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北京晚報副總編輯郭強——文化報道 與時俱進

副刊一直是北京晚報的一塊金字招牌。2012年,北京晚報對《五色土》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改版,完成了從單一文藝副刊到大文化副刊的轉型。

文化報道 與時俱進

《五色土》全新改版,文化基因空前激活

2012年,北京晚報對《五色土》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改版,使之由一塊版擴展到一個版組,完成從單一文藝副刊到大文化副刊的轉型。這是北京晚報順勢而為的一次主動出擊。

深讀細品京味文化

改版后的《五色土》每期都會推出一篇特稿,提供深度閱讀。這標誌著《五色土》不再是單純以發表文學作品為主體的文藝副刊,而是涵蓋熱點話題、生活服務、豐富人文歷史內涵及文學創作的新特刊。

2015年,北京晚報從各部門抽調精幹人員專門成立了人文工作室,負責《五色土》封面特稿板塊的報道。為了凸顯北京地域及「首都文化」特色,記錄北京城的變遷,文化生活的狀態,展現北京人豐富的精神生活,人文工作室陸續推出了《正陽書局——書香解鄉愁》《豆汁傳家》《最後的守城人》《龍泉寺古今》等京味濃郁的作品。

人文地理及人文遊記是近年興起,受到媒體熱捧的新題材,越來越多的國人已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旅行方式,更希望了解目的地的文化、歷史等人文背景。為此,人文工作室以地理為線索給讀者打開一扇文化之窗,先後推出了《阿富汗:烽火與珍寶》《貝爾格萊德讀書記 它與昔日柏林有何不同》《荒野南極:在世界的盡頭相遇》《東瀛漢風》等代表作品,令人眼界大開。

人文特稿的另一個成功之處在於緊貼時事,今年上半年北京治理拆牆打洞,人文工作室以長椿街、西四、東西、前門等重點地區為樣本推出了系列歷史文化報道,重新喚醒老北京人的城市記憶。圍繞通州副中心建設的進度,特別推出了《文脈通州》,從文化層面挖掘通州之於北京的重要性,由此,「文脈通州」一詞開始被廣泛引用。而當雄安新區設立的消息發布后,人文工作室又在第一時間刊發了《歷史上的雄安》,讓讀者對雄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書鄉》周刊讓你一次讀個夠

每周五推出的《書鄉》周刊以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北京晚報引領全民閱讀、提升文化品質的一個重要陣地。

其一,引發思考。《書鄉》周刊的立足點並非僅僅停留在圖書推薦和評論上,而是通過有價值的圖書內容,與讀者一起交流更廣泛的社會話題。比如《遼史》出版專題,講述了一代歷史學者的個人命運以及古籍出版的艱辛歷程。

其二,挖掘故事。讀書即在讀人。《書鄉》不只談書,而是重在報道圖書背後的人物及其人生軌跡,不僅有遠離我們的大師級文化人物或是筆耕不輟的文化研究者、創作者,如楊絳、傅璇宗、賀友直、陳忠實、柏楊、錢穆、阿城、葉廣岑;也有在自身領域卓有建樹而著書立說的「外行人」,比如建築師王澎、音樂家吳彤等。

其三,倡導嚴肅閱讀。目前,圖書市場良莠不齊,雞湯書、健康書當道,真正有價值的學術書乏人問津。閱讀不應被娛樂化、休閑化、功利化,為此,《書鄉》堅持倡導「嚴肅閱讀」的價值觀——閱讀絕不輕鬆,唯此才能獲得思考的力量,推出了主打嚴肅學術讀物的「布客榜」,10位評委都是資深媒體人,長期從事圖書領域的報道,月度榜單每期會推出10~15本當月出版的讀物。

其四,推出個性專欄。《書鄉》通過創建「布客幫」作者團隊,搭建個人專欄矩陣:《大唐傳奇》講唐代詩詞背後的歷史、《河小西小說西遊》從《西遊記》談傳統文化、《歐萌科學家》從科普圖書談科技新聞、《餐桌上的文化史》從餐桌上的吃談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敘詭筆記》以明清筆記中的案件辨析神探真偽、《隻言片語》則從語言學的角度解讀流行詞語,為讀者奉上了文化盛宴。

《知味》調理出不一樣的味道

沒有好作者,便沒有好副刊。《知味》編輯一方面邀請頗具影響力的作家撰稿,如趙大年、肖復興、從維熙、繆印堂、李輝、鍾桂松、楊葵、陳子善等人,組成強大陣容;另一方面通過開設個人專欄的方式,提升版面的可持續性與吸引力,一些有影響力的專欄如由李可染先生之子李小可、李苦禪先生之子李燕、董希文先生之女董一沙等人開設的《大雅寶衚衕甲2號》,記錄近現代美術史演進的「歷史現場」;由清華大學教授賈珺開設的《思鱸堂雜記》,呈現出一位建築學家眼中的美食記憶;由特一級廚師、作家協會會員吳正格開設的《飲饌雜記》,從史學角度解析美食來由。

新聞+歷史 「鉤沉」出新意

基於「新聞+歷史」的定位,《文史》編輯特邀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開辦《一方鉤沉》專欄。透過當下的熱點事件、人物或現象,在歷史中開掘出新的發現、新的觀點、新的思索、新的知識、新的故事。比如,春節期間,推出了《古代有春運嗎》;聯考之時,刊發了《古代的「聯考」是啥樣》和《古人是如何防範考試作弊的》;「神九」發射前夕,特別推出了《古代的「航天員」》等。最近的《一方鉤沉》也表現出較強的時令性。6月29日,刊出《古人雨天出行用什麼「雨具」》。7月7日是小暑節氣,7月6日,刊出《夏季最熱節氣為何用「暑」字》,倪先生從《說文解字》和其他文獻資料入手,多方位解讀了古人為什麼要把一年中最熱的節氣稱為「暑」,而不用「伏」或「熱」字,已有「暑天」了,為什麼還要有「伏天」,令人在品讀中增長知識。

由於文章的風格既不同於專家教授的學術論著,又不同於一般寫手的淺嘗輒止,可讀性強、雅俗共賞,《一方鉤沉》成為晚報最具特色的文化專欄之一。

不跟風,堅持走自己的路

北京是具有文化積澱的歷史名城,是全國文化中心,是文化藝術界名人薈萃之地。但一批在社會上享有盛譽的老藝術家都年事已高,很多已遠離舞台銀幕。北京晚報憑藉地域優勢以及重視文化藝術界大家報道的底蘊,精心設計了一個特別欄目,讓老藝術家重回大眾視野。

2016年2月16日起,北京晚報推出《好久不見》專欄。目前,亮相的老藝術家已有40多位,如劉江、於藍、鄭曉瑛、楊在葆、謝芳、方掬芬、曹燦、張勇手、胡松華、李元華、劉詩昆、王鐵成、王曉棠、李光羲等。

老藝術家們德高望重,在藝術上達到了行業高峰。從他們的娓娓道來中,記者也經受了心靈的洗禮,理解了老一輩文藝工作者的艱辛和淳樸,感動於他們忠於黨和人民,熱愛藝術,在任何艱難的時刻都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

《好久不見》專欄也得到了被採訪者的充分肯定。李光羲、王曉棠、王鐵成、劉詩昆、胡松華等藝術家都在稿件見報后,對北京晚報的報道表達了謝意。王曉棠還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在拍攝電影《翔》時北京晚報曾給予的幫助,對此,她始終念念不忘。

採訪這些老藝術家對年輕記者也是一種磨鍊,因為他們或體弱多病,或事務繁忙,或對採訪存有疑慮,為了完成採訪任務,記者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辛苦。為了採訪王曉棠,記者與她的助手足足溝通了5個小時,採訪本人又談了一個下午,寫成了八千多字的稿件。經過仔細打磨,很多鮮活生動的故事躍然紙上。

文化報道,與時俱進,北京晚報一直在路上。

轉載請註明

掃描二維碼 一鍵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