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追尋武警井岡山中隊傳承紅色精神的實踐樣本

原標題:追尋武警井岡山中隊傳承紅色精神的實踐樣本

【寫在前面】井岡山

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

習主席在井岡山調研考察時充滿深情地說,井岡山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化的經典之作,從這裡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萬里,不忘初心。井岡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堅持下去。

楓樹坪下聽傳統,八角樓前覓燈光。駐守在這裡的武警井岡山中隊注重發揮駐地獨特的紅色資源優勢,教育引導官兵不忘崢嶸歲月,弘揚井岡山精神,在強軍興軍的征程中書寫「紅色答卷」。

開掘「紅色精神寶藏」——

身在「寶山」更要識「寶」

江西永新縣三灣村,坐落在茫茫大山之中。

這個小山村,是人民解放軍軍史中一個閃亮的「地標」,寫下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史篇。

在三灣村鍾家祠堂的山衝下有兩口並排卧著的小水井,井水清冽甘甜,井上寫著「紅雙井」3個字。「紅雙井」的背後,有一段「紅色故事」。

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永新縣三灣村。當時起義部隊衣著不整、士氣不振,村裡的老百姓遠遠望見后,匆忙收拾東西躲到後山上去了。

毛澤東進村后,看見村裡空無一人,就下令要求部隊不準進民房,還安排宣傳員向山上喊話,請老鄉們下山。一位鍾老漢從汗江村回來看見了這支部隊,當了解這支部隊是工農革命軍以後,馬上上山找到三灣村黨支部書記李立。李立趕快叫村民下山把房門打開,把部隊安頓下來。

那天,毛澤東住在協盛和雜貨鋪內。他看到小村子一下來了近千人,為了防止部隊與民爭水喝,他就和戰士們在原來舊水井基礎上深挖修圍,築成兩口甜水井,解決了軍民喝水問題。1967年為了紀念這個愛民舉措,人們把水井命名為「紅雙井」……

「紅雙井」故事的主講人叫何繼明,原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故事中三灣村黨支部書記李立的兒子。他講的故事都是父親口述的歷史,把那段鬥爭歲月呈現在「聽眾」面前。

這些幸運的「聽眾」,就是武警井岡山中隊的官兵。何繼明的講述,把官兵的思緒拉回到90年前的三灣村:「父親當年公開的身份是協盛和雜貨鋪的夥計。當天晚上,毛澤東在協盛和雜貨鋪召開了秋收起義部隊『前敵委員會擴大會』,會議研究討論了政治建軍三灣改編的具體方案,整整開了一個通宵……」

「這短短5天里,父親親歷了『三灣改編』整個過程。『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

這一堂「直播式紅色講堂」,讓井岡山中隊官兵完成了一次「紅色穿越」,在重大歷史事件的場景中感受歷史,加深了對先輩們探索革命道路艱辛過程的認識。

五百里紅色井岡,擁有革命舊址百餘處,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駐守在這座『紅色精神的寶庫』,既是我們的神聖使命,也是一種特殊『福利』。我們身在『寶山』更要識『寶』,用好紅色資源,讓紅色精神浸染忠誠衛士之心。」中隊指導員鄭浩說。

從身近到心近,再到心進。鄭浩介紹說,中隊每逢新兵下隊,上的第一堂課是革命傳統教育,吃的第一餐是紅米飯南瓜湯,學唱的第一首歌是紅軍歌謠,組織的第一次外出活動是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使新戰士時刻做到不忘人民軍隊的宗旨,不忘井岡山的優良傳統,熟知黨和人民軍隊的奮鬥歷程,了解黨的豐功偉績、感悟黨的英明偉大。

用好「紅色精神氧吧」——

紅軍成功「圈粉」

中隊90后戰士盧得運,入伍前有過打工經歷,喜歡玩網游、追熱劇,剛到中隊不久就打起了當兩年兵就回家找工作的「小算盤」:站崗有多少價值,執勤有多大出息?

來到井岡山中隊,井岡山上的紅色傳統如同「紅色精神氧吧」,在潛移默化中熏陶感染著盧得運。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當盧得運站在開國元勛、烈士照片牆和烈士英名錄前,聽到井岡山兩年零四個月的鬥爭里,有4.8萬多革命英雄壯烈犧牲,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名,許多先烈的照片只能用松枝和黨徽代替,有3萬多名烈士甚至連姓名都沒留下時,他的內心受到極大震撼。

盧得運說:「當年的紅軍才是真正的明星!」後來,他不僅成了紅軍的鐵杆「冬粉」,還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

類似盧得運這樣成長經歷的戰士還有很多。這些年,中隊始終用井岡山精神鑄牢官兵思想根基,把優良傳統變成紅色基因種在官兵靈魂深處、血脈之中,成為官兵不懈追求奮鬥的精神動力。

記者走進中隊營區,只見醒目位置懸挂紅軍英模畫像,在櫥窗內設置革命舊址專欄,在圖書閱覽室設立紅色書籍專櫃,飯前講一個紅軍故事、唱一首紅軍歌曲、背一句紅軍格言雷打不動,使官兵處處感受紅色熏陶,時時接受紅色洗禮,讓紅色傳統像吃飯呼吸一樣,融入到官兵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在巍巍井岡,官兵每一次上哨,每一堂教育,都是一次與革命軍史的「親密接觸」和「靈魂對話」。中隊官兵說,站在黃洋界哨口駐目遠眺,彷彿又回到了當年的崢嶸歲月,聞到硝煙瀰漫的味道,聽見紅軍將士奮勇殺敵的吶喊和隆隆炮聲。

聽著官兵發自肺腑的感悟,記者感到:井岡山已經在戰士內心深處安家,井岡山精神已經在戰士靈魂深處生根發芽,井岡山革命先輩的理想信念已經成為官兵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之氧」。

踐行是最好的傳承——

新時代「擴紅」仍然在路上

中隊官兵在參觀黃洋界保衛戰舊址時,邀請老紅軍曾志的孫子石金龍給大家講述奶奶當年的戰鬥故事——

「1928年8月中旬,國民黨軍共4個團,準備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二次『會剿』。得悉情況后,毛委員指示要堅守井岡山。我奶奶當時是紅四軍前委工農運動委員會婦女組組長,主要任務是協同赤衛隊和當地百姓利用山險設置竹釘、構築工事,進行作戰準備。」

「8月30日,敵人開始進攻。因為山路狹窄陡峭,兩側又設置了竹釘,敵人兵力難以展開,只能一個一個往上爬,待他們進入有效射程時,紅軍的各種火器一齊開火,礌石滾木傾瀉而下,敵人傷亡慘重,退了下去。最終,紅軍以劣勢兵力擊潰敵人4個團的進攻,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

打鐵靠硬,打仗靠氣。中隊堅持用黃洋界保衛戰、新城奇襲、三打永新等革命戰鬥故事激勵塑造官兵血性虎氣。近年來,中隊在各類軍事比武考核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有8名官兵被武警部隊、總隊表彰為「標兵教練員」和「優秀教練員」,圓滿完成圍捕逃犯、抗冰救災、森林撲火等重大任務200餘次,連續58年實現執勤安全無事故,被駐地群眾稱為「平安井岡守護神」。

踐行是最好的傳承。在紅色傳統哺育下成長的新一代官兵,正用他們的行動在「擴紅」:傳播當年紅軍前輩的理想信念、優良作風、愛民情懷,讓這支隊伍在人民心裡永遠「紅」下去。

當年,八角樓的燈光,照亮了革命的前程。如今,守衛在這裡的這支部隊以一片「燈下紅」,向革命前輩們報告:

行程萬里,初心閃耀!(何志平張海華周勇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