀隱匿,頸部淋巴結轉移多為首發癥狀,雙側頸部淋巴結轉移率為11%。多累及I區、II-IV區,V區較少見,頸部淋巴結多有邊緣強化,內部低密度灶。相較本例病變邊界較扁桃體癌較為清晰,頸部淋巴結腫大,增強后仍可見淋巴竇結構,提示本例良性可能。

(2)扁桃體淋巴瘤:淋巴瘤多為雙側受累,病變範圍廣,常可侵犯鼻咽,但病變多較規則,增強后中度強化,頸部淋巴結多受累,表現為邊緣規則、無明顯強化、內部密度均勻結節。

(3)口咽血管瘤:血管瘤較少見,病變平掃可見鈣化影,多為靜脈石,邊界清晰,增強后成漸進性強化。頸部淋巴結基本不受累。

專家點評

該例病變位於左側扁桃體,病變呈球形,粘膜表面光滑,邊界清晰,增強檢查呈明顯均勻強化。根據病變的特徵,需要考慮來源於粘膜下的淋巴瘤,但是淋巴瘤強化輕微,與該例的強化行為不符。該例病變的另一特徵為雙側頸部II、III、IV區可見多發增大的淋巴結,但是增大的淋巴結呈扁豆狀,淋巴結門可見,提示淋巴結為良性的反應性增生。根據咽痛、異物感1月余的病史,首先考慮炎症性病變。對於扁桃體炎性病變,可以形成扁桃體周圍膿腫,突向咽旁間隙,而且頸部軟組織也可以合併感染。抓住直接徵象和間接徵象,診斷扁桃體炎症困難不大。扁桃體周圍膿腫需要引流或者手術。對於扁桃體的病變,影像學首選核磁,核磁能夠清晰評價病變粘膜的完整程度,病變累及的範圍以及病變的信號特點。

點評專家: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放射科 夏爽教授

醫看

參考文獻:

1.王曉琪,陶冉,張彥旭,等.扁桃體淋巴瘤的CT表現.放射學實踐,2010,25(2):231-232.

2.淦林,馮峰.扁桃體淋巴瘤與扁桃體癌的CT表現.臨床放射學雜誌,2008,27(7):885-887.

3.羅德紅,石木蘭,徐震綱.頸部轉移淋巴結的CT、B超掃描與病理對照研究.中華放射學雜誌,1997,3l(9):608—613.

4.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 實用耳鼻喉頭頸外科學(第二版).2008. 322-324.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醫侃(yikantime)

微博:@醫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