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說明中國

1920年夏天,在蔡元培先生即將赴歐洲考察之際,北京大學的教授們開會歡送。正值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歷史大場景下,幾位教授都在發言中表達了勉勵之情,希望蔡元培此行能推動文化走向歐美。唯獨梁漱溟發問,「大家所謂將文化帶到西方去是帶什麼東西呢?」「文化究竟何所指?」一時間,眾人皆無語。

梁漱溟

這個場景記錄在梁漱溟的一篇文章中,並成了他後來撰寫著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動因。他認為,只有闡釋清楚文化的內涵所指,只有深入了解民族文化要面對的外部語境,文化交流才不會淪為門面話、應酬話。這場一百年前的燕園會飲,因為梁漱溟這句沉重的文化提問,為後來者設定了討論同類問題時的言說層次。

百年來,梁漱溟的問題被不斷細化並敞開了更多討論空間。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崛起,投射在文化上的命題就是如何「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說明」;的發展,也始終面臨著「實力的增長」和「魅力的提升」兩個評價向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挺立中華文化主體性的文化實踐正在不斷拓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還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把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富文化交流內容、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作為其中的一項重點任務,形成了對近些年文化實踐的系統總結和未來布局。

加強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互動,首先是一個中華文明自我發現、自我重塑的過程。這有賴於我們深入把握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歷史命運、基本國情,形成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而上解讀,凝練對歷史選擇和歷史道路的文化表達,推進學術話語體系的成熟,培育中華美學精神和價值導向,背靠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將「智慧」上升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義層面的概念體系和知識範式。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只有我們從理論建構層面到大眾實踐層面都把握住「文化究竟何所指」,才能冀望與世界文明碰撞的深度和互鑒的廣度。

互動,更是一種雙向發現的過程。文化具有深厚的世界性價值,不但提供了獨特的認識框架和思想資源,近代以來更是成為西方現代性批判的重要參照。德國漢學家顧彬這樣形容他幾十年以來學習古代漢語的感覺:「一個完全新的世界給我開了它的門。李白來了,孟子來了,莊子打個招呼,我就入了的夢」。美國儒學學者安樂哲認為:「西方絕大部分倫理學是建立在個人主義的基礎之上,而儒學中的『個人』是處於關係中的『個人』,強調人的關係性、共生性。它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圖景」。這些評價,是文化不斷「被發現」的象徵,也提供給我們變被動發現為主動傳播的啟示。

也許,「李白來了」「孟子來了」正是一些國家掀起漢語熱的原因;而展示關係(家庭、鄉土、族群)中的個人,正是中英合拍紀錄片《孔子》在海外播出受到好評的原因,是BBC《春節》紀錄片火了的原因。深邃把握文化精神,尋找各民族國家人民的同理心、共情心和好奇心,是推進戲曲、民樂、書法、國畫、中華典籍、文物、園林、節日等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的現實路徑,是以文化的方式說明的落地方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