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來無錫惠山古鎮看看古人是怎樣避暑的

最近,高溫預警頻起,熱不堪言。在烈日下勞作的人們,可謂是揮汗如雨,「可歌可泣」。憶苦思甜,到處都有空調的我們,不能不懷想那些年沒有空調的古人。但,如果你一味同情古人「水深火熱」的話,那你就低估了古人的智慧咯~

賞景消暑法

先來看兩幅明代的繪畫:《溪亭消夏圖》和《梧竹消夏圖》~

沒錯,古人最經濟最流行的消夏方式,就是跑到水邊、竹林里涼快。眾所周知,水的比熱容較高,所以升溫或降溫的速度比較緩慢。因此,在冬天時水可以為陸地保溫,而夏天時水可以為陸地降溫。

在錫惠名勝區,明代古園寄暢園,歷經繁華,古木蓊鬱,茂密幽深,曾深受康熙、乾隆兩帝的寵愛。今人流連於此,既可以自然避暑,也可以詠懷古迹。

在惠山古鎮的惠山園,宛若一處精緻園林。閑坐其中,微風從水上吹過,涼意時時襲來。

2300餘年,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是轉瞬即逝的;但對於黃公澗,確實是一段漫長的歲月。黃公澗位於錫惠公園內,惠山山坡的東側。這裡蒼松挺立,怪古嶙峋。山谷中有一條溝渠,從山上蜿蜒伸向半山腰,山水在此形成一幕瀑布。

每年的江南「梅雨」季節,前來黃公澗「游水」的人絡繹不絕。無錫的本地人有個愛好,在初夏的「梅雨」時,一定要去錫惠公園的黃公澗游一次大水。好事的人,還會拎個水桶,從黃公澗的上游取一桶山水帶回家,據說喝了這天然的山水,一個暑期都會涼爽無比。

物理消暑法

也許,你覺得古人賞景消暑看起來比較LOW,對不對?那好,我們再來看另一幅明人的繪畫作品《消夏圖》:

請注意圖中這個細節(如下圖)。這是什麼?不用質疑,它是水果冰盤,用來冰鎮水果的。大家都知道,在夏天吃西瓜、荔枝什麼的,冰凍之後口感更好。而,古人夏天也是這麼吃水果的。

事實上,夏季用冰,是從宋朝才開始繁榮起來的。宋朝之前,當然也有夏冰,但一般只有皇室貴族、富貴之家才有冰窖藏冰。市場上夏冰的價格跟金子差不多。宋朝時,夏冰才成為大眾消費品。

明清時,人們同樣可以在夏天喝到涼爽的冰雪冷飲。清人顧鐵卿《清嘉錄》記錄有蘇州夏日街頭叫賣涼水的細節:「土人置窖冰,街坊擔賣,謂之涼水。或雜以楊梅、桃子、紅花之屬,俗稱『冰楊梅』、『冰桃子』。

冰鎮水果、冰鎮果汁、冰鎮涼水、雜果冰、雪糕、冰淇淋,這些夏季的涼爽飲料與甜品,都不是生活在今天的你才吃得到的,古人早就吃上了。

據資料顯示,古代竟然也有「冰箱」,正式名叫冰鑒~質地有青銅也有木頭,它的裡面放上一圈大冰塊,中間有個小瓮,水果美酒呢,就放在這個瓮里,冰鎮食物就出爐啦!

古人的消夏用具一般有扇子、涼席、瓷枕等。

瓷的會不會太硬,看官們不妨去體會下

精神消夏法

古人認為,清心靜氣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因此,古人非常看重通過心理減負來達到消暑納涼的目的,他們常常以垂釣、品茗、弈棋等休閑方式,來做到「心靜自然涼」。宋代陸遊在《夏日》中告訴人們,面對酷暑不要恐慌,要寧神靜氣,心靜自然涼:「竹梢露滴驚殘夢,荷蓋風翻送早涼。暑用酒逃猶有待,熱憑靜勝更無方。」唐代白居易《消暑》詩曰:「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詩人獨坐院中,迎著臨窗的徐風修身養性,涼生心底而怡然自得,這是多麼愜意的一幅美景啊!看來「心靜自然涼」的確不失為一劑消暑妙方。

面對炎炎夏日,古人的消夏方式可謂五花八門、花樣翻新,他們的消夏方法還有很多,諸如賦詩賞畫消夏、讀書消夏、飲食消夏、建水屋消夏……

說起讀書,在惠山古鎮,有一處心安之所——先鋒書店(惠山書局)。沿著古鎮的綉嶂街一路往裡走,34門牌往裡便是書店,門廳有些斑駁冷清,裡面卻別有洞天,值得一探究竟,把一顆浮躁的心在此安放~

過古鎮不遠,一處錫城玩水地標——惠山古鎮嬉水節也是避暑的最佳選擇。告別空調病,在水中歡暢。遠處的龍光塔,近處先進的水上設備,古老與時尚的對話。和諧,並清涼著。

轉自無錫錫惠景區

文章源自:無錫市旅遊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