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那個古巴比倫的網紅建築到底怎麼來的

最近,上海蘇州河畔天安陽光建築在網上挺火,有人美稱「空中巴比倫花園」,有人蔑稱「墳山」,公眾不同的解讀,使得這棟建築很快就成為了「網紅」建築。

我們辦公室所在的M50藝術園區毗鄰天安陽光,每天都要路過這座像山不是山的建築物,看著它從一塊荒廢多年的空地上長成現在的樣貌。

作為建築師,加上又在M50工作的便利,同時盧俊也希望我們能點評下這個項目成為網紅的原因,有必要以通俗易懂的角度來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這個項目的名稱叫「天安陽光廣場」,在昌化路橋蘇州河邊上,河流轉彎的地方是城市綠化公園,河對岸是容積率很高的居住區。這裡曾經是民國時期榮氏家族麵粉廠,現在一部分被藝術家改建為M50藝術園區保留了下來,一部分就是天安陽光廣場。

從建築效果圖和目前呈現出來的效果來看,天安陽光廣場在周圍普通的建築里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確實很像昌化路下,蘇州河邊的一座小山。

這座「奇奇怪怪」的建築上有400個高低交錯的露台,這些露台上還種滿了樹。這個項目在Heatherwick工作室的官方名字叫「1000 trees」,直白地表達了設計的意圖。

曾經在這個項目上駐場多年的設計師告訴我們, Healthwrick在規劃上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在這個地方給上海造一座山,把蘇州河、濱河公園和M50藝術園區的整個區域變成城市的熱點。

而這個「山」的靈感來源,來自的黃山。黃山獨特的形態和意蘊對文化有著特殊的影響,同時天然大山中的分層岩石和緩坡,從山頂到山腳不同的植被類型,也被分析后落實在這個建築設計上。

比如,建築的上層綠化參照了高緯度山區的植被組合。山頂一般陽光強烈無這遮擋,所以這裡通常都種植體積小而適應能力強的植物。中層的露台為植物提供了充分的發展空間,所以在這裡選用灌木和地被植物結合種植。而在項目的底層,臨近蘇州河邊的公園,種植大型喬木給公園提供樹蔭的同時也為公園和建築間提供了過渡。

再比如,在建築的整體外觀上,層層疊落的外立面是從黃山幾乎垂直的岩壁得到的靈感。這些陡峭的表面雖然很少能生長綠化, 但卻是整個建築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玻璃盒給建築中較深的空隙帶來光線,讓室內中庭更加明亮,同時也創造了特別的空間。

如果不關注這些樹木和樹墩,這個建築物就是面向河流不斷跌落的尋常建築,正是有了這些樹墩和樹木,讓這個建築馬上具備了強烈的特質。

其實,這種在建築外層種植樹木,打造立體垂直森林的概念也不是第一次提出。早在2006年,設計師博埃里就開始探索生態建築,並在義大利的米蘭落成兩棟分別高79米和111米的姐妹樓,沿著外牆,層層種下了730棵喬木、5000多株灌木、1.1萬株草本植物。

這種立體森林的設計不僅僅是概念上的創新,除了視覺觀感的改善之外,更重要的是創造了城市與自然的新的互動關係。

在2011年,我們團隊為巨人集團南方產業總部做方案設計時,也曾在建築上考慮立體森林的設計。當時的地形是靠近一座山,我們覺得不應該在這種美好的自然環境下生硬的插入建築,所以我們將建築與植物結合,讓人們不僅在建築里能夠看到森林,也能在建築了與美好的自然環境進行互動。

這種立體垂直森林的概念雖然提出的很早,但在實際的實踐上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植物的種植、更新及維護成本高;對設計和施工的技術要求也高;植物的存活率不容易保證;植物最終僅僅是作為觀念的存在,還是真正給項目創造了價值。

天安陽光廣場這個項目的設計更為大膽。設計師並沒有採用傳統在建築外立面種植植被的做法,而是將建築的承重柱延伸起來,突破屋頂,形成高低錯落的樹墩,再在樹墩上種樹木。

這個樹墩的設計雖然簡單,能夠做出來保證未來樹木的生長是另外的挑戰。每個樹墩都需要完善的澆灌和排水系統,甚至還有單獨的照明系統,以此來保證種植的樹木能夠存活和夜間外部景觀的美化。

所以在施工上,一方面,樹墩需要滿足有足夠的支撐力,足以作為承重柱提供支撐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內部從底部設計套管連至頂部,在頂部設置澆灌的設備。同時,作為建築外露的承重牆和植物生長的底座,對它防水的要求也非常高。

在走訪項目建築基地的時候,我們發現,為了測試效果,現場搭起來了樣板段。樣板段對建造真的很重要,經歷過不少項目省略這個步驟匆匆上牆,效果不佳重新施工的事情。

就現場施工來看,樹木的種植是通過塔吊來吊裝的,但是後期的更種似乎比較困難,建築的外立面以傳統的玻璃幕牆封閉起來,也不可能在完工後再使用塔吊。考慮到這些問題,設計師在靠莫干山路一側的外牆上布置弔掛的點,未來的樹木通過這裡吊至屋頂,再從屋頂移動至相應的樹墩位置。

除了樹木更植,未來項目建成之後,對項目外圍植被的保養和維護,能否真正形成穩定的立體垂直生態系統,都是項目開發商和運營商及物業管理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

在探索的現場,我們也發現,不管是樣板段上的樹還是已經種植在項目上的樹,已經有幾棵頂不住上海烈日的暴晒枯死墩上,而颱風天氣對這些樹的生長也是很大的威脅。沒有了樹木,這個建築就沒有了靈魂。

這個項目從開始設計到兩期全部建成預計要超過15年時間,建造費用據說超過鳥巢,設計總費用超過1億人民幣。

從經濟利益的角度考量,這個賬是很難算過來的,這也是這個項目被質疑的方面之一。其實,這與其背後商業地產開發模式有關,借阿桂的說法,商業地產開發的模式有四種,其中香港模式的特點就是「傳家寶」,港資的商業地產公司一般都經歷了家族二代、三代人的積累,資金實力雄厚,所謂富人持有資產,他們是不斷的把現金變成資產,從長期來講,持有資產肯定是比持有現金更划算。所以港資商業項目一般都更關注項目長期的資產價值。

從設計角度考慮,通過觀念來塑造建築,往往會忽略建築更核心的部分,從而使得使用者的體驗不佳,使用的功能性變差。Healthwrick作為一個腦洞大開的鬼才設計師,我想這棟建築在這方面的效果一定是值得期待的。

一位跟隨這個項目多年的資深人士說的簡單明了,「其實Healthwrick規劃方面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給上海造一座山,然後就有了現在的形態,隨後就是細節的推敲。他們的優勢就是可以將自己的概念深化下去,做的比較精。不足的地方是真的太費錢了」。

聽說,業主邀請Healthwrick操刀這個項目的設計,是因為看了世博會英國館后變成了他的冬粉。當年看這個建築給人最深印象就是通過「種子」傳遞了關於「生命」的觀念,種子被包融在一根根亞克力桿製成的觸鬚內,通過相當精密的現代技術建造來實現這樣的觀念。或許業主正是被這樣的觀念說感動。

我們認為Healthwrick的設計往往能引發大眾的關注和思考,是因為他的設計能夠給人們從傳遞生命的力量,引發共鳴,從而使得他設計的建築在呈現了特別的造型外,同時又以精密科技的建造技術讓人嘆為觀止。

天安陽光廣場,是在沒有生命的混凝土上生長出來有生命力的樹木,建築不再是個無機物,而是一座長滿1000棵樹的山體,「生長」是這棟建築傳遞的觀念。而承載這1000棵樹的樹墩其實是結構承重柱子的延伸,邏輯是異常的簡單清晰。

項目預計2018年4月對外正式開放,屆時,項目上的1000棵樹也覆蓋好了,能不能達到效果圖上「空中花園」的形態,建築內部的體驗感如何,還讓我們拭目以待。

team+|for a better life

以上為正文,真叫盧俊的盧俊,愛聊地產觀的盧俊,所以你懂了么

如果你曾經看過真叫盧俊的地產觀的朋友們,可以搜索並重新關注關注微信公眾號真叫盧俊,這裡有他和他的地產觀。

各位朋如果方便的時候麻煩和別人說下,真叫盧俊現在在這裡,感謝感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