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醫進小學:中醫與科學矛盾時如何處理?

圖片來自網路

中醫藥課進國小:是利是弊?

突然被要求多開一門課,老師們覺得太匆忙。讓科學課老師來教中醫藥與健康課,老師面臨的「選擇題」是:

當中醫與科學的知識之間相互矛盾時,該如何處理?

在浙江杭州街頭走上一遭,除了西湖美景和京杭大運河,人們或許還會注意到,這個城市有不少中醫館,紅色LED屏滾動著「推拿按摩,中醫養生」等字樣。杭州甚至還有一條中醫街,清一色的徽式建築,黑瓦白牆,金字招牌。這裡濃厚的中醫氛圍,在其他地方並不多見。

近期,另一件與中醫有關的事情,是從街面上看不出來的——從今年秋季學期起,杭州以及整個浙江省的國小生將開始學習一門關於中醫的課程。

4月8日,在「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成立10周年紀念活動暨《中醫藥與健康》國小教材首發儀式」上,浙江省發布了全國首套國小中醫藥教材,這意味著浙江是全國第一個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國小地方課程的省(區、市)。不久之後,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印發的《浙江省2017學年中國小教學用書目錄》顯示,中醫藥與健康這門課被納入省級通用的地方課程教材,在國小生5年級上、下學期使用。

目的:傳播中醫藥文化

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徐偉偉兩年前就想在學校推廣中醫藥課程,在他看來,中醫藥要普及,很重要的是讓下一代接受。而接受的前提是了解,讓他們了解的最好的方法,是從小能夠系統地把中醫藥知識傳授給他們。但是由於沒有找到合適的契機,他的這個想法一直擱淺著。

2016年1月底,浙江省「兩會」召開,省政協主席喬傳秀主持第十八次「浙江政協·民生論壇」,主題便是發展該省中醫藥產業。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王建安提出建議,要創造中醫藥文化節,從國小生開始抓起,讓其從小就熱愛中醫藥。

2月26日,國家層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出要「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國小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

中醫藥近年來受到重視有很豐富的背景。2015年10月,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青蒿素正屬於中醫藥的範疇。屠呦呦在瑞典發表演講稱,「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在這個大背景下,徐偉偉開始向省教育廳申請開課,並向財政廳申請經費,同時他也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專家商量,如何讓孩子們更好地接受中醫。

浙江省的中醫氛圍的確很濃厚。2015年11月,《浙江日報》曾報道,該省公立中醫院達到94家,三級中醫醫院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省中醫總診療人次位列全國第一,代表「國家級水平」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數位居全國第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數量位居全國第七。

這為徐偉偉推進中醫藥教材進學校的想法提供了很大的優勢,「我去教育廳、財政廳溝通彙報,他們(領導)本身對中醫藥感興趣,我們講一些為什麼開展這些工作的理由,(他們)很容易接受。如果他們一點不了解甚至反感,那我去溝通,肯定會受阻。」

教育廳認可后,他們開始關注教材編寫,聘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工程院院士黃璐琦擔任名譽主編,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方劍喬擔任主編。方劍喬向《新聞周刊》透露,該項目受到省財政廳的支持,每年會得到五六百萬元撥款。

2016年暑假,方劍喬接到編寫任務,省中醫藥管理局給他提了兩點要求:一、保證36個學時;二、可讀性要強。雖然他對中醫知識張口即來,但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卻讓他備感壓力。他沒有編寫國小教材的經驗,如何把博大而又生澀的中醫文化和知識化繁為簡,傳遞給國小生,這是最大的難點。

方劍喬他很快召集中醫基礎、臨床、藥物、針灸等專業的共十一二位老師開始工作。「他們實力相當強,至少也是副教授。」方劍喬說。同時,他們也明確編書的目的——傳播中醫藥文化。「中醫藥知識不僅僅是中醫藥本身,而且是中醫藥文化,然後演繹到的傳統文化,能增強民族自豪感。」

《浙江省2017學年中國小教學用書目錄》顯示,這本書在國小5年級使用。為什麼是國小5年級?方劍喬解釋說,中醫相對深奧,太小的學生知識儲備不夠,6年級面臨升學,浙江民辦中學多,升學壓力大,怕家長反對,所以5年級最合適。如果反響不錯,他們還將在國中推行。

為了增強可讀性,教材編寫者邀請了國小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對辭彙的難易程度、趣味性等進行把關。

經過反覆修改,今年4月,《中醫藥與健康》(上、下)兩本教材正式舉行了首發儀式,並宣佈於秋季學期在浙江省國小5年級使用。

當科學老師遭遇中醫藥課

直到9月1日,高音鳴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將要學習中醫藥課程,她的女兒剛剛升入杭州時代國小5年級。高音鳴問了其他幾位學生家長,大家都沒有得到任何通知。

不僅是家長,本學期開學前後,浙江省各國小也沒有收到省教育廳下發的正式開課文件。杭州蕭山義蓬第三國小一級教研員楊君第一次聽說要開《中醫藥與健康》課的時候,已經是8月了。

8月9日,省教育廳辦公室和省中醫藥管理局下發關於開展《中醫藥與健康》國小教材培訓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建議在國小5年級開設,每周一課時,由科學老師任教,並開展教材培訓工作。

突然被要求多開一門課,楊君覺得太匆忙。首先,省教育廳沒有下發正式通知。國小五年級每周有30個課時,原先的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科目已經全部排滿,從哪裡調出一節課並沒有明確指示。

其次,沒有出台正式課程標準。課程標準規定了某一學科的性質和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施建議等。在楊君看來,從開課角度,必須得先有課標,再有課程,這門中醫藥與健康課目前只有教材,其他什麼都沒有。

同一時期進行課改的是義務教育國小科學課程。全國國小科學課實行新課標,取代2001年開始使用的《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據《義務教育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副組長劉恩山介紹,這次課標研製的過程超過5年,研製前期經歷了現狀調研、文獻分析、國際比較、專題研究、設計論證、教學初探等環節。在課程標準初稿完成後,又反覆在東部和西部地區進行了徵詢意見和針對性的文稿打磨。

楊君是一名科學老師,像今年科學課開課前進行的多次試教,中醫藥與健康課並未進行。「這個教材不是說編好了就直接能用,有一個試教的過程,至少要找一個學校試一下這個課上下來是什麼感覺。」

事實上,浙江省教育廳和中醫藥管理局專門給科學老師做過教材培訓,但《新聞周刊》發現,培訓效果不盡如人意。

培訓主要分兩級,8月24日省級培訓,是由教材編寫者為各縣(市、區)230多名科學教研員、五年級骨幹教師講解課本結構和知識。培訓結束后一周,各市、區教育局組織任教老師進行培訓。

8月24日,距離開學僅剩一周,浙江臨安市晨曦國小教研室主任史幽鶴也參加了培訓。「我自己至少得(在中醫藥方面)入門,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現在,可能連我的觀念都沒扭轉過來。首先,要讓我對中醫藥有觀念的改變,但是培訓只有一天。」他有點無奈,教育廳要求他們上課,他們會忠實地執行文件,也會把課程安排進去,但是他說,「你說我個人對中醫藥有什麼發言權?我只能照本宣科,實際上我只能對學生說,教材是有的,你們看看,就了解一下。」

《中醫藥與健康》(上、下)兩冊共9個單元,36課時,每個課時分為「讀一讀」「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四部分。以通俗的古代經典故事開始,引出中醫藥的知識點,並讓學生進行實踐拓展。以第一課《神農嘗百草》為例,先講述神農架由來的故事,讓學生思考祖先在生產過程中創造醫藥的過程,進而介紹「葯食同源」的知識。在最後的實踐部分,讓同學「嘗一嘗下列葯食同源的食物,其味道跟中醫文獻記載的『味』一樣嗎?」

史幽鶴看到這一題時「頭都大了」,他承認這個教材編排時以故事引導孩子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從教師講課角度,目前沒有配套教參,「難道我還得自己去買點中藥嘗一嘗?」

教材還讓學生自己設計針灸工具。「雖然是開發思維,但是學生對針灸的認識本身就是空白的,他都沒見過針灸。我們老師得把針灸講明白,再讓學生去設計,關鍵是我也講不明白。我長這麼大,也從來沒針灸過。所以在操作性上,它一點都沒有。我覺得這是硬傷。」

「教材編寫太倉促。對於中醫藥知識,他們行家肯定覺得很簡單,但拿到我們手上,我們就傻掉了。」史幽鶴說。

讓科學課老師來教中醫藥與健康課,這是讓楊君最矛盾的一點。他認為,有些中醫藥知識與科學是相違背的,「比如我聽專家說,中醫講吃什麼就補什麼,『吃腎補腎』,這個對我們科學老師來說,可信嗎?」雖然他不否認中醫和科學之間也有相通的地方,但仍覺得科學老師不適合教中醫藥。

不過,據浙江科學科技出版社醫學編輯部責編劉丹介紹,之前由於定價問題耽擱,9月2日教材才正式投入印刷,今年要印刷60萬本,預計需要一周時間才可以完成。而按照規定,省級培訓一周后就要進行市級培訓,但是據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介紹,各市在8月31日時還沒有落實培訓。

急救知識、性教育和中醫藥,誰該進課堂?

雖然高音鳴此前並不知曉「中醫藥與健康」開課的消息,但是她對女兒上這門課持開放態度,希望孩子能學習新的知識。

但高音鳴也有幾點擔心。一是教師都是臨時培訓,由在中醫方面不那麼專業的老師向孩子傳遞知識,是否有問題;二是中醫藥博大精深,雖然孩子學的是皮毛,他們的理解能力沒那麼強,如果用錯地方可能產生危害;三是中醫的一些東西是模稜兩可的,雖然成人能判斷,但孩子很認真,帶給他們的到底是不是真知識?這個很難判斷。

實際上,自從今年4月教材首發以後,這件事情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傳統醫藥法律保護重點研究室主任宋曉亭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件好事,它有利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利於增強人民的身體健康、有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利於傳統醫學的生存與發展,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全國會推廣這種做法。」

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趙敏也認為,中醫藥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青少年學習它,可以培養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趙敏贊同中醫藥文化從孩子抓起。

這也是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的初衷,他們希望能夠向下一代普及中醫藥文化,傳遞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一些家長認為中醫難以理解以及對可操作性的擔憂,徐偉偉解釋說,「(這門課)並不是講治療的,而是教授生活方式、普及中醫的理念和天人合一等哲學態度。很多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傳達我們的文化和趨利避害的方法。」

網上有人提出,為什麼不推行青少年急救知識和性教育?方劍喬認為,在國小教授以上那些知識為時過早,尤其是性教育,現在孩子獲取信息的渠道太多,而且好奇心強,過早地介紹給學生可能會讓他們去嘗試。而中醫藥跟孩子生活緊密聯繫,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學習。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醫的科學性和價值體系也一直備受爭議甚至遭到反對,所以浙江省在國小開設中醫藥與健康課的做法,也很難得到所有家長的同意。高音鳴認識的一位家長是西醫醫生,他就是這一做法的反對派,「孩子的科學素養養成很重要,而學中醫,包括藏醫、苗醫之類並無太大幫助。」

紹興的一名家長在網上公開表示反對中醫藥進課堂,因為這會使他的孩子在學校接受的知識和家長的教育之間有分歧。他選擇實話實說,讓孩子明白,不管是誰的話,都未必真實。

這個問題也是科學老師楊君面臨的「選擇題」:當中醫與科學的知識之間相互矛盾時,該如何處理?

據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鄭名友主任介紹,雖然目前培訓和教材印刷都有所延遲,但這學期該課程一定會進入國小課堂。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徐偉偉介紹說,在市級培訓中,他們也會聯繫當地中醫醫生,為老師進行答疑解惑。

「我覺得國小生有這麼點了解,長大后就會相信中醫,而不是像現在大家對中醫藥那樣嗤之以鼻。但要說讓他們感興趣,這個難度很大。」史幽鶴贊同讓國小生學點兒中醫藥,他說,「既然要教這門課,我們老師都希望把它教好。其他有關方面應該儘可能考慮周到,不要讓老師覺得無從下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