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1966年的中國為什麼要取消高考?這裡有你不知道的真相...

說到取消聯考的內幕,這要從1963年說起...

1953年,是建國以來聯考開始的第三年。有一位北京考生8門成績考了178分,該生堅持認為肯定是卷子評分出了問題,為此,他三番五次給人民監察委員會寫信提出控訴,甚至到教育部大哭大鬧。這是根據史料可查的炮轟聯考的第一人。

儘管事後查知,該考生的真實成績就是很糟糕。但他所反應的問題還是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有的人甚至認為聯考的成績與個人能力沒多少關涉,特別是中國小生的考學負擔過重。

教育部經過反覆斟酌,決定發出新第一份「減負」文件《關於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負擔的指示》。該文件稱,1954年之後,學生負擔過重,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學校負擔比小城市和農村的學校重,中學比國小重,高年級比低年級重。一些高年級學校一周課時比規定實踐超出5-10小時,多的高達24小時。奇怪的是,這個特點幾十年沒動搖,現在仍然是這樣,而且相似的減負文件發了很多份,這是不是聯考的問題?是不是教育的問題?這個老掉牙的問題現在還是老掉牙!此後,太陽依舊從西邊落下,聯考成了落考生的一個魔咒。據載,1955年有學生文科作文沒考好,就遊覽萬壽山,喝酒解悶,把筆記本和書本都斯掉了,個別人想「跳樓自殺」。四川一個家長,乾脆給孩子拿來一套新衣服,一根棍子和一口破鍋,指著這些東西對學生說,「考取大學,你就穿新衣服上學去,考不取,你就拿著棍子和破鍋討飯去!」

到了1964年,北京鐵路二中的一位校長,小心翼翼地給中央辦公廳寫信,提出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1965年7月3日,毛澤東親自批示:「劉、鄧、彭閱后,請尚昆辦。現在學校課程太多,對學生壓力太大。教授又甚不得法。考試方法以學生為敵人,舉行突然襲擊。」毛澤東似乎特理解考生的痛苦,這段批示極其重要。尤其是「考試方法以學生為敵人,舉行突然襲擊」成了後來取消聯考的政治口號和最高指示。並直接導致1966年發出三份減負文件,這在教育史上是絕無僅有的。1966年4月6日至4月16日,教育部召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座談會,一共36個單位41人參加,這有點像空前絕後的聯考控訴會,是取消聯考的預熱動作。會議對聯考弊端的揭露,全點到死穴上了。可惜,這些問題到現在也沒有什麼改觀。毛澤東後來在談話中多次強調:「聯考把學生當作敵人,公開襲擊,定期襲擊。聯考助長學生死記硬背,不是引導學生活潑主動的發展。聯考按平均分數錄取,要學生門門功課都好。聯考超出中學課程範圍,聯考出難題,學生家長抱怨。學生緊張,聯考每年總有人暈倒,把學生考焦了。家長緊張。老師緊張,全國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試,如臨大敵,氣氛緊張。聯考三天決定命運,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麼多志願,只從高校出發,不考慮考生的實際情況!」1966年6月1日,根據毛澤東談話精神,中共中央批轉了高等教育部黨委《關於改進一九六六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請示報告》文件,此後五天,革命小將開始正式向聯考制度予以炮轟,《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學高三(四班)學生為廢除舊的升學制度給黨中央、毛主席的一封信》說:現行的升學制度就是封建社會幾千年來的舊科舉制度的延續,是一種很落後的、很反動的教育制度。現行的升學制度是和毛主席給我們制定的教育方針相違抗……其具體罪狀如下:(一)使許多青年不是為革命而學,是為考大學而鑽書堆,不問政治。不少同學有嚴重的「唯有讀書高」、「成名」、「成家」、「個人奮鬥」、「走白專道路」等剝削階級的反動思想。現行的聯考制度助長了這種思想。(二)使許多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而造成許多「特殊」、「重點學校」、專收高材生,這種學校為一些只鑽書本,不問政治的人大開方便之門,把大批優秀的工農、革命幹部子女排斥在外。(三)對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起到嚴重的阻礙作用……我們具體建議如下:從今年起就廢除舊的升學制度。……僅僅隔了5天,6月11日,《北京市第四中學高三(五)班革命學生給毛主席的一封信》,以及《北京市第四中學全體革命師生為廢除舊的升學制度給全市師生的倡議書》說:立即廢除高等學校入學考試製度!就是這兩封不同尋常的充滿血腥的信,居然成了日後廢除聯考的直接導火索。收到這兩封信后,教育部宣布:從1966年起高等學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遲半年進行。但一推遲可不是半年,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和學校複審」的方式,從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及下鄉知青中招生。「寧要沒有文化的勞動者」是這個時代高校招生的基本原則,招生的模式是「三來三去」,即社來社去、廠來廠去、哪兒來哪兒去。雖然招生還在進行,但統一形式的聯考消失了。但到了1977年7月,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就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等要職時,鄧就自告奮勇主管全國的科技和教育工作。此時,第一個當面向鄧小平建議恢復聯考制度的,是一位敢於說真話的知識分子——這就是武漢大學教授、科學院院士查全性。查全性越說越激動,痛陳當時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一是埋沒了人才;二是卡了工農兵子弟;三是助長了不正之風;四是嚴重影響了中國小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今年的招生工作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有人在請客、送禮,走後門。甚至國小生都知道,如今上大學不需要學文化,只要有個好爸爸。」查全性發言時情緒激動,這引起了鄧小平的反思。

1977聯考恢復之後,學生聯考的准考證

1977年恢復聯考之後的新生開學典禮

1977年恢復聯考後第一批新生入學

鄧小平和恢復聯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合影

恢復聯考後第一批進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在聽課

不久,鄧小平同志當場拍板決定「恢復聯考」 。當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根據鄧小平指示制定的《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文件規定:廢除推薦制度,恢復文化考試,擇優錄取。

於是,關閉了11年的泱泱大國的聯考考場終於再次敞開了大門,一個貌似可以通過公平考試競爭改變自己命運的時代,又回到了億萬民眾的中間……

1977年的北京,參加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的青年正在認真答卷。

1977年,科技大學成立少年班,招收了21名少年大學生。這是少年班的學生在上物理實驗課。

1978年3月,恢復聯考後第一批(77級)584名本、專科學生來到學校開始他們的大學生活。

1978的學生,恢復聯考後的第一批幸運兒。拿著書本給學生們講課的是東莞中學鄧顯宗老師。

很難想象如果至今還沒有恢復聯考,

那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關注麥格時光,為你的職場生活,找點樂子!

搜索微信公眾號:麥格時光 marking-u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