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拿著錄音筆去鄉下 退休教師32年搜集千首童謠

王公理是中牟的一名退休教師,今年67歲。他說,從小到大,自己從沒離過童謠。幼年時,奶奶唱的童謠啟蒙著他;青年時,童謠讓他的課堂趣味橫生;退休后,他開始收集整理傳統童謠,希望這一民間口頭文化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記憶

學說話是從奶奶的童謠開始

「妞,起來吧,豬拱咱牆了;妞,起來吧,小雞鬧咱房啦;妞,起來吧,恁姥打恁娘啦!」昨天上午,3歲的孫女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王公理拉著孫女的胳膊,一邊玩耍,一邊唱起了曲兒。

王公理忽然起身,快步走向陽台,拿起一支圓珠筆,在本子上畫了起來。畫上是一個幼童躺在屋裡,孩他娘在院子里朝屋喊,太陽已升起老高……

王公理說,他想起了這個曲兒,趕快趁著靈感畫個配圖,為出一本童謠書做準備。在王公理中牟縣的家中,他的書房搭在一個寬約1.5米的陽台上,這裡有三四個紙箱,裡面是他32年搜集的傳統童謠。如今,他已搜集了近千首傳統童謠,寫滿了23個教案本。

老王愛上童謠,受了自己奶奶的影響。小時候,老王愛纏著奶奶玩兒。他的眼中,奶奶是個不識字的文化人,性格幽默開朗,能說會唱,就連自己學說話,也是從奶奶的童謠開始。「天上有啥?星星。地上有啥?月餅。河裡有啥?小魚螞蚱亂軲蛹。」這個曲兒,奶奶經常唱,也是王公理學會的第一首童謠。

奶奶口裡的曲兒,幽默生動,卻成了老王童年最好的啟蒙課。「黃鸝鳥,枝頭看,割割麥,出出蒜,張嘴叫:小滿、小滿……」每年二十四節氣的小滿,奶奶張口就唱,嘴裡還不忘向爹和娘嘮叨著:咱家麥該割啦!地里的蒜也該出啦!多年之後,老王上了班,奶奶依舊唱著曲兒,念叨著。

教案本上記錄著王公理搜集回來的童謠

獲益

童謠讓課堂鮮活了起來

老王搜集童謠,是從他為鄉鎮幹部上課開始的。1976年,老王從河南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濮陽的一所高校教書。因離家遠,1985年他申請回到中牟縣委黨校教課。

當時,他的學生不少是來自鄉鎮一線的基層幹部,講到經濟學中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不少學生「一臉蒙」。這時,他卻脫口而出:弟兄仨,鬧分家,老子氣得仰八叉。大哥分得莊田地,二哥分得騾子馬。剩下老三沒啥分,分個青頭大螞蚱。刺棱一聲,螞蚱蹦啦,老三一下氣蹦啦……王公理說,這則童謠叫《弟兄仨》,它講的就是生產關係中的分配問題……現場30餘名學生被逗得哈哈大笑。

上罷課,一學員找到老王笑著說:王老師,你還怪能哩,再教我幾個曲兒唄!學會了也能接地氣兒,群眾工作更好做呢!

多年之後,老王先後到多所中學任教,他把教學內容與這些童謠結合起來,講課深入淺出,讓每堂課都鮮活起來。而課堂與學生,更成為老王搜集童謠的重要形式之一。

每學期末,老王會給他的學生布置一份額外作業,回到家中每人收集5首童謠寫下來,開學時上交。作業收上來之後,老王就把大家的作業剪下來,分門別類地貼在一個教案本上。為鼓勵大家學童謠、唱童謠,他還把童謠當作必考內容來考試。

搜集

下鄉拿錄音筆搜集童謠

除了學生,老王還經常下鄉去搜集童謠。每到周末或假期,老王就騎個腳踏車,到鄉下的街上逛,半路碰到八九十歲的老人路邊嘮嗑,他就停下來,車子往路邊一紮,撿個磚頭坐上開始搭訕:大娘,給俺唱個曲兒唄!

時間一長,老王也成了個名人。老人們見到他,都知道「要唱曲兒」。而老王每次聽了新鮮的曲兒,就像覓得了寶,騎車一魯夫奔,嘴裡還重複地哼唱著,生怕忘了哪一句。到了家,第一時間記在教案本上。

2009年,老王從學校退休,記憶力也不如以前,乾脆花了百餘元買了支錄音筆,專門下鄉搜集童謠。老王說,如今的孩子,可玩兒的東西多了,流行歌曲、動畫片替代了童謠。這是時代的進步,但他不願看到這個凝聚了老祖宗智慧、啟蒙了他的童年的民間文學就此消亡,他希望能繼續把它們傳承下去。

「每次下鄉搜集童謠,看到一個個曾給我唱曲兒的老人先後離去,心裡就十分焦慮。」老王遺憾地說。2016年9月,老王從他搜集的近千首童謠中精選了416首,準備編成《歲月童聲》一書公開發行。而他的《傳統兒童歌謠》也被鄭州市列為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老王被評為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老王說,他希望能為傳統童謠的延續盡一份力,為後人留下一份精神財富。這些年,他常到各個學校教孩子們唱童謠;遇到了年輕人,他也常會說上一段。老人說,這些,只是為了記憶與傳承。

王公理展示自己搜集的傳統童謠

價值

童謠再現中牟的歷史和文化

在王公理看來,童謠是一種民間口頭文學。它不僅有語言和文學價值,還是時代的產物,體現著一個地方民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狀況,有一定的民俗和歷史價值。想到此,他傳承傳統童謠的動力更足了。

老王收集了一首《白沙街曲》:吃罷飯,沒事幹。火車站,看一看。關長吹哨,師爺賣票。哞啦一聲,火車來到。白沙街,停一停。往西不遠鄭州城。白沙街,看一看。南邊有個火車站。火車站停一停,哞啦一聲到開封。

他說,這首童謠出自民國時期。1905年,中牟火車站修建於白沙鎮,而這一場景正反映了白沙鎮人民的生活場景。

「春掃鹼,夏掃鹽。連陰天掃白不咸。坑連崗,崗連坑。掃鹽掃鹼順小風。」老王介紹,這首《掃鹽鹼》揭示了自古以來,黃河邊的中牟人,以掃鹼、熬鹽為副業的生產勞動景象。

「有童謠還寫了咱鄭州中牟的特產哩!」老王以童謠《板凳倒》為例:板凳倒,小狗咬。誰來啦,你大嫂,提的啥?大木棗。吃點吧?沒牙咬。給你嚼嚼吧?你老好,你老好!他說,大木棗是中牟大孟地區的特產棗,果大味甜。他記事時,老家的村裡就種有一大片木棗林。如今,這片棗林早已不復存在。

老王說,童謠不僅是兒時的記憶,也是一種歷史和文化。他希望,自己能將這份記憶和文化傳承保護下去。

記者手記

童趣應持續在生活每一天

67歲的王公理,每次唱起曲兒,就會想起奶奶,憶起了童年。他說,奶奶雖早已不在;但慶幸的是,奶奶教的童謠還在,兒時的童趣亦可追。

在中老年人的記憶中,童謠是永不褪色的童趣。洛陽的朱夢嬌唱起兒時的童謠,就像回到了小時候,還是當年的那個小丫頭,一樣地瘋、一樣地笑;滎陽的老趙,70歲高齡還能哼著曲兒與6歲的孫兒比賽推鐵環……一周來,讀到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回憶著童謠,享受著童趣。

童謠需傳承,而童趣更應該持續。原陽的范言斌創作了400多首新童謠,為孩子們種下善的種子;王公理更是花了32年收集傳統童謠,希望把童謠一代代傳下去。其實,他們在傳承童謠文化的同時,也希望每個人心中的童趣能長久持續。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雖然本報僅講述了4名老夥伴的童謠趣事,但激起了不少人對童年的回憶。今天這個節日,不僅是小朋友的,也是童心未泯的大朋友的;這份童趣,不僅存在於每年的六一,更應持續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

大朋友們、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唱起那首熟悉的童謠,享受這份美好的童趣吧!六一快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